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二)
qq_1434699591487
2015年08月22日 10:58:56
来自于防汛抗旱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白夜行人 于 2015-8-22 11:01 编辑 3 我国都城水环境规划与建设的经验 城市水利需要着重研究的除了现代水利已有的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之外,随着城市化的急速发展和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环境保护与开发的需要就明显突出出来,并且日趋尖锐。 城市水利直接关系城市生存、制约城市发展,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国许多历史名城具有独特的城市风貌,良好的城市环境,是与优秀的城市水利规划和完善的水利建设紧密联系的。

本帖最后由 白夜行人 于 2015-8-22 11:01 编辑

3 我国都城水环境规划与建设的经验

城市水利需要着重研究的除了现代水利已有的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之外,随着城市化的急速发展和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环境保护与开发的需要就明显突出出来,并且日趋尖锐。
城市水利直接关系城市生存、制约城市发展,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国许多历史名城具有独特的城市风貌,良好的城市环境,是与优秀的城市水利规划和完善的水利建设紧密联系的。
古老的历史和优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城镇要发展的源泉,这里不仅应保留前人留下的遗产,更要以完整的现代化城市结构丰富其内涵和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尤其是在半干旱地区,如何借鉴天然河湖优势,实现建筑与水环境的融和,突现出历史名城的风貌,古老的西安和北京城市水环境建设都有可兹借鉴的经验。

1、汉唐都城长安的水环境建设
战国时代秦都咸阳沿渭水北岸布置。秦始皇时开始在渭河以南的龙首原上大兴土木,修筑了甘泉、兴乐离宫,稍后在周丰邑、镐京的附近建阿房宫等。这里有发源于南山的众多溪流,有便利的引水条件;又恰在渭河平原的第二级台地上,不像咸阳时常遭受洪水威胁。这些离宫之间,河流与湖泊相通,水源可以调节,供水稳定。汉都长安继续在渭河南岸经营。武帝时又扩建宫殿和都城,旧有的水源不敷使用,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开始修建昆明池供水工程。
昆明池上源引渭河支流沣水和洨水,北与滈池相通,其下源纳泬水。昆明池周长达20余km,主要功能是蓄水。其下有揭水陂可以控制和调节入城水量。水渠入城后在未央宫之西设仓池,这是控制宫城区来水量的枢纽。昆明池出城后称漕渠,开凿于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是一条东连渭河的人工运河。都城内园林池沼与威严的宫殿建筑相映生辉,城外则有风景优美的开阔水域。
汉班固《两都赋》,对西都长安的城市水环境称羡不已:“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即有运河沟通渭河和黄河,江南的物产可以通过水路源源运入都城。通过城市水利工程,形成了可供控制调节,具备供水、泄洪、漕运和美化环境的水利体系。人工形成的水体进入都城,使城市市政功能进一步加强,城市质量得以优化。汉代比前代更全面地将水利的环境功能运用到城市建设上,对以后宫城规划和营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隋代的新城长安又再次西南移。新城址更利于引取发源于南部山区的渭水各支流。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开始建城,同年引浐水的龙首渠和引洨水的永安渠动工,说明新都城的选址,水源是关键因素。同时还设计了城市排水工程。城外有护城河,地面供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在这里交汇,既排泄城内污水又兼蓄地面雨水。
其时长安的引水干渠有四条:城以东引浐水的龙首渠,城东南引南山溪水的黄渠,城南引潏水的清明渠和漕渠,以及引洨水的永安渠。渠道入城后分为若干支渠,向宫廷园囿供水,尾水出城南下入渭水。向漕渠供水的干渠绕城东可与渭河相通。其后,唐都在隋的基础上继续扩建,长安供水工程日臻完善。
水利工程的兴建给隋唐帝国都城留下了宛若银链的城市水道和碧波莹莹的园林陂池。这些水道和陂池互相贯通,可调节供排水量,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
长安内苑的池沼,给气氛威严的皇宫建筑群增添了生气,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皇家宫殿风格。而水面开阔的水域显著地改善了都城的大环境。昆明池自汉代以来一直是皇帝和达官贵人娱乐的场所。昆明池一带还对平民开放,京城百姓每年三月游春泛舟,行人如织,这种盛况一直维持到唐末。
可见,面积较大的湖沼本身就具有不平凡的意境。依水而居最初是人类生存的选择,后来才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来追求。中国古代很早将水利工程的环境美学引入宫城建设。各朝代在营建都城的同时,开始修建以沟通城市交通和灌溉的供水工程。这种规划格局影响中小城市建设,形成了东方城市与园林独特的风格。

