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板扣筋”呐喊
hljqghjz@co163
2007年06月22日 11:07:37
只看楼主

为“板扣筋”呐喊“板扣筋”即所谓的板的负弯矩筋,北方俗称“盖子筋”,“扒锔子筋”,在混凝土中,最麻烦的,就是这个“板扣筋”。麻烦之一,板扣筋的位置不易保证,它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高度,必须得站着才行,趟着的作用力接近于0,由此推断,它的高度下降一半,其作用力就降低了50%,然而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工以及其它工种的人们难免在板扣筋之上行走踩踏作业,只靠几字型马凳那么几个微不足道的支撑点,能保证其位置么?根本不能,当板扣筋埋入混凝土里以后,还不是趴着的趴着,趟着的趟着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使国家的钢筋资源严重浪费。在网上察看了不少关于板钢筋的图片,原来外地也是如此,人们依然站在绑扎好的钢筋网上踩踏。

为“板扣筋”呐喊

“板扣筋”即所谓的板的负弯矩筋,北方俗称“盖子筋”,“扒锔子筋”,在混凝土中,最麻烦的,就是这个“板扣筋”。

麻烦之一,板扣筋的位置不易保证,它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高度,必须得站着才行,趟着的作用力接近于0,由此推断,它的高度下降一半,其作用力就降低了50%,然而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工以及其它工种的人们难免在板扣筋之上行走踩踏作业,只靠几字型马凳那么几个微不足道的支撑点,能保证其位置么?根本不能,当板扣筋埋入混凝土里以后,还不是趴着的趴着,趟着的趟着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使国家的钢筋资源严重浪费。在网上察看了不少关于板钢筋的图片,原来外地也是如此,人们依然站在绑扎好的钢筋网上踩踏。

麻烦之二,绑扎板扣筋的用工,是绑扎板主筋用工的2~3倍,也就是说,绑扎板主筋(下层网)用1个小时时间,那么绑扎板扣筋得用上2~3个小时,相当费工,如果设计者不考虑施工便利,所设计的板扣筋与板主筋的间距不一致(其实此事通过调整钢筋直径很容易做到的),绑扎板扣筋就更加费工且不易保证绑扎质量,还有,设计板扣筋,完全按理论,在一个层楼面上,能设计出几十上百种花样,七长八短,给钢筋施工增添麻烦加麻烦。

麻烦之三,对于板扣筋,钢筋工心理失衡。怎么说呢,板扣筋本来绑扎费工要加细,绑的不好,监理一眼就能看出来,也是监理检查的重点,越是绑的好,钢筋工人心里就越难受,因为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工的可劲的踩踏,其它兄弟工种人员的踩踏,早已使如美丽图案的板扣筋被踩踏得一溻糊涂,结果就稀里糊涂的埋入了混凝土中了。绑扎不好不行,绑扎得再好,当埋入混凝土中时,还是乱七八糟的,钢筋工人心里能不难受么?其实就是形式主义,绑扎好是为了应付检查,哪里是为了保证什么百年大计,仅就板扣筋而言绘图的纸上谈兵官与民自欺欺人,当到半夜里无人监管时,混凝土工哪管你那套,板扣筋依然趴着的趴着,趟着的趟着,埋进混凝土里再也无人发现,都认为是跟图上画的一样哩。

与其它构件相比,板扣筋是最糟糕的,梁和柱钢筋自身能够形成骨架,出现偏差也是有限度的,板的主筋层,即使间距不匀也无关紧要,唯独这板扣筋,特别是阳台雨蓬的悬挑筋,起作用的就是有效高度,最不易保证。干活最费事费工最经常发生事故的,都出现在板的悬臂筋上。

看来若想坚决不许人们在板扣筋上踩踏,是谁也做不到了,那么既然如此,有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呢?本文就想探讨这个问题。

1.设计时,设法取消板扣筋,把负弯矩筋的力让板主筋正弯矩来替代,增加板主筋的承载力,即加粗主筋直径缩小间距,假如钢筋用量与以往相差不多,这个设想就能行得通。假如增加一两公分板厚,此设想应该是可行的,就像空心楼板,板主筋若是采用冷轧扭筋或者冷轧带肋钢筋,主筋的延展性和弹性都小强度高,一定没问题。

2.取消不了板扣筋,板扣筋直径在12及以下,要求必须采用焊接网片,并且网片上还得焊有支撑点(起到马凳作用);板扣筋直径在14以上,也必须采用不不少于5个支点的马凳(坚决不允许用几字型马凳),间距不小于1米且与扣筋绑牢。严格一点说,板扣筋上必须得能够让人踩在上面而不走样变形,必须得抗踩才行。方能彻底解决。

3.至于靠法规,靠管理,仍然按原先的章程,板扣筋永远稀里糊涂。科学是要来真的,来实的,不是想象和唯心。只有进入混凝土当中看看钢筋的样子,才能证明,可人们又做不到。

