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tiankong820
2007年06月27日 12:19:45
只看楼主

在我看来建筑理论书籍有三本必看之书:《建筑十书》,《走向新建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三本中我最喜欢的是《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建筑十书》我认为现在的建筑师看完前两书就会看不下去了。我也是死扛着看下来的,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前两书,特别是对建筑师提出的要求我很是赞同,那些观点在后来的大师身上可以得以验证。而在看《走向新建筑》时我是抱着非常大的激情与信心去看的,可看完后总觉得它已经不合时宜了。比起来不如去看柯布的全集。因为全集里的很多观点表达得都非常地富有激情。

在我看来建筑理论书籍有三本必看之书:《建筑十书》,《走向新建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三本中我最喜欢的是《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建筑十书》我认为现在的建筑师看完前两书就会看不下去了。我也是死扛着看下来的,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前两书,特别是对建筑师提出的要求我很是赞同,那些观点在后来的大师身上可以得以验证。而在看《走向新建筑》时我是抱着非常大的激情与信心去看的,可看完后总觉得它已经不合时宜了。比起来不如去看柯布的全集。因为全集里的很多观点表达得都非常地富有激情。

刚看理论书时读了一本赵鑫珊的《人屋世界》,当时觉得他写得特好,不久便看了《建筑十书》,觉得前者简直是浮在水面上的一些不可理解也不能理解的杂想。后来看《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仅仅看了几页就被它给吸引住了。最近又开始读第二遍。便想将这次的想法总结总结。

序言里的第一句便说:这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读懂它要有专业的知识和细致的观察力,它不是为那些一有触犯就鼓出眼睛的建筑师写的。可见这本书的专业性,但是如果是本行业人要看懂它还不算特别地难。难的是在读懂的同时把作者的意思理解正确。越有争议的著作对社会的推动越大,若这样,本书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历史是用时间来写证的。同样著作也需要用时间来证明,没有长时间的磨练,不会成为著作。

第一章, 错综复杂的建筑:一篇温和的宣言。
这是文丘里的个人思想,是他从事建筑设计的一些手法与观点。他引用了《建筑十书》中的实用、坚固、美观的观点。说明他对此书的认同。他赞成二元论,说明在他的眼里建筑有好坏之分。“多”并不是“少”。在随后的第二章里他又不赞同“少就是多”。这说明他对于少和多的不确定性,并不是生硬地反驳《走向新建筑》。由于他的这些观点,我对此书便产生了兴趣。但是他的二元论用在这使我与他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在学术上,人人平等,并没有抬高自己的想法)我不反对二元论,同样不反对一元论,个人思想夹杂在两者之间。

第二章, 复杂和矛盾VS简单化或唯美化。
一开始,他便提出正统的现代建筑师认识复杂不足。现代主义建筑是反对传统装饰的,但在将装饰去掉的同时,定有其它东西的产生,建筑是一个实物,它不可能绝对简单。“密斯之所以能设计诸多奇妙的建筑,就是因为他忽视了建筑的许多方面,如果他试图解决再多一点问题,就会使他的建筑变得软弱无力。”多么地道的总结,虽然没有过多地了解保罗,但这句话实在经典。“少就是多”我用了很长时间去理解这四个字,却不得而终,今保罗的话让我恍然大捂。我近期将建筑设计理解为是解决在设计建筑时遇到的相关问题。这不正合我意嘛!但是在一大堆的问题中只有一个因素是定值,即建筑的功能,其它的问题在一开始是没有大小之分的,等到这座建筑赋予了生命,人们在使用它时问题的大小才可判断出为。比如设计一座别墅,它的主要功能是给人居住,其它问题只有等房子的主人住进去之后才可得以分辨大小,当然这之前提是在理性设计的前提下产生的。由此可知解决问题的结果是有很多种的。文丘里在这章的最后一句说:虽然建筑的设计和结构的方法上和在技术上远比任何工程简单,也不复杂,但其目的则比较复杂,而且经常令人捉摸不定。是的,的确如此,当建筑建成以后并不能肯定它会产生什么结果,例如长城,建造者万万没有想到几千年后会成为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产物。又例如:赖特在设计流水别墅时定没想到现在会成为文物保护起来。然而接下来作者又说到了形式与功能的先后问题,我同意它们是相互信赖的关系,但是谁服从谁?这句让我有了反驳之意。上面已经说明了问题中的最主要因素是功能。当没有功能的存在便没有建筑物的产生,形式也就更无从谈起了。故在我看来形式是为功能而存的。功能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形式的目的是为功能加上符号,一种特定的符号。
“‘少’使人厌烦”。我对这句话表有不同的意见,他仅用一例便将其定性,实在生疑,“少就是多”。这与一个建筑师的水平很有关系,当一个建筑师水平没有达到时,想要在建筑上将这四个字明显地突出来而又不显简陋,那便是在强求自己。而不是在自由自在地做设计。复杂与矛盾不是出在事物的本身,而是出在使用者身上,人的思想使建筑复杂了、矛盾了。但事物本身却依然不变。这样简单或唯美也只是思想罢了。人的思想若是换一种样式,比如把哭当成欢喜,把笑当成悲伤。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意境?