2、近代北京的水环境规划
水环境是北京城市维系和发展的基础。北京的城市水利建设始于金代,完善于元代,又历经明清的刻意经营,造就了具有引水、城市供排水、调节水量等综合市政功能的河湖系统。城市水利建设的同时也创造了北京的景观环境和水环境,为这座都城留下了风景优美的湖泊景区和山水俱佳的皇家园囿。与同时代兴起的其他国家都城相比,北京的水环境表现得更为成熟和富有魅力,即使以现代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衡量,也可堪称伟大城市规划的杰作。毋庸置疑水环境是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对此,我们的认识有一个曲折的过程。
现代北京城市规划开始于1933年,当年由市长主持,制定有四套规划:游览区建设规划、沟渠建设规划、河道整理规划和自来水整顿规划。
抗战胜利后,北京的城市规划再次修订。当时北平特别将城市发展定位为首都与文化城或两者并立,并重申1933年以旅游观光和教育为城市的经济支柱。从这一思路出发,1947年的北平市都市计划,对“水”予以特别地位,计划纲领中与水环境有关的条款有三条,照录如下:
“永远保留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及前三门护城河等处河道湖沼,加以疏浚,通行游艇,沿岸开辟园林道路,建设天然公园。”
“恢复颐和园至北平之游览河道,并开通城内水路及下游通惠河,使游艇能由西郊穿行城内或护城河以通达通县。”
“游览河道两岸开辟园林道路,在一定宽度距离内,禁止建筑。”
充分发扬北京历史文化的优势,将旅游和教育作为城市经济和文化支点,基于这样的观念,1933和1947年北京城市规划中水环境的价值得到体现。解放后,北京成为国家的首都,新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城市规划中如何作到相互借鉴与融和是重要问题。
北京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历经半个世纪的倡导,在重点文物保护方面,在内城建筑高度方面都取得了公认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对城市功能总体宏观研究,缺乏社会学、水利学的共同参与,因此若干规划决策激化了古都风貌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1)河湖水系的环境功能有所破坏。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历史文化和遗迹可供人们游览和欣赏。河湖水系的建设,不仅要注意供水、排水、防洪功效,也要注意它是供人们游览、娱乐、休息的最好场所。
20世纪50年代,城市总体规划对河流的环境功能管理给予重视,规划中京杭运河到北京,在京南马驹桥和京东高碑店均设有码头和前三门河,东、西、南、北护城河连通,形成环北京城的游览河道,将北京的历史文化景点建成一串灿烂的明珠,供人们游览欣赏。1957年按规划对前三门和西护城河进行大规模的整治,为通航做准备。1963年,京密引水渠由玉渊潭经昆玉段至颐和园,若按规划建成,沿京密运河,昆明湖至北京城中心会是一个风光猗丽的城市河道。
遗憾的是1965年为了兴建地下铁道及其他的需要,将前三门河改为盖板河,1971年又将东、西护城河改为盖板河,一个总体规划中精心设计的方案被改变了。自明初建成有540余年历史的护城河,从此在北京的地图上只留下一小段北护城河了。
北京的水环境是古代城市规划结晶,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应在中长期城市规划中考虑前三门护城河的恢复,敝开全部护城河,展现古都风貌并与天安门广场和金水河呼应。
(2)湖泊调蓄洪水能力被削弱。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冬春干燥多风沙,夏秋炎热多暴雨。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北京从历史上就是一个缺水城市。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河湖水面,对北京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解放初期,政府从改善城市中心环境开始,疏浚河湖。首先整治了什刹海、北海、中南海,并疏浚了昆明湖、紫竹院,一些茅草丛生的坑洼地,如龙潭湖、陶然亭经疏浚后开挖成湖泊,引入外护城河水,把浚湖的土堆积成为花园。湖泊水面从建国前437公顷增加到600多公顷。但是在1960年至1974年间,因城市建设用地和施工弃土的需要,先后将太平湖、金鱼池等8个湖泊填埋,共33.4公顷。对城市环境和滞洪排水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997年市政府着重从北京河湖水系环境功能的改善入手,对城区的中南海、什刹海、环故宫的筒子河以及连接京密引水渠和昆明湖的长河进行疏浚治理,三年时间内投资10亿元,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由水体而园林而都城,表现出北京在古代的发展演化中对水环境的依赖。北京在元明两代都抛弃旧都营建新城,皇城宫殿也多次毁于兵燹,但是皇城城址却自金代以来没有大的改变,主要的原因是迁就水环境。水环境在古都北京的城市发展中表现了如此强烈的继承性,既是环境生态的需要,也是维持城市生存的基础。在北京城市发展中对那些与古都风貌有依存关系的河道湖泊应该对位继承。所谓对位继承,就是类似博物馆式的保护。即对地理位置、人文景观、周边建筑风格和使用方式等内容的全面继承。对重要的城市湖泊如昆明湖、市区诸海及城市输水河道长河、莲花河和护城河等,要通过教育和立法像保护古建筑、古木、绿地一样保护这些特殊水域。
(原文转载自《休闲读品·天下》)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