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久,我们公司投标一个项目,150万平米的房地产小区,要求15天完成方案,并递交材料上报,这在国内的设计院基本是不可能完成,可是,我们公司的境外设计师,只花了7天就拿出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作品。这套文本包括清晰的平面图(1:1000)。6张精确建模的效果图,剖面图,深度是完整的方案深度。这是几个境外设计师高度协调配合的成果,我们顺利中标没有悬念,因为就我们这个方案和深度其他的设计院不可能做到。回忆起之前我在所谓的一家外企工作,主持一个项目,要求10天拿出方案,面积也跟这个项目差不多,当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就十分的发愁,我知道我们是完不成的。我在那家所谓的外企,实际上已经完全本土化,即使是有老外设计师,放在这个团队中也是被遮盖了光芒,如果我吐槽一下,大家也就明白了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我在公司是出了名的有计划,有条理的人,但是碰到这样一个团队,再好的条理也会被打乱。首先,我列出了详细的进度计划表,告诉领导,我不管你是考验我还是给我穿小鞋,总之你的那套政治玩人的游戏别来,我不吃你这一套,我就拿数据说话,将所有能同时进行的工作罗列出来,有8项,所以得出结论需要8个人,作为领导,你必须支持我的计划并严格执行,8个人,必须到位,不然时间就顺延,意味着就完不成。结果是给了我5个人,原因是另外3个人不愿意做这个项目,晕死!居然这也是原因?
才不久,我们公司投标一个项目,150万平米的房地产小区,要求15天完成方案,并递交材料上报,这在国内的设计院基本是不可能完成,可是,我们公司的境外设计师,只花了7天就拿出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作品。这套文本包括清晰的平面图(1:1000)。6张精确建模的效果图,剖面图,深度是完整的方案深度。这是几个境外设计师高度协调配合的成果,我们顺利中标没有悬念,因为就我们这个方案和深度其他的设计院不可能做到。回忆起之前我在所谓的一家外企工作,主持一个项目,要求10天拿出方案,面积也跟这个项目差不多,当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就十分的发愁,我知道我们是完不成的。我在那家所谓的外企,实际上已经完全本土化,即使是有老外设计师,放在这个团队中也是被遮盖了光芒,如果我吐槽一下,大家也就明白了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我在公司是出了名的有计划,有条理的人,但是碰到这样一个团队,再好的条理也会被打乱。首先,我列出了详细的进度计划表,告诉领导,我不管你是考验我还是给我穿小鞋,总之你的那套政治玩人的游戏别来,我不吃你这一套,我就拿数据说话,将所有能同时进行的工作罗列出来,有8项,所以得出结论需要8个人,作为领导,你必须支持我的计划并严格执行,8个人,必须到位,不然时间就顺延,意味着就完不成。结果是给了我5个人,原因是另外3个人不愿意做这个项目,晕死!居然这也是原因?
领导的懦弱在计划的第一步就失去了立场。有的设计院是项目主持人做完所有的设计,但是我始终觉得这不是正常现象,项目主持人不能从头到尾都陷入设计中,其他的成员无所事事,按正常的情况是每个人各就各位,拿出符合标准的成果,最终汇总成一套文本,这样就考验出一个公司的整体实力水平。
计划表分配下去了,按规则,告诉了每一个成员,需要按照计划执行,结果是有一个手绘效果图设计师说穿插着其他的项目,所以时间又往后拖了两天。我定下了方案的主题和大框架,下一步是需要设计师往里面细化增加内容了,但是,有两个分区的设计画不出方案来,于是我只有顶替他们的工作。设计进行中,有两个人因为手绘不过关,导致平面图晚了两天做完。手绘效果图那个人终于开始画效果图了,结果,效果图画得不符合标准,时间不够了只好将就用。最后的时间压在做多媒体的人身上,这个人连熬了两天两夜。最后终于勉强交出了文本,到总经理那里去内部汇报,总经理说,做得太不清晰了,这样不能拿出去。我说:“时间不够,没办法”总经理说:“我不管,就是给你三天的时间,也要把方案做好。”如果只是把方案做好,那倒是简单了,但是问题是投标要求的方案之外的工作量远远大于方案本身,这需要一个团队的高度协调,这个领导的昏庸就在于为什么不去寻找做不好的原因?从结果推导自己的失职之处,很多领导会说,我只要结果,但他为什么没有想想,结果恰恰是自己造成的?这就是我原先工作的那家公司的管理水平的一个真实写照,这样的事情在国内的景观设计院不少见,管理体制的缺失,人力资源的匮乏,和人员的培训缺乏,使设计院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如果在超负荷运行的状态还不能交出好的设计作品,可以评估这样的公司毫无发展的潜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中国的设计师出路在哪里?
