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和尚也爱美 于 2013-10-31 11:46 编辑 安然度过了甚嚣尘上的“世界末日”,2013年的日子已在默默的过着。一边感受着寒冷的冬夜,手捧热茶,忽然冒出了想述说从业困惑的念头。对着四壁孤墙述说又不是我的性格,那就用我笨拙的指法码码字吧。 作为政府扶持、专家辅佐、从业者众多的地暖行业,就说被寄予众望的水地暖吧,新一代产品的闪亮登场不仅带给人们“脚热头凉”的舒坦,更是被贴上“节能”的标签。照理说,既然是节能嘛,技术含量应该稍稍提高了吧,事实上在我们的设计中确实也需要经过负荷计算,可是不管你碰到什么样的客户:开发商也好,零售客户也好,上来一律问你“多少钱一平米”。就好像问萝卜、白菜多少钱一斤似的。同是采暖设备,人们怎么不追着问空调、散热器的厂家,每平米合多少钱呢。你说怪不怪?这势必会促成地暖商家跳进价格战的“红海”里扑腾,而最终节能只能成为噱头。
安然度过了甚嚣尘上的“世界末日”,2013年的日子已在默默的过着。一边感受着寒冷的冬夜,手捧热茶,忽然冒出了想述说从业困惑的念头。对着四壁孤墙述说又不是我的性格,那就用我笨拙的指法码码字吧。
作为政府扶持、专家辅佐、从业者众多的地暖行业,就说被寄予众望的水地暖吧,新一代产品的闪亮登场不仅带给人们“脚热头凉”的舒坦,更是被贴上“节能”的标签。照理说,既然是节能嘛,技术含量应该稍稍提高了吧,事实上在我们的设计中确实也需要经过负荷计算,可是不管你碰到什么样的客户:开发商也好,零售客户也好,上来一律问你“多少钱一平米”。就好像问萝卜、白菜多少钱一斤似的。同是采暖设备,人们怎么不追着问空调、散热器的厂家,每平米合多少钱呢。你说怪不怪?这势必会促成地暖商家跳进价格战的“红海”里扑腾,而最终节能只能成为噱头。
看看我们的其它采暖设备——空调、散热器,基本是按功率核价、配置。再想想近几年电暖市场的稳步发展,可能其中的关键因素也是跟产品按发热功率定价有关。为何?有了稳定的可比价,使得类似产品可以在统一标准的平台上进行比较,避免造成过分混乱。前几天应李峰会长的邀约赴长春,在吉林地暖年会上看到最多的是管道生产企业代表。会上偶遇有10年以上水地暖施工从业经历的韩一地暖朴董事长,他却告知我,2013年开始放弃水地暖而只做电地暖了,一语道破个中滋味。
再看看长江流域南方市场,目前“南方到底要不要供暖?”这个问题最近吸引了各大宣传媒体的眼球。凑巧,前几天在重庆还沾了春雨兄的光,就此话题被重庆电视台的记者搞了一个专访。
即南方供暖核心的大企业都是“假”地暖企业,说他们“假”,是因为地暖业务在他们的总业务里比重都不大,他们最核心的业务是采暖炉+散热器,也就是常规供暖。在成都、武汉、南京、合肥等等大企业都是如此,在这里就拿我们的合作伙伴南京科宁来讲,以吴总为核心的科宁团队大力气开发出了24小时完工的明装暖气片系统,在2012年市场非常畅销。为何会如此?我相信市场需求一定是他们第一考量。
地暖同质化专利满天飞,特别是干式模块型。记得几年前我自发神经,花了几万请专业公司把所有的辐射供暖类专利都下载编辑成几大册,去年又补了一次,发觉很多地暖企业都宣称自己有专利,但因为心知肚明的关系,很少听到有专利维权的,即使偶尔有也一定是倒贴钱。为此进周还特意与我通电话,还在《中国建设报》发了大大的专刊,一时合者众多,慢慢也就散去。顺带提一下,这段时间出现了很多仿冒我发明专利的业内人,个别还接受了行业某媒体的专访,白白送给我维权的证据。唉!春节后我们会平静的开始实施维权工作。
有了220v高压、没有接地线、无安全国标的所谓碳晶电热板风靡南方供暖市场。为此请教我的“同学”王董事长,没想到引得他气不打一处来……。我想一个产品能够有众多消费者一定有他的道理,但在我脑中越来越清晰联想浮现的是超市大量供应的“快速鸡”养殖企业,真的全是这些养殖企业的错吗?我们的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是不是需要做些什么?
就是南方有城市宣称将要大力发展集中供暖了,我希望是由于讯息的不灵可能曲解了其中含义,如果真的是在我国南方由政府主导,大上目前北方的集中供暖,就太悲哀了!说句大话,只要是北方各地方政府真的愿意,并从根本上投入,北方供暖从30元/㎡下浮10元/㎡是很容易做得到的事情。特别声明,此大话是郭春雨说的,本人只是引用而已。而南方政府部门如果出面引导,甚至于说是简单抄袭这种已经落伍的供暖方式,那就是太蛮干了,太太…..。
感到困了,一看表,时间凌晨2点多了,趁着还未睡着,最后用一个事实结束这次不容易的码字:一直大力提倡全民都要节能减碳的中央电视台,却新建了一个“大裤衩”的高耗能建筑,我们这是怎么了?还是那句话,存在一定有其道理。
延伸阅读:
电地暖耗电量大吗?如何计算电地暖耗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