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上的应用
dkia_32354
dkia_32354 Lv.5
2015年08月13日 11:43:00
来自于农田土整
只看楼主

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地区水域污染尤为严重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地区的饮用水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饮用水的水源呈现分散、多样性和不稳定的特点,水源得不到有效保护,饮水处理往往只经简单的沉淀或澄清处理,不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更不能去除有机农药的残留物,使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群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及强化常规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目前国内外的水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氧化、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技术、高锰酸钾氧化、膜法处理等。其中膜法饮用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在我国也已广为关注。本文就一个150吨/天的小型超滤膜法水厂实例,分析超滤技术对于铁、锰及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的地表饮用水源的实际处理效果。

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地区水域污染尤为严重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地区的饮用水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饮用水的水源呈现分散、多样性和不稳定的特点,水源得不到有效保护,饮水处理往往只经简单的沉淀或澄清处理,不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更不能去除有机农药的残留物,使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群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及强化常规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目前国内外的水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氧化、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技术、高锰酸钾氧化、膜法处理等。其中膜法饮用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在我国也已广为关注。本文就一个150吨/天的小型超滤膜法水厂实例,分析超滤技术对于铁、锰及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的地表饮用水源的实际处理效果。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妙西镇基山村,由于村庄分散且附近水源地得不到有效保护,村民原来一直饮用经简单沉淀处理后不达标的河水。作为浙江省“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示范工程项目,该水厂已于2004年12月投入运行,日供水能力为150吨(运行24小时),目前主要供应两个自然村约150户村民的生活用水。



2. 原水水质分析及工艺原理

2.1 原水水质

水源为河水,主要不合格指标是色度、嗅和味、浊度、铁、锰、耗氧量(KMnO4法)、总大肠菌群。水源水中不合格项目及产水中对应项目的具体检验结果见表1和表2,检验依据:GB5750-85、《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评价依据:CJ3020-93(二级)、GB5749-85。

表1 水源水(原水)

检验项目

单位

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结果判断



不应有明显的其他异色

16,混浊

不合格

浑浊度

度(NTU)

----

83.7

----

耗氧量(KMnO4法)

mg/L

≤6.0

10.0

不合格

总大肠菌群

个/L

≤10000

>16000

不合格

溶解铁

mg/L

≤0.5

1.75

不合格

总铁

mg/L

----

3.10

----


mg/L

≤0.1

1.27

不合格

氟化物

mg/L

≤1.0

1.22

不合格


2.2 超滤对于悬浮物和微生物的去除

超滤膜分离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很高的过滤精度,该工程采用的是公称过滤精度达到0.03微米的超滤膜,它能够实现:

(1)对于造成水质混浊的悬浮物具有很高去除能力;产水浊度通常达到0.2NTU以下;

(2)对于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具有99.99%以上的去除能力。由于微生物通常在0.5微米以上,因此0.03微米的超滤膜对于去除微生物十分有效;

(3)对于铁、锰、铝等胶体具有90-95%以上的去除能力。但对于呈溶解态的铁离子等没有去除能力。

2.3 超滤对于铁、锰的去除

超滤能够去除呈胶体或者悬浮物性质的铁、锰,但不能去除水中溶解的亚铁离子和二价锰离子,必须配合使用氧化剂,把亚铁快速氧化成三价铁,在中性pH附近形成不溶性的铁胶体,把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通过超滤过滤除去。

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采用曝气加锰砂过滤的方法来去除水中溶解的铁、锰。在本工程中,考虑到占地、投资等因素,采用了在超滤进水投加次氯酸钠的方法来实现此目的,加入量为6ppm。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