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探讨时间】没活,钱收不上来,设计费还得降?
诺熙
诺熙 Lv.16
2015年07月27日 09:21:44
只看楼主

有什么想说的记得在下面留言哦!!!! 欠款拖垮了一批中小设计公司 成都市某知名设计公司高层语重心长地算了一笔帐:xx开发商已经欠了几千万设计款,xx开发商还欠几百万呢……最早的账都已经是三年前的了。从该人士的语气和情绪中我们能感觉到,这笔三年前的账很有可能变成一笔坏账。正常情况下,设计行业的拖款周期差不多是1年,签订合同支付合同款的10%,开发商一般都会按时支付这笔费用。到方案报建完成时支付合同款的40%,合同中会指明有甲方内审和规划局报审,一般规划局的审核周期较长,但是为了赶进度,设计公司会垫资继续推进,很多时候都已进行到施工图阶段,但规划局那边依旧没有“通关”,按照正常情况施工图做完能拿到合同款的80%,但此时设计公司所拿到的钱依旧是10%。


有什么想说的记得在下面留言哦!!!!

欠款拖垮了一批中小设计公司
成都市某知名设计公司高层语重心长地算了一笔帐:xx开发商已经欠了几千万设计款,xx开发商还欠几百万呢……最早的账都已经是三年前的了。从该人士的语气和情绪中我们能感觉到,这笔三年前的账很有可能变成一笔坏账。

正常情况下,设计行业的拖款周期差不多是1年,签订合同支付合同款的10%,开发商一般都会按时支付这笔费用。到方案报建完成时支付合同款的40%,合同中会指明有甲方内审和规划局报审,一般规划局的审核周期较长,但是为了赶进度,设计公司会垫资继续推进,很多时候都已进行到施工图阶段,但规划局那边依旧没有“通关”,按照正常情况施工图做完能拿到合同款的80%,但此时设计公司所拿到的钱依旧是10%。

“无定的单子得做!垫资的单子也得做!市场就是把我们的底限越拉越低,没办法啊!”该设计公司人员无奈地苦笑,“20%的尾款经常要拖三年以上,因为尾款是完成工程竣工验收时才支付,眼下的钱都不一定能顺利到手,三年后的钱就更悬了,无法竣工验收的原因很多很多,这个拖款的周期也就可以无限期地拖下去”。

在当前的情况下,拖款周期已由之前的一年拉长到1年半到三年不等,所以很多大规模设计公司疯狂接单,靠每笔单签订时支付的10%维持公司资金的滚动,而一些接不到单的中小公司则被活活拖死。


倒掉的设计公司不在少数
现在设计行业出现不少“跟人走”的情况,房地产开发体系的人才流动,会直接影响合作方的生意。这种状况在一线城市表现得尤其突出,长期与在当地市场份额大的实力房企合作的设计公司,可能会突然就没了生意,因为“大金主“关键位置换人了,新来的这位,在设计这方面,不认你这个派系。

而以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商客户为主要客户的设计公司,会因为近年二三线市场房地产产能过剩,销售情况不景气,项目停工、资金断裂等情况而遭遇"连坐"。

在成都,积极拿地的开发商比例小,所有设计公司都盯着为数不多的几家依然活跃的开发商,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经过层层pk,最终方案获胜,但是开发商没有拿地的情况也总是发生。所以,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方案获胜且开发商成功拿地。

640.jpg


外有来自一线城市的大型设计公司进入本土建筑设计市场抢食,内有之前维系公司资金流的重要客户不再拿地做开发,伴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倒闭、转行,依附于开发商而生存的设计公司,也正在一茬一茬地倒掉。

设计费还有下降空间,但无底线的竞争太可怕

“我感觉成都的设计费正在向重庆看齐!”重庆建设设计行业现在的费用水平大约是10-13元/平方米,从方案到施工到最后的竣工交付全部做完。血腥的“价格战”,已经让市场上一些中、大型设计公司非常无语。

“攀成钢某高端项目,设计费只给到了13.5元/平方米!”一位设计公司老总在得知这个结果时大吃一惊,参与这个项目竞标的包括基准、中泰、天华等知名设计公司,最终由华洲国际以低价取胜。同样在四川泸州,一个60万方的项目,施工图被北京来的某设计公司压到几块钱一平方米。

有建筑设计公司老总直言:“猛砍对他没什么好处。我可以调动不同的资源去做,以前10个人做,现在是5个人做,还是刚毕业的去。为什么?不然我们就没有利润,给不起人工!”

