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建筑理论书籍有三本必看之书:《建筑十书》,《走向新建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三本中我最喜欢的是《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建筑十书》我认为现在的建筑师看完前两书就会看不下去了。我也是死扛着看下来的,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前两书,特别是对建筑师提出的要求我很是赞同,那些观点在后来的大师身上可以得以验证。而在看《走向新建筑》时我是抱着非常大的激情与信心去看的,可看完后总觉得它已经不合时宜了。比起来不如去看柯布的全集。因为全集里的很多观点表达得都非常地富有激情。
三本中我最喜欢的是《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建筑十书》我认为现在的建筑师看完前两书就会看不下去了。我也是死扛着看下来的,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前两书,特别是对建筑师提出的要求我很是赞同,那些观点在后来的大师身上可以得以验证。而在看《走向新建筑》时我是抱着非常大的激情与信心去看的,可看完后总觉得它已经不合时宜了。比起来不如去看柯布的全集。因为全集里的很多观点表达得都非常地富有激情。
刚看理论书时读了一本赵鑫珊的《人屋世界》,当时觉得他写得特好,不久便看了《建筑十书》,觉得前者简直是浮在水面上的一些不可理解也不能理解的杂想。后来看《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仅仅看了几页就被它给吸引住了。最近又开始读第二遍。便想将这次的想法总结总结。
序言里的第一句便说:这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读懂它要有专业的知识和细致的观察力,它不是为那些一有触犯就鼓出眼睛的建筑师写的。可见这本书的专业性,但是如果是本行业人要看懂它还不算特别地难。难的是在读懂的同时把作者的意思理解正确。越有争议的著作对社会的推动越大,若这样,本书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历史是用时间来写证的。同样著作也需要用时间来证明,没有长时间的磨练,不会成为著作。
第一章, 错综复杂的建筑:一篇温和的宣言。
这是文丘里的个人思想,是他从事建筑设计的一些手法与观点。他引用了《建筑十书》中的实用、坚固、美观的观点。说明他对此书的认同。他赞成二元论,说明在他的眼里建筑有好坏之分。“多”并不是“少”。在随后的第二章里他又不赞同“少就是多”。这说明他对于少和多的不确定性,并不是生硬地反驳《走向新建筑》。由于他的这些观点,我对此书便产生了兴趣。但是他的二元论用在这使我与他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在学术上,人人平等,并没有抬高自己的想法)我不反对二元论,同样不反对一元论,个人思想夹杂在两者之间。
第二章, 复杂和矛盾VS简单化或唯美化。
一开始,他便提出正统的现代建筑师认识复杂不足。现代主义建筑是反对传统装饰的,但在将装饰去掉的同时,定有其它东西的产生,建筑是一个实物,它不可能绝对简单。“密斯之所以能设计诸多奇妙的建筑,就是因为他忽视了建筑的许多方面,如果他试图解决再多一点问题,就会使他的建筑变得软弱无力。”多么地道的总结,虽然没有过多地了解保罗,但这句话实在经典。“少就是多”我用了很长时间去理解这四个字,却不得而终,今保罗的话让我恍然大捂。我近期将建筑设计理解为是解决在设计建筑时遇到的相关问题。这不正合我意嘛!但是在一大堆的问题中只有一个因素是定值,即建筑的功能,其它的问题在一开始是没有大小之分的,等到这座建筑赋予了生命,人们在使用它时问题的大小才可判断出为。比如设计一座别墅,它的主要功能是给人居住,其它问题只有等房子的主人住进去之后才可得以分辨大小,当然这之前提是在理性设计的前提下产生的。由此可知解决问题的结果是有很多种的。文丘里在这章的最后一句说:虽然建筑的设计和结构的方法上和在技术上远比任何工程简单,也不复杂,但其目的则比较复杂,而且经常令人捉摸不定。是的,的确如此,当建筑建成以后并不能肯定它会产生什么结果,例如长城,建造者万万没有想到几千年后会成为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产物。又例如:赖特在设计流水别墅时定没想到现在会成为文物保护起来。然而接下来作者又说到了形式与功能的先后问题,我同意它们是相互信赖的关系,但是谁服从谁?这句让我有了反驳之意。上面已经说明了问题中的最主要因素是功能。当没有功能的存在便没有建筑物的产生,形式也就更无从谈起了。故在我看来形式是为功能而存的。功能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形式的目的是为功能加上符号,一种特定的符号。
“‘少’使人厌烦”。我对这句话表有不同的意见,他仅用一例便将其定性,实在生疑,“少就是多”。这与一个建筑师的水平很有关系,当一个建筑师水平没有达到时,想要在建筑上将这四个字明显地突出来而又不显简陋,那便是在强求自己。而不是在自由自在地做设计。复杂与矛盾不是出在事物的本身,而是出在使用者身上,人的思想使建筑复杂了、矛盾了。但事物本身却依然不变。这样简单或唯美也只是思想罢了。人的思想若是换一种样式,比如把哭当成欢喜,把笑当成悲伤。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意境?
