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请进(几个问题想请教)
lzjm88
lzjm88 Lv.3
2007年09月13日 21:04:38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本人今日看书,有几个问题想请教:1。规范说,设计污水量=综合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 那么请问,工业企业内的生活污水量那里去了?2。污水生化处理中,BOD/cod=0.3以上,可进行生化处理,假如COD=300,BOD=150,活性污泥处理,出水COD=60,BOD=20,那么难降解的120mg/l的COD是怎么去除的??

本人今日看书,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1。规范说,设计污水量=综合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
那么请问,工业企业内的生活污水量那里去了?
2。污水生化处理中,BOD/cod=0.3以上,可进行生化处理,假如COD=300,BOD=150,活性污泥处理,出水COD=60,BOD=20,那么难降解的120mg/l的COD是怎么去除的??

kede-1
2007年09月14日 07:11:32
2楼
呵呵,有点刨根问底的感觉.不错!
回复
fanchq88
2007年09月14日 08:31:25
3楼
1/不是已经说了是“综合生活污水”=居民生活污水+工厂生活污水
2、难降解的部分,不一定都降解了。形成污泥沉淀了不可以吗。虽然难生物降解,直接被化学反应了也可以啊。一整套系统,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在里面,谁知道玩什么呢!!
回复
demoniac
2007年09月14日 10:54:23
4楼
1.请楼主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 城镇排水 第244页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污水、厂区生活污水、露天设备厂区初期雨水、洁净废水(即间接冷却水)
2.第一,看你工艺怎样,水解酸化作用可以提高B/C,所以难降解的150中有一部分依然可以被降解。第二,物理化学作用(药剂或者气浮)可以通过混凝沉淀去除部分大颗粒有机物。
回复
lzjm88
2007年09月14日 12:41:13
5楼
谢谢上面的大哥:
很厉害的,第一个问题我懂啦,
第二个问题还是不懂,我说的就是A2/O工艺,没有水解,没有混凝沉淀。我知道,通过沉淀能去除部分非溶解状态的COD,但是那么多难讲解COD多数是溶解的呀,另外假设是通过微生物转化成污泥,那么,剩余污泥公式
X=YQ(Sa-Se)-KdVXA中的Y代表污泥产率,即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合成的MLVSS,那么请问,不是BOD的那部分有机物(占绝大部分有机物分量)产生的污泥哪里去啦?
第三,假设有水解,或者混凝加药,那么通过上面公式计算出来的污泥不是大大的偏少嘛》?因为,水解增多了BOD,而计算时只用了进水BOD!!!
回复
ooonlyyou
2007年09月14日 15:03:02
6楼
呵呵,沉淀是泛指,你说的“沉淀只能去除非溶解状态的COD”是自然重力沉淀的情况。水中的COD-BOD部分有的是通过自然重力沉降方式进入污泥,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类似于化学絮凝的方式沉淀的。微生物本身细胞表层的黏性以及其所分泌的化学物质都有化学吸附絮凝的类似功能。生化系统当中的物化、生化反应较为复杂,还有更多的东西这里就不展开了。你所说的污泥产量问题,那是生物利用BOD自身繁殖代谢后产生的污泥。你所说的COD-BOD部分也会进入污泥,按道理来说也是应该要计算其污泥量的。但现实情况是,你所用的污泥量公式也是一个模糊的框架式的公式,其中的Y,Kd等参数多数是通过试验确定的一定统计意义的数据,在测定这些参数的时候COD-BOD部分也混杂其中,只不过是把其试验结果数据与BOD建立了关联而已,并作出相关解释。其参数也不是固定的,只不过是一般情况下大概那么个范围。不然你想为何对同样BOD的不同污水,为什么Y等值不一致?显然影响因素很多。举个例子来说,在已知污泥产率的污水中,掺加BOD为0的并对原生化系统无毒性和干扰的COD,你看污泥产量变不变,而且这个COD是可沉降与不可沉降两种情况下对最终污泥产量显然也有影响。所以,污泥产率的公式中参数选择要根据经验或试验结果取值,也不要想当然以为其当真只是BOD引起的,只不过是糊涂水里的糊涂帐罢了。一般怎么算就怎么算吧。另一方面SS进入污泥的部分等等的问题,很多,SS全部算进去又因为其中有COD,BOD部分而和污泥产率公式有重复部分,不算吧SS高的时候还真不能忽略。恩,说乱了,就这样吧。
回复
kvg2008
2007年09月14日 16:39:18
7楼
学习了。呵呵
回复
lzjm88
2007年09月14日 18:11:25
8楼
呵呵,感谢上面的大哥
意思说得很明白啦,可是我还是有些不明白啦。例如:
进水COD800,BOD300,出水COD60,BOD30,显然,生化前面加个水解酸化最好,那么计算剩余污泥,显然500的难降解有机物产生的污泥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么按公式来,我就是把污泥产率系数取最大,计算出来的污泥也会跟实际产生的污泥有很大的区别,为什么公式不是以COD为基准计算?这样或许更加有道理,和符合实际把?
回复
trigunaha
2007年09月14日 20:36:08
9楼
看来楼主还是没有看明白啊。一条一条说吧。
COD800,BOD300显然不要用水解酸化,用水解酸化生物更容易利用反应也更快,但是从建造成本等综合考虑是不经济的。
污泥量的计算,生活污水一般取值较固定,工业废水要试验绘图回归分析得到参数,或类似项目的经验取值,像6楼所说,用BOD公式算的不一定就是只有BOD产生的,只不过是跟BOD相关联而已。有的时候实际和设计相差很大也是有可能的,一方面取值的自由度,另一方面是与进水的SS干扰问题。
为什么不用COD计算或者为什么不根COD相关联呢,那是因为COD里有更大的变数,如有机氮,氨氮,硫氢化物等表现为COD而很少转入污泥当中的还原物质等。对于千变万化的各种污水实在变化太大,波动相对BOD也更为明显,污泥与之建立关联是很难的,更难以操作,用BOD关联也不是逻辑严密的东西,只不过更容易操作也相对来说更容易建立关联关系而已。
COD-BOD部分的泥已经在试验回归取得数据过程中部分包括进去了,另一部分要算在SS转为污泥的计算当中(这里不赘述了),这一点楼主始终是没有理解啊。真正达到实际与设计非常精准的也不容易,慢慢来吧。
另外要说的是,污泥量的产生与所用工艺等等也是有关系的,如有无初沉池,是否延期曝气等等。不多说了,自己理解吧。
回复
liuhaiou2
2007年09月14日 20:53:40
10楼
水解的时候把部分COD转化成为BOD 造成的 特别是对一些大链的有机物
那就按工业水量处理也可以 或者如果不大的话都可以忽略不计都可以 嘿嘿
回复
lzjm88
2007年09月14日 21:38:09
11楼
哎,真的很感谢!
我现在刚毕业,对这些很感兴趣!不过有些东西就是钻进去了,钻不出来!
关于污泥的问题,我慢慢懂了,但是上面的大哥又给了我一个新问题!
BOD300,COD1000,虽然BOD/COD>0.3但是其难生物解解有机物占的比重那么大,如果不采用水解酸化,那么采用什么工艺能保证出水效果呢?
上面这些大哥知识真的很丰富,不只能不能告诉我QQ,我想以后多向您请教,学习!我现在很郁闷,单位里的都是一些给排水的外行,就像用水解酸化工艺样,生化比超过0.5的生活污水也用!!!我现在只能自己慢慢看书,看资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