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高清:世界第一高楼与闪电“亲密接触”
黄老三
黄老三 Lv.7
2012年12月10日 15:38:34
只看楼主

高清:世界第一高楼与闪电“亲密接触”[ 本帖最后由 sssla 于 2012-12-10 15:39 编辑 ]

高清:世界第一高楼与闪电“亲密接触”

[ 本帖最后由 sssla 于 2012-12-10 15:39 编辑 ]

5491118_980x1200_0.jpg


5491121_980x1200_0.jpg


5491119_980x1200_0.jpg


5491117_980x1200_0.jpg

免费打赏
wenfeng61
2012年12月11日 10:27:09
2楼
现代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建筑材料的应用,以及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人们的建筑防雷意识也日渐加强,各种防雷技术也呈多元化方 ...

防雷的三个问题:

问:哪些建筑较易遭雷击?
  答:现代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建筑材料的应用,以及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人们的建筑防雷意识也日渐加强,各种防雷技术也呈多元化方向发展态势。从古到今,我国发生的建筑雷击事故不胜枚举。认识雷击事故的规律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规律,防雷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雷雨天,天空的雷云与地面上的物体各带不同的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电场畸变而发生落地雷击。但如果地上某处没有足够强大的上行先导,则雷电是不会打到该处的。
  一般来说,湖、塘、河边的建筑易遭到雷击,高大突出的建筑以及金属顶建筑也易引来雷电光顾,电视公用天线、旗杆、高大古树也常会引来天外之灾。这些区域和建筑应该是重点防雷区。

问:建筑物防雷设施有哪些?
  答:建筑物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三大部分,直击雷是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部分;侧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以下部分,地面以上的部分;直击雷、侧击雷防护设施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感应雷则是当雷云发生自闪,云际闪,云地闪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的雷电脉冲,感应雷的防护设施是对这种雷电脉冲起限制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物内各类电器设备的安全。

  建筑物防雷设施如果缺少这三大部分的某一部分,就叫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必将留下永久性的雷击隐患,对建筑物内人员生命和财产(尤其是通信、计算机、程控电话、电视、音响等使用MO8器件的现代化设备)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建筑物防雷系统是由避雷针、避雷网(带)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主体结构的柱、梁、板钢筋或外接引下线组成的引下装置,及利用基础自然接地体(桩基、地梁、承台或底板钢筋)或人工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合成,整个建筑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问:设计和安装防雷装置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建筑物防雷要有整体观念。所谓整体观念是指设计和安装防雷装置时,对建筑物的内外都要有整体观念。这里的建筑内外不单是指内部防雷装置和外部防雷装置。
  建筑物内的整体观念是指设计和安装时,要对内部防雷装置和外部防雷装置做整体的统一的考虑;建筑物外的整体观念是指对一个院落、一个小区以及附近的环境要做全面的防雷规划,同时还不能违反小区规划的要求。例如:所安装的避雷针杆塔是否影响小区的美观,所用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是否与建筑物的立面相配以及低矮建筑物能否由高大建筑物或高大烟囱上的避雷装置所保护等等。对接地装置也要综合统一考虑,例如,相距较近的建筑物能否共用接地体,地下管网能否用接地体的一部分,以及能否在一个大院或小区内为将来综合共用接地装置创造等电位连接的条件等等。

回复
pang5630732
2012年12月14日 20:55:07
3楼
雷电这种大自然的力量真心厉害....
回复
kangcm
2012年12月16日 16:15:04
4楼
学习了谢谢
回复
zhijiekk
2012年12月17日 11:51:55
5楼
谢谢楼主,受教了。
回复
morekerdon
2012年12月18日 12:20:17
6楼
建筑的经典之作
回复
寒冬
2012年12月18日 15:29:17
7楼
防雷作为高层建筑是在功能设计是必备的,而且验收很严格的,已经作为交房验收一个条件了,这个闪电“亲密接触”可以作为中国高层建筑的借鉴。
回复
apdder
2012年12月19日 17:14:00
8楼
惊心动魄,美~~
回复
1984lai
2012年12月19日 21:14:09
9楼
支持 谢谢楼主 很好的资料
回复
liuxingliuxing19
2012年12月20日 10:00:50
10楼
我是来学习的,谢谢!
回复
tsc3026853
2012年12月20日 14:17:34
11楼
越高的建筑注意的事情就更多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