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3-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可查看)调查显示,我国的地暖历史可追述到大清帝国时期的故宫,皇帝召见大臣的大殿就有原始的地暖。中国的地暖行业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2004年公布了第一个地暖地方标准,而后,于2005年成立地暖协会,此时已有近千家企业从事地暖行业。到了2009年,出现了若干个地方地暖协会。中国地暖行业在走过将近二十年终于准备出台统一的标准了。这是件令人鼓舞的事,反思一下,一个行业经过二十年沉淀了多少问题需要解决,材料选定、系统设计、施工、检测、理论等如何提高,中国地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
中国地暖的现状
-----------------------------------------------------------------------------------------
首先中国地暖行业管理机构薄弱,对地暖行业的发展起不到实质性作用,原因也许多方面,如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市场发展的客观情况等,导致行业主管部门不能很好行使对行业的监管。
-----------------------------------------------------------------------------------------
其次,低劣地暖产品充斥市场,出于利益驱使一些不良商家生产低劣产品,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地暖产品的认识与理解。
-----------------------------------------------------------------------------------------
第三,地暖行业的从业人员对地暖专业知识的贫乏。短期的权益目的,使得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全身心投入这个行业的研发。
-----------------------------------------------------------------------------------------
第四,消费者对地暖知识的贫乏。这是地暖行业所面临必须解决的问题。消费者就是市场。地暖知识的普及有待加强。
1、中国的地暖在走过的前十五年中可以说只有一种铺装形式,就是现场盘管(包括温水地暖或电气地暖),回填豆石混凝土上铺水泥蓄热层,此形式被称为湿式工法。我们对其特点简析如下:
1) 材料方面,
水泥盘管地暖材料由保温层、反射膜、铁网、回填层、蓄热层、管材组成。保温层的比重,反射膜的厚度,管材的质量,水泥的标号等这些无法直接识别的材料都是地暖的薄弱环节。
2) 构造方面,
按照地方标准规定,从最底层的保温层到地面的水泥蓄热层总厚度为8-11cm,其中有5-8cm是回填层及蓄热层,建筑设计时应每层增加13cm的高度,同时楼板的荷载增加。增加了建筑成本;水泥的终干期约为28天,延长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
3) 施工方面,
有些无良商家、企业偷工减料,施工人员凭经验随意调整间距、管长度,管型号,管材料等都直接影响散热效果。施工质量堪忧。
4) 使用方面
使用地暖的人90%都认为只要热就是好地暖,甚至以热得可以开窗户来作为衡量标准。
这里介绍一个小常识:
a) 水泥蓄热层本体就是热阻体,传到地表的热量首先要加热水泥层之后才能传到地表。热
效率低,热损失高达35%。如果保温材料质量低劣,热损失可达40%。
b) 水泥蓄热层具有热惰性(滞后性),当使用温控器调节温度时,蓄热层要滞后约2-3小
时作出响应,失去了温度调节的意义。
c) 当出现渗漏时,很难判断故障点,需要整个地面刨除更换管子,因此具有不可维修性。
d) 系统储水量较大,渗漏造成的危害较大,耗能较高,运行费用较高。
e) 对地表材使用限制较大,不能用实木地板和大理石,只能使用地暖专用地板。
5) 设计方面,
设计人员的设计再好,现场工人不按图施工,还是出现问题,因此设计单位很少对地暖进行设计,主要由施工企业或管子的生产商根据经验进行现场施工,几乎没有设计环节。
这种粗犷的水泥盘管地暖形式在日本从建筑中退出,现在主要用于室外的道路融雪、饲养场、草地养护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国际的交流增加,地暖行业尤其突显其对国外技术的渴望,经过近四年长足发展,出现了干式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