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组合式TBP过电压保护器参数定义
neuy_25141
neuy_25141 Lv.10
2015年07月03日 08:43:00
只看楼主

持续运行电压:允许持久地施加在过电压保护器上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或直流电压。 工频放电电压:施加于有串联间隙过电压保护器两端使其全部串联间隙放电的最小工频电压的有效值。对每个过电压保护器施加三次(偏差为±10%)。间隔时间不小于10S。 操作冲击残压:采用视在波前时间大于30μs而小于100μs、视在半峰值时间为波前时间的2倍以上的冲击电流流过过电压保护器时,在其端子间的电压峰值。对每个试品施加冲击电流(偏差为±5%)一次。3次试验中的最高残压值不得超过参数中的规定。

持续运行电压:
允许持久地施加在过电压保护器上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或直流电压。
工频放电电压:
施加于有串联间隙过电压保护器两端使其全部串联间隙放电的最小工频电压的有效值。对每个过电压保护器施加三次(偏差为±10%)。间隔时间不小于10S。
操作冲击残压:
采用视在波前时间大于30μs而小于100μs、视在半峰值时间为波前时间的2倍以上的冲击电流流过过电压保护器时,在其端子间的电压峰值。对每个试品施加冲击电流(偏差为±5%)一次。3次试验中的最高残压值不得超过参数中的规定。
视在波前时间 T1:
对于电流波和对于电压波是不一样的。电流波的 T1,是指波前上峰值的10%到90%之间的时间的1.25倍;而电压波的T1,是指波前上峰值的 30%到90%之间的时间的 1.67 倍。
视在半峰值时间T2:
对于电流波和电压波是一样的,都是指视在原点到波尾上峰值的 50% 点之间的时间。
视在原点 O1:
对于电流波,是指波前上峰值的 10% 这一点前面 0.1×T1 处;对于电压波是指波前上峰值的 30% 这一点前面 0.3×T1 处。
雷电冲击残压:
采用波形8/20μs的冲击电流流过三相组合式TBP过电压保护器时,在其端子间的电压峰值。设备应调整到使视在波前时间在7~9μs,波尾视在半峰值时间在18~22μs范围内。对每个试品施加三次冲击。3次试验中的最高残压值不得超过参数中的规定。电压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应小于200 ns。
1.2/50μs冲击放电残压:
采用视在波前时间(从峰值的10%上升到90%的时间)为1.2μs,半峰值时间为50μs的冲击电流流过过电压保护器时,在其端子间的电压峰值。对每个试品施加三次冲击。3次试验中的最高残压值不得超过参数中的规定。
泄漏电流:
过电压保护器A、B、C、N端子间分别施加0.75倍直流1mA参考电压,过电压保护器参数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0uA。 测量75%U1mA下的直流泄漏电流,主要检测长期允许工作电流的变化情况
2ms方波冲击电流:
波形为2ms方波冲击电流施加于过电压保护器两端,判断器件能量耐量性能的高低。能量耐量性能主要用于评价压敏电阻器的吸收能量能力。在选择压敏电阻器时必须要使回路内所储存电能的总和小于压敏电阻器所能吸收的能量。 压敏电阻器所吸收的能量可通过下式计算:W=K.I.U.T(J),式中: I--流过压敏电阻器的电流峰值;
U--在电流I流过压敏电阻器时,在其两端产生的电压;
T--电流I持续的时间;
K--电波波形系数,对2ms的方波,
K=l;对于8/2Oμs波,
K=1.4;对10/1000μs波,
K≈1.4。
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因采用复合绝缘结构,相间残压水平较低,对相间、相地都有比较好的过电压保护作用。特别是对开关柜内受安装尺寸影响的场所优越性更为突出,非常适合高压开关柜内使用。目前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可靠程度还在不断完善,各生产厂家制造工艺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选用时首先是讲究产品质量。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的技术参数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的不同保护程度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应合理选择其参数。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