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技巧:一点透视中天格与地格的画法
lhihfahc
lhihfahc Lv.4
2013年11月04日 14:49:14
只看楼主

天格和地格也称透视网格。它相当于用来确定地理位置的经纬网。在透视中通常利用透视网来确定物体的坐标方位,以便确定它的长、宽、高。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求天格、地格来了解透视的基本规律。一点透视画法简便易学,主要分为由内(墙)向外(墙)求取和由外(墙)向内(墙)求取两种。前一种画面较自由活泼;后一种较严谨。第一步:观察平面尺寸。画透视前应仔细观察平面尺寸,假设我们所求的空间为4000mm×5000mm的房间,其高度为2700mm。

天格和地格也称透视网格。它相当于用来确定地理位置的经纬网。在透视中通常利用透视网来确定物体的坐标方位,以便确定它的长、宽、高。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求天格、地格来了解透视的基本规律。

一点透视画法简便易学,主要分为由内(墙)向外(墙)求取和由外(墙)向内(墙)求取两种。前一种画面较自由活泼;后一种较严谨。


第一步:观察平面尺寸。

画透视前应仔细观察平面尺寸,假设我们所求的空间为4000mm×5000mm的房间,其高度为2700mm。


第二步:确定构图及比例尺寸。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提过构图的知识,即注意正形与负形的关系及地平线的位置。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确定地平线的位置,然后寻找较为适当的比例尺寸来确定画面的正形的大小。通常为了构图紧凑,内墙的比例尺寸都较小(如图所示)。

1.jpg

确定内墙的大小之后,就可以根据平面的尺寸求出内墙的单位尺寸。如图2-3,根据构图确定了CD线段代表所要表现的内墙之后,把CD线段分为4等分(平面尺寸中内墙宽4米)。那么每一等分所表现的单位尺寸就为l米。用此单位尺寸,我们还可以确定高即CA的长度。

备注:通常的教学方法都是用比例尺确定内墙的大小,这种方法虽简单易行,但却较为古板。有些时候比例尺上的比例不适于所要表现的画面。求出的空间往往构图过于松垮或过于紧凑,本次提及的方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即用构图来确定比例。


第三步:把内墙面补充完整,画出视平线。

因一点透视中内墙保持原矩形状态不变,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已求得的比例尺寸,把内墙的其余线条补充完整。然后,在内墙高度的1.2米左右的位置上画出一条水平线,即视平线。

备注:以往教学中视平线的高度大多定在1.7米左右的高度上,以求取人站立时的视角。但这时观看的效果上紧下松,构图关系欠佳,并且地面拉长,进深感不够。视平线降低至1.2米左右,以模拟人坐在空间中观看的视角,其优势有如下三点:

①画面下稳上松,地面平短,进深感加剧,且棚顶呈仰角状态,无压抑感。

②桌椅等接近1米左右处,物体的横错面由于接近视平线,都被缩短或变成一条直线,不用多加刻画,省时,省力。在表现餐厅等桌椅较多的场所时尤为适用。

2.jpg

③此时看到的效果多为侧面,明暗交界线分明,易于刻画。在绘画头像时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刻画人头3/4面最为容易,而刻画正面较难。因为3/4面结构明显,明暗交接线明确。而正面平板多为受光面,结构不明确。画室内效果图也是相同的道理,视平线降低,所见到的物体受光面就会短,明暗对比强烈,结构明确,相当于头像的3/4面;而升高视平线所看到的物体受光面就会变大,结构也不明确,相当于头像的正面。

若空间尺寸较高时,如商业空间或大堂等场景,视平线应在总高度的1/3左右,这样同样可获得上松下稳的透视效果。当然也可以根据甲方用户或构图的特殊需要来调整视平线的位置。


