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430.1-2001规定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0℃,可见到很多产品的技术参数中标明冷却水进水温度32℃。请问,32℃进水温度是什么标准规定的?能效标识所依据的标准也是GB/T18430.1,这样的话,那些以32℃冷却水温度为基础的厂家要取得能效标识,岂不是要做两套数据?哪位大侠能给在下解释解释其中原委?
GB/T18430.1-2001规定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0℃,可见到很多产品的技术参数中标明冷却水进水温度32℃。
请问,32℃进水温度是什么标准规定的?
能效标识所依据的标准也是GB/T18430.1,这样的话,那些以32℃冷却水温度为基础的厂家要取得能效标识,岂不是要做两套数据?
哪位大侠能给在下解释解释其中原委?
2楼
冷凝温度都是厂家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所取的目标值,没有统一规定,而且你说的40℃这个值现在不少产品都已大幅下调了,冷凝温度都有做到36℃左右了。
没有办法,能效比的门槛越来越高,而压缩机能提高效率的空间基本挖掘得差不多了,只有在两器上做文章了,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是很便捷的提高能效比的方法。
市场上30℃冷却水和32℃冷却水并存这种情况是够让人迷糊的。
回复
3楼
呵呵,干式蒸发器都有做到5℃的了。
回复
4楼
如果7/12度工况,干式蒸发器做到5度蒸发温度的技术能够推广的话,论坛上就会少了很多争论,估计没人关心满液系统回油问题了。^_^
回复
5楼
冷凝温度36度倒是比较容易达到,不过如果做过性价比分析的估计都不会用这么低的冷凝温度,一般37~38度,就可以做节能认证了。
回复
6楼
32/37度是民间的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工况,主要是早期大部分地区设计院提出来的,而GB中30/35度的工况则是从一些国际标准(ARI和JIS)套过来的。
回复
7楼
看到这个话题,想起夏天应邀去看的一个项目,把机组的标牌传上大家分析!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