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关于工业地坑建模与计算问题
奥黛丽丨周
2013年01月21日 19:03:07
只看楼主

不知道土木在线里有多少是做工业建筑的,本人遇到的工业建筑中有类比较特殊的结构就是地坑。因为没有具体规范参考,做起来很费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相关经验,都是怎么考虑的。 我所做的基本是按照水池的相关规范执行。使用的也是世纪旗云水池计算软件和理正中的水池计算程序。现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大家说说,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加深理解和认识。 工业地坑大都比较复杂,平面轮廓有“L”型、“凸”型“凹”型等等;不同部位板底标高不一致,壁厚也不尽相同;地坑顶板多是梁板结构且有各种大小开洞同时又有柱支撑。

不知道土木在线里有多少是做工业建筑的,本人遇到的工业建筑中有类比较特殊的结构就是地坑。因为没有具体规范参考,做起来很费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相关经验,都是怎么考虑的。
我所做的基本是按照水池的相关规范执行。使用的也是世纪旗云水池计算软件和理正中的水池计算程序。现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大家说说,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加深理解和认识。
工业地坑大都比较复杂,平面轮廓有“L”型、“凸”型“凹”型等等;不同部位板底标高不一致,壁厚也不尽相同;地坑顶板多是梁板结构且有各种大小开洞同时又有柱支撑。
1.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是查计算手册一块板一块板手算的,很费力而且感觉计算模型存在问题。地坑的板都是连续的,而且整体结构是相对复杂的,仅仅靠查表手算心里是没底的,所以刚开始都是钢筋使劲配。
2.后来开始用理正6.5的特殊结构中水池计算。但是模型过于简单很难对实际情况进行较好的模拟。于是只在遇到规则水池或地坑时使用。理正的计算与最初本人手算还是相差不大的。(想想也是,理正算水池实际也就是查表)
3.再后来买了一个世纪旗云水池计算软件的锁。刚接触觉得不错,很多情况都可以模拟,而且使用有限元算法,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更高。但是后来使用中仍然不甚满意。首先就是操作界面,都过得应该都有一定的体会我就不费话了。主要还是说说计算结果吧。主要问题就是应力集中的问题。前面说到许多地坑顶板是有开洞和梁(梁都是直接搭载地坑壁板上的)的;底板标高不一致(本人所做有0.5m~1.5m高差),小一点的我就在底板下做一个45度左右的素混凝土垫块,再大了觉得不合适就直接90度壁板和上面的底板连接。但是世纪旗云算出来的结果上面说的部位应力都是较大的,很多地方超筋。(该如何配筋)接受不了啊-.-!本人现在只能走到这里了。希望有经验的人不吝赐教。
4.附带两个小疑问:
关于迎水面保护层厚度。在《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石油化工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水池设计计算手册》等中一般都说与水接触30mm与污水接触35mm,但是《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不小于50mm。同事说从严处理,但是我觉得这么明显的矛盾不是没人发现的,其中不应只是从严处理这么简单吧。
另一个是伸缩缝的设置。本人做了一个超30m的室内地坑。我觉得按《砼规》就该设缝,但是总工说室内而且是地下不需设。结果就……
大家有空就看看就好,如果再有空能回上点意见更好。谢谢Orz!
免费打赏
奥黛丽丨周
2013年01月22日 08:55:54
2楼
哎!过了一夜25浏览,0回复。让俺很受伤啊。
回复
feitian122
2013年01月23日 09:30:38
3楼
地坑我没做过,但做过一些半地下水池。提供一些意见供参考:
1.对这类特种角部结构应力集中很难避免,但一般采用角隅适当增加点钢筋就行了。没必要按计算结果超配。
2.保护层厚度跟耐久性相关,若建筑做有防水处理,保护层可取30-35mm,若没有可按50mm取.
3.我做地下水池,总长超过60米,仍然不愿设缝。主要是考虑防水处理不方便。一般掺添加剂或设加强带。
回复
v267228076
2013年01月23日 11:24:19
4楼
我也做过,可是感觉概念上不是很清晰,就不耽误楼主了,楼上说得挺好的,坐等更多高手出招
回复
zyb15023265759
2013年01月23日 15:37:57
5楼
没有做过,但是结构设计很重要的是概念设计,其次是满足规范要求,参数的合理设置、结构布置的合理,保证力的传递途径以及截面的合理优化。期待高人解答。
回复
奥黛丽丨周
2013年01月23日 18:56:49
6楼
关于你说的1.2两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不知道你设计水池用什么软件)60m的水池不设缝就有待商榷了。添加剂和加强带是不能代替伸缩缝的。顺便说一下,后浇带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但是温度应力也忽略是不合适的。至少我用世纪旗云建模时,发现不设缝的情况下温度应力是很大的,有时会成为控制因素。另一个想讨论的就是如果水池在室内且为完全地下式,那么池壁内外侧温差怎么考虑呢?我所看的参考书基本都是考虑池内为水池外为空气情况。关于水池设计有什么心得望不吝赐教。
回复
cdybjtu
2013年01月23日 21:46:34
7楼
@3楼。我做过一个90多米长,20米宽的地下水池,也是采用这样的方法,中间设置两个膨胀加强带不想设置缝。
1.对这类特种角部结构应力集中很难避免,但一般采用角隅适当增加点钢筋就行了。没必要按计算结果超配。
2.保护层厚度跟耐久性相关,若建筑做有防水处理,保护层可取30-35mm,若没有可按50mm取.
3.我做地下水池,总长超过60米,仍然不愿设缝。主要是考虑防水处理不方便。一般掺添加剂或设加强带。
回复
kunmingmali
2013年01月24日 12:03:10
8楼
按水池计算应该可以,只是荷载组合有差别,分析结果时应注意
回复
两个苹果
2013年01月24日 12:21:25
9楼
世纪旗云水池软件培训的人告诉我们,算温度不合理,关键就是你温差怎么取?温差的取值有争议!我想你地坑埋在地下,温差不会很大,低不过零度,也不会太高,就是临空气面温度变化可能大点。
“底板标高不一致(本人所做有0.5m~1.5m高差),小一点的我就在底板下做一个45度左右的素混凝土垫块,再大了觉得不合适就直接90度壁板和上面的底板连接。”像底板上这种局部下降的我们院一般称作集水坑,高度差小的就做45°坡度,高度差大的就做60°坡度,但都不是素混凝土块,是配钢筋的,跟地下室里面集水坑一样的。没有做过90°的,个人认为那样做的话刚度突变了,有限元计算肯定会超筋,属于个人不成熟意见,欢饮大家指正!
回复
奥黛丽丨周
2013年01月24日 17:04:09
10楼
你好,“算温度不合理”和“温差怎么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吧?是说世纪旗云对温度应力的计算结果真实度不够还是说温差取合理了结果就接近真实呢?
我所说的高差不是集水坑,你说的集水坑相当于矩形水池标准图(05S804)中的吸水坑。图集中是有在腋角下做C15垫块的。我的说的是假设有一个40m长的水池,左侧20m底板顶标高为-3.0m,右侧20m顶板底标高为-4.7m。那么这个降板处怎么处理?受力怎么分析?
回复
奥黛丽丨周
2013年01月24日 17:12:16
11楼
90m设两个膨胀加强带就可以不设缝,不知道你这么做的依据在哪里?这两个加强带对结构整体又有什么影响,计算是怎么考虑的,能具体说说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