充分的市场竞争本身并不是坏事。南京某项目,引来清华、同济、拓维等共同竞争,从方案到设计图、施工图全过程,单价只需10块多一点。沿海城市如深圳、广州等,设计费用平均水平也低于成都市场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成都建筑设计的费用水平有多大的下调空间。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同一公司在不同城市设计的项目,差异都非常明显。王鹰以其十余年的从业经验以及他对建筑设计行业其他大公司的长期关注判断成都设计行业的价格水平:“三五年内,成都的设计费水平肯定还会往下降一点,主要是施工图的价格还有一点点下降的空间。”


下半年设计公司的合同储备都不够

在鲁能进成都不久后,整个团队便经历换人。天华冯总又一次担忧了,这种感觉在这一年间时常让他寝食难安。开发商设计、营销团队的不断换人,让建筑设计公司不停兜圈子。“项目尾款该怎么收?中标的项目会不会临阵跳单?”他心理七上八下。




40.jpg

2015年春节后,几乎所有建筑设计公司已达成共识——“项目不好接”。成都市场上领头的建筑设计公司近5年来最强烈地感受到,公司下半年的合同储备量不够了。“开发商以前是快推盘,现在开发商推盘速度降低了”,能跟踪的项目越来越少。二线的建筑设计公司从去年5月以后,合同签订量便开始下滑,“现在消化的合同大多是去年、甚至前年签的存量”。

“上半年业绩还有缺口,”这不仅仅是成都的设计公司才面临的问题,包括华东设计院、西北设计院、中南设计院等在内的国企单位,今年业务下滑比例预计都将达15%—30%。西南院今年已开始主动接触“恒大”、“蓝光”等这些以往不愿理睬的民企,显然“他们的某些所业务饱和度不够”。锁定一线房企,已成为建筑设计公司的共识,但成都排名前十的设计公司已经将稍大一点的开发商全部瓜分完毕,在成都勘察设计协会备案的建筑设计公司大大小小两百余家,遇上成都的土地“小年”,建设用地的成交宗数,还没有设计公司的家数多。


去哪都日子难过 设计师们不敢跳槽

设计行业还存在人才流动异常情况,市场特别好时,流动率极低,市场特别不好时,流动率很高,当前就是一种异常状态,市场不好,但是流动率却不高,因为辞职很简单,但是找到更好的工作却很难。

60.jpg

仍旧在设计行业“飘荡”的从业人员说,房地产市场不好的情况下,行业链上的个体生存情况都不乐观。


你觉得呢?



40.jpg


640.jpg


60.jpg

免费打赏
qq_1402370744061
2015年07月27日 14:08:05
2楼
经济形势不好是全方位的,各行各业都是战战兢兢
回复
业界漫游
2015年07月28日 00:05:23
3楼
安心养心,熬吧
回复
eartan
2015年07月28日 09:37:14
4楼
唉 艰难啊
回复
西無阿彌陀佛
2015年07月28日 09:41:42
5楼
确实,感觉就是风雨飘摇啊。
回复
qio110120
2015年07月28日 09:50:38
6楼

安心养心,熬吧
回复
醉青
2015年07月28日 10:17:19
7楼
狠一下心换个行当吧
回复
fw123321
2015年07月28日 10:19:20
8楼
安心养心,熬吧
回复
eric.longer
2015年07月28日 10:35:55
9楼
换什么?换哪行?
回复
eric.longer
2015年07月28日 10:37:25
10楼
分析的很准,到位。形式不好,都感觉的到
回复
minina119
2015年07月28日 10:43:46
11楼
eartan 发表于 2015-7-28 09:37 唉 艰难啊确实如此。市场萧条,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可是那些大学胡安在忽悠脚掌哭了那些莘莘学子!!!!!坑了那些弯腰缝针的真真劳苦大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