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心城区普降暴雨,最大降雨已超100毫米,小时强度达66毫米。路面积水很多,一辆公交车在经过一段涉水路段时,积水进入车厢内,引起车内乘客一阵惊呼。新华路马场路路口,开车如行船,大量机动车在道路渍水中熄火待援;黄浦大街交通基本瘫痪 ;永清街又是一片汪洋,交通完全中断。受强降雨影响,武汉天河机场跑道大量积水,航班无法按时起降。据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称:14时10分,因站外工地施工导致雨水涌入轨行区,地铁4号线临时改变区段,由武汉站至黄金口变更为武汉站至五里墩站小交路运行。
武汉中心城区普降暴雨,最大降雨已超100毫米,小时强度达66毫米。路面积水很多,一辆公交车在经过一段涉水路段时,积水进入车厢内,引起车内乘客一阵惊呼。新华路马场路路口,开车如行船,大量机动车在道路渍水中熄火待援;黄浦大街交通基本瘫痪 ;永清街又是一片汪洋,交通完全中断。受强降雨影响,武汉天河机场跑道大量积水,航班无法按时起降。据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称:14时10分,因站外工地施工导致雨水涌入轨行区,地铁4号线临时改变区段,由武汉站至黄金口变更为武汉站至五里墩站小交路运行。
现如今的武汉地铁是这样的:
一场大雨就让一座城市陷入内涝,甚至张开吃人的“大嘴”,吞噬人命,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年都在上演:2013年7月,北京大暴雨导致数十人遇难,2014年3月,长沙大雨卷走了一位女大学生……在强降雨面前,现代化城市从未像今天这般显得如此脆弱。
夏季暴雨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如今只要听天气预报说有大雨,许多市民就不敢出门。公众的担忧,源于那些暴雨制造的灾难记忆,也源于大家对城市抗灾能力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情绪,是有其现实原因的。武汉的城市内涝问题,近几年一直非常突出,每年的6、7月都会出现高水位的水漫街道“看海”“景象”。反复内涝,表明武汉在规划开发过程中,对排涝考虑不周。一场小雨就能让道路积水没过脚面,雨量稍大就会给市民提供“看海”的机会,人们自然会将暴雨天气里出门当成了“冒险”。
每次武汉发生“看海”后,就会有人问责,电视问政上也字字尖锐的质问相关领导为何“武汉年年会看海?”老百姓愤怒,领导尴尬。要说武汉在治水没有开展工作是不现实的,只是频繁整治水患,见效却并不明显。这一方面说明下水管道建设滞后带来的历史欠账太多,但另一方面也突出反映出武汉的水务、规划、建设等部门解决前述历史欠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存在偏差。
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生态工程,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对防洪、给排水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没能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为应对极端自然灾害埋下了隐患。在坚持科学发展的今天,城市排水设计必须科学规划,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精品内容:
【给排水探讨时间】一个神圣而伟大的系统——古罗马引水工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