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伸长量不同的计算方法
qq_1406944598490
2014年08月02日 09:57:07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size=14.399999618530273px]1钢绞线是两端张拉,伸长量不同可能是因为孔道摩阻(曲线起弯点不对称造成)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size=14.399999618530273px]2不对称需要寻找0位移点作为计算中心点,关键是怎么寻找该点,问了下其他人,说该点左右张拉时候受力相同,请问怎么知道受力是相同的呢

[size=14.399999618530273px]1钢绞线是两端张拉,伸长量不同可能是因为孔道摩阻(曲线起弯点不对称造成)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size=14.399999618530273px]2不对称需要寻找0位移点作为计算中心点,关键是怎么寻找该点,问了下其他人,说该点左右张拉时候受力相同,请问怎么知道受力是相同的呢


免费打赏
myself814
2014年08月05日 11:02:38
2楼
首先,我希望你搞清楚理论和实际区别,理论计算两端对称张拉锚固点是梁长中点,一端张拉锚固点在梁端,为什么要通过计算理论控制实际?因为这是个很简单直接的方法。如果要搞清楚两边张拉力不一样,而计算锚固点是个很复杂工作,当两边张拉不一样是很正常的,因为实际张拉的时候两边的千斤顶加载速度是不一样的,这时候锚固点会出现漂移,需要很大科学计算才能找到锚固点,只要理论和实际在正负6%就可以。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找到锚固点,那需要很大科学计算反复实验才能找到,何况得不偿失。
回复
wcxu1
2014年08月19日 15:48:42
3楼
钢绞线张拉的理论伸长值是在理想状态下通过计算得到的伸长值设计值,这个理想状态就是:
1.钢绞线材质绝对均匀,弹性模量不变;
2.张拉机具状态完好计量准确;
3.锚具、夹片、钢绞线之间配合紧密,不会产生位移变形;
4.1孔道、锚具、夹片所产生的摩阻力足够小可忽略不计;
4.2孔道、锚具、夹片所产生的摩阻力对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不可忽略,需要通过实验或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摩阻力的数值用于计算;
施工过程中,钢绞线的不均匀性因素,机具的因素,人的因素引起的误差无法忽略。
实际施工情况是:
1.单侧张拉时无论孔道是直线还是曲线,都存在孔道的形状、线性误差;张拉时由于摩阻力和孔道曲线的存在造成摩阻力在整束钢绞线上分配不均匀(而理论上摩阻力是均匀分布的)出现误差;钢绞线编束的情况会对其长度误差产生影响;锚具和夹片的吻合程度以及夹片与钢绞线的咬合程度、钢绞线本身的横截面抗变形能力会对张拉后锚固时的回缩量产生影响。
2.两侧张拉时由于孔道的形状、线性的不对称误差,张拉机具、张拉过程的不同步不对称误差,进而影响到摩阻力分布的更加不均匀,不具有规律性;锚具和夹片的吻合程度以及夹片与钢绞线的咬合程度、钢绞线本身的横截面抗变形能力会对张拉后锚固时的回缩量产生影响。
所以,钢绞线在孔道里的变形是不均匀的,摩阻力大的地方变形相对小,反之变形相对要大,而且越靠近张拉端越大。所以在实际施工时首先要精确的确定各项参数,使计算出的理论伸长值更接近实际情况,另外就是严格执行规范,控制误差范围。不要刻意追求精确,没有意义。
回复
renreiconan
2014年09月08日 12:32:40
4楼
很难受力相同啊,两边千斤顶进程稍微不同,就导致不一样了,这个点的位置也就变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