偷偷地亲眼目睹,秘密的跟踪监视一下板扣筋吧,别选样板工地,人家精心作秀你无法发现,一百个工地最好能选80个,专挑杂牌队伍私访,自然水落石出。

可当今的包工头制度,又有哪个工人班组不是杂牌的不是临时凑合的呢?外地不知,原来的建筑公司,20年来早已成了空壳,只剩下几个管理人员了,原来公司里的工人全都自己另外找活干或者包活干,有的成了大老板开发商,有的勉强糊口度日。
免费打赏
ljc0824
2007年06月22日 12:55:37
2楼
还有这种事? ................
回复
lipengwj
2007年06月22日 13:49:42
3楼
以下是引用hljqghjz@co163在2007-06-22 11:07:37.0发表的内容:
为“板扣筋”呐喊
1.设计时,设法取消板扣筋,把负弯矩筋的力让板主筋正弯矩来替代,增加板主筋的承载力,即加粗主筋直径缩小间距,假如钢筋用量与以往相差不多,这个设想就能行得通。假如增加一两公分板厚,此设想应该是可行的,就像空心楼板,板主筋若是采用冷轧扭筋或者冷轧带肋钢筋,主筋的延展性和弹性都小强度高,一定没问题。
你象在讲故事!空心楼板是简支的,现浇板是连续板,取消扣筋在板的端部是要出现裂缝的!你见过框架梁没有上部钢筋吗?老老实实地按图施工,不要乱说,若人笑话!
回复
hljqghjz@co163
2007年06月23日 22:47:20
4楼
回复 板扣筋 网易结构

回复3楼的同仁: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次经历,大约在10年前,我参建一座6层的住宅楼,承包钢筋活,记得是第一层楼板,就有一间房,开单是3.3米,进深大约是6米,图纸上画着主筋直径8 的一级钢间距150,没有设计扣筋,板厚是120,我已经做了扣筋,但是还想问一问领导,上级决定:“按图施工”,(那时还没有实行监理制),我一来气,也就按图绑扎了(其实明知是设计人员遗漏了扣筋),真的没绑扣筋,是连续板当中的一块,这些年来,这事儿一直令我耿耿于怀,忧心忡忡,可是,十多年过去了,事到如今,没有发生任何事故,我真纳闷了。
在我当钢筋工30年的亲历中,目睹了别人也听说过别的工地,板扣筋时常被人踩成饼,“稀扁溜薄”,随即埋进混凝土中,可从来没听说哪个工程出现事故,你说怪不怪呀???
不信你问问干过钢筋活的农民工,看看工地的扣筋有多少能保证质量的,特别是有效高度,你就知道原委了。要知道“有效高度”这4个字,可是专业术语哟。
(板扣筋的“有效高度”降低一半,板扣筋的作用力便减少一半。板扣筋和主筋在一个层,板扣筋形同虚设,只当石头子用,这是我说的。)
从以上事例证明,1.板扣筋的质量,主要体现在高度上,在施工中,“高度”非常难以保证,几字型马凳须用到相当的密度才能起作用,工地一般都是用来应付了事的。2.在设计时,充裕的安全系数已经埋没了板扣筋的作用力,当板扣筋贴在主筋层时,楼房也不会出事,但是,钢筋资源和人工在无形中就浪费掉了。
所以,我才提出取消板扣筋的建议,尚且用增加主筋的强度来替代。
但是,我还有2呢,2 的意思是,无论用什么方法,必须保证在板扣筋上面能够允许走人而踩不坏踩不倒板扣筋,因此考虑到焊接网片,和用大型马凳。
我写此文,主要是看不惯板扣筋被踩扁后埋进混凝土中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你以为我是在这里说着玩的吗?不是的,是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实际和想法,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真理是在实践中的。
梁的工作原理,也是利用其“有效高度”,梁的上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没有上层钢筋也照样。因为上部主要受压力。连系梁则是另外一码事了。
回复
yms168
2007年06月23日 23:24:07
5楼
不好控制,确实如此,但不是不能控制,多加支点--马凳筋,还是可以保证的,现在是主体检测的一个项目之一,如果不好好做,到时候也是要浪费银子的了!
回复
hljqghjz@co163
2007年06月24日 12:53:06
6楼
如果规范规定,板扣筋上面必须得能禁得住走人踩不变形,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是对国家提‘建议。修改规范。
回复
lchhui99
2007年10月16日 16:46:22
7楼
现场人员复杂,确实是不好控制!



回复
wy736872729
2007年10月16日 19:42:09
8楼
虽然施工有难度,但一定要作的.没听说连续板不加负筋的.假如你家盖房,连续板能不设负筋?恐怕是施工结构安全意识问题。行走不便,可以在梁上穿行的嘛。怕麻烦,当然在板上乱走,肯定会让负筋变形。
回复
zihuixing
2009年07月05日 17:05:31
9楼
设计的保护系数比较大,所以没出事 。如果涉及系数降低就不行了,那样的楼板就会开裂的。
回复
xinzhuye
2009年07月05日 17:52:20
10楼
要保证足够的马凳,铺设好施工通道,质量应该没问题!
回复
zss1978
2009年07月05日 19:38:48
11楼
我觉你你完全在搞笑,好像痴人说梦一样的,没有施工好是施工和监理的事情,一般大项目和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很容易做到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