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库】第三期 乔木(76—100种)
木荣古儿
2015年07月30日 14:26:56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植物详情 76

园林植物库.jpg























植物详情 76















名称: 苦楝
类别: 乔木
别名: 苦苓仔、楝树、
科名: 楝科
拉丁名: Melia azedarach L.

生态习性
阳性,喜温暖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强,抗污染生长速度快,寿命短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3~4对。圆锥花序,花有特异之芳香,花瓣淡紫色,雄蕊10枚,花絲連成筒狀,核果球形至橢圓形,長1~2公分;熟時黃褐色,種子橢圓形。花期2~4月,果期9~12月。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树种
产地分布
华北南部至华南,西南
76苦楝.jpg
植物详情 77















名称: 桑树
类别: 乔木
别名: 桑
科名: 桑科
拉丁名: Morus alba L.

生态习性
阳性,适应性强,抗污染,抗风,耐盐碱。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6米,树冠倒广卵形,聚花果,熟时紫黑色。
繁殖培育
播种、扦插、嫁接
园林用途
树冠宽阔,枝叶茂密,秋季叶色变黄,颇为美观,适合城市、农村四旁绿化。
产地分布
南北广泛栽植,以长江中下游为多
77桑树.jpg
植物详情 78















名称: 构树
类别: 乔木
别名: 野谷树 楮树
科名: 桑科
拉丁名: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L Her. ex Vent.

生态习性
阳性,适应性强,抗污染,耐干瘠
形态特征
落叶中乔木,小枝密生短毛,叶互生,心状卵形纸质,粗锯齿缘、常呈3~5深裂,表面粗糙,背面有短柔毛。花雌雄异株,多花聚合果球形,直径约2~3公分,三、四月开花,六、七月成熟,熟果红色,味道甜美,可食用。
繁殖培育
繁殖容易,种子多而生活力强,在母树附近常多自生小苗,有时成为一种麻烦问题。采用营养繁殖可有意避免雌株,选择具有优良性状雄株进行埋根、扦插、分蘗、压条等法繁殖。硬枝扦插成活率很低,但在8月用嫩枝扦插成活率可达95%左右;根插成活率也可达70%以上。构树幼苗生长快,移栽容易成活。
园林用途
庭荫树,行道树,工厂绿化
产地分布
北自华北、西北,南到华南、西南各省均有,为各地低山、平原习见树种;日本、越南、印度等国亦有分布。
78构树.jpg
植物详情 79















名称: 榔榆
类别: 乔木
别名: 小叶榆 脱皮榆
科名: 榆科
拉丁名: Ulmus parvifolia Jacq.

生态习性
喜光,喜温暖气候,亦稍耐寒,耐旱,亦耐湿。酸性 土、中性土及石灰性土均能生长。寿命长,萌生力强,耐修剪。
形态特征
榔榆又称小叶榆,榆科落叶乔木。树干黄褐色 ,树皮斑状如鳞片,枝条细柔。单叶互生,叶片小 而质硬,椭圆形,基部偏斜,叶缘有细齿。夏秋之 间,叶腋间簇生黄绿色小花。 10月翅果成熟,黄褐 色,长椭圆形。
繁殖培育
可用播种繁殖苗木, 10~11 月种子成熟,及 时采收,摊开晒干,杨去杂物,装袋干藏。翌年春 季 3月播种,选无风晴天播于乎整苗床上,上覆细 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以稻草。约 1个月左右 即可发芽出土,及时揭草,适当间苗。在幼苗生长 期间,应搞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当年生苗木可 高达30~40厘米。宜倒床培养数年,经修剪整形, 再上盆加工。亦可挖取山野水边榔榆老桩,选根露 干粗,遭劲曲折、枝干横斜、叶片细J、、姿态古拙 者。经过养胚,待根系发育、新生枝叶茂盛时,再 上盆力口工造型。
园林用途
贫景的制作 榔榆新叶嫩绿可人,树皮斑驳可观,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枝叶细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庭园种孤植、丛植,与亭榭、山石配植都很合适。栽作庭荫树、行道树或制作成盆景均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因抗性较强,还可选作厂矿区绿化树种。
产地分布
产我国中部及南部各省区,为亚热带适生树种。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区河岸塘边常见生长。
79榔榆.jpg
植物详情 80















