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umya66623
umya66623 Lv.5
2015年08月15日 14:10:00
来自于农田土整
只看楼主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维护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充分用好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如何管好、用好现有的小型水利设施,与国家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形成互动,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基层水利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的问题。1基本情况 1.1乡镇小型水利工程量大面广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维护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充分用好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如何管好、用好现有的小型水利设施,与国家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形成互动,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基层水利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基本情况
1.1乡镇小型水利工程量大面广
多年来,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政府投资、农民集资、投工投劳等多种渠道,各乡镇修建了一大批小型水利工程。如金家镇2009年全镇普查登记造册的就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2座,集雨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1条(金家河),山坪塘91口,石河堰29道,蓄水池191口,提灌站15处,装机624kw,人民渠尾灌区灌溉渠道29.374km,工程布置于全镇各个角落,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农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1.2工程管护现状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体制的变化,乡镇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出现了年久失修、山坪塘淤积严重、蓄水池被毁、部分渠道渗漏严重、被填等现象。2010年对金家镇三星村、小垭村、新庙村、云霄村等4个村已建成的小型水利工程实地检查,发现山坪塘全部失去蓄水能力的2口,淤积达80%以上的3口,淤积达50%以上的7口,淤积达30%以下的4口,渠道被填埋2km,且渗漏十分严重,弱化的水利工程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存在的问题
2.1管权不明
乡镇所管水利工程主要负责小型水库及人民渠主干渠,其他的山坪塘、石河堰、提灌站、蓄水池由受益村社及相关农户管理,由于座落位置不同、规格不一、作用不一、效益不一,乡镇管护、村级管理、联户管护的管权不明,无人过问,形成了只用不管的现象,工程一旦损坏大都以村里没有维护资金为由,推到乡镇政府解决。
2.2管护资金严重缺乏,损毁工程得不到及时修复
乡镇水利工程多建于60—70年代,相当一部分工程已达使用年限,老化失修,加上群众保护、爱护水利设施的意识差,人为破坏水利工程现象时有发生,不少工程带病运行。庞大的水利设施需要大量的维修经费,现阶段各级财政很难供给。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两工”的取消,水利经费采取的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资金,一事一议工程必须满足群众利益均衡、90%以上群众愿意等各种条件,显然操作难度大、保证率低,很多待修工程只能搁浅。在2000年之前,上级财政每年还给各乡镇安排一定数量的小型水利维修经费用于辖区内水利工程的维护,但2000年之后,就再没有安排小型水利维修经费了。
2.3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无行政执法处罚权,水利人员编制少
乡镇水利工程面大量广,分布零散,人为破坏水利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多为行政处罚案件。由于2003年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撤销“七站八所”,新设立农业服务中心,撤销了乡镇水利站的机构,农业服务中心无执法处罚权力,只能批评教育,加之乡镇水利工作人员编制少,平时多应付于镇政府各项工作,因此造成管护不力,收效甚微。


3乡镇水利工程管护对策
3.1根据工程座落位置、作用、受益范围的大小,明确管护权 限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宏观管理,保证小型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一是加强领导,建立一套完整的水管责任制。以乡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负责人,村支两委会一把手为直接负责人。做到工程责任到人,处处有人负责。二是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对辖区内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定期定时监管,发现工程损毁,及时进行维修。具体上,水库、主要渠道由镇政府管护,山坪塘、石河堰、蓄水池及斗毛渠等由工程所在村的村主任主抓管护,受益农户联户自建的小微水工程由受益户自行管理。镇村所管护的工程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乡镇每季度组织互查评比、奖优罚劣。
3.2建立多渠道管护资金筹集机制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严格保护生活用水水源质量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营,发挥水利资源的经济效益,增加建设和改造资金的来源。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如对水利工程采取租赁、承包、出让经营权等办法回收水利建设资金,将水利建设资金用于水利工程的维护,实现水利建设的滚动发展。三是实行政府补贴,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农民自己修复水利工程,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通过明确管护权,建立多渠道管护资金筹集机制效果显著。如金家镇2009年、2010年镇政府拨款35万元维修山坪塘2座,整治提灌站5处235kw,渠道防渗处理0.8km,维修后的山坪塘以每年3000元的租金实现了产权改革。
3.3政府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岁修经费
乡镇小型水利工程为农业增收、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常年暴露野外,受风雨、洪水侵袭,日夜运作,受损严重,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岁修经费,使损坏工程得到及时修补,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4各种渠道投入水利建设资金中应预算一定比例的管护资金
近几年来国家对水利建设投入渠道多,有财政、土地、农业,还有其他综合部门。这些资金的投入只重工程建设,不重工程管护,只重大型水利工程,不重小微水工程。牢固树立建设是管护的开始,管护是建设的延续,管护是永恒的主题,为使工程延年有效发挥作用,各渠道投入的建设资金应预算一定比例的管护资金,特别是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资金应加大投入。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