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taiping1537
2015年07月14日 12:01:51
来自于固废处理
只看楼主

  我国水资源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 % ,但要维持占世界人口总数21. 5 %的人类活动。除人均水资源少外,我国人口、耕地和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长江以北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63. 5 %的重要农耕地区,仅有水资源的19 %。此外,水资源与化石能源呈逆向分布,主要的煤炭、石油产区都在缺水区域。我国的降水在时间上不均衡,降雨量的60 %以上集中在6~9 月,易形成洪水,不仅无法利用,而且易形成洪涝灾害。我国目前年用水量约5. 7 ×1011m3 ,但北方地下水已严重超采,北方各主要河流的径流利用率都超过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污水排放量增加而污水治理欠账过多。用水结构中,产值低的农业耗水过大,使我国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据此,全社会应从政治、法律上重视水资源问题,用经济手段管理水资源,并在全社会重视节约用水的教育和措施。

  我国水资源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 % ,但要维持占世界人口总数21. 5 %的人类活动。除人均水资源少外,我国人口、耕地和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长江以北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63. 5 %的重要农耕地区,仅有水资源的19 %。此外,水资源与化石能源呈逆向分布,主要的煤炭、石油产区都在缺水区域。我国的降水在时间上不均衡,降雨量的60 %以上集中在6~9 月,易形成洪水,不仅无法利用,而且易形成洪涝灾害。我国目前年用水量约5. 7 ×1011m3 ,但北方地下水已严重超采,北方各主要河流的径流利用率都超过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污水排放量增加而污水治理欠账过多。用水结构中,产值低的农业耗水过大,使我国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据此,全社会应从政治、法律上重视水资源问题,用经济手段管理水资源,并在全社会重视节约用水的教育和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少的和不可替代的资源, 所以水资源应成为人类可持续利用的宝贵资源。地球上水的循环, 可分为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水的自然循环有多种, 对人类最重要的是淡水的自然循环。水从海洋蒸发, 蒸发的水气被气流输送到大陆, 然后以雨、雪等降水形式落到地面, 一部分形成地面水, 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一部分又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地面水和地下水最终流回海洋, 这就是淡水的自然循环。水的社会循环可用下图表示
  从水的社会循环示意图可以得知:污、废水回用可以减少城市由天然水体的取水量, 缓解水资源危机, 所以污、废水回用也是节水的重要面。可行的污、废水回用有多方面, 工业企业内部水的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是用最广的一种,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不少差距。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 需要进行比排入天然水体更复杂的水处理, 但对水短缺的地区, 它在许多方案中仍是比较经济合理的一种, 在国外已是一种成熟技术, 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今后潜力是很大的。将城市污水回用于公用设施和住宅冲洗厕所、浇灌绿地、景观用水, 浇洒道路等, 一般称为中水道技术, 也是很值得推广的。

  节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节水不仅可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 缓解水资源危机, 并且可减少供水和给水处理费用。此外, 节水还可同时减少排水量和污、废水处理费用。据测算,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城市用水量会不断增加, 相应的排水量也会不断增加, 为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城市供排水所需费用将增大到国民经济难以承受的程度, 只有节水, 显著减少城市供、排水量,才能将费用降下来, 所以不仅水资源贫乏地区要节水, 水资源充足的地区也要节水, 在国外, 这也成为目前发达国家的共识。从战略角度, 节水应受到高度重视。
  水与其它资源不同,它具有相互竞争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三重功能:作为环境要素,要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作为生命要素,要维系人类生命安全;作为经济资源,要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当这三种功能发生冲突便可能带来很多问题。一个基本判断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将大幅度增长,城市需水量和污水排放量会同步增长,这是目前我国城市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所不能承受的,于是可能会陷入两难。但无论是牺牲生态环境用水,还是影响社会经济用水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就是节水。
  节水有很多好处:不仅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减轻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压力,还有利于延续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降低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成本。最终是消费者可减少水费支出。因此节水是既省钱又节能的工作,各方都受益,是个好事。
  节水在理论上是有依据的:第一,水量是可循环的,既然可循环就有可能重复利用;第二,水质功能是可恢复的,被污染的水可以再生利用;第三,用水需求是有弹性的,可以采取措施予以压缩。总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可以通过控制予以提高的。
  综上所说,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部分,也是关系到我们民族的一个重大任务,然而,我们的某些单位集体和个人,在水资源的问题上并没有得到充分而清醒的认识,因此,可以说全民保护与节约用水的观念落后,有待更新提高。随着水资源供求矛盾的突出,虽然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加强,但始终滞后于经济、技术的发展,那种在经济发展中先破坏后恢复,先污染后治理,先增量,后增质,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回报,重经济总量,轻单位效益的情况毕毕皆是,破坏、污染、水荒均是那种违反自然规律造成的结果。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科学保护与节约用水的观念,环保节能的观念落后,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及领导普遍存在抓硬件建设轰轰烈烈,抓软件建设软弱无力(指法律教育、文明教育、
  道德观念、科学发展观等)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这方面应重视借鉴和学习日本节能方面的先进理念与经验。同时,我们节水用水的技术与设备有待提高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缺水大国,用水大国。但节水、用水技术与设备并不先进,普及率底。一些先进的节水用水设备价格太贵,普通人家用不起,使推广困难。挖掘节水潜能大有文章,要加大学习、引进、消化、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水、节能技术、经验和设备的力度。这是一项长久之计,必须花大力气去做,要突出政策规范,市场引导,舆论促进。
  我们都已经知道水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都比较严峻(1、水资源短缺,2、水资源浪费严重,3、人们节水、保护环境的意识淡薄,4、天然降水等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5、水环境破坏严重,可用资源少,6、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前一段时间资料的查阅与整理,我个人认为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可用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加强政策、法规导向,促进管理进步建立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完善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水价政策和分级考评、分级成本核算体系与政策;要遵循“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安全供给”的水资源管理方针。把管理重点放在那些人口集中耗水量大的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农场、耗水营利单位(如浴室、游泳场、洗车场等)、城市公益部门等;水价等能源政策应体现有利于

