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模型的对比结果---- 昨天发的《大神前辈来帮我看看,谢谢了》的后续
lbjqm
lbjqm Lv.6
2015年09月02日 15:22:08
只看楼主

首先谢谢昨天在帖子里帮我解答的前辈大神(原帖地址http://bbs.co188.com/thread-9162985-1-1.html),昨天听取了一些前辈的意见,晚上建了个模型对比了下。 先说下工程的具体情况,工程是一个汽车检测中心,就是类似于车管所的那种,有几栋楼,之前我同学已经把一幢楼给弄好了,柱网基本都是X向6m,Y向9m。我和我同学的最主要的分歧点在屋顶的梁的布置,屋顶为种植屋面,上面的覆土高度为600,同学取恒载12KN(不含楼板自重),活载3KN,其实这里我和他也有分歧,我觉得荷载取的不对,我以前做过的种植屋面的覆土是作为活荷载来取的,即覆土厚度x土的重度,再加上规范的活荷载,而恒载则是根据种植屋面的做法计算统计再加上板的自重,具体算出来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大于他的荷载的,而我同学说12够大了,而且活荷载也取了3KN了,够大了,但是这里牵扯到永久荷载控制还是可变荷载控制的问题,最终按照他的荷载取,因为他一个已经画好了,这个分歧也就算了。下面就是最主要的分歧了,6mx9m的柱网,首先我试了十字梁,但是由于两个方向的跨度相差蛮大的,而且荷载也大,没算下来,于是我决定换个布置方法,我首先建的模型是在X向布置了两根次梁,使板跨为3mx6m,因为我看了下他的扩初,结构布置是Y向一根次梁(未经计算的,和模版图类似)于是在计算完毕后我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挑选了三跨改为Y向布置一根次梁,计算后看了下结果,感觉板的配筋好大,梁没细看,但是感觉配筋好像差不多,也就没细算下去了,就把计算好的模型发给了我同学,结果我同学在看了下模型后说我的屋顶这样建不合理,但是没和我说原因,于是就有了昨天的帖子。昨天晚上回家后我把模型改了下,改成了Y向一根次梁然后调整完毕后,做了个对比,下面是一些截图,选取的都是同一个柱网区域。首先是梁的截面大小

首先谢谢昨天在帖子里帮我解答的前辈大神(原帖地址 http://bbs.co188.com/thread-9162985-1-1.html),昨天听取了一些前辈的意见,晚上建了个模型对比了下。
先说下工程的具体情况,工程是一个汽车检测中心,就是类似于车管所的那种,有几栋楼,之前我同学已经把一幢楼给弄好了,柱网基本都是X向6m,Y向9m。我和我同学的最主要的分歧点在屋顶的梁的布置,屋顶为种植屋面,上面的覆土高度为600,同学取恒载12KN(不含楼板自重),活载3KN,其实这里我和他也有分歧,我觉得荷载取的不对,我以前做过的种植屋面的覆土是作为活荷载来取的,即覆土厚度x土的重度,再加上规范的活荷载,而恒载则是根据种植屋面的做法计算统计再加上板的自重,具体算出来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大于他的荷载的,而我同学说12够大了,而且活荷载也取了3KN了,够大了,但是这里牵扯到永久荷载控制还是可变荷载控制的问题,最终按照他的荷载取,因为他一个已经画好了,这个分歧也就算了。下面就是最主要的分歧了,6mx9m的柱网,首先我试了十字梁,但是由于两个方向的跨度相差蛮大的,而且荷载也大,没算下来,于是我决定换个布置方法,我首先建的模型是在X向布置了两根次梁,使板跨为3mx6m,因为我看了下他的扩初,结构布置是Y向一根次梁(未经计算的,和模版图类似)于是在计算完毕后我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挑选了三跨改为Y向布置一根次梁,计算后看了下结果,感觉板的配筋好大,梁没细看,但是感觉配筋好像差不多,也就没细算下去了,就把计算好的模型发给了我同学,结果我同学在看了下模型后说我的屋顶这样建不合理,但是没和我说原因,于是就有了昨天的帖子。昨天晚上回家后我把模型改了下,改成了Y向一根次梁然后调整完毕后,做了个对比,下面是一些截图,选取的都是同一个柱网区域。首先是梁的截面大小

X向梁尺寸.png


Y向梁尺寸.png

免费打赏
lbjqm
2015年09月02日 15:34:21
2楼
接下来是板的厚度以及配筋挠度 Y向板厚度.png X向板配筋.png Y向板配筋.png X向板挠度.png Y向板挠度.png X向板厚度.png对比了下相同的板厚度Y向布置的n挠度要远大于X向的布置,我想原因一个是因为板跨,还有一个是因为荷载大,相比下来,底筋在短边方向要大50%左右,短跨的支座配筋要大40%左右,而长跨则也是40%左右。
回复
lbjqm
2015年09月02日 15:42:53
3楼
接下来是梁,梁的配筋对比如下,这个怎么对比说实话我没经验....于是用最笨的方法相加,分别是同一柱网内的所有梁支座与底筋相加,相加结果是X向布置为491,Y向布置为465
回复
lbjqm
2015年09月02日 15:55:53
4楼
但是总觉得这样对比有点不对,后来想到PKPM有个STAT-S 工程统计量可以统计钢筋的用量,于是我就进入这个模块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对比发现,Y向布置比X向布置屋顶的梁钢筋多了大约6.4%,而板的钢筋Y向布置大了大约7.2%,我向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荷载大,相对来说长跨的梁由于截面也大,所以其承载力也高,配筋不会大的吓人,而把次梁布置在短跨主梁上,由于次梁方向跨度较大,所以短跨主梁不得不加大截面,由此配筋也会增大,而另外一个长跨的方向主梁,由于跨度大且板荷载大的缘故,其配筋也不会很小,而板更不用说,由于荷载大,再加上跨度相差比较大(3mx6m,3mx9m),所以配筋肯定会相差 比较大
回复
无情无情
2015年09月02日 16:14:26
5楼
我相信这个结论你很难忘记了。
回复
icywindc
2015年09月02日 16:22:59
6楼
lbjqm 发表于 2015-9-2 15:55 但是总觉得这样对比有点不对,后来想到PKPM有个STAT-S 工程统计量可以统计钢筋的用量,于是我就进入这个模块 …对啊 和我说的应该差不多吧 那样大的单向板 配筋大扰度大肯定不合适撒
回复
lbjqm
2015年09月02日 16:29:20
7楼
无情无情 发表于 2015-9-2 16:14 我相信这个结论你很难忘记了。嗯,是的,不会忘记
回复
lbjqm
2015年09月02日 16:30:07
8楼
icywindc 发表于 2015-9-2 16:22 对啊 和我说的应该差不多吧 那样大的单向板 配筋大扰度大肯定不合适撒嗯,刚开始我做对比的时候也是因为这个板太大,所以才选用了X向布置
回复
jszxwsw
2015年09月04日 12:10:52
9楼
高。。。。。。。。。。。。。。。。。。。。。。。。
回复
攻城师115655
2015年09月04日 15:09:08
10楼
我觉得应该是能者多劳的原则,Y方向布置次梁应该更合理。对于板配筋的计算结果我有点疑问,我手算下跟程序算出来的配筋有差别,难道裂缝控制的?总之我觉得两种方案配筋都不小了,可以把板加厚的话,我觉得可行,控制挠度裂缝的同时,增加了梁的刚度。也是新手,纯属交流~~~
回复
lin0990
2015年09月04日 15:55:02
11楼
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