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温袭击全国各地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0:59:32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四川、重庆等省市的旱情牵动人心,根据现在的统计数字,现在重庆和四川东部持续高温,已经达到了50天以上,而个别地区已经达到了70天以上,当地的旱情已经升为百年不遇的这样一个级别,由于没有明显有效的降雨,现在的高温还在持续。面对这样的天灾,有网友说这次重庆的高温干旱可能跟三峡大坝的建成有一定关系,因为它的存在一下就打破了重庆附近地区的那种气流循环系统,改变了大气环流系统,特别是将亚热带副高的地面层结搞得稳定了(因为水面增大了),地面层结稳定,热量及水气的交换没有了,所以地面不上升水气,就不能在空中形成对流雨。有专家称用气象学完全可以解释,没有任何关系,川渝旱情是由“高温少雨”天气造成的,这种天气出现的大气候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具体说,是副热带高压很强,

四川、重庆等省市的旱情牵动人心,根据现在的统计数字,现在重庆和四川东部持续高温,已经达到了50天以上,而个别地区已经达到了70天以上,当地的旱情已经升为百年不遇的这样一个级别,由于没有明显有效的降雨,现在的高温还在持续。面对这样的天灾,有网友说这次重庆的高温干旱可能跟三峡大坝的建成有一定关系,因为它的存在一下就打破了重庆附近地区的那种气流循环系统,改变了大气环流系统,特别是将亚热带副高的地面层结搞得稳定了(因为水面增大了),地面层结稳定,热量及水气的交换没有了,所以地面不上升水气,就不能在空中形成对流雨。有专家称用气象学完全可以解释,没有任何关系,川渝旱情是由“高温少雨”天气造成的,这种天气出现的大气候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具体说,是副热带高压很强,

位置偏西,而且稳定控制,向西伸展的幅度比较大。这种天气在气象学上称为“热浪”。虽然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包括重庆,出现这样高温的天气比较特殊,是50多年来所没有的,但依然可以找到气象依据。这是由于太平洋高压、青藏高压强,稳定不动,北方冷空气弱,因此无法形成云层,也就是没有降水系统“光临”此地,高压造成的这种情况,绝非是三峡水库这个有限的空间尺度所能左右的。
  那么当地人还要在这个高烧当中煎熬多久?这种高温它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跟三峡大坝有没有关系?本节目邀请专家和您讨论这个问题。
免费打赏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1:01:50
2楼
前天上午 9点 50分,三峡水库成功实现 156米蓄水目标。
  前天下午2点,武汉长江汉口段水位
  16.92米,呈现回涨趋势。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高级工程师陈磊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56蓄水的完成后,对下游水量的调节作用会变大,将缓解中下游的枯水情况。

  湖北遭遇中等干旱年
  日前,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消息称,经评估分析认定,湖北省今年为中等干旱年,全省因旱造成各类直接经济损失达52.1亿元。
  “今年湖北天气较为异常,降雨总量少、高温来得早、江河水位低。”湖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的分析称,今年的干旱由春末一直持续到伏秋,“春末干旱发端、夏旱来势迅猛、局部伏旱严重、伏秋连旱时断时续”的局面,覆盖了湖北省除仙桃市以外的16个市州。
  “一是降雨总量少。”资料显示,今年1至9月,湖北省累计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2成以上,鄂西南、鄂西北大部地区更是偏少4至5成。“每年汛期及梅雨期,历来是降雨丰沛期,也是储备水源防旱的关键期,但今年汛期和梅雨期降雨少。”
  “二是气温持续高。”湖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孙又欣介绍,湖北省高温早于常年半个多月发生,且持续到9月4日才终止。其中武汉市在35℃以上高温酷热日数累计长达36个,为28年来之最。
  “三是江河水位低。”由于川渝大旱,在三峡水利枢纽来泄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湖北长江河段出现历史罕见主汛期低水位。

  干旱与三峡工程无关
  对于造成湖北干旱的主要原因,孙又欣强调是降水与高温,与三峡无直接关系。
  最早提出“无关论”这一观点的专家是长江委江务局局长史光前。“上游来水量减少是枯水的直接原因。”他解释说,进入8月份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上游维持少雨天气,来水量偏少六至七成,并创历史同期8月的最小流量记录。
  统计资料表明,长江上游多年平均来水量为4500亿立方米,但今年截至8月中旬,长江上游来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了42.9%。
  以上两位专家的观点与此前记者在湖南获得的意见并不一致。对此,长江水利委员会另外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称,在干旱是否与三峡工程有关这一问题上,目前专家已分为两派,主要是“站的角度就不一样”。
  “三峡大坝是一个大工程,担当防洪和发电功能的同时,确实会对中下游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达到什么城市,现在暂无定论。”他说,持“无关论”的专家主要站在国家项目的角度,而另外部分专家之所以强调三峡工程与干旱的关系,除了生态环境的考虑,还有为自己谋利益的成分。他指出,在没有定论的情况下,不排除一些人通过抛出惊人言论,启动自己的相关研究项目。