名称: 天竺桂
类别: 乔木
别名: 浙江樟
科名: 樟科
拉丁名: 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 var. chekiangense(Nakai) M.P.Tang et Yao

生态习性
中性树种。幼年期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中性土壤亦能适应。平原引种应注意幼年期庇荫和防寒,在排水不良之处不宜种植。移植时必须带土球,还需适当修剪枝叶。对二氧化里抗性强。
形态特征
与樟树的主要区别在于叶卵形、卵状报针形,背面有白粉,有毛,离基3出脉,在表面显著隆起。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繁殖培育
N/A
园林用途
厂矿区绿化及防护林带
产地分布
产溧阳,南京有栽培,生于山坡、谷地较阴湿的杂木林中;分布于浙江、安微等省。
80天竺桂.jpg
植物详情 81














名称: 二乔玉兰
类别: 乔木
别名: 珠砂玉兰
科名: 木兰科
拉丁名: Magnolia soulangeana

生态习性
二乔玉兰系玉兰和紫玉兰的杂交种。与二亲本相近,但更耐旱,耐寒。移植难。
形态特征
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高6-10m。为玉兰和木兰的杂交种。形态介于二者之间。花外面淡紫色,里面白色,有香气。叶倒卵形、宽倒卵形,先端宽圆,1/3以下渐窄成楔形。花大而芳香,花瓣6,外面呈淡紫红色,内面白色,萼片3,花瓣状,稍短。花期早春。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花大色艳,观赏价值很高,是城市绿化的极好花木。广泛用于公园、绿地和庭园等孤植观赏。树皮,叶、花均可提取芳香浸膏。在国内外庭院中普遍栽培。
产地分布
81二乔玉兰.jpg
植物详情 82















名称: 池杉
类别: 乔木
别名: 池柏
科名: 杉科
拉丁名: Taxodium distichum var. Imbricarium (Nutt.) Croom

生态习性
强阳性树种,不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稍耐寒。适生于深厚疏松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苗期在碱性土种植时黄化严重,生长不良,长大后抗碱能力增加。耐涝,也能耐旱。生长迅速,抗风力强。萌芽力强。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干基部膨大,枝条向上形成狭窄的树冠,尖塔形,形状优美;叶钻形在枝上螺旋伸展;球果圆球形。
繁殖培育
播种和扦插繁殖,最好选用优良母树,建立种子园和采穗树园。行播种繁殖的,最好从人工辅助授粉开始,应在5~6天盛花期间重复授粉3~4次。约在10月底起采收球果。扦插育苗分硬枝扦插、嫩枝扦插良种。
园林用途
树形婆娑,枝叶秀丽,观赏价值高,又适生于水滨湿地条件,可在河边和低洼水网地区种植,或在园林中作孤植、丛植、片植配置,亦可列植作道路的行道树。
产地分布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原产北美沼泽地。
82池杉.jpg
植物详情 83















名称: 梧桐
类别: 乔木
别名: 青桐、桐麻
科名: 梧桐科
拉丁名: Firmiana simplex (L.) W. F. Wight

生态习性
喜光,喜湿润肥沃的沙质土壤。肉质根,不耐水湿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冠卵圆形。树干端直,枝条粗壮。树皮灰绿色,光滑。侧枝每年阶状轮生,翠绿色。单叶互生,叶大,叶基心脏形,掌状,有三五裂,表面光滑无毛,叶柄等长于叶片。圆锥花序顶生,6~7月开花,花单性,无花瓣。蓇葖果,成熟前开裂,9~10月果熟。种子球形,棕色,有皱纹,2~4枚着生于心皮裂缘。
繁殖培育
播种法繁殖,扦插、分根也可。秋季果熟时采收,晒干脱粒后当年秋播,也可干藏或沙藏至翌年春播。条播行距25cm,覆土厚约1.5cm,每亩播种量约15kg。苗高可达50cm以上,第二年春季分栽培养,3年生苗木即可出圃定植。梧桐栽培容易,管理简单,一般不需要特殊修剪。病虫害常有梧桐木虱、霜天蛾、刺蛾等食叶害虫,要注意及早防治。在北方,冬季对幼树要包草防寒。如条件许可,每年入冬前和早春各施肥、灌水一次。
园林用途
叶大,庭阴树和行道树
产地分布
华南至华北,中南半岛北部。
83梧桐.jpg
植物详情 84















