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iegouchimizhe 于 2015-12-20 19:15 编辑 YJK软件计算参数设置方法视频正在陆续发布中,欢迎大家百度“俊成结构”进入俊成结构官网进行观看。PKPM及YJK参数详细设置及概念讲解专贴整理。。。http://bbs.co188.com/thread-9035562-1-1.html1、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本参数是为考虑框架梁的塑性变形而设置。混凝土是一种带有塑性性质的材料,计算中按照弹性计算未考虑到材料本身塑性变形,一旦表现出塑性变形则会将梁端的内力减小,并使得跨中内力相应增大。
YJK软件计算参数设置方法视频正在陆续发布中,欢迎大家百度“俊成结构”进入俊成结构官网进行观看。
PKPM及YJK参数详细设置及概念讲解专贴整理。。。
http://bbs.co188.com/thread-9035562-1-1.html
1、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本参数是为考虑框架梁的塑性变形而设置。混凝土是一种带有塑性性质的材料,计算中按照弹性计算未考虑到材料本身塑性变形,一旦表现出塑性变形则会将梁端的内力减小,并使得跨中内力相应增大。
取值方式:一般按照0.85取值即可。
2、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需要考虑活载不利布置时,可将本参数填为一个大于1的数(如1.1),但一般建议勾选活载信息卡中的考虑活载不利布置选项,而将此处参数设置为1.
取值方式:建议一般按照1取值即可。
3、梁扭矩折减系数
本参数是考虑楼板对梁抵抗扭矩能力的有利作用。
取值方式:一般按照软件默认即可。
原 理:PKPM在计算梁等构件时,是没有考虑板的作用的,但实际情况是梁在承受扭矩时,楼板会承受一定的扭矩,实际梁承担的扭矩会比不考虑楼板作用时要小很多,因此次参数则是为粗略的考虑楼板对梁的有利作用而设置。
4、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
取值方式:一般建议取值为1。
原 理:托墙梁系指梁上托有结构墙的梁,也即使平常所说的框支梁。在软件计算时,梁采用杆单元模拟,墙则为壳单元,此时则会出现两种模拟单元变形不协调的问题,即是工程中常见的转换层以上一层的墙体严重超筋的现象。此时,PKPM在处理此问题上,并没有比较好的方法,于是推出了此参数,并有说明书介绍此参数可取30-300,以放大梁刚度,使其变小减小,从而使得杆与壳达到变形协调的目的,以减少墙体超筋的问题;但同时,说明书也说明并不建议这样使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设计人员将此值取为100,从而减少超筋情况,这个做法实际并无任何依据,但在行业内使用还是比较普遍。个人建议还是取值为1,而采用其他方法去解决此问题较妥。
5、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本参数是为考虑连梁的破坏。
取值方式:规范说明此系数不宜小于0.5,一般可根据设防烈度选取,低烈度区可将此值取的较大一些,反之可取小。
原 理: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的第一道抗震防线,它的存在就是要在水平力作用下发生破环以耗散能量。但是在其破坏后,依然要使得结构能承担水平和竖向荷载,因此本参数就是在弹性计算的基础上,考虑连梁破坏而折减其刚度,来设计其他构件的承载力。
6、支撑零界角度
本参数为2.1版PKPM的新增参数,为使软件能自动区分柱和支撑而设置。
取值方式:如模型中输入有撑类构件,可填入撑的角度,以区分柱和撑。
7、柱、墙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本参数适用于9度设防的框架以及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规范要求9度的框架和一级抗震的框架结构按照是配筋计算其内力调整数值,而计算时是采用计算结果,因此用此参数考虑实际配筋。
取值方式:一般按照默认取值即可。
8、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
PKPM在计算中未考虑板构件对梁的有利作用,因此采用此参数来计算此作用。
取值方式:建议勾选
原 理:PKPM的板仅用来导竖向荷载,在计算中并未考虑到对梁的翼缘作用。故采用此参数给梁附加板的翼缘作用,本参数勾选后,会在生成的数据中给梁附加一个刚度放大系数,可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查看。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其他有限元软件计算时,如带入板进行整体计算,也应采用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板的作用,而不应直接将板设置为壳单元利用软件自动计算板附加翼缘作用,这实际是一个有限元计算的通病,请大家务必注意。
9、矩形梁转T形(自动附加楼板翼缘)
本参数会影响配筋计算大小。
取值方式:一般可勾选
