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积只占全国城市居住面积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到40%。而近期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南方供暖呼声渐强,更为建筑能耗的下降平添不少压力。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目前,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标准的已经达到100%,已经可以向节能65%的整体标准推进。但在一些专家看来,目前在全国大规模推进节能65%设计标准遇到困境,仅少数城市颁布了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目前,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标准的已经达到100%,已经可以向节能65%的整体标准推进。但在一些专家看来,目前在全国大规模推进节能65%设计标准遇到困境,仅少数城市颁布了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最近十几年,整个建筑行业的能耗增长非常快,而且都涉及民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北京市节能环保产品技术服务中心总工程师史勇告诉记者,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居民的建筑舒适标准还比较低。随着生活舒适标准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还将大幅上涨。
积极性长期不足
在专家眼中没有绝对的节能建筑,5年前的节能建筑到了现在可能就称不上节能了。从我国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发展来看,经历了节能30%、节能50%、节能65%三个阶段。虽然北京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节能75%的目标,但从全国来看,还有大量城市没有明确提出65%的目标。
“我国的建筑节能首先强调的是设计节能,但在施工阶段却做得不够好,监督也不够,导致建好的建筑与设计偏离。”史勇说。
另一个让史勇觉得紧迫的是建筑的外保温材料。大概10年前,史勇就在建筑工地上发现了这个问题。据他介绍,当时,建筑工地很少有不着火的,而着火的原因就是建筑的外保温材料不过关。
“在我国,建筑节能是政府在强推,缺少相关政策的引导,带来一些问题,有时是既达不到节能效果,还带来很多后患。建筑的外保温材料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项。”史勇说,在国外,早就不允许将易燃的材料用作建筑的外保温,但在我国,好的外保温材料不能形成有效的供应,导致目前还有易燃的外保温材料在建筑中使用。
最重要的一点,在史勇看来,我国在推进建筑节能的过程中,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着不同的政策待遇,导致大量开发商对建筑节能缺少积极性。“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费用大部分是由政府出,而新建建筑节能补贴却仍未完全落地。这样一来,开发商觉得要增加成本,还需要面对市场风险,几乎没有积极性。”
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曾捷看来,目前虽已经有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应的节能建筑补贴措施,但如果能在税收政策上进行引导,则会让开发商更有积极性。除此之外,还需要让普通居民感觉到节能带来的好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建筑节能处处长张福麟最近发表文章,指出我国建筑节能还存在五大问题。在张福麟看来,在政府层面,建筑节能工作的考核没有纳入政府层面,相应的政策、资金难以落实;建筑节能法规与经济支持政策仍不完善,各地对建筑节能的经济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而在具体操作层面,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水平仍不平衡,目前节能标准的水平较低。从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看,施工阶段比设计阶段差,中小城市比大城市差,经济欠发达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外墙、门窗等保温工程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存在质量与火险隐患。
“北方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计量收费工作任重道远。超过2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需进行节能改造。改造资金筹措压力大。节能改造成本在每平方米220元以上,但北方多数地区市场融资能力较弱。供热计量改革滞后。”张福麟指出,目前北方采暖地区130多个地级市,出台供热计量收费办法的地级市仅有40余个。
在此之外,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任务依然繁重。我国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量占建筑用能比重仅在2%左右。
需以城市高度看建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有一个观点,建筑节能要从规划、设计、使用做起。他到欧洲考察时,发现国外开会的地方,公共场所能不开灯就很少开灯,但在我国有的会议室,明明有窗户,却拉上窗帘再开灯。在周干峙看来,建筑的设计、建造、使用,要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条件,不要反其道而行之。
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仅是设计、施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可能还不能真正实现节能的目标,还需要从更大的体系进行规划,还需要在建筑的使用上形成顺应自然规律的习惯。
曾捷告诉记者,目前,节能已经是建筑的强制性要求,但从“美丽中国”的概念来看,这样还不够,还需要从建筑节能这样一个点扩大到绿色建筑这样一个面,进而再扩展到生态城市这样一个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节能的目标。
“绿色建筑中有节能要求,但还有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还有环保的要求。”曾捷说,仅有绿色建筑还不够,还需要从整个城市体系上进行改进,不仅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还要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规划,这就是生态城市。只有实现了生态城市,节能才能实现其真正的意义。
去年4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一个文件,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10亿平方米的绿色建筑。而从实际来看,我国现在已经有600个项目拿到了绿色建筑的标志。
“可以这么说,我国在建筑节能上已经步入正轨,绿色建筑进入了大力推进的阶段,而生态城市则刚刚起步。”曾捷说。
按照政府规划,到2014年,所有政府投资的项目都要取得绿色建筑的标志,到2020年,绿色建筑要占所有建筑的30%。而目前,我国已经有2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生态城市的建设与绿色建筑的推广并没有先后顺序,如果等绿色建筑得到全面推广之后再做生态城市,那就晚了。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进行了。”曾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