名称: 珙桐
类别: 乔木
别名: 水梨子、鸽子树
科名: 珙桐科
拉丁名: Davidia involucrata

生态习性
喜欢生长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云雾中,要求较大的空气湿度。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叶互生,纸质,宽卵形,边缘有尖锯齿。花杂性,由多数雄花和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头状花序。花期4月~5月。花形似鸽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鸽子的翅膀,暗红色的头状花序如鸽子的头部,绿黄芭的柱头像鸽子的嘴喙,盛花时犹如满树群鸽栖息,被世界上誉称为“中国鸽子树”。核果肉质,椭圆形或矩状卵形,表紫色,有黄褐色小斑点。果期9月~10月。
繁殖培育
用播种、扦插及压条繁殖。播种于10月采收新鲜果实,层积处理后,将种子用清水洗净拌上草木灰或石灰,随即播在3cm~5cm深的沟内。 幼苗阶段需搭棚庇荫并保持苗床湿润。扦插宜用嫩枝作插穗,于5月~7月进行。高压可于春季在一年生健壮枝条的基部进行。苗木移栽宜在落叶后或翌春芽苞萌动前进行。起苗时不可伤根皮和顶芽,对这长侧根、侧枝可以适当修剪,栽植时要求穴大底平,苗正根展,并灌足定根水。 应用价值
园林用途
珙桐为世界著名的珍贵观赏树,常植于池畔、溪旁及疗养所、宾馆、展览馆附近,并有和平的象征意义。
产地分布
主要在我国西南部,海拔700~2500米的深山密林之中。尤以四川的峨眉山及雷波、马边等县最为集中。湖北的神农架、贵州的梵净山、湖南的张家界和天平山以及云南的东北部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84珙桐.jpg
植物详情 85















名称: 石楠
类别: 乔木
别名: 千年红、扇骨木
科名: 蔷薇科
拉丁名: 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生态习性
弱阳性,喜温暖,耐干旱瘠薄。尚耐寒,能耐短期的-15℃低温,在西安可露地越冬;能耐干旱瘠薄,能生长在石缝中。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忌水渍和排水不良的黏土,生长较慢。萌芽力强,耐修剪。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形端正。小枝褐灰色,无毛。单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幼叶带红色。花期4~5月,复伞房花序顶生,花轴及花梗无毛,花白色。梨果球形,10月果熟,熟时红色或褐紫色。
繁殖培育
繁殖以播种为主,种子进行层积,翌年春天播种。也可在7~9月进行踵状扦插或于秋季进行压条繁殖。
园林用途
嫩叶红色,秋冬红果;庭园观赏,丛植
产地分布
我国秦岭以南各地
85石楠.jpg












植物详情 86















名称: 枫香
类别: 乔木
别名: 枫仔树 枫树 香枫
科名: 金缕梅科
拉丁名: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生态习性
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瘠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株高10~25公尺。 叶之轮廓菱形,宽8~15cm,多三片裂,幼时或为五裂,基部圓形或心形,细锯齿缘;叶柄长8~1Ocm;托叶线形。 雌雄同株,短总状雄花序业生,雌花序有长梗,球形,萼齿针形,4~7枚。 果序球形,木质,径约3cm,花柱及萼齿宿存;种子长约7mm,有顶翅。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秋叶红色,庭荫树,风景林 是重要的景观树。
产地分布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86枫香.jpg
植物详情 87















