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经典帖子集:关于某药厂头孢类废水的厌氧调试过程共享和问题请教
成都碧水科技
2015年01月28日 11:57:22
来自于学生专栏
只看楼主

一级厌氧,单个有效容积:260m3,共6个池子,当初投泥是每个池子加16吨78%含水率的厌氧接种污泥(每个池子的绝干泥是3.52吨)二级厌氧,单个有效容积:237m3,共4个池子,当初每个池子加16吨78%含水率的厌氧接种污泥(每个池子的绝干泥是3.52吨)就最近测的厌氧污泥浓度来计算一级厌氧反应器(三相分离器距出水堰约2.8米,池体总高为8米)我们按照污泥层总高为6米来计算,的污泥量约为:13kg/m3*6

一级厌氧,单个有效容积:260m3,共6个池子,当初投泥是每个池子加16吨78%含水率的厌氧接种污泥
(每个池子的绝干泥是3.52吨)
二级厌氧,单个有效容积:237m3,共4个池子,当初每个池子加16吨78%含水率的厌氧接种污泥(每个池子的绝干泥是3.52吨)

就最近测的厌氧污泥浓度来计算一级厌氧反应器(三相分离器距出水堰约2.8米,池体总高为8米)我们按照污泥层总高为6米来计算,的污泥量约为:13kg/m3*6 260m3=2.5吨,所以说泥不是积在底部,就是”跑“掉了,前段时间发生过跑泥现象,如果算上7个月的增殖,怎不能全跑了吧,所以泥可能积在底部的概率较大,这也是我们一直想用大流量冲的原因,因为配水是池底配水槽重力布水,所以冲击力不强,这也是底部可能积泥的一个原因。

一级反应器共从上到下共四个取样孔,分别测得MLSS浓度为11000mg/L;13000mg/L;14000mg/L;14000mg/L;很明显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以絮体泥为主。二级MLSS也差不多。厌氧出水可以回流至厌氧进水端。

昨晚10小时不走出,今天测一级VFA为16.8;PH为7.13二级VFA为12.6,PH为7.3;这两天进水的COD在2500-3000,今天厌氧出水仍在1800;
今天早上进水,用50m3/h流量冲了30分钟,火炬燃烧;降至16m3/h,不出气;后来又把流量上升至20m3/h,至目前火炬仍在燃烧。
看来还得继续降负荷,继续观察上升流速与产气的关系;

这个项目太奇怪了!
再想讨论一下,根据大家的经验,如果停止进水,VFA一般一天能降多少?比如我们这个VFA从16mmol降至5需要多长时间?(也行我们的泥真得不好,但如果接种仍是这样,就没有意义,我们想找到真正的原因,必要时候再接种)


底部14,上部11,可以说基本没有污泥床吧

接种干污泥量3.5T,换成90%含水率是35T,95%含水率是70T,总池260方,跑过泥,调了7个月。

VFA是一个指标,一般看VFA/ALK,加碱就是提高溶液缓冲能力。VFA/ALK过高就可能酸,高于0.8会减少甲烷气的比例,CO2增多。所以单看VFA不太好。
没有小试至少不太确定调试的目标。不会以烧火炬为目标吧...

水量大了有气,回流也有气,是不是内部搅拌不好?因为沼气少,水力搅拌成关键了?布水?


谢谢两位,看来仍是产气量较少的原因,需要靠水力搅拌的,布水是从池体上面配水槽重力布水。(单个池子

现在我们计划在现场做一个简单的中试设备,看看规律再说。

今天仍是昨天的毛病,水量少不产气,冲一下就有气出来,另外昨天晚上将进水浓度配成了1000COD,今天早上测VFA,一级下降到13mmol,二级下降至12mmol;今晚仍会将配成1000COD的水走完后,明天会配3000左右的COD,将处理水量降下来,将进水容积负荷控制在0.5Kg左右重新启动。

布水的问题明天回公司再与设计人员讨论一下。同时准备验证泥是否沉积在反应器的底部

VFA是一个指标,一般看VFA/ALK,加碱就是提高溶液缓冲能力。VFA/ALK过高就可能酸,高于0.8会减少甲烷气的比例,CO2增多。所以单看VFA不太好。,这个对我们很有用。


START-UP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技术问题。


请马老师指点一下,大概说一下是什么样的思路



第一:不是人定胜天的.天是怎么安排的?我们用小试来探知,如果有小试,我们心里有点数,有点自信心.
第二:调试人员应该在设计人员指导下进行.


