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习一个月的新人做的一个小框架的总结
结构koala
结构koala Lv.12
2014年09月11日 09:17:11
只看楼主

实习了一个月(不是第一次实习,所以有一点点小积累了,第一次实习的时候基本是打酱油),做了一个带坡屋面的小框架,简单总结下吧:====板==== 框架结构无非梁板柱,板应该说是最简单的。软件里面的各种设置每个院有自己的做法,照着输就是了,然后是自动生成图纸再核对。我以前听说大院都不用生成的图纸,可能是因为最近部门灰常缺人赶时间所以才开始用生成吧,我作为新手当然是喜欢用生成了,拿张前人的图纸格式刷刷刷,感觉马上完工了,但其实自动生成的图纸问题也是蛮多的。

实习了一个月(不是第一次实习,所以有一点点小积累了,第一次实习的时候基本是打酱油),做了一个带坡屋面的小框架,简单总结下吧:

====板====
框架结构无非梁板柱,板应该说是最简单的。软件里面的各种设置每个院有自己的做法,照着输就是了,然后是自动生成图纸再核对。我以前听说大院都不用生成的图纸,可能是因为最近部门灰常缺人赶时间所以才开始用生成吧,我作为新手当然是喜欢用生成了,拿张前人的图纸格式刷刷刷,感觉马上完工了,但其实自动生成的图纸问题也是蛮多的。
1)板支座负筋从梁边或墙边伸出的长度取板短跨的1/4,这个板跨按理说弹性算法和有限元算法取轴线间距,塑性算法取净跨,但显然轴距大部分已经标注好了,净跨还要减去两端梁宽的各一半,比较费时费力,一般梁宽200或者250的话除以4就差50、60了,做工程(特别在CN)讲究的是效率,纠结这一点点就没意义了,复核板图的时候直接取轴距就是了。中间直接伸出长度记得取大。
2)不同标高的板用不同的填充表达,并在图纸下加上注释每种填充表示的标高,还可以同时加入板厚和配筋信息,视情况而定。屋面板用单向线填充,线的方向随坡屋面,并画出坡屋面的剖面图,在梁上标上标高,这样在梁图上就可以潇洒的在斜梁集中标注最后一行写上“梁顶标高随坡屋面”。有些 梁的标高在建筑平面图上就会标出来,没有就去立面图和剖面图找,再没有就去问建筑吧。
3)板跨不大荷载正常的话其实大部分都是构造配筋8@200就够了,那这些大量的一样的配筋就可以不标了,在说明里加一句“未注明XXXXX”就OK了,图纸瞬间简洁明了。还嫌图纸乱的话可以把配筋编号,图纸上直接写编号好了,说明里说清楚就是了。屋面板记得双层双向。
4)次梁的定位标注最好在板图里就做完,因为梁图肯定比板图乱,梁图说明里讲一句次梁定位见板图。其实3道标注已经把大部分次梁位置确定了,只有里面少部分的次梁需要特别标注。另外不是轴线居中和与柱边齐的梁要表明两个梁边和轴线的关系。
5)模板图一定要在和建筑确认无误后再做成块给后面画梁图用,要是后来才发现有要改的地方那是十分难受的。画板图的时候可以把模版图给建筑让他们对一对,看梁柱的位置和宽度会不会冲突。