  中下游干旱压力缓解
  前天,三峡大坝156蓄水完成,长江委员会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高级工程师陈磊称,该目标完成后,使三峡对中下游的放水变得可控,能确保中下游江、湖在枯水期中安然度过。
  “选择9月20日定为开始蓄水的日子大有讲究,但由于遭遇枯水年,156目标的完成拖延了10多天。”陈磊介绍,7、8、9月是长江的汛期,三峡总公司原定于汛期结束后的10月1日开始蓄水,但为了利用汛期,就将蓄水时间提前了10天,但由于遭遇枯水年,“提前”蓄水并没有使156目标提前完成。
  此前,记者在湖南岳阳洞庭湖采访时,当地的渔民庞忠告诉记者,他们都盼着156目标的完成,因为根据他们多年的经验,“只要三峡正常放水,洞庭的水位肯定会有所恢复。”
  陈磊表示,随着枯水期的临近,三峡水库在必要的时候会采取“来得少泄得多”的方案,缓解种下游的干旱。“三峡放水的原则就是汛期减少,枯水期加大。”他指出,随着枯水期的来临,上游的天然来水越来越少,但是水库的下泄量却是可控的,可以人为调控,使之大于自然来量,确保沿江城市生活用水。“当然,这需要得到电力、防洪等各部门的调控。”陈磊说。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1:04:10
3楼
“热岛”冷思考 地球发热症状再敲环境警钟
又是一个高热的盛夏。

记得以前,一把蒲扇、一大杯茶水、再加一只井水里镇过的西瓜,夏天也就这么过去了。但现在,夏天似乎一年比一年热,这些防暑措施似乎都失去了作用。没有空调的夜晚,恐怕很多人都会难以入眠。

而在我省的一些地区,由于小环境的特殊,气温更是高于其他地区,成为“热岛”。7月8日,青田的最高气温达到了41.2℃,临海、永嘉、丽水、三门、定海也先后突破40℃大关。从7月1日到23日,宁波、台州地区的气温比历史同期明显偏高,最高气温屡屡突破39℃。

在连续多日的高温中,记者探访了我省部分高温地区。在滚滚热浪中煎熬的人们,是否想到,这也许是人类自身活动和对资源无节制的攫取而自食其果?高温、干旱、洪水,各种灾难已一次次向我们敲响警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金衢高温依旧甬台异军突起

据浙江省气候中心介绍,从历史上看,我省的最高温地区主要出现在金衢盆地和丽水地区,而且基本上连成一片。根据1971年到2000年30年的历史资料统计,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的气象测站分别是兰溪、东阳、义乌、永康和金华市区,分别为29.4℃、29.1℃、29.1℃、29.1℃和29℃,都集中在金华地区。紧随其后的是丽水市区,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8.9℃。

今年我省的最高温地区有所变化。7月8日,青田的最高气温达到了41.2℃。从今年7月1日到23日的平均气温看,除了金华地区依旧是我省的“热岛”外,宁波内陆地区气温异军突起,成为了另一个“热岛”,宁波市区、宁海、余姚、奉化和慈溪7月1日到23日的平均气温分别达到了31.4℃、31℃、30.9℃、30.9℃和30.8℃。

本月台州、丽水交界地区的气温也非常高,青田、丽水市区、临海、椒江、仙居1日到23日平均气温分别为31℃、31℃、30.8℃、30.7℃、30.6℃。

青田:中暑病人增加一倍

“知了!知了!”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昨天,走在青田的大街上,终于知道在蒸笼里是什么感觉,不仅脸上被一阵阵热浪袭得发烫,就连脚都能感到,热气正在穿透鞋底。为了叫出租车在街上站了一会儿,感觉到周身皮肤发烫,眼前白晃晃一片,头晕晕的。

中午,原先繁华的大街上没什么人,几个三轮车司机头上盖一块毛巾,借着大酒店门缝里偶尔透出的凉气,午休一会儿……

今年夏天以来,青田已多次成为全省最热的地方。这天的最高温度,接近39℃,地表温度已达到五六十摄氏度。

每天下班后,有车一族驾着车,带着全家老小去“农家乐”。“天气太热,我也不让老婆烧饭了,全家人出来吃。”由于夏天太热,青田的农家乐避暑已成气候,许多农家乐里还利用清凉的山水特地建了游泳池,供前来用餐的顾客消暑。