第三章, 建筑的不定性
在看第二章时,并没有意识到文丘里是在分类说明问题。看了第三章的开头才猛然意识到这点,要想读懂这一章是有点难度,特别是对于我这种高等教育全靠自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解读之前需要对其中的一些人物进行了解。亚尔勃斯:以亚尔勃斯投影而得名,亚尔勃斯投影是一种正轴等面积割圆锥投影。相信学过测绘的对此人应该都很了解。波普画画家:这是一批人,而不是一个人,波普画是上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形式上有些离谱,但从人的感情上是很愿意接受的。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便是波谱画的代表作品,还有,在五笔里有这个词组,由此可看出它的社会影响力。艾略特:没听说过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肯定听说过艾略特诗人,呵呵!这里文丘里指的是艾略特诗人,因为他曾研究过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英国文学家,非常有名,可中国人知道他的比较少。
把形式与内容看作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现象,这句好难明白,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理解,把建筑设计看作是人思考的一种现象。建筑设计是人思考的一种结果。于是有形式与内容是建筑设计与结构产生的结果,形式是建筑设计产生的结果,由此也说明是先有功能再有形式。
艾略特称伊丽莎白时代的艺术是“一种不纯的艺术”。先抛开文丘里引用他的原因是什么。单从这句话来说我便有不同的见解,他以“在莎士比亚的剧本中,你能获得多层意义”来当论证,这似乎过于牵强。难道只能获得一层意义的才称得上纯艺术?再看看文丘里借用这个例子要说明的问题:意象和现实并存所产生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可理解为内容的不确定性。的确达到了他所说的不定性,因意义不唯一。
在这章中,文丘里将科学家与诗人进行了比较,个人认为,这是多余的,建筑设计不是音乐,不是诗歌,更不是靠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好的建筑背后有一位兼容了多学科知识的设计者,这位设计者称不上诗人,更谈不上科学家,建筑师就是建筑师。他一生若再有其它与之甚远的称号,那他便属于其它,不属于建筑师。不反对学科之间的兼容性,但决不赞同成功建筑师的多种身份。当然他可以是建筑理论家或是建筑大师或其它与建筑相关的称号。
接下来文丘里进行了更加细微的分析来说明复杂与矛盾。因怕一次性贴出来过长,所以想分段分时间贴出来。有利于大家的讨论。

第四章, 矛盾的层次:建筑中“两者兼顾”的现象。
这章又是让人头痛的,第三章我反复读了N遍,还是认为理解得很模糊,索性将之抛开,过个半年再去读定有不同的理解或是更深的理解,好的理论书籍就是这点好,久读不厌。
这一章并没有过多涉及功能,大体上都在谈论形式,形式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是非同寻常的,但有时我们不顾形式也能使建筑做得非常出色,比如茅草屋、窑洞。茅草屋可看成是用线条组成的实本,而窑洞没有过多的立面,但是它非常实用,如冬暖夏凉。
建筑中的意义与实用这一矛盾层次或多或少是模糊不定的,的确是那样。很多时候我做完方案才考虑方案的意义,然后增加一些虚而不实的语句便组成设计说明,这是时代所需,并不是人人都愿意这样做。设计说明的通用性是很强的,这样就造成了设计人员的懒惰。
这本书读起来心情会很轻松,因为文丘里没有否定任何风格的建筑,他更多地是在说明建筑的一种性质,那种逆反心理在此处便很少出现。
对于许多刻意追求个性的建筑我并不是那么地欣赏,自成一派可以,但是需要在能让人接受的前提下去追求个性。建筑数量越多,追求个性的机会就越大,建筑规模越大,追求个性给予的机会也就越大,而这些恰恰是现代社会赋予当代建筑师的最好的图纸,任凭建筑师在图纸上画画,但整张画几乎没一处统一的,主观上讲这就谈不上矛盾,因为它不具备矛盾应有的条件,但是将这张画剪掉,分成N多张分别分给N多人,这样每个人所分到的纸张上会出现一种思想,既是一种思想,那么他便会有自己的统一性,如此,矛盾也就产生了,我觉得复杂与矛盾应该是在小环境中谈论的。文丘里正是针对每一个个体展开了谈论,他不排除任何建筑的产生,同样也接受着各类建筑并试图将之合理化,解释一栋建筑的过程也就是解释它合理性的过程。大的统一与小的统一,两者不能兼顾。