现在淡定了!说说最近的情况

在用清水将反应器的VFA稀释到6mmol/L后,1.稳定进水COD,先从2500mg/L ,每天处理量500m3/d 调起。
2.等待甲烷菌的数量增长再相应的提升负荷
7天过去了,现在出水VFA基本在8mmol/L以下,碱度在1000-1300mg/L之间,出水的PH在7.1-7.3之间,出水的COD在1000-1300mg/L;
已经3天24小时火炬小火燃烧,并且水封的压力有所上升,产气正常。

与公司的设计人员聊了聊,这个UASB是用的7年前的老图,原设计人员已不在公司,现在的有一个心结未结:设计处理能力50m3/h,而提升泵选择90m3/h,是否就是为了厌氧出水部分回流所用,设计这么低的上升流速(如果考虑初期调试的时候水量很小的情况)在未大量产气前让人怎么调?难道就是需要回流!

查去年调试记录,去年有3个月稳定期:进水COD在4500-5500m3/d,处理量:600m3/h左右,去除率有60%左右,产气量很好,比现在大很多(当时火炬还未安装),VFA均在8mmol/L以下。这个记录表明,厌氧器内的污泥浓度肯定比当初投的泥量大,后来由于温度的原因,可能甲烷菌的数量和活性受到影响而大幅影响(温度有3个星期低于20度,有1.5个月低于28度,VFA在20mmol/L有2个多月时间)。

在此期间,我们坚持每天大流量冲洗底部污泥(使单池的上升流速维持在1m/h以上10分钟)。前2天测得排泥处污泥浓度48000mg/L,从低到高的取样孔(最低的跟池底1.8米,然后向上每隔0.5米一个取样孔),从低往高:40608.19303.2002,由于取样的时间很短,还不能表明真实情况,这两天在加测污泥浓度。

当每次大流量冲的时候,火苗会很大,水封的压力会上升;现在进水流量在30m3/h,回流10m3/h左右;如果持续到下周,甲烷菌增殖(查资料,甲烷菌的倍增周期是4天),产气量会很大,到时再将进水流量降下来(靠气搅拌即可)。

这个项目我会及时更新给各位,我个人的目标,可以做到进水COD5000-6000mg/L,去除率在60%左右,处理水量在800m3/d,VFA控制在10mmol/L以下。(后续的好氧在去年已改造好了,增加了曝气装置和备用风机,在当时厌氧出水3000mg/L、处理量600m3/d左右的时候,好氧池出水在700mg/L,加药混凝后能达到400mg/L以下)。

说来惭愧,由于压力大,所以就急着发贴请救,有很多事情是多做分析、多在现场观察,了解情况后可以定下对策的。

同意马老师的“不是人定胜天的.天是怎么安排的?我们用小试来探知”。
现在同时布置分析人员到生产车间取样分析,从下周开始一个一个车间去和车间主任谈废水中的成分,原料损耗等情况,同时厂家配合我们再做清污分流工作,可以做到我们要哪种高浓水就给哪股高浓水。

现在担心的是废水中的溶媒含量太高的影响( 二氯甲烷、丙酮、异丙醇等),所以调试目标先定在进水5000mg/L左右,然后稳定运行1个月后再缓慢的提负荷,主要是防止溶媒含量高。

现在用一个小烧杯在做小样,因为加温的问题和搅拌强度(用电磁搅拌,电加热)不好控制,而且现在取的污泥中甲烷的含量比较少,所以我们想在进水在3500mg/L左右的时候再取泥,长期运行,也力争自己做一个简单的 UASB

逛各种环保论坛也有好几年了,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工程经验,论坛伴着我一起成长,我从内心里感激论坛给我带来的收获,然而我也发现,论坛功能是好,但是好贴容易下沉,天长日久就不容易找到,为此感到可惜,为了方便网友好找资料,同时也是促进同行交流,最近建了个网站www.baidu-3.com,专门收集了一些论坛的经典帖子,欢迎同行光临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