名称: 龙爪槐
类别: 乔木
别名: 盘槐、绿槐、蟠槐。
科名: 豆科
拉丁名: Sophora pendula

生态习性
喜光、耐寒。耐旱,喜湿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壤。深根性,耐烟尘、瘠薄,多风、低洼处生长不良。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冠呈伞形。小枝绿色,有明显皮孔,枝条弯曲下垂,颇似龙爪,故名。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7枚,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龙爪槐用槐树高位嫁接。
繁殖培育
龙爪槐在园林绿化当中应用广泛,但常规育苗往往出现偏冠、培育时间过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培育龙爪槐"三当"苗的技术。其要点如下:   一、准备工作:春天,在苗圃中选择胸径5厘米以上的苗木留1.5-2.5m定干(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来确定干的高度)。当新枝长到10cm左右时,选留6-8个不同方位且分布均匀的枝条。其余的从基部抹除。这些枝条在主干的着生高度最好集中在10cm的范围内。若枝条的数量不足或者分布不均匀,可以把邻近空缺的枝条留有余地5cm重摘心来达到要求。   二、移栽:第2年3月底、4月初按株行距1.5m×2m进行带土移栽,移栽后浇水,待接。   三、嫁接:   嫁接时间:4月上中旬进行。   接穗选择:选择树体优美、无病虫害的龙爪槐线树的外围枝条。枝条的采集可结合母树的修剪来进行。   嫁接:采用芽板接。先在砧木枝条基部背上的光滑处,离基部5-15cm处入刀,逐步向上削,深达木质部,最后削出椭圆形接口,长度约2-3cm。在接穗中部饱满芽的下部1cm左右入刀,逐步上削,也深达木质部,至芽上方1cm左右削出椭圆形芽板片。芽片的长短、宽窄都要略小于砧木接口。将芽片放到砧木上,对齐四边,若芽片较小,可使芽片的一侧与砧木的削面吻合。然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全封包扎。   四、接后的管理:接后立即剪掉枝条的1/2。在每个枝条的前端留一个新枝,其余全部疏除。接后20天左右,在接芽前端1cm剪砧,并经常抹除多余的萌芽。   根据树的生长状况,在枝条的下垂处重摘心,促发枝量。一般摘心两次。   6月中旬、7月中旬追肥两次,以氮肥为主,并结合追肥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和清除杂草。
园林用途
龙爪槐树枝盘曲下垂,树姿十分优美,可作装饰性树种,宜种植于出入口处,建筑物前或庭园及草坪边缘作对植或行植。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北部,北自辽宁,南至广东、台湾,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均有栽植。
87龙爪槐.jpg
植物详情 88















名称: 枇杷
类别: 乔木
别名: 卢橘
科名: 蔷薇科
拉丁名: Eriobotrya japonica

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荫,不耐寒, 寿命较长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小枝密生锈色绒毛。叶革质,倒披针形、倒卵形至矩圆形,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上部有疏锯齿,表面多皱、绿色,背面及叶柄密生灰棕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花梗、萼筒皆密生锈色绒毛,花白色,芳香。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球形或矩圆形,黄色或桔黄色。果熟期5月~6月。
繁殖培育
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嫁接。播种可于6月采种后立即进行。嫁接一般以切接为主,可在3月中旬或4月-5月进行,砧木可用枇杷实生苗和石楠。定植于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也可在梅南期5月-6月或10月进行。定植苗需多带须根和附土,以利成活。栽植地点以向南而风少处为好。
园林用途
枇杷适应性强,除植于公园外,也常植于庭园。太湖边及湖中岛上的枇杷独佳,由于冬日水汽雾气,保护了冬日花朵不受寒害,故年年硕果累累。其果可食,味甘美;果、叶可供药用;木材红棕色,质硬而韧,可做手杖、木榔头、木棒等。
产地分布
原产于中国,四川、湖北有野生。南方各地多作果树栽培。浙江塘栖、江苏洞庭及福建莆田都是枇杷的有名产地。越南、缅甸、印度、印尼、日本也有栽培
88枇杷.jpg
植物详情 89















名称: 柠檬桉
类别: 乔木
别名: 光皮桉,靓仔桉
科名: 桃金娘科
拉丁名: Eucalyptus citriodota Hook.f.