第三章, 建筑的不定性
在看第二章时,并没有意识到文丘里是在分类说明问题。看了第三章的开头才猛然意识到这点,要想读懂这一章是有点难度,特别是对于我这种高等教育全靠自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解读之前需要对其中的一些人物进行了解。亚尔勃斯:以亚尔勃斯投影而得名,亚尔勃斯投影是一种正轴等面积割圆锥投影。相信学过测绘的对此人应该都很了解。波普画画家:这是一批人,而不是一个人,波普画是上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形式上有些离谱,但从人的感情上是很愿意接受的。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便是波谱画的代表作品,还有,在五笔里有这个词组,由此可看出它的社会影响力。艾略特:没听说过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肯定听说过艾略特诗人,呵呵!这里文丘里指的是艾略特诗人,因为他曾研究过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英国文学家,非常有名,可中国人知道他的比较少。
把形式与内容看作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现象,这句好难明白,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理解,把建筑设计看作是人思考的一种现象。建筑设计是人思考的一种结果。于是有形式与内容是建筑设计与结构产生的结果,形式是建筑设计产生的结果,由此也说明是先有功能再有形式。
艾略特称伊丽莎白时代的艺术是“一种不纯的艺术”。先抛开文丘里引用他的原因是什么。单从这句话来说我便有不同的见解,他以“在莎士比亚的剧本中,你能获得多层意义”来当论证,这似乎过于牵强。难道只能获得一层意义的才称得上纯艺术?再看看文丘里借用这个例子要说明的问题:意象和现实并存所产生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可理解为内容的不确定性。的确达到了他所说的不定性,因意义不唯一。
在这章中,文丘里将科学家与诗人进行了比较,个人认为,这是多余的,建筑设计不是音乐,不是诗歌,更不是靠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好的建筑背后有一位兼容了多学科知识的设计者,这位设计者称不上诗人,更谈不上科学家,建筑师就是建筑师。他一生若再有其它与之甚远的称号,那他便属于其它,不属于建筑师。不反对学科之间的兼容性,但决不赞同成功建筑师的多种身份。当然他可以是建筑理论家或是建筑大师或其它与建筑相关的称号。
接下来文丘里进行了更加细微的分析来说明复杂与矛盾。因怕一次性贴出来过长,所以想分段分时间贴出来。有利于大家的讨论。
第四章, 矛盾的层次:建筑中“两者兼顾”的现象。
这章又是让人头痛的,第三章我反复读了N遍,还是认为理解得很模糊,索性将之抛开,过个半年再去读定有不同的理解或是更深的理解,好的理论书籍就是这点好,久读不厌。
这一章并没有过多涉及功能,大体上都在谈论形式,形式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是非同寻常的,但有时我们不顾形式也能使建筑做得非常出色,比如茅草屋、窑洞。茅草屋可看成是用线条组成的实本,而窑洞没有过多的立面,但是它非常实用,如冬暖夏凉。
建筑中的意义与实用这一矛盾层次或多或少是模糊不定的,的确是那样。很多时候我做完方案才考虑方案的意义,然后增加一些虚而不实的语句便组成设计说明,这是时代所需,并不是人人都愿意这样做。设计说明的通用性是很强的,这样就造成了设计人员的懒惰。
这本书读起来心情会很轻松,因为文丘里没有否定任何风格的建筑,他更多地是在说明建筑的一种性质,那种逆反心理在此处便很少出现。
对于许多刻意追求个性的建筑我并不是那么地欣赏,自成一派可以,但是需要在能让人接受的前提下去追求个性。建筑数量越多,追求个性的机会就越大,建筑规模越大,追求个性给予的机会也就越大,而这些恰恰是现代社会赋予当代建筑师的最好的图纸,任凭建筑师在图纸上画画,但整张画几乎没一处统一的,主观上讲这就谈不上矛盾,因为它不具备矛盾应有的条件,但是将这张画剪掉,分成N多张分别分给N多人,这样每个人所分到的纸张上会出现一种思想,既是一种思想,那么他便会有自己的统一性,如此,矛盾也就产生了,我觉得复杂与矛盾应该是在小环境中谈论的。文丘里正是针对每一个个体展开了谈论,他不排除任何建筑的产生,同样也接受着各类建筑并试图将之合理化,解释一栋建筑的过程也就是解释它合理性的过程。大的统一与小的统一,两者不能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