除了交警,医生可算是青田县城里夏天最忙的人了。昨天一早,青田人民医院内科急诊室的单秀山医师刚下夜班,揉着红红的眼睛。他告诉记者,进入夏天后,急诊室的医生三班倒,白班、上半夜、下半夜。这几天连续高温,中暑、痢疾等病人增加了一倍多,有时候每隔5分钟就有一位患者进来,医生们忙得没时间吃饭,一碗面条要分五六次才能吃完。有几个夜晚,由于病人太多,他们根本没有吃夜宵、喝水的时间,而且也不敢多喝水,怕来不及上厕所。

护士长张青丽的腿这几天一直肿着,一按就是一个深深的坑。她无奈地说:“因为站的时间长了,腿充血。晚上回家,我都要将腿用被子垫高。”

“天气一热,病人和家属都特别急躁。有时候病人会因一点小事就大骂医生护士,我们的护士几乎都被骂哭过。不过,事后想想,都是天热闹的,就算了。”单医生说。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1:04:23
4楼
丽水:赶到山上吃餐“山涧宴”

在每年夏天全省的高温排行榜上,丽水市总是“名列前茅”。今年入夏以来,丽水市区就出现了13次38℃以上高温天气。

“室内泳池每次去都是‘煮水饺’,人多场地小。要去游泳当然是选天然游泳场啦,咱们丽水青山绿水,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了。”驱车到郊外,跳进碧绿的河水中畅游一番,成为现今越来越多丽水市民的首选避暑方式。

而在山涧中摆上一桌,品尝美食的同时,脚丫子就浸在缓缓流动的溪水中,也是许多丽水人喜欢的避暑方法。在丽水白云山上,每天都有大批丽水市民赶到这里吃“山涧宴”,既享受美食,又能避暑。

奉化:大巴司机每天要喝两暖瓶开水

昨天中午,奉化市的气温达到近38℃。火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奉化公共汽车站的公交停车场,热浪从地面不断升腾上来。刚刚休息了10来分钟的邬盛桥师傅,又发动了他驾驶的15路公交车上路了。

15路公交车没有空调,从早上6点到下午6点,邬盛桥一天在车上的时间达到10多个小时。“车上和外面不一样,不容易散热。驾驶室就像一个大蒸笼,身上一整天都是湿漉漉的,车开的时候还好一点,一停下来,身上的汗就‘呼’一下全出来了。”邬师傅摇头苦笑着说。

与外面相比,驾驶室温度要高得多,因为发动机就在旁边。“车开了一段时间后,发动机盖板上面的温度就会超过50℃。”除了发动机盖板。脚下的刹车和油门温度也很高,一般都会在45℃以上。

车开不到5分钟,邬师傅全身的衣服就湿透了,他不停地用手边的毛巾擦汗。“走一趟车要喝一大茶缸的水,都不用上厕所,因为水都变成汗啦!”邬师傅笑道。

像这样的酷热天气,一个公交车司机每天基本要喝掉两暖瓶的开水。

仙居:送水工每天送水八九百桶

刚扯开被汗水浸得湿透的工作服,凑到电风扇前想凉快一下,张洪武又接到了出发送水的任务。现在是上午10点50分左右,从早上7点工作开始,小张已经连续送了7趟。临走时,小张半开玩笑地说:“送都来不及,真想叫他们省着点喝。”

小张是仙居一个送水工,这趟出发,小张要给4户人家送6桶水。我们一起坐上了他送水的二轮摩托。车座虽然有锡纸“保护”,但刚坐上去记者还是被烫了一下。车子开上马路,热浪迎面而来,很快衣服胸口就被汗水湿透。

一户住在六楼的人家叫了水,小张扛着约20斤重的桶装水爬上六楼,还没来得及擦擦头上的汗珠,就听户主抱怨:“快点啦,都快渴死了。”一看时间,小张从公司把水送到这家用户才用了不过10分钟。

据小张所在水业公司的经理介绍,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公司未雨绸缪地壮大了送水队伍,从原来的6位工人一下增加到11位,可当高温真正到来的时候,送水工还是不够用。这家公司平时送水也就每天两三百桶,可现在每天要送出八九百桶。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1:04:40
5楼
人类将掉进自制“热锅”

在近一段时间里,地球居民过得确实有些不舒服:在中南欧,酷暑夺走多人性命;在英国,200年一遇的大洪水导致交通中断;在孟加拉国,大量庄稼和屋舍被洪水冲毁;在巴基斯坦,山洪引发的泥石流导致近百人死亡;美国得克萨斯州则是暴雨如注,铁轨被淹,列车搁浅。在我国的重庆和淮河地区,洪水滚滚,而在江南和华南,则是热浪滚滚……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为祸不小

全球气候异常早已有之,近年来不但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日趋恶化。干旱、洪水、高温等自然灾害频发,使人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到:地球真的病了。