生态习性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达1.2米,干形高耸通直,树皮光滑洁白,被誉为“林中仙女”。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速生,出材率高,为华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适宜我省南部低丘下部、沿海台地造林和四旁绿化。同时,也是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和很好的芳香油树种。
形态特征
柠檬桉是夏雨型树种,对温度极为敏感,喜高温多湿气候,不耐低温。适生于年均温度18℃以下,绝对最低温度0℃以上,全年无霜或基本无霜,4-9月间月均气温在21℃以上,月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相对温度80%左右的温湿条件。在北回归线两侧,要求年积温6500℃以上,年均气温21℃以上等温线范围内的低丘平原的深厚红壤,柠檬桉生长旺盛、产材量高,为主栽培区。年积温5000℃以上,年均气温18℃以上的等温线范围内,可以因地制宜,可作为边缘栽培区,如韶关以南一带。能耐短期-3℃低温及轻霜,但不耐严寒。发展范围内南亚热带至北亚热丘陵缓坡山地及平地。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上的地方都能生长。      柠檬桉为最喜光树种,自然整枝非常良好。叶子集中于树稍顶端,林下透光度大。凡气温在0℃以上的地方都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湿润、深厚和疏松的土壤。在一般酸性土,凡土层深厚而疏松、排水良好的红壤、砖红壤性壤、黄壤和冲积土均生长良好。1-8年生胸径和高生长比较快,10年以后材积增长较快,18-25年达数量成熟。
繁殖培育
种采收应选择树干圆满满通直、尖削度小、无分叉、开花结实性能好、具抗病虫害、抗风能力强的树皮灰青色10-30年生的优势木作为母树,这样进行采种柠檬桉繁殖能力强,每年3-4月、11-12月各开花一次,花期很长。种子采回后可用干燥方法脱粒取种。
园林用途
树干通直,树姿婆娑,良好的风景树和行道树
产地分布
原产澳大利亚,我国引种已有近百年历史。我国华南及福建、浙江、云南、四川等地有栽培。
89柠檬桉.jpg
植物详情 90















名称: 盆架子
类别: 乔木
别名: 盆架树,岭刀柄,灯架,山苦常
科名: 夹竹桃科
拉丁名: Avstonia Scholaris

生态习性
喜阳,希温暖气候,根系发达有一定抗风能力,适生于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对二氧化硫抗性中等;受害落叶,但能不断长新叶。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径1m以上。树皮浅褐色,大枝开展,具乳汁。叶对生或3~4枚轮生,纸质,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7~20cm,叶表有光泽。聚伞花序顶生,多花,花白色。蓇葖果细长,两端具柔软缘毛。
繁殖培育
N/A
园林用途
园林风景树,可作行道树和工厂绿化树。
产地分布
原产马来群岛。
90盆架子.jpg




植物详情 91















名称: 高山榕 类别: 乔木
别名: 马椿、鸡榕 科名: 桑科
拉丁名: Ficus altissima
生态习性
喜阳,耐湿,对土壤酸度耐性强,速生树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30m,胸径90cm。树冠伞形,树皮灰色,平滑;幼嫩部分稍被微毛,顶芽被银白色毛,有少数气根。叶互生,厚革质,浓绿,广卵形至广卵状椭圆形,长10~18cm,宽7~10cm,顶端钝急尖,基部圆形或钝,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3~5条,侧脉每边5~6条,明显。阴头花序成对腋生,雄花散生于花序内壁,具梗;雌花无梗,生于另一花序。瘦果表面有瘤状凸体。
繁殖培育
N/A
园林用途
冠大荫浓,良好的行道树、风景树、行道树。
产地分布
分布中国广东西南部及南部、海南、广西、云南。
91高山榕.jpg




植物详情 92















名称: 鱼尾葵 类别: 乔木
别名: 丛生鱼尾葵 孔雀椰子 假桄榔 面木 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Caryota ochlandra
生态习性
叶色浓绿, 耐热、耐旱、耐阴、易植丛植好。 喜温暖、潮湿、阳光充足,也较耐阴。要求土层深厚,肥沃。花期7月。
形态特征
株高5~8米。叶为二回羽状复叶,长可达1米,每一初生小叶又分裂成许多小叶,小叶折叠成V形,淡绿色,质薄面脆,叶缘参差不齐。花序多分枝,长约30~40厘米,悬垂状。花3朵聚生,黄色,果球形,成熟后为淡红色。
繁殖培育
置于光照充足处,也能耐半阴环境,越冬低温不能低于5℃,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春、夏生长季应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冬季减少浇水,定期地面喷水,提高湿度,春、夏两季每月施肥水一次。繁殖多用播种。
园林用途
鱼尾葵是我国最早栽培做观赏的棕榈植物之一。茎杆挺直,叶片翠绿,花色鲜黄,果实如圆珠成串。适于栽培于园林,庭院中观赏,也可盆栽作室内装饰用。
产地分布
原产亚洲热带,亚热带及大洋洲。我国海南五指山有野生分布,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均有栽培。
92鱼尾葵.jpg




