PSR系列(13):抗震设计大思路
yoyo10828
yoyo10828 Lv.8
2015年09月21日 10:13:44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yoyo10828 于 2015-9-21 10:19 编辑 4.结构抗震设计思路 1)根据结构地震破坏后后果确定结构(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地震响应明显,地下结构地震响应不明显)设防类别: 特别设防(甲类):提高地震作用烈度(地震加速度a增加级别),提高抗震措施级别;经济代价比较高;投资增加增加20~30%; 重点设防(乙类):仅仅提高抗震措施级别;投资增加15~20%

本帖最后由 yoyo10828 于 2015-9-21 10:19 编辑

4.结构抗震设计思路
1)根据结构地震破坏后后果确定结构(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地震响应明显,地下结构地震响应不明显)设防类别:
特别设防(甲类):提高地震作用烈度(地震加速度a增加级别),提高抗震措施级别;经济代价比较高;投资增加增加20~30%;
重点设防(乙类):仅仅提高抗震措施级别;投资增加15~20%
一般设防(丙类):不提高抗震措施;
丁类设防:降低抗震措施
2) 甲类乙类丙类丁类设防在基本烈度下,结构状态不同,见《高规》3.11表3.11.1;
3)抗震措施目的,抗倒塌:
抗震措施是为了大震准备的,抗震措施有(都是基于结构行为特点)
A. 控制结构尺寸(结构高宽限制),控制结构选型;
B. 控制结构布置, 规则性控制;
C.当无法规则时,规则性为:规则、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分别对待,采取提高薄弱部分的承载力措施;
D. 控制结构最小刚度;
E. 二道抗侧力防线,见框架-剪力墙中的框架内力
F. 控制结构破坏形式:内力调整措施:计算内力S1------抗力构件(框架、支撑、剪力墙)内力调整(MNV)等
G. 构件构造措施: 截面尺寸控制、配筋率控制、长细比和高厚比控制等等;

具体做法(见5月份注册考试班资料)
转载:丁 丁 土 木 论 坛
免费打赏
新世纪嘉园
2015年09月22日 11:16:04
2楼
不知道,,,,,,,,,,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