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格林家的公主 于 2014-7-18 09:26 编辑 (今天楼楼分享给大家的主要是关于地埋管热泵实际实施中的一些注意要求,和基础知识) 地源热泵能量计算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今天楼楼分享给大家的主要是关于地埋管热泵实际实施中的一些注意要求,和基础知识)
地源热泵能量计算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
岩土层的结构
|
2
|
岩土体热物性
|
3
|
岩土体温度
|
4
|
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
|
5
|
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
|
6
|
冻土层厚度
|
地源热泵下管方法
下管应在钻孔钻好且孔壁固化后立即进行。下管前应将U型换热管底部与灌浆管捆绑在一起,并采取防止U形管上浮的措施。在孔口处放置麻袋之类的衬垫物品或者孔口保持一定坡度,以防止下管过程中换热管磨损或者划伤而导致其耐压等性能下降。
下管采用机械与人工同时下管。U形管底部用软质塑料带等进行绑扎,使下井的机械叉不直接与U型PE管接触,防止碰坏U形管,机械下管时顺着井口缓慢下井,PE管操作手注意下管时的机械重量,要求以机械钻杆自重下管,不需外力,当垂直下到井底,操作手查看压力表的压力,当原有压力无下降时,即下管成功。
地下埋管系统埋管深度
对于垂直井,一般在15-50米深,地面面积受限时,井深可达100米,水平埋管一般深2.5米。
管涌现象
坝身或坝基内的土壤颗粒被渗流带走的现象称为管涌。
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堤内平地发生“流土”和“潜蚀”两种不同含义的险情的统称。这种险情在湖北一般叫翻砂鼓水,江西叫泡泉。
管涌发生时,水面出现翻花,随着上游水位升高,持续时间延长,险情不断恶化,大量涌水翻沙,使堤防、水闸地基土壤骨架破坏,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
地源热泵项目实施过程的要求
实施过程
|
实施要求
|
地下换热孔系统的设计
|
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来完成。 |
地下换热孔的施工
|
由具备地质勘查资质或凿井施工资质的单位实施。 |
地下换热孔的施工监理
|
为保证施工的质量及以后换热孔运行的安全性,应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对地下换热孔的施工进行全程的监理。 |
地下换热孔工程的验收
|
地下换热孔的竣工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 |
为避免水循环时产生热交换,U 型管双管之间应留有约5 公分的间隙,填满灌注材料。人工灌注,材料不紧实,容易造成U 型管双管接触;而机械化施工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灌注时要将灌浆管逐步抽出,使混合浆自下而上回灌封井,机械化施工能确保回灌密实,无空鼓,减少传热热阻。由此可见,采用灰浆机进行灌注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施工效率的提高,相对于人工灌注,机械灌注还能防止换热器管靠近形成热交换、防止塌陷、防止水涌、防止空鼓等。
对明天如此恐惧,你今天又怎么能过好呢——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么经典怎么忘不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