植物详情 93















名称: 软叶刺葵 类别: 乔木
别名: 美丽针葵、罗比亲王椰子 科名: 棕櫚科
拉丁名: Phoenix roebelenii
生态习性
喜阳,喜湿润、肥沃土壤。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干单生,有残存的三角形叶柄基部。罗伞形羽状复叶全裂,柔软而弯垂,长约1m,青绿色,裂片狭条形,2行排列,近对生,下部的裂片退化成为细长的软刺。肉穗花序长30~50cm,佛焰苞黄绿色。果矩圆形,长1~1。5cm,径约5~6mm,具尖头,枣红色。
繁殖培育
N/A
园林用途
适宜庭院及道路绿化,花坛、花带丛植、行植或与景石配植,可盆栽摆设。
产地分布
原产印度、缅甸、泰国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广东油栽培。
93软叶刺葵.jpg




植物详情 94















名称: 蒲葵 类别: 乔木
别名: 葵竹、扁叶葵、扁葵 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Livistona chinensis
生态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生长适温20℃~28℃,喜光,亦耐阴。栽培需用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
形态特征
蒲葵为常绿乔木。单干粗壮直立,老茎中部较粗,茎表面有少量棕皮和叶鞘包被。叶大,簇生于茎顶,叶柄粗壮,有lm长左右,呈三菱状。掌状多裂叶处,中央区不分裂联合 呈扇状,先端下垂。每裂片具叶脉2条,总计7一12条。腋生肉穗花序,多分枝而疏散。雌雄异株,小花黄色,花冠3裂,椭圆形核果,果肉柔软多汁,成熟后为蓝黑色,外被腊质,9~10月果熟。圆形种子。
繁殖培育
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生长适温20℃~28℃,喜光,亦耐阴。栽培需用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
园林用途
丛植或行植,作广场和行道树及背景树,也可用作厂区绿化。小树可盆栽摆设。
产地分布
原产于中国,在福建、台湾、华南栽培历史悠久
94蒲葵.jpg




植物详情 95















名称: 假槟榔 类别: 乔木
别名: 亚力山大椰子 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生态习性
喜阳,不耐寒,宜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m。干单生,直立,光滑;茎干具阶梯状环纹,干的基部膨大。叶簇生生干顶,羽状全裂,长2~3m,下垂,裂片排列于叶轴两侧,线状披针形,长达45cm以上,先端全缘或有缺刻,表面绿色,背面灰绿,有白粉。肉穗花序,生于叶鞘束下,具多数悬垂之分枝。雌雄异序,雄花序长75cm,雌花序长约80cm。坚果球形或椭圆状球形,红色。
繁殖培育
N/A
园林用途
可在庭园、建筑前栽植及作行道树。
产地分布
原产澳大利亚。
95 假槟榔.jpg




植物详情 96















名称: 三药槟榔 类别: 乔木
别名: 三雄芯槟榔 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Areca triandra
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背风、半荫蔽的环境。不耐寒,小苗期易受冻害。
形态特征
丛生型常绿小乔木,株高4-7米,径粗5-15厘米,绿色,间以灰白色环纹,顶上有一短鞘形成的茎冠。羽状复叶,长可达2米, 侧生羽叶有时和顶生叶合生。肉穗花序长30-40厘米,多分枝,顶端为雄花,有香气,基部为雌花。果实橄榄形,熟时橙色或赭 红色。
繁殖培育
用播种或分株繁殖
园林用途
它形似翠竹,姿态优雅,宜布置庭院或分盆栽;树形美丽,宜丛植点缀于草地上。缺点不甚耐寒。
产地分布
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
96三药槟榔.jpg