====梁====
梁图无疑是工作量最大的,
1)梁编号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梁号冲突时在已有梁号后加个a,再冲突加个b,再冲突怎么办?那只能加个c了。
2)KL和WKL要分清楚,因为WKL的负筋在边柱角柱处的是要锚固到梁底的,KL是15d,软件经常出错。有时候一根连续的水平的梁部分是KL部分是WKL,那也要注意分开。
3)梁的跨数要自己复核一遍,有时候两根XL的外端点交在一点,谁是谁的支座?谁是XL谁是L?还是说都是XL?这个是要看挠度图的。很多人对挠度的概念有误解,比方说XL的挠度图是往上拱不能理解,其实很多软件的说明书都对挠度解释的很清楚了,挠度是指构件变形后的位置和节点变形后位置连线的差,而不是变形后的位置与构件原位置的差,后者是变形,简单地说挠度是变形减去刚体位移,假如节点位置不变,即木有刚体位移的话,那挠度就和变形一致了。次梁带悬挑一般都有刚体位移,所以挠度和变形不是一回事的。XL的变形是往下拱的,但变形后节点的连线在变形图的下面,相减得到的挠度图就是往上拱的了。谁是谁的支座在挠度图上一看便知,比方说主梁就是连续的抛物线,因为柱可以做主梁的支座。两根XL交在一起的时候,谁的挠度图是往上拱的,谁就是XL,谁的挠度图是正常的凹的抛物线,谁就不是XL,XL作为L的支座,要是两根都往上拱,那就都是XL了。有时候挠度图上显示次梁也可以做次梁的支座,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要不要算进跨数呢?我想是不要的,要算的话那每一根梁都要看挠度图了,工作量太大,一般人脑分不清楚的时候看看挠度图就行了,另外万一次梁有所修改可能支座条件就要变了,改图也麻烦。
4)边梁的梁底除了要注意不能低于门窗的上沿外,还要注意梁底和门窗的上沿之间的距离够不够加过梁,甚至有时候距离足够加过梁但边梁和过梁距离太小,比如说50,那就做成一根梁好了,否则施工起来很难做。
5)有时候太奇葩的建筑会造就奇葩的结构,我这个项目有的地方一个网格上布了1根水平梁2根斜梁,那这个平法就无能为力了,你的原位标注到底指的那根梁?集中标注的梁到底是哪到哪?这时只能画剖面图了,剖面图上再用平法表达。
6)复核的时候经常发现自动生成的受扭纵筋没配够,上筋和下筋比计算面积大,这个要不要改其实是有争议的,因为软件算出来的受扭纵筋面积肯定不会小,但它把这些面积不但分配到梁侧,梁顶和梁底它也分配了,那受扭纵筋时候一定要分布在梁侧呢?材料力学上来说,因为梁一般是梁高大于梁宽,纯扭状态下梁侧中点的应力大于梁上下中点的应力,所以分布在两侧中点应该说比较合理,但实际上钢筋是均匀分布的,真正在梁侧中点或附近的钢筋不多,要是放在了梁侧的偏上和偏下位置,其实起的作用不大,而放在梁顶和梁底的话,因为已经有了至少2根通长筋,钢筋接近梁上下中点的概率哟大一些,貌似更好。这一点还有待研究。目前我是不改的,省事。
7)集中标注的引线经过其他梁的话,引线最好在端部加个圆点。
====柱====
柱子没啥好说的,定位标注好,配筋复核一下,注意柱子到本层不往上做的话要留空心,否则填实。
有一个疑惑就是柱子的角筋太大时能不能改?能不能把角筋的面积按等强代换的原则分配到两边的配筋上去?
总工的意思是搞不清楚的情况下不改,按计算的来,但有时候边柱角柱由于是双偏压算的,确实很大。
在网上也没有找到角筋的面积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混规也没说清楚,还没见哪篇文章从原理上阐述一下。


====楼梯====
新手必经之路,自己独立完整的画完一个楼梯才有一点收获
1)滑动支座也按简支来算,图集上只有AT楼图给出了滑动的abc分类,但其他类型的楼梯也可以滑动的
2)假如画图的时候平面图的踏步是从建筑平面图里拷来的,楼梯立面图的踏步是在建筑楼梯剖面图的基础上删掉面层得到的,那么毫无疑问你的平面和立面的踏步会对不上,差一个踏步面层的距离,比如30。这个差距要不要考虑每个院有自己的做法,赶时间就不管了,较真就按实际的来,关键是同一个项目里面不同单体要统一。
3)梯柱和梯梁是不算的,有通用的尺寸和配筋拿过来根据跨度高度配就是了。梯柱的位置注意不要和建筑冲突,所以比较奇葩的结构最好定柱网的时候顺便把梯柱位置定了,省得以后麻烦。

以上就是一点小收获,难免有误,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免费打赏
无间道
2014年09月12日 08:43:54
12楼
值得学习的好资料。
回复
风吹pp嘎嘎凉
2014年09月12日 08:51:10
13楼
本帖最后由 风吹pp嘎嘎凉 于 2014-9-12 08:55 编辑

楼主才做一个工程,就总结了那么多知识,佩服~,说一点,关于双偏压下柱子角筋配筋很大,很难配的问题,PKPM有个设置文件可以设置最大角筋直径,具体在哪记不得了,百度吧,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在柱施工图模块,进行自己配筋之后,用程序符合双偏压是不是满足,这样的话,角筋也可以该小。在此上传一个梁编号重排的插件,与君共勉~
回复
结构koala
2014年09月12日 09:04:51
14楼
风吹pp嘎嘎凉 发表于 2014-9-12 08:51 楼主才做一个工程,就总结了那么多知识,佩服~,说一点,关于双偏压下柱子角筋配筋很大,很难配的问题,PKP …谢谢你的插件啦!我不是第一次实习,第一次的时候还是很酱油的,关于角筋的问题你的方法很好,先改小再双偏压验算,很厉害!
回复
攻城师18626
2014年09月12日 09:08:01
15楼
柱子计算按单偏压计算,双偏压复核,单偏压计算是不需要管角筋的
回复
结构绘图匠
2014年09月12日 10:59:53
16楼
楼主不错啊!总结的还是比较到位,对初入行者很有帮助。
回复
bdlfuckyou
2014年09月12日 13:36:45
17楼
向楼主学习,我就是不会总结
回复
lichang72
2014年09月12日 14:45:08
18楼
不错,我实习了一个月了,什么都还没有做
回复
桀烨
2014年09月12日 14:49:52
19楼
很不错的总结 自己也能学习一下
回复
klpjurendao
2014年09月12日 16:38:53
20楼
结构k。o。ala 发表于 2014-9-11 20:55 你好,请问有什么好的梁编号插件呢http://bbs.co188.com/thread-8998025-1-1.html已发论坛
回复
fuqijiang
2014年09月12日 16:43:29
21楼
学习学习,很好的帖子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