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塑料管穿楼板的套管设置问题
骆驼之旅
2013年08月04日 09:36:41
来自于建筑规范
只看楼主

很久以来,重庆地区对于塑料管道穿越楼板、屋面都是采取设置金属套管,在塑料管和金属套管间采用二次填塞防水材料、混凝土的方式,尤其是卫生间、厨房、屋面几处。直到现在,重庆地区设计、施工对于塑料管穿越楼板、屋面都是采用金属套管的要求。 对于这种方式,好处是采用柔性防水填料填塞后,管道和金属套管间的伸缩问题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是在规范、图集中都要求塑料管在楼板处要形成一个固定支撑,如果都采用金属套管方式,那么必须在板下重新设置一个固定支撑(管座或者卡子),这增加了不少成本,且在对金属套管和塑料管间进行填塞时,由于数量多必然会造成填塞质量问题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很久以来,重庆地区对于塑料管道穿越楼板、屋面都是采取设置金属套管,在塑料管和金属套管间采用二次填塞防水材料、混凝土的方式,尤其是卫生间、厨房、屋面几处。直到现在,重庆地区设计、施工对于塑料管穿越楼板、屋面都是采用金属套管的要求。
对于这种方式,好处是采用柔性防水填料填塞后,管道和金属套管间的伸缩问题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是在规范、图集中都要求塑料管在楼板处要形成一个固定支撑,如果都采用金属套管方式,那么必须在板下重新设置一个固定支撑(管座或者卡子),这增加了不少成本,且在对金属套管和塑料管间进行填塞时,由于数量多必然会造成填塞质量问题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就此事参照了塑料管施工图集10S406、《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29-201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之相关规定,发现如下疑问:
10S406上对于塑料套管穿越楼板、屋面时有多种做法(34~38页有多种做法介绍),但是都没有介绍采用金属套管,且归纳起来无非是一种作为滑动支撑、一种作为固定支撑方式。这与《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29-2010)的做法(参照5.1.10和5.1.11条,其要求在穿越楼板处,应结合楼面防渗漏水施工形成固定支撑,在穿越屋面时应预埋硬聚氯乙烯材料套管,管道上口应高出屋面最终完成面200~250mm)基本一致,也与《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要求基本相符(参照3.3.13条,其要求穿墙壁和楼板应设金属或塑料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卫生间及厨房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
那么究竟是否就采用图集10S406介绍的方式安装塑料套管或者直接将塑料管穿楼板处形成固定支撑的方式呢,目前没有具体明确的规范要求。除图集外,在规定中都没有明确。如果设置塑料套管,在重庆地区是否会有问题呢?问过很多设计人员,都没有找到具体的依据在哪里?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