原 理:本参数为PKPM1.3新增的参数,在PKPM2.1依然保持。在结构配筋计算时,勾选此参数,则原来矩形的梁由程序按照混凝土规范转化为T形梁计算配筋。相比矩形梁,转化为T形后相当于增加了梁截面,且在梁受压区增加较多,因此配筋较矩形梁有一定程度的减小。目前此参数也经过了不少的工程实践,其结果证明是没有问题的,大家可放心使用。
10、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去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高规表3.9.3、表3.9.4)
按照规范进行框支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内力调整(加强)。
取值方式:在转换结构中应勾选
11、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高规》规定部分框支剪力墙框支柱内力后,应相应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本参数则是为实现这一条。《广东省高规》规定可以不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的内力。
取值方式:采调整与框支柱相连梁内力用《高规》时应勾选,采用《广东省高规》时可不勾选。框支柱调整系数上限可取为默认。
12、框支柱调整系数上限
本参数为限制内力调整的大小。
取值方式:框支柱调整系数上限规范并无明确规定,为PKPM自定义的参数,一般可取为默认值。
13、抗规5.2.5调整
本参数是按照《抗规》进行剪重比的调整。
取值方式:应勾选按《抗震规范》(5.2.5条)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动位移比例填写详原理。
原 理:规范所给出的反应谱是加速度谱,整个反应谱可分为3个阶段,即加速度控制段,速度控制段和位移控制段。当结构周期T>Tg时,实际的动力作用会比按照规范谱算的大。规范为了规定地震力最小值,使用剪重比来进行限制。即结构在计算后地震剪力和重力的比值不能小于剪重比。当结构周期在速度或者位移控制段或者结构处于地震烈度较小的场地,一般需要增大地震力以满足最小剪重比要求。抗震规范规定周期在不同段时调整方法不同。因此PKPM给出了三种调整方式,即周期在加速度控制段时取0,周期在速度控制段时取0.5,周期在位移控制段时取1,正确填入时,pkpm将自动进行调整。参数中的弱轴即是指周期较大的方向,强轴则指周期较小的方向。另外,建议当计算的剪重比不小于规范限制的80%时采用此调整方式,如计算结果小于规范限制的80%时,应调整结构布置,增加结构刚度。
14、薄弱层调整
结构在某些情况如层高突变时,可能出现刚度较相邻层突变,刚度突变将直接导致结构内力突变,本参数则是根据规范对薄弱层等情况进行调整。
取值方式:按刚度比判断薄弱层的方式:建议高层仅按照高规,多层仅按照抗规。
指定的薄弱层个数及各薄弱层层号:应按照实际结构填写。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建议高层为1.25(高规),多层安照1.15(抗规)
原 理:规范规定,对结构的薄弱层(由承载力之比判断)和软弱层(由刚度比判断)都应做相应调整,因此在PKPM计算结果中有软弱层或薄弱层时,都应做调整(即剪力乘以1.15或1.25系数),且PKPM会根据计算结果自行调整,一般无需人为进行调整,因此一般此处的指定薄弱层个数和各薄弱层层号是不需要填写的。在高层建筑中,高规和抗规的判断方式不一致,高规规定的判断方式考虑了层高的影响(对计算结果做了层高修正),而抗规则未考虑此影响,因此高层建议仅采用高规的方式进行判断较为合理。一般多层建筑仅需要遵循抗规的规定即可,因此多层结构可仅按照抗规取调整系数1.15,而高层则应遵循高规取调整系数为1.25。
15、地震作用调整
当结构在计算后发现地震力不足时,应进行地震力的放大(调整),一般情况下使用较少,但在进行弹性时程分析时若计算结果比反应谱大,则须在此填写时程比反应谱大的倍数,由于涉及到时程分析的问题,因此在此不涉及过多。
16、0.2V0 分段调整
在框剪结构中才应有此项调整,本调整的主旨在于保障第一道抗震防线剪力墙破坏后,框架柱能成为第二道抗震防线,不至于剪力墙破坏后结构倒塌。
取值方式:0.2/0.25V0调整分段数:根据结构情况填写,一般可仅填入1即可,即全楼做一个分段进行调整,此时起止层号分别为第一层和顶层。当按照一段调整,计算结果的调整系数太大时,说明调整不合理,这可能是由于结构竖向有突变等情况,此时应分段进行调整,分段数按实填写,起止层号按分段的底层和顶层填写。
0.2V0调整系数上限:建议可按照默认。
原 理:第一道抗震防线剪力墙破坏后,为了保证柱构件依然能“撑起一片天”,故采用此参数限制柱计算时最低能承受的地震剪力。此调整应尽仅在框剪结构体系中存在,其他结构如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墙结构中可不做此调整。0.2V0参数为PKPM软件本身设定的参数,没有任何规范依据。但是也不无道理,从理论上来说,在嵌固端位置剪力墙承担了几乎100%的地震剪力,而柱剪力则几乎为0,如结构在地震力很大的情况下,要调整到0.2倍,需要放大柱的剪力很大的倍数,这样会导致柱配筋极大,实属不合理,因此软件给了这个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