植物详情 97















名称: 云南黄素馨 类别: 乔木
别名: 野迎春、云南迎春 科名: 木犀科
拉丁名: Jasminum mesnyi
生态习性
原产我国云南。喜温暖湿润和充足阳光,怕严寒和积水,稍耐阴,较耐旱,以排水良好、肥沃的酸性沙壤土最好。
形态特征
常绿藤状灌木。小枝无毛,四方形,具浅枝。3出复叶对生,叶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一枚稍大,基部渐狭成一短柄,侧生两枝小而无柄,枝、叶均为深绿色。花通常1~2朵,生叶腋或小枝顶端,淡黄色,径2~4.5cm。
繁殖培育
以扦插为主,也可用压条、分株繁殖。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剪取半木质化的枝条12-15厘米长,插入沙土中,保持湿润,约15天生根。压条,将较长的枝条浅埋于沙土中,不必刻伤,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动时进行。春季移植时地上枝干截除一部分,需带宿土。在生长过程中,注意土壤不能积水和过分干旱,开花前后适当施肥2-3次。秋、冬季应修剪整形,保持株新花多。病虫害常发生叶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园林用途
迎春枝条长而柔弱,下垂或攀援,碧叶黄花,可于堤岸、台地和阶前边缘栽植,特别适用于宾馆、大厦顶棚布置,也可盆栽观赏。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云南、四川、贵州,现各地有栽培。
97云南黄素馨.jpg




植物详情 98















名称: 银杏 类别: 乔木
别名: 白果、公孙树、鸭脚树、灵眼 科名: 银杏科
拉丁名: Ginkgo biloba
生态习性
喜阳光,忌蔽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寒。深根性,忌水涝。在酸性、中性、钙质土壤和PH值4.5-8之间都能生长,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不耐瘠薄与干旱。萌蘖力强,病虫害少,对大气污染有一定的抗性。寿命长,有千年大树。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树冠广卵形。树皮灰褐色,深纵裂。一年生枝淡绿色,后转灰白色,并有细纵裂纹。枝有长短之分,短枝上的叶簇生,长枝上的叶螺旋状散生。叶片扇形,有两叉状叶脉,顶端常2裂,有长柄。雌雄异株,球花生于短枝顶的叶腋或苞腋,花期4-5月,雄球花为柔荑花序,雌球花有长梗,梗端有1-2盘状珠座,每座生1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核果状,椭圆形至近球形,外种皮肉质,有白粉。10-11月果熟,熟时淡黄或橙黄色,有臭味。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雄树大枝耸立,雌树枝条开展。
繁殖培育
银杏种子以采自50~100年生的母树为好。采种季节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外种皮黄绿色且有白霜为成熟标志。采后堆积于阴凉处,使外种皮软腐并与内种皮分开,然后用水冲洗,挑选种皮白色,大小适中的优质种子立即播种或贮藏。一般北方次年春播,需将种子层积处理。取干净的河砂,加水搅匀,手捏成团不滴水,手松开一角即散为宜。然后将种子与湿砂按1:3~5比例混匀,装在木箱内或堆积于室内(厚度50厘米),上面盖15厘米湿砂,温度保持在2~5℃,至播种前需经常检查,注意湿度及通气,防止种子霉烂。种子用0.1%的高锰酸钾浸10分钟,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一昼夜或更长时间,土壤用3%硫酸亚铁消毒,每平米用量4.5公斤,播前一周均匀喷在土壤中。播前5~10天把种子移至20~30℃室内保湿催芽,待种子萌动(露白)即可播种。播种量为每亩40~50公斤。在整地同时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整地标准为细致平坦,上暄下实。播种时期北方3月下旬至4月中旬,采用点播或低床条,播距15~20厘米,株距5~10厘米,覆土厚度3~4厘米,约2~4周即可出土。在5月小苗易患立枯病,应经常松土,并喷洒波尔多液(0.5:0.5:100),7月份追肥2~3次,亩施尿素6~7公斤。8月份以后不再追肥、灌水,以免徒长。当年苗高可达20~25厘米,秋季落叶后或翌年春移植。
园林用途
银杏树干端直,树姿雄伟,叶形奇特,黄绿色的春叶与金黄色的秋叶都十分美丽,为著名的观赏树种。宜作行道树,或配置于庭园、大型建筑物周围和庭园入口等处,孤植、对植、丛植均可。
产地分布
我国特产,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之一。
98银杏.jpg




