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抗规》8.2.3第3条地震内力调整在工业结构设计应用
看我你再看我
2015年05月15日 13:42:45
只看楼主

《抗规》8.2.3第3条: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斜杆可按端部铰接杆计算;其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计算得到的地震层剪力应乘以调整系数,达到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计算最大层剪力1.8倍二者的较小值。在工业结构设计中由于其荷载特点,主要是活载较大,如上部支撑除尘器之类的钢结构,其地震水平作用力非常大(一般计算得到顶部地震水平作用能达到500kn以上),在强支撑的支撑-框架钢结构体系中,支撑基本上承担了95%以上的地震水平作用力,如果按《抗规》8.2.3第3条进行内力调整,那么最终的结构就是整个结构设计的非常大,用钢量调整后和调整前相差30%以上,很难让人接受,请教各位做工业类结构的高手,你们在设计中针对该条是如何考虑的!谢谢!

《抗规》8.2.3第3条: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斜杆可按端部铰接杆计算;其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计算得到的地震层剪力应乘以调整系数,达到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计算最大层剪力1.8倍二者的较小值。
在工业结构设计中由于其荷载特点,主要是活载较大,如上部支撑除尘器之类的钢结构,其地震水平作用力非常大(一般计算得到顶部地震水平作用能达到500kn以上),在强支撑的支撑-框架钢结构体系中,支撑基本上承担了95%以上的地震水平作用力,如果按《抗规》8.2.3第3条进行内力调整,那么最终的结构就是整个结构设计的非常大,用钢量调整后和调整前相差30%以上,很难让人接受,请教各位做工业类结构的高手,你们在设计中针对该条是如何考虑的!谢谢!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