才不久,中国有篇报道说,中国的GDP有6%被国际资本掠夺,我觉得在景观设计行业完全也是这样的一个格局,稍微知名一点的房地产投资公司,都愿意找境外设计师来做景观设计,而不愿意找中国设计师,就连很多中式园林项目,也愿意找日本和东南亚的设计师来做。中国设计师只能是在这些夹缝中吃点残羹剩饭,为什么园林工程公司能上市,是因为园林工程属于廉价劳动力的最后一条产业链,但是在产业链的上游,既不靠关系拿地,又不靠关系贷款的环节,就是创意环节,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而这一条产业链就是国际资本瞄准的主要对象。在完全市场化的竞争中,境外设计师靠实力就能很轻松地切一大块蛋糕,境外设计师的设计费收取和受人尊敬的程度,都在中国显现出绝对的优势,虽然有很多鱼目混珠的境外设计师存在,但仍然不会减少开发商对他们的亲睐。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拥有了境外的设计师,占了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们也需要很大一部分本土的设计师做为主要成员,但是对于本土设计师我们的统一评价就是“工资不高,但是太贵!”这个贵就贵在性价比极低,效率极低,知识的陈旧和过时,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极低。可以说,最低的一个设计助理,基本的软件工具使用都是很大的问题,最高的一个高级设计师,能做出很好的设计,但是某些方面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只能独立设计而不能与团队协作。
为什么中国设计师是这样一个现状,我觉得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因为公司没有一个好的机制来培养自己的设计师。二是设计师本身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公司对设计的水平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司没有一个好的体制,就不会有一个公平的环境,设计师就会钻营如何不靠自身的能力也能上位。一个好的体制是各方面的制度都健全,并且能有量化的标准,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考核,激励,升迁标准等等,使人才能够获得与自己努力想应的回报和提升。公司也应该为设计师制定职业规划的方向,以此来整合人才和公司的目标达成一致,公司的目标需要相应的人才,所有的员工应为着公司的目标去完善自己,从而将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形成公司与员工达到真正地合作“双赢”。这样的员工不容易跳槽,因为他是为公司量身定做的,出去未必有更好的位置。公司也应该为设计师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一个国际化的设计氛围,公司在国际上的交流和资料的获得,为设计师创造了很好国际化视野,使设计师的整体见识达到国际化的水平,公司应该将与境外设计院的竞争观念转为合作,利用自己再本土的资源和优势,更多地做整合协调的工作,将境外设计院的优势拿来为我所用,比如我们公司现在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整合设计联盟,目的就是进行更加大规模的合作。
公司应该为设计师提供系统标准化流程的平台,以提高整体协作的效率。人才的整合协作,最重要的是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沟通环节,将许多常规的事物化为约定俗成的规则,使沟通的难度降低,变得简单,会大大提高效率,系统的建立是一步一步渐进式发展的,并且永不停止。二设计师自己的眼光决定着自己的发展。设计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很多误区,景观设计师一般都是很感性的,认为自己只要追求理想,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景观设计这种新兴学科,无法靠学习获得许多专业领域的知识,更多的靠实践,景观学科这个大框架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而且景观学科这种包罗了很多种学科的专业,如果不找准自己的定位,就会迷失在知识的海洋当中,很难出成就。
设计师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不应该随波逐流。中国有很多海归设计师,学习了国外的景观设计后,照搬回国,沉迷于那种非常具有工业科技化色彩的景观设计,这种设计能力在国际上不占优势,中国传统园林独特的艺术思想和意境审美在世界上都是无法超越的,为什么不立足于本图文化进行创新呢?王澍的获奖就证明中国设计师植根于本土文化,才能获得国际公认的成就。有许多设计师想来我们公司,为的就是能学到东西,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公司学到的东西适合不适合自己?所以设计师对景观设计的学习是既热情由盲目。
有些设计师跟我说:我某一方面不行,想多学习得全面一点。我觉得很不能理解,如果你不擅长,为什么还要去费劲学呢,花这些时间不如把自己擅长的方向做到世界第一。或者说是公司不善于整合使用人才的强项,或者说设计师就没有团队精神,没有想过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可以通过与人合作而完善。
我想在这里纠正三个误区:
一、设计公司不是研究单位而是商业企业,所以空有理论知识而不会应用的设计师就不会得到重用。
二、设计公司有很多学习的机会,但未必会有时间去学习,所以时间是设计师最重要的优势,倒不如研究工作方法和技能,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才能获得时间去更多地学习。
三、一个再优秀的设计师,如果不善于将自己的工作分配给更多人共同协作,那么他的升职机会和发展空间都会很小,因为独立的工作,不能产生放大和加倍的商业效率,从而决定了有限的收入。
四、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这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所存留的弊端,景观设计师不可能做到“全面发展”的,这是由于学科的特点决定的,所以设计师应该为自己规划好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
如果中国的设计师想要有出路,获得境外设计师一样好的发展空间,首先国际化的思维就是要想到如何好好地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更有效率地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怎样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善于团队协作,做到这些,中国设计师又怎能比境外设计师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