植物详情 99















名称: 樟子松 类别: 乔木
别名: 海拉尔松 西伯利亚松 黑河赤松 科名: 松 科
拉丁名: 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
生态习性
樟子松分布区的气候夏凉冬冷,年平均值0-6℃,极端最低温达-40—- 5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土壤为淋溶黑土、薄层粗骨土及风积砂土。樟子松为阳性树 种,根系非常发达,具有耐旱、耐寒,抗风等特性。多生于较陡峻的阳坡或半阳坡上部;能 适应瘠薄土壤,在砂丘上也有生长,常呈团状分布。樟子松多为纯林,间或混生少量的落叶 松Larix gmelini(Rupr.)在海拔较低、土层较厚的林分,还混生少量的蒙古栎Quercus mong olica Fishch.、黑桦Betula dahurica Pall.和白桦B.platphylla Suk.、在丘间低地和北 ,天然更新较好。花期5-6月,球果第2年9-10月成熟。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80厘米;树干下部的树皮较厚,灰褐色或黑褐色呈不 规则的块状开裂,上部的树皮黄色至黄褐色,呈鳞片状脱落,内皮金黄色,冬芽长卵圆形, 褐色或淡黄褐色,有树脂;1年生枝淡黄色,无毛。针叶2针一束,坚硬,稍扁,常扭曲,长 4-9厘米,宽1.5-2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树脂道6-11个,边生;叶鞘宿存 。雌球花与幼果紫红色或淡紫褐色,有梗,下垂。球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3-6厘米,直 径2-3厘米,成熟时淡绿褐色至淡褐色;鳞盾斜方形,常明显隆起,纵横脊明显,多少向后 反曲,鳞脐突起,有短刺;种子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微扁,黑褐色,长4.5-5.5毫米,种 翅有关节,长1.1-1.5厘米。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春季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和催芽处理,注意防治立枯病。在苗床培 育2年即可出圃。栽培后要连续抚育3-4年,一般10年后即可郁闭成林。避免营造纯林。
园林用途
沙地造林成活后,随着林木生长,不仅风蚀减少,枯枝落叶增多,并且具有防风阻沙改变环境的作用。与此同时,逐渐提供林木产品。
产地分布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海拔400-1 000米的山地。在海拉尔以西的嵯岗经海拉尔 西山向南,经红花尔基至伊尔施,成断断续续的带状分布,最南可达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宝 格达山。此外,在小兴安岭北部的受辉、逊克等地有少量分布,也见于黑龙江及其支流沿岸 沙质阶地上。蒙古也有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也有分布。
99樟子松.jpg




植物详情 100















名称: 速生柏 类别: 乔木
别名: N/A 科名: 柏科
拉丁名: N/A
生态习性
喜光,耐瘠薄
形态特征
柏科,常绿乔木,生长迅速,树皮裂片脱落后树干光滑,树冠 较紧凑,呈圆锥形,叶呈翠兰色,冬季颜色翠绿,是替代普通柏树 的优良品种。
繁殖培育
可播种、嫁接繁殖。
园林用途
N/A
产地分布
N/A
100速生柏.jpg



园林植物库.jpg


76苦楝.jpg


77桑树.jpg


78构树.jpg


79榔榆.jpg


80天竺桂.jpg


81二乔玉兰.jpg


82池杉.jpg


83梧桐.jpg


84珙桐.jpg


85石楠.jpg


86枫香.jpg


87龙爪槐.jpg


88枇杷.jpg


89柠檬桉.jpg


90盆架子.jpg


91高山榕.jpg


92鱼尾葵.jpg


93软叶刺葵.jpg


94蒲葵.jpg


95 假槟榔.jpg


96三药槟榔.jpg


97云南黄素馨.jpg


98银杏.jpg


99樟子松.jpg


100速生柏.jpg

天时蓝
2015年07月30日 17:26:49
2楼
本帖最后由 天时蓝 于 2015-7-30 17:31 编辑

83,某种悬铃木
90,糖胶树(黑板树)
91,大叶榕
94,某种箬棕
回复
结构大佬
2015年07月31日 08:49:57
3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dylanchao
2015年08月05日 14:04:44
4楼
哈哈 学习了
回复
审油的灯儿
2015年08月07日 21:04:08
5楼
谢谢楼主!
回复
石大侠
2015年08月08日 10:45:45
6楼
很实用的资料!谢谢了!
回复
ndghw
2015年08月11日 16:36:24
7楼
好材料,谢谢分享
回复
wak9
2015年08月21日 17:41:21
8楼
图文并茂,不错,支持楼主,。
回复
nj1210
2015年09月02日 10:34:19
9楼
谢谢楼主分享:handshake
回复
qq_1440041612022
2015年09月10日 16:56:02
10楼
学习了学习了
回复
博约
2015年12月07日 10:50:56
11楼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