免费打赏
ymlx
2007年06月28日 23:08:25
2楼
希望楼主继续...小生先帮你顶一下....
回复
45236212
2007年06月29日 22:55:31
3楼
楼主,加我做好友吧..52438836QQ  很喜欢找有思想的人 一起讨论讨论
回复
yifan.l001
2007年07月03日 16:43:51
4楼
"...这一章并没有过多涉及功能,大体上都在谈论形式,形式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是非同寻常的,但有时我们不顾形式也能使建筑做得非常出色,比如茅草屋、窑洞。茅草屋可看成是用线条组成的实本,而窑洞没有过多的立面,但是它非常实用,如冬暖夏凉。
建筑中的意义与实用这一矛盾层次或多或少是模糊不定的,的确是那样。很多时候我做完方案才考虑方案的意义,然后增加一些虚而不实的语句便组成设计说明,这是时代所需,并不是人人都愿意这样做。设计说明的通用性是很强的,这样就造成了设计人员的懒惰。..."


对这段深有同感,中国建筑教育,对形而上的东西过分要求,以至于产生巨大误导。这种误导,我们这些从事设计行业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纠正过来----形而下的东西原来对我们如此重要。
回复
hongyan02
2007年07月06日 09:24:42
5楼
继续啊,兄弟,支持下
回复
chenliang198324
2007年07月12日 12:11:58
6楼
我觉得这确实是值得大家都学习和读的书,能提高自身对建筑的理解和领悟.提高对建筑的客观认识.感谢楼主的读后总结,但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发下面的?请告诉下.
回复
hateme
2007年07月18日 15:51:00
7楼


用网址来顶一下,兄弟看一下吧..http://www.tgnet.cn/Info/Jianz/Index.aspx
回复
gz0006
2007年07月19日 09:03:21
8楼
这书吗?没看过..
回复
jiangren_516
2007年07月20日 23:30:10
9楼
上大学时一直想看而找不到的书,现在没时间看了,希望上学的弟弟、妹妹们抓紧时间看
回复
lcqinfeng
2007年07月24日 22:08:32
10楼
兄弟的qq:361526563,有机会给小弟多说说这些理论
回复
jhyt84
2007年08月04日 19:05:31
11楼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匆淮危奚椭榫图こな郑易茉谙耄欠裼猩窳榛钤谒樾愕耐獗硐拢灾聊苁谷巳虏恢馕叮谷擞杏嘁舸┝海詹痪母惺堋Bブ鳎阈吹檬翟谑翘昧恕N椅ㄒ荒茏龅模椭挥邪颜飧鎏佣ド先フ饧铝恕?br />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感发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的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复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我曾经忘情于汉廷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

  楼主你的高尚情哈哈太让人感动了。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只有楼主这样具备广阔胸怀和完整知识体系的人,才能作为这真理的唯一引言者。看了楼主的帖子,让我陷入了严肃的思考中,我认为,如果不把楼主的帖子顶上去,就是对真理的一种背叛,就是对谬论的极大妥协。因此,我决定义无反顾的顶了!

  说的好啊!我在南谷社区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人无数,就算没有见过猪走路,也总明白猪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社区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没用的,楼主,就算你怎么换马甲都是没有用的,你的亿万拥戴者早已经把你认出来了,你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最强id。自从社区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社区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社区还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是啊,只要在楼主的带领下,社区就有希望了。我的内心再一次沸腾了,我胸腔里的血再一次燃烧了。楼主的几句话虽然简单,却概括扼要,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明灯,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方向,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栋梁。有楼主在,社区的明天必将更好!

  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你烛照天下,明见万里;雨露苍生,泽被万方!透过你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写天下文章的智慧神态;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江山无数的英武气概!

  逐句地看完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帖子!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侬!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本来我已经对这个社区失望了,觉得这个社区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社区产生了希望。是你让我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是你让我的心死灰复燃,是你拯救了我一颗拨凉拨凉的心!本来我决定不会在社区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优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