第四步:确定灭点的位置并连接地线。


“灭点”是视点在视平线上的正投影。若站点所在的延长线与室内墙面保持水平,此时无论站点在地面上任何一点所看到的效果都为一点透视,也就是说灭点V定在线段ab中任意一点都可,但通常我们把灭点定在偏离中点的位置上,以使画面富有动势感。

求出灭点V之后,分别与内墙面的四个交点进行连线,它们分别是地面和墙面相交线——地线;棚面和墙面相交线一一棚线。


3.jpg


第五步:求取空间进深

如图,此时的空间已有雏形,但却缺少空间的深度。

4.jpg

求取空间进深


求取进深尺寸:首先把地平线CD延长,然后在延长线上画出实际进深尺寸。确定尺寸后在视平线上选出测量点的位置,通常Ma的长度比空间的进深尺寸稍长或在其左右。由M点向每个单位尺寸做连线,它的延长线会与地线相交,然后以此点为端点做水平延长线,每条线相距的尺寸就是透视中1米的尺寸,而这些水平线就是地格中的纬线。


备注:①因一点透视中里墙面是矩形状态不变,那么在平面图中与此墙面平行的线条在透视中也保持水平状态不变。故此,地格中的纬线都是水平线。②M点是测量深度的辅助点,它的位置直接影响到空间的进深并且只有在求取空间进深时才会使用到这个点。有时,我们可以根据空间需要把M点定得较近或较远。调整M点的位置,求取不同的透视,我们可以发现M点相当于人的视点,即人的眼睛的位置。当Ma小于空间进深时,地面缩短,相当于人在空间外看到的效果(如图所示)。

5.jpg

当Ma小于空间进深时看到的空间效果。


当Ma大于空间进深时,地面拉长,相当于人进入空间中看到的效果(如下图)。

6.jpg


③此外,M点在画面的左侧或右侧都不会影响整体透视。


第六步:求取透视中的进深

一点透视呈放射状态,在平面中与墙面相垂直的线都消失于同一消失点上,所以在求地格中的宽度时,是以里墙的单位尺寸为标准量与消失点做连线(如下图)。同理,透视中墙面和棚面的宽度也都是以内墙的单位尺寸为标准量与消失点做连线。

7.jpg



第七步:画墙面与棚面的进深


在前六步中,我们已求出了地面的透视进深并与两侧的地线均有相应的相交点。因为在平面图中与内墙面相平行的界面在透视图中也保持平行不变,所以在求取墙面和棚面的进深宽度时,只需通过地面进深透视与地面的相交点做垂直线就可求出墙面的进深宽度。同理,由墙面进深宽度与棚线的相交点做水平线就可求出相应的天格(如下图)。

8.jpg


备注:因一点透视是人站在空间的基面上,并且站点所在的水平线与内墙面平行,所以每一个与地墙面平行的界面也都会与人平行,那么在透视中就会保持矩形状态不变,只是因为离观者或近或远的关系,而“看起来”或大或小。而求取天棚和地面的进深宽度时,就相当于求取许多个与内墙面平行的界面,所以只需由地面引出相应的垂直高度和水平线(如图)。

9.jpg

若干个与内墙面平行的界面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lrjkren
2013年11月05日 14:07:36
2楼
Thanks for your sharing支持下:victory::lol
回复
yvettezhan9
2013年11月05日 15:14:30
3楼
收藏收藏~~
回复
九天之上
2013年11月05日 15:36:26
4楼
没有这份功底,收藏了
回复
yaj222222
2013年11月05日 18:38:23
5楼
好厉害 ,收藏了 ,好好看
回复
yaj222222
2013年11月05日 18:38:49
6楼
支持 :):):):):):):)
回复
lweiwei_2009
2013年11月06日 08:19:51
7楼
谢谢分享
回复
david200901050
2013年11月06日 09:11:01
8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结构女纸
2013年11月06日 18:31:59
9楼
厉害 学习了
回复
maitianshuizhe
2013年11月07日 00:33:26
10楼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smilext
2013年11月07日 07:17:40
11楼
嗯,学到了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