  对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做到适时、适度、有效,和水资源分类管理,低质低价,优质优价的原则,对此,可借鉴学习供电部门定价管理的方法和电价政策。在实施中应根据具体的对象、具体的环境制定管理条例、与相关政策。例如:在学校中可以每个套房(寝室)为一个考核单元安装水表,并实行按人定额,超额加价;对于干旱缺水特殊时期可采用特殊的价格杠杆或考核定额来调节水资源供求矛盾;对于节水户可在节水的收益中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同时不论各个单元用水多少都应给予张榜公布,以资监督、鼓励和鞭策;在管理上应建立学校、部门、班级、寝室四级经济核算员与核算制度,定期统计与考核,这既有利于范、提升校方的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经济管理能力和节能观念,可胃益处多多;同理,还有节电、节气、节热等节能项目可以此类推。在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应将节能、节水、环保等具体内容指标单列入单位的综合管理考评,未达标或超标的取消相应的节能奖,并不得评选文明先进单位(个人);对于节水等考核能分解到个人的,则应将节水与保护水环境、水资源作为考评个人素质和先进的一项内容、指标之一。对于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可以通过调高水价和分丰、枯两时水价的办法来调节人们合理用水、自觉节水的意识。要完善工程建设相关的设计、验收规范和慨、预算定额,将节水、节能内容、指标作为强制性规定纳入其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总量;规范项目审批环节;加强“三同时”管理的到位落实;完善审批、验收中易产生腐败环节的防控措施;鼓励各行各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与设备,提倡集约产业和工、农业产业链回收、利用“三废”新理念,提高节能增效的力度;加大排污法治力度,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超标排污加倍处罚和专款专用的治理原则;用经济、法规、科技、行政等手段控制污染;加强控制水土流失,要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生态区域;退耕退牧与封禁、治理相结合;调整水土流失区经济发展战略,建立生态型经济;建立以保护水源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补偿机制,以此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

  2增强全民爱水、节水、保护水环境的观念要构建一个节约型的社会,除了要有一个节约型的社会机制外,构建起一个节约型的社会观念至关重要,要通过各种渠道全方位宣传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节约能源。要把节能、节水的宣传教育当作提高全民素质和创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抓科技节能、节水、用水、管水与保护生存环境的宣传教育。要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危机感和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3 应用新技术改善旧设备,提高节水效果与效益农业用水方面,大力发展各种节水灌溉技术,改变农村落后的漫灌、浇灌为喷灌、滴灌;研究节水灌溉制度,重视农田灌溉水的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单位面积用水量;在农村,特别是缺水少雨地区应广泛推行房前、屋后、田间修建集雨水池,努力提高天然水利用率,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在渔业养殖中,采用倒池增氧技术或原池喷射增氧技术,可节约养鱼用水量。工业用水方面,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额,推广节水工艺,降低水耗,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工业产品单位水量。日常和生活用水方面,以新技术对生活配套设施进行改造,降低居民生活用水损耗,提高和满足使用效果。研究开发在高层建筑、公寓、宾馆、大专院校、居民住宅小区等建设中水道工程,回用部分生活污水或在农田旁和居民住宅小区的楼顶建立蓄水池,收集雨水用于冲厕、园林绿化以及锅炉采暖用水、农灌用水等。研发应用先进的节水型卫生洁具、控制设备, 如水龙头、冲洗阀、便器及高低位水箱配件、淋浴制品等,使水量、水压、供水时间能得到有效控制。

  4加强水资源保护,努力改善水资源质量保护水资源重在保护水环境, 改善水资源环境主要从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着手,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环保型社会,和谐文明社会、防止水资源人为遭到污染、浪费和破坏,努力降低、减轻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破坏,恢复、提高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水功能环境,以达到水资源的自然环境和循环条件和人类活动协调平衡发展的目的。

  总之,科学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要用发展的眼光和措施加以综合治理。光靠政府部门不行,单靠政府职能部门更不行,要靠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与全民的共同参与,要加强和提高政府部门领导、国家工作人员与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节能、环保意识,使全社会形成共识;同时科学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只有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科学规划、科技进步、科学机制相结合,才能形成人文、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学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 廖泽前.如何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广西电力报》.2002 年7 月662 期
  2 刘 跃.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998 年第5 期
  3.楚泽涵,水资源问题应引起关注 《古地理学报》2000 年 11 月 第2卷第4期.
  4.李圭白,李星,水的良性循环与城市水资源 《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6月第3卷第6期.
  5.王水燕 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资讯等等
免费打赏
天王名流iyt
2016年10月21日 14:24:53
2楼
我来弄土木币的。别介意啊
回复
天王名流iyt
2016年10月21日 14:25:07
3楼
我来弄土木币的。别介意啊
回复
szg169
2016年11月09日 13:39:46
4楼
学习了,感谢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