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液式蒸发器回油问题
yinjie1907
yinjie1907 Lv.2
2007年10月26日 20:40:57
只看楼主

最近做满液机遇到一些问题,请各位前辈指导。问题如下:1.在满液式蒸发器中,因冷媒处于沸腾状态,冷媒与冷冻油不会分层,当采用引射回油方式时该如何确定蒸发器上回油口的位置?回油管应多大才能有良好的回油效果?2.满液式冷水机组中,为防止液压缩,在蒸发器出气口设有挡板,那么该如何确定挡板的高度,才能保证机组不会液压缩?

最近做满液机遇到一些问题,请各位前辈指导。问题如下:
1.在满液式蒸发器中,因冷媒处于沸腾状态,冷媒与冷冻油不会分层,当采用引射回油方式时该如何确定蒸发器上回油口的位置?回油管应多大才能有良好的回油效果?
2.满液式冷水机组中,为防止液压缩,在蒸发器出气口设有挡板,那么该如何确定挡板的高度,才能保证机组不会液压缩?
chipian
2007年10月27日 20:38:55
2楼

回油孔应该在上部保证不露出液面就可以了吧?光说回油管多大似乎不够吧,是不是要跟引射器里面的叫做喉部尺寸有关系啊?算不出来……
回复
chipian
2007年10月27日 20:49:22
3楼
看个喷射泵的图片……
回复
whiffing
2007年10月30日 16:21:32
4楼
楼上转得是新手版的图片,很多人说不靠谱。。。
回复
峰哥
2007年10月31日 09:20:36
5楼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其实在蒸发器液面上由于制冷剂沸腾,所以润滑油和制冷剂掺混在一起,可以认为不分层;但是实际上对余下部分来说,还是可以分成富油层和贫油层。
2.现在大家讨论的引射回油的这种方式;实际上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起飞高度也可以采用吸气回油,但是这种方式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制冷剂的容油性,制冷剂的种类,蒸发压力,压缩机的吸气量;更加关键是部分负荷怎么来确保回油问题。
3.关于引射回油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它的设计,起码能够保证最坏工况下可以正常工作才可以。设计方面我觉得可以参考工程热力学渐缩渐扩管来设计,同时要保证需要多大压力才可以将富油层的油吸进来,同时还要保证吸油口的位置保证任何工况都可以工作这就是关键。回头我整理一下思路看看怎么设计才能更加有保证!
回复
峰哥
2007年11月01日 20:23:29
6楼
转贴
1.对R22工质,采用的回油措施有:在蒸发器液位附近水平方向开几个回油口,使用压缩机高压排气,把含油浓度较高的液体连续引射回压缩机;在蒸发器液位附近水平方向开几个回油口,利用压缩机吸气管中高速气流的速度变化而产生的压力变化,把含油浓度较高的液体逆势连续带回压缩机;在蒸发器液位附近上下方向开二个回油口,利用高度差,使含油浓度较高的液体落人集油容器,使用压缩机高压排气断续把这些液体压回压缩机。
2.对R134a工质,采用的回油措施有:在蒸发器液位附近上下方向或水平方向开二个或多个回油口,使用压缩机高压排气,把蒸发器内的液体连续引射回压缩机;在蒸发器液位附近开一个回油口,利用高度差,使蒸发器内的液体落人一热交换器,制冷剂液体吸收从冷凝器出来的高温液体的热量蒸发,剩余的油断续被压缩机高压排气压回压缩机。
回复
峰哥
2007年11月01日 20:23:40
7楼
3.使用R22工质的压缩机的润滑油一般是矿物油,油和R22半溶,冷水机组的蒸发温度应在l0℃以下,油和R22在满液式蒸发器内是部分互溶,分富油层和贫油层。富油层密度小而浮在蒸发器液面上部,制冷剂液体吸热蒸发为气体,穿过富油层而被压缩机吸走,气流中带有少量油颗粒,如果系统油分离效果好的话,进出压缩机的油量相等,将不需要额外的回油措施即可实现油平衡。
4.使用R134a工质的压缩机的润滑油大多是POE酯类油,油和R134a在冷水机组正常工况温度范围互容,满液式蒸发器内液体不分层,油浓度在高度方向的变化不会太大。采用和R22一样的蒸汽引射回油方法,值得商榷。高压蒸汽从蒸发器内
引射出的液体中,绝大部分是R134a液体,只有少量的油,为了形成压缩机进出油的平衡,R134a机组和R22机组相比,就得加大回液量。这种做法的后果,一是损失低温液体制冷剂和高压蒸汽的量增多,机组的效率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二是在引射量上不去的情况下,压缩机出油大于进油,蒸发器内液体含油将逐渐增加,使引射的液体中含油增加,一直到压缩机进出油平衡为止,形成一种动态平衡,而蒸发器液体含油增加,将严重影响蒸发器的换热,蒸发温度将降低,机组的效率也会受到影响;三是给半封螺杆机组埋下严重的事故隐患:当过量的制冷剂液体被引射回压缩机,一部分制冷剂吸热蒸发,剩余的液体将和润滑油一起被压缩机排人排气腔。部分液体直接落下来进入高压贮油箱,部分液体进入内置油分离器.和气体分离后大部分也落入高压贮油箱。当润滑油中混有制冷剂后,其粘度急剧降低,使压缩机的油循环量增大,而油粘度急剧降低更严重影响油分离器的分油效果,两种作用相加,使大量的油在短时间内通过油分离器进入系统,高压贮油箱的油位急剧下降,压缩机报警紧急停机。回油不成反而大量失油,而且把油从系统收回也很棘手。
回复
yinjie1907
2007年11月03日 14:04:26
8楼
非常感谢limanfeng的详细解答!
另:蒸发器上部的挡液板该如何设计才能保证机组满负荷工况下制冷剂液体不被吸入压缩机造成液压缩?
请各位专家指导!!!非常感谢!!!
回复
laoshou
2007年11月03日 19:24:30
9楼
limanfeng6、7楼的内容似曾相识哦~~
转贴是否应该注明?
回复
wuwei83525
2007年11月24日 08:48:44
10楼
只能分出富油层与贫油层,隐射回油尽量在富油层,但是吸的依然是沫状油氟混合物。
在蒸发器内设回油槽富油层取油是目前我们的做法。
但是根本问题依然不能解决那就是氟与矿物油互溶,满液蒸发器内液体沸腾使得油分布于各处
有大部分油依然在蒸发器内,而吸气的液滴与油起飞高度受重力影响油也在半空落下,有些厂家采用吸气挡气板那就完全不能靠吸气回油,有些厂家算油密度与水密度计算液滴起飞与降落高度,但是设备会增大,有些也使用二次蒸发,既在吸气端二次蒸发。
回复
dzkrn
2007年11月24日 14:24:22
11楼

学习了,您很历害!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