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前月下暂相逢 于 2014-11-21 15:31 编辑 为了在维修中更好掌握空调用四通阀故障的判断和正确进行维修,同时在维修过程中保正四通阀完好,特制定四通阀的维修指引。 一、四通阀工作原理1. 制冷循环(线圈断电状态) 当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即制冷状态),先导滑阀①在压缩弹簧②驱动下左移,高压流体进入毛细管③后进入右活塞腔④。另一方面,左活塞腔⑥的流体由于和S管相通,受压缩机抽吸而排出;使活塞两端产生压力差,活塞及主滑阀⑤左移,使E、S接管相通,D、C接管相通,于是形成制冷循环,制冷剂流向如图所示。
为了在维修中更好掌握空调用四通阀故障的判断和正确进行维修,同时在维修过程中保正四通阀完好,特制定四通阀的维修指引。
一、四通阀工作原理1. 制冷循环(线圈断电状态)
![图片1.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当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即制冷状态),先导滑阀①在压缩弹簧②驱动下左移,高压流体进入毛细管③后进入右活塞腔④。另一方面,左活塞腔⑥的流体由于和S管相通,受压缩机抽吸而排出;使活塞两端产生压力差,活塞及主滑阀⑤左移,使E、S接管相通,D、C接管相通,于是形成制冷循环,制冷剂流向如图所示。
2.制热循环(线圈通电状态)
![图片2.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当电磁线圈处于通电状态(即制热状态),先导滑阀①在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克服压缩弹簧②的弹力而右移,高压流体进入毛细管③后进入左活塞腔⑥。另一方面,右活塞腔④的流体由于和S管相通,受压缩机抽吸而排出;使活塞两端产生压力差,活塞及主滑阀⑤右移,使C、S接管相通,D、E接管相通,于是形成制热循环,
3.四通阀主阀体内部构造图片:
![图片3.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二.四通阀常见故障判断与分析方法
1、四通阀窜气的判别
启动压缩机并使四通阀换向,用手同时摸四通阀E、S、C三条接管,若三条接管均发热,证明四通阀换向未到位。
2、 空调不能正确和正常地从制冷转换成制热或从制热转换成制冷,这种情况就是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的故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3、四通阀阀体、毛细管或焊点有泄漏冷媒的一般的阀体表面有很多油脂,在阀体表面涂上肥皂水,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泄漏冷媒,如果在阀体、毛细管或毛细管焊接处有气泡,需要更换四通阀,如果在E、S、C或D管扩口处有气泡产生,可通过补焊解决;
4、四通阀换向的基本条件是活塞两端的压力差(F1-F2)必须大于摩擦阻力f,否则,四通阀将不会换向。换向所需的最低动作压力差是靠系统流量来保证的。当左右活塞的压力差(F1-F2)大于摩擦阻力f时,四通阀换向开始,当主滑阀运动到中间位置时,四通阀的E、S、C三条接管相互导通,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从四通阀D接管直接经E、C接管流向S接管(压缩机回气口),使压力差快速降低,形成瞬时窜气状态(中间流量状态)。此时,若压缩机的排气流量远大于四通阀的中间流量,便可以建立足够大的换向压力差而使四通阀换向到位;反过来,若压缩机的排气量小于四通阀的中间流量,则四通阀换向所需的最低动作压力差便不能建立,即F1-F2
5、四通阀换向不良分析方法:
![图片4.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图片5.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三、通阀维修时注意事项
1、新四通阀使用前四个管口应是用塑料塞塞紧,防止杂志进入四通阀内;焊接前注意观看四通阀滑块位置在四通阀主阀体内部构造图的左边,如果在中间或在右边,轻敲阀体,将阀块敲到左边;
2、四通阀在烧焊前必须取下先导阀的线圈,以免焊接过程不当而烧坏线圈;
3、在焊下四通阀前,必须用湿布将四通阀包住,并将四通阀组件整个焊下,注意焊接时火焰的方向,不允许火焰对阀体进行加热;
![图片6.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4、 组件中的四通阀浸没在水中进行更换(最好能设计简易适用的工装),为了控制四通阀组件管路件之间相对角度,可以采取拆下一根管路件重新装新阀焊接好后,再拆换其它管路件方法。更换过程中应保证新旧四通阀内部不被烧坏,确保新阀的焊接质量和旧阀退返后的分析效果;
![图片7.jpg](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