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电气工程师考试《发输变电》
cg6
cg6 Lv.12
2013年03月28日 15:52:38
只看楼主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探讨  随着电力市场的开放,电力部门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势在必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使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成为可能。目前,我国针对电气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对一次设备实施保护、控制、监测的电力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被忽视。  一、电力检修体制的演变  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中,电力设备检修体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检修策略由第一次产业革命时的故障检修(bm,breakmaintenance)发展到19世纪产业革命的预防性检修(pm,preventionmaintenance)。预防性检修又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又出现了不同的检修方式:一种是主要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内容与周期的定期检修(tbm,timebasedmaintenance),或称计划检修(sm,schedulemaintenance);另一种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rcm,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到1970年,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状态检修(cbm,con2dition-basedmaintenance),也叫预知性检修(pdm,predictivediagnosticmaintenance),这种检修方式是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为依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诊断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从而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时机。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探讨  随着电力市场的开放,电力部门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势在必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使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成为可能。目前,我国针对电气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对一次设备实施保护、控制、监测的电力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被忽视。

  一、电力检修体制的演变
  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中,电力设备检修体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检修策略由第一次产业革命时的故障检修(bm,breakmaintenance)发展到19世纪产业革命的预防性检修(pm,preventionmaintenance)。预防性检修又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又出现了不同的检修方式:一种是主要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内容与周期的定期检修(tbm,timebasedmaintenance),或称计划检修(sm,schedulemaintenance);另一种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rcm,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到1970年,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状态检修(cbm,con2dition-basedmaintenance),也叫预知性检修(pdm,predictivediagnosticmaintenance),这种检修方式是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为依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诊断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从而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时机。

  二、电力状态检修的概念
  状态检修可以简单定义为:在设备状态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监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科学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的检修方式。它有三层含义: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设备诊断是以状态监测为依据,综合设备历史信息,利用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技术来判断设备健康状况。
  就电气设备而言,其状态检修内容不仅包括在线监测与诊断还包括设备运行维护、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设备管理、设备检修和设备检修后的验收等诸多工作,最后要综合设备信息、运行信息、电力市场等方面信息作出检修决策。
  在电厂、变电站检修决策时要考虑电网运行状态,如用电的峰段与谷段,发电的丰水期与枯水期;设备所在单元系统其它设备的运行状态,按系统为单元检修与只检修单台设备的合理程度;电力市场的需要,进行决策风险分析。

  三、电力状态检修的优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正逐步向状态检修体制过渡。状态检修与其他检修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开展状态检修是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是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而根据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是为了减少设备的检修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开展设备的状态监测和分析,可以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即做到设备的经济运行。
  2.开展状态检修更具先进性和科学性。定期维护和检修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和费用的浪费;由于定期检修工作量大,往往使检修人员疲于奔命,加上现场条件和人员素质的影响“,越修越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开展状态检修,可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集中了优势兵力,使检修工作有一定的针对性,因而是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方法。
  3.开展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已经具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设备状态监测手段和分析判断方法,开展状态检修已有较充分的技术保证。


土木在线--培训频道
cg6
2013年03月28日 15:55:03
2楼
变电站主接线方式的选择 

  国家电网建设的变电站依据其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通常分为:枢纽站,联络站,中间站及终端站,

  枢纽站是国家电网的控制核心所在,其可靠性最高.目前主要以3/2接线为主,虽然4/3接线可靠性高于3/2,但是其投资大,高压电气设备的一切投资在整个占有相当比重.况且国内现在还没有4/3接线的前例,需要通过专家的研究讨论,来最终确定其结果.

  对于3/2,接线,其实属于双母线的延伸,在出线回路比较多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双母线接线有其自身优越性,比如投资少,占地面积少,保护好配置,供电可靠性也较高等.所以在国家电网公司中中间站采用比较多.3/2主要在枢纽站.尤其是我国刚投运不久的1000kv晋东南--南洋(开关站)--荆门的特高压变电站.

  双母线较多使用gis布置方案,那样用地更少.陕西省绝大多数采用了双母线接线,或ais或gis.两者最主要区别于:ais用在用地不紧张,污秽等级小,工程投资少等情况下,gis则相反.

  关于带旁路的母线接线,现在基本不采用.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机会都很少,检修周期都长,这种接线方式就逐渐被淘汰.

  供电较差的就是单母线分段,由于设备的原因,就有可能停止向一方供电,严重的就是一片区.但是这是可以避免的.需要设计的精心考虑.关于线路变压器接线,主要考虑桥行接线.这种接线方式可以转化为单母线分段的.桥形接线有内/外之分,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所谓变电站自动化就是在变电站常规二次系统中采用微机进行监控和完成部分管理任务,将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其主要功能如下:
  (1)进行巡回监视和召唤测量。
  (2)对开关量的状态进行判别,对被测量进行判别,功功率总加和电量累计等。
  (3)用彩色显示电力网接线图及实时数据、负荷(i、p、q)、潮流方向、频率和电压以及环境温度、变压器档位等,当开关变位时,自动显示对应的网络画面,并通过音响和闪光显示提醒运行人员注意,进行报警打印,还能对被测量越限情况和事故顺序进行显示和打印。
  (4)进行报表打印、日运行负荷日志打印、月典型报表打印、月电量总加报表打印等。
  (5)具有汉字人机对话及提示功能,可随机打印和显示测量数据与图形(u、i、p)画面,以及管理功能。


土木在线--培训频道
回复
wangxf
2013年04月18日 22:13:27
3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kingwhj
2013年04月30日 21:56:37
4楼
xie d henhao ,学习了,谢谢
回复
zzy16998
2013年05月01日 00:04:29
5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wcglfodle
2013年05月05日 21:58:06
6楼
领教了谢谢
回复
云飘飘
2013年05月06日 07:42:54
7楼
谢谢提供不错的资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