地球的病因何在?目前达成的一个普遍共识是:人类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是最重要的原因,尤其是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已经并且正在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惨重代价。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如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制的“热锅”里。

◆浙江: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我省近几年的气温异常偏高也印证了这种趋势。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分析,近几年我省气温极值屡破纪录,除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外,城市热岛效应、大气环流变化等也是重要原因。

毛燕军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使得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各种热量排放越来越多,从而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另外,盛夏季节控制我省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的强弱、影响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对夏天高温产生影响。

◆青田:小气候大环境联手作祟

7月4日,青田县城温度攀升至39.5℃,成为当天全省最热的县城。青田成为丽水的“火炉”,也和热岛效应和大气环流有关。每到盛夏时节,旺盛的西南风在东行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大陆下垫面的加热,吸收热量,温度进一步升高。青田位于丽水最东部,这种升温作用尤其明显。除此以外,近年来,青田城市建设加快,水泥地面容易吸收和散发热量、空调和汽车尾气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无疑给炎夏酷暑“火上浇油”。

今年夏天的高温,也许就是地球又一次对人类发出的警示。

举手之劳为地球“降温”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其实,平时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举手之劳就能为我们周边环境“降温”。

下班后关掉电脑,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热水器上包一层隔热毯,可以减少热消耗。

出门尽量乘公交车,让私家车多些休息时间,能减少总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网上支付账单,不仅能够挽救树木,减少了纸质货币的使用,还能减少运输纸质文件损耗的能源。

使用晾衣绳,少用烘干机。

在家门口种一排竹子。竹子不仅生长速度快,还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解下领带,将空调调高几度。

使用节能灯。

拒绝使用塑料袋。塑料袋不易分解,并且分解期间会产生温室气体。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1:05:42
6楼
浙江:高温橙色警报连续2天拉响
“我一口气连吃了两根棒冰还不解暑,外面的建筑工人怎么吃得消哦?”昨天中午,在体育场路某大厦上班的徐女士连发感叹。

这两天,浙江省气象台连续拉响了高温橙色警报,全省绝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37℃以上的高温天气。昨天下午,宁波鄞县的最高气温蹿到了39.2℃。而杭城北部的上空恰好有一大块云团遮蔽,阳光时隐时现,再加上阵风徐徐,所以最高气温反比前天略有下降,为37.2℃。

据省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报告,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今天全省仍以晴热天气为主,气温较高;预计今天白天最高温度:浙北的北部和沿海岛屿:35-37℃;其他地区:37-39℃;希各有关方面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湖州、丽水地区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可达5级,对人体有害,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段避免外出,外出务必采取高效防护措施。

不过,持续高温天气将在今明午后得到片刻缓解。来自省气象台的消息显示,浙北地区今天午后到夜里,将出现阴有阵雨或雷雨天气,有雷雨地区短时雨量可达大雨到暴雨,并伴有强雷电。明天:全省多云,午后到夜里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

高温条件下劳动、工作的人员,由于体力透支较大,容易造成中暑现象。杭州虹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宋爱华建议,在饮食和营养方面应当多补充一些水分、食盐和水溶性维生素等,并随身携带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防暑药品。此外,酷暑容易让人“上火”,预防办法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态,寒温适度。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1:07:07
7楼
浙南高温卷土重来 今天仍晴热

浙江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问天网(2007 07-30 10:49)
  
  浙江省气象台2007年7月30日 8时55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预计今天白天衢州、丽水、金华、台州、温州、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地区将出现37℃以上,局部40℃的高温天气。
  
  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1:07:28
8楼
高温预报: 黄淮中东部江淮江南华南等地有高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今天上午十点钟继续发布高温预报:
  
  预计今天白天,黄淮中东部、江淮、江南、华南中东部、内蒙古东部偏西地区以及新疆南疆盆地中部和吐鲁番盆地等地将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苏皖南部、浙江大部、江西大部、福建中北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广东北部以及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的最高气温有37~39℃。请注意防暑降温。
  
  
  防 御 指 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1:07:45
9楼
安徽省气象台29日9时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安徽省气象台2007年7月29日9时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全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37℃以上的高温天气。
  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在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各相关部门、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1:08:00
10楼
福建省仍维持晴热天气 福州等市县高温可达37~39℃
问天网(2007 07-29 09:13)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9日福建省仍维持晴热天气,南平、三明、福州三市的部分县市最高气温可达37~39℃。福建省气象台07月28日16时14分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并提请有关单位和人员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7月30日 11:08:14
11楼
浙江省气象台28日9时4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问天网(2007 07-28 11:57)
  
  浙江省气象台2007年7月28日 9时4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预计今天白天衢州、丽水、金华、台州、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地区将出现37℃以上,局部39℃的高温天气。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