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斤少两再出新花招,电子称轻松变鬼称
慕迪科技
2013年07月02日 15:17:23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孙nv士遇到的坑人伎俩,记者也是头回听说。装海货的塑料袋,事先被商贩装了水,再把大家选好的海货,装到做了手脚的塑料袋里,称上显示的重量,自然就不是纯海货的重量,而是海货加水的重量! 孙nv士说,耍花招的这家虾贩子,就在宣化路早市上,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孙nv士所说的卖虾商贩,盯着塑料袋这个细节,记者连眼都不敢眨一下。 这虾三十一斤。多装一两水,就少装一两虾,每斤虾按30 块钱算的话,这塑料袋里的一两水,就意味着商贩从中多挣三块钱的纯利。但,观察了老半天,记者也没有发现商贩使用装了水的购物袋。短斤少两、以次充好,黑心商贩坑人的招数真是不少。面对早市个别摊贩的欺诈行为,工商部门也有话要说。


孙nv士遇到的坑人伎俩,记者也是头回听说。装海货的塑料袋,事先被商贩装了水,再把大家选好的海货,装到做了手脚的塑料袋里,称上显示的重量,自然就不是纯海货的重量,而是海货加水的重量!
孙nv士说,耍花招的这家虾贩子,就在宣化路早市上,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孙nv士所说的卖虾商贩,盯着塑料袋这个细节,记者连眼都不敢眨一下。
这虾三十一斤。多装一两水,就少装一两虾,每斤虾按30 块钱算的话,这塑料袋里的一两水,就意味着商贩从中多挣三块钱的纯利。但,观察了老半天,记者也没有发现商贩使用装了水的购物袋。短斤少两、以次充好,黑心商贩坑人的招数真是不少。面对早市个别摊贩的欺诈行为,工商部门也有话要说。
大姨,你对这事怎么看?孩子们,大姨告诉恁,噶称有很多招,我教起恁,保证抓不着。哎哎哎,大姨,别教坏孩子,为了多挣俩昧心钱,缺德!除了刚才这一招,还有磨称砣、抠称芯什么的,这些早都过时了,现在捣鼓电子称。大姨说得没错。那玩得都是高科技。

在平度的一家贸易城,这家商铺摆满了各种计量工具,大小电子称都有,店主正在门口对损坏的电子称进行维修,记者以卖海鲜为由提出要买称时,这位大哥给记者推荐了一款能称30 公斤重量的电子称,大哥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们:这称,可以做手脚。
这个称的价格是170,在称上做做手脚就是280,就地涨了110块钱,而且,人家拍着胸脯保证:这称通过他的手一捣鼓,不论称什么商品,想少给多少就少给多少,显示屏上照样显示够称。
助纣为虐,好家伙,一个鬼称每天就坑人无数,何况这么多倒鬼的称呢,全青岛每天得有多少人挨坑可想而知。为了让记者看得更直观,店主拿了一款做过手脚的电子称,演当了演当。
鬼称操作简单,轻松就能坑人。店主说,经我手调过的称,就在工商部门的眼皮子底下耍花招,他也是楞有辙,那这鬼称是咋调出来的呢?
这样的鬼称,确实,让记者很吃惊,记者随后了解到,小小一个称,涉及到的部门,可真是不少:工商、质监、市场管理方,挨个部门问过去,都是互相打太极。小小一个称,为啥,就这么让人无可奈何呢?难道,就没人管管吗?
光明正大挣钱,天经地义,变着法儿的在称上做文章坑人,不厚道。相关执能部门是视而不见,还是另有原因?查处非法商贩是相关执能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责无旁贷,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千方百计为百姓着想,只有这样,鬼称才能消失。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