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iming2087 于 2013-10-8 12:32 编辑 一直有个问题困扰:《抗震规范2010》中P6表3.2.2中各个烈度区对应不同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比如7度区:0.10g),与P33表5.1.4-1中“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比如7度区:0.08),这两者应该是有关联的吧,两者是怎么换算的了?我曾一度以为这两者应该是同一个数值啊 据本人拙见:“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应该是这个区域地震时地面场地的加速度;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该是该地震发生时,通过地震波传到结构本身以后,在结构体系上产生的结构本身加速度吧,这两者是怎么换算的啊,是结构动力学里的强迫震动那些公式算出来的么?怎么好像后者都是前者的0.8倍的关系啊
本帖最后由 weiming2087 于 2013-10-8 12:32 编辑
一直有个问题困扰:《抗震规范2010》中P6表3.2.2中各个烈度区对应不同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比如7度区:0.10g),与P33表5.1.4-1中“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比如7度区:0.08),这两者应该是有关联的吧,两者是怎么换算的了?我曾一度以为这两者应该是同一个数值啊
据本人拙见:“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应该是这个区域地震时地面场地的加速度;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该是该地震发生时,通过地震波传到结构本身以后,在结构体系上产生的结构本身加速度吧,这两者是怎么换算的啊,是结构动力学里的强迫震动那些公式算出来的么?怎么好像后者都是前者的0.8倍的关系啊
不只本人的浅见是否对,请高手解惑!不慎感激!
答案:经过几天的查看《抗规》和《抗震设计》书籍(本人看的是郭继武编著),似乎理清了这两者的关系了:首先:《抗震规范2010》中P6表3.2.2中“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是指“50年超越概率为10%"(也就是设防烈度情况下,也就是相当于"中震"时的地面震动加速度,而P33表5.1.4-1中“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是指“50年超越概率63%”的众值烈度(也就是“小震”)时的传到结构上的等效计算加速度(因为我们抗震设计只计算“小震”情况下截面验算,中震,大震的该值规范未给出而已),两者之间不是同一个概率的对比;如果是同一个概率(比如中震的地面震动加速度对应中震的传到结构的等效计算加速度),两者之间是一个结构动力学里的“动力放大系数”的关系,该系数我们规范是取2.25,即:前者*2.25=后者;其次,小震的地面震动加速度与中震的地面震动加速度的关系是:前者*2.8=后者(这个2.8的比例关系是抗震书中给出的,据说是根据两者不同的发生概率之间换算出来的);最后,根据以上两条就可以得出我之前的问题:0.10*2.25/2.8=0.08,,那两表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如此。供大家交流参考!
22楼
我也觉得是实验得出的吧
回复
23楼
经过查看《抗规》和《抗震设计》书籍(本人看的是郭继武编著),似乎理清了这两者的关系了:首先:《抗震规范2010》中P6表3.2.2中“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是指“50年超越概率为10%"(也就是
设防烈度情况下,也就是相当于"中震"时的地面震动加速度,而P33表5.1.4-1中“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是指“50年超越概率63%”的众值烈度(也就是“小震”)时的传到结构上的等效计算加速度,两者之间不是同一个概率的对比;如果是同一个概率(比如中震的地面震动加速度对应中震的传到结构的等效计算加速度),两者之间是一个“动力系数”的关系,该系数我们规范是取2.25,即:前者*2.25=后者;其次,小震的地面震动加速度与中震的地面震动加速度的关系是:前者*2.8=后者(这个2.8的比例关系是抗震书中给出的,据说是根据两者不同的发生概率之间换算出来的);最后,根据以上两条就可以得出我之前的问题:0.10*2.25/2.8=0.08,,那两表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如此。
回复
24楼
版主说的很对,我也在研究这个问题,理解和版主相似,根据计算公式推算可以知道。(文章链接发不出来)《地震反应谱、设计反应谱与地震影响系数谱曲线》这个文章写的很不错,仔细思考可以品出想要的东西。
回复
25楼
红色字体回答的基本不正确。请不要误导大家。表3.2.2给出的是50年10%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表5.1.4-1给出的是50年63%和2%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表3.2.2的值/重力加速度×0.8=表5.1.4-1中多遇地震影响系数。如果还不懂,qq49757139。
回复
26楼
由于《抗规》未列出中震时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故建议楼主抛开《抗规》,改用《高规》表4.3.5、4.3.7-1来理解更直观。《高规》表4.3.5为Amax,表4.3.7-1为αmax,两者关系 αmax=2.25*Amax/g。其它内容你说的没错。
PS:《高规》表4.3.5中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的通俗叫法分别为小震、中震和大震。中震≈2.8*小震,大震≈6.25*小震。
回复
27楼
本帖最后由 yzgang25 于 2014-7-25 17:46 编辑
十分欣赏楼主这种专研的想法,楼主既然看到郭继武老先生编著的《建筑抗震设计》(第三版),为什么没有看到本书P59页的地震影响系数α=k*β(其中k表示地震系数,β表示动力系数)。
楼主已经说了,β=2.25,说明α=k*2.25。
下面来说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是如何与6°0.05、7°0.1、8°0.2等有关的:以6°为例,对于6°区多遇地震对应加速度最大值为0.018g,设防地震0.05g,罕遇地震0.125g,则多遇地震α=0.018*2.25=0.0405,设防地震α=0.05*2.25=0.1125,罕遇地震α=0.125*2.25=0.28125,如此便得到6°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加速度最大值的关系了。同时可将抗震规范表5.1.2-2中数值除以g,然后乘以2.25即可得到抗规表5.1.4-1的数值。
楼主的问题在于没有理解多遇地震与设防地震二者所对应的加速度最大值的区别。错误得出2.8的系数。如果抗规表5.1.2-2和表5.1.4-1中加一行设防地震数值(高规就有),楼主说不定就得出正确解了。
回复
28楼
楼主解释的很好,有些人只知道规范取得是0.8,而不知为什么是0.8,偏偏说楼主解释不对,请看清楚解释。还是虚心点好。
回复
29楼
楼主的钻研精神值得学习
回复
30楼
楼主23楼解释正确,27的解释其实和23一样,只不过23楼楼主是”非要得到小震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和‘中震的地震加速度’建立起关系”。
回复
31楼
楼主23楼解释正确,27的解释其实和23一样,只不过23楼楼主是”非要得到小震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和‘中震的地震加速度’建立起关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