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常用工具与室内线缆敷设
猫头鹰
猫头鹰 Lv.8
2013年09月10日 11:28:06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猫头鹰 于 2013-9-10 11:42 编辑 常用工具与室内线缆敷设资料分享 ↓2.4 导线的连接及施工中的有关规定导线的敷设方式分为明敷及暗敷2种。两者是以线路在敷设以后,能否为人们用肉眼直接观察到而区分。布线方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环境特征。 明敷:导线直接或者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内敷线。

本帖最后由 猫头鹰 于 2013-9-10 11:42 编辑


常用工具与室内线缆敷设 资料分享 ↓
2.4 导线的连接及施工中的有关规定
导线的敷设方式分为明敷暗敷2种。
两者是以线路在敷设以后,能否为人们用肉眼直接观察到而区分。

布线方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环境特征。
明敷导线直接或者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内敷线。
暗敷敷设在墙内、地板内或建筑物顶棚内的布线称为暗敷设,通常是先预埋管子,以后再向管内穿线。

2.4.1 导线连接
导线的接续原则是连接后不应该降低导线的机械强度、不增大导线的电阻和不降低导线的耐压水平

2.4.1.1 同材质导线的连接
铜芯导线可采用缠绕或刷锡方法连接
单股铝线宜采用绝缘螺旋连接钮连接,禁止使用熔焊连接;
导线在箱、盒内的连接宜采用压接法
多股铝芯及导线截面超过2.5m㎡的多股铜芯导线应紧压端子后再与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如图2-4所示。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除外 。
图片4.jpg

图2-4 接线端子
单股铜(铝)芯及导线截面为2.5m 以及以下的多股铜芯导线可直接连接,但多股铜芯导线的线芯应先拧紧、刷锡后再连接。铜芯导线及铜接线端子刷锡时不要使用酸性焊剂


2.4.1.2 铝导线与铜导线接头的连接
(1) 2.5m 单股铝线与多股铜芯软线接头,铜软线刷锡后缠绕在铝线上,缠5圈后将铝线弯曲180°,用钳子夹紧,如图2-5所示。

图片5.jpg

图2-5 多股软铜线与单股铝导线连接


(2) 铜、铝导线相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措施,可使用铜铝过渡端子、铜铝过渡套管、铜铝过度线夹等连接,铜铝端子相连接时应将铜接线端子做涮锡处理。2.5m 铝线与2.5m 铜线连接,可采用端子板压接,或者将铜线涮锡后缠绕相连,也可采用螺旋压接帽压接


2.4.2 配线工程施工中的有关规定
(1) 埋入墙体或混凝土内的管线,离表面层的净距应不小于15mm;塑料电线管在砖墙内剔槽敷设时必须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其厚度应不小于15mm。
(2) 配线工程中使用的金属辅件、配线管材及金属构架等均应做防腐处理,其方法除设计另外有要求外均应镀锌或刷樟丹油漆一道,明敷设部分还应刷灰色油漆两道。
(3) 埋入土层和有防腐蚀性垫层(如焦渣层)内的钢管应用水泥砂浆全面保护
(4) 埋入砖墙内的钢管无防腐层或防腐层脱落处均应刷樟丹油漆一道
(5) 线路在通过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有补偿装置
(6) 管路敷设宜沿最短路线并应减少弯曲和重叠交叉。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装中间盒。无弯曲时30m,有1个弯20m,
2个弯15m,3个弯8m。
(7) 进入灯头盒、开关盒的线管数量不宜超过4根、否则应选用大型盒
(8) 暗装灯头盒、开关盒及接线盒的备用敲落孔一律不得敲落;当暗装在具有易燃结构部位及易燃装饰材料附近时,应对其周围的易燃物做好防火隔热处理。中间接线盒和分线盒均应加盖封闭,盖板应涂刷与该墙面或顶棚相似颜色的油漆两道。
(9) 配线工程的支持件宜采用预埋螺栓、胀管螺栓、胀管螺钉、预埋铁件焊接等方法固定,严禁采用木塞法。使用胀管螺栓、胀管螺钉固定时,钻孔规格应与胀管相配套。
(10) 各种金属构件的安装螺孔不得采用电气焊割孔
(11) 电气线路中的金属管、金属线槽、金属箱、盒及支架等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连接成不断的导体并接地。
(12) 穿金属管的交流线路为了避免涡流效应,应将同一回路的 ,所有相线及中性线穿于同一根线管内



值得参考的资料~~

图片4.jpg


图片5.jpg

1752153620b29c11499a.rar
299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猫头鹰
2013年09月10日 11:41:16
2楼
需要的快来下载吧~~~
回复
imzhuangqi
2013年09月12日 09:50:22
3楼
相当好啊,求全套
回复
zhych1989
2013年09月12日 12:06:56
4楼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回复
点点滴滴
2013年09月16日 07:47:06
5楼
好资料,非常感谢!
回复
k289114516
2013年09月16日 15:57:35
6楼

好资料,非常感谢!
回复
wankun1314
2013年09月16日 22:17:28
7楼
好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mulinchufeng
2013年09月17日 11:21:14
8楼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回复
zhuzhuzy
2013年09月17日 16:41:30
9楼
好东西!谢谢楼主!
回复
sunbichuan
2013年09月23日 09:58:02
10楼
haodongxi 谢谢楼主
回复
jianghua0603
2013年09月24日 13:03:54
11楼
还有其他资料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