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交通一体化全线提速
hsh21th
hsh21th Lv.7
2007年06月15日 11:59:19
来自于铁路工程
只看楼主

今年在菲律宾宿务召开的第12届东盟峰会上,东盟10国领导人联合发表了《到2015年加快建成东盟共同体宿务宣言》,计划提前5年实现“远景目标”,全面加速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承诺到2015年建成以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等为支柱的东盟共同体。而东盟交通一体化作为东盟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已开始显现提速迹象。东盟交通一体化的加速,显示出东盟加速推进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坚定决心。     日前东盟秘书处发布公告称,东盟各国考虑到交通产业对发展区域和国际贸易所起的后勤保障作用,迄今已达成数项区域性交通运输协议,主要包括:互相承认商用车辆检验证明;发展东盟高速公路网;简化货物转运手续;发展联运;扩大开放航空货运服务等。同时为加强旅游运输服务一体化,东盟各国也开发了一些海、陆、空旅行合作项目。  

今年在菲律宾宿务召开的第12届东盟峰会上,东盟10国领导人联合发表了《到2015年加快建成东盟共同体宿务宣言》,计划提前5年实现“远景目标”,全面加速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承诺到2015年建成以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等为支柱的东盟共同体。而东盟交通一体化作为东盟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已开始显现提速迹象。东盟交通一体化的加速,显示出东盟加速推进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坚定决心。  
  日前东盟秘书处发布公告称,东盟各国考虑到交通产业对发展区域和国际贸易所起的后勤保障作用,迄今已达成数项区域性交通运输协议,主要包括:互相承认商用车辆检验证明;发展东盟高速公路网;简化货物转运手续;发展联运;扩大开放航空货运服务等。同时为加强旅游运输服务一体化,东盟各国也开发了一些海、陆、空旅行合作项目。  

  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文莱四国为执行“东盟东部增长区路线图”,一致同意将加强增长区的空中联系作为今后的发展重点,并在今年1月份签署了《增加航线的谅解备忘录》。东盟东部增长区民航领域全面开放是4国航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全面开放东盟东部增长区民航领域,开辟更多航线,将促进该地区的旅游业、投资和经济的更快发展。航线合作涉及到该区域的13个城市,其中,亚庇、古晋、文莱斯市、巴里克板、坤甸市、达沃市和三宝颜开放第5航权。  

  由于东盟10个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各国加快交通建设和推进道路、港口和空运基础设施改造,是缩小彼此间经济差距,努力构建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最重要的一步。  

  2007年印尼政府对19项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进行了招标,全部工程价值约70亿美元,包括高速公路、电信设施、饮用水工程、港口及机场建设。法国船运企业CMA—CGM公司今年3月获准以BOT方式投资2.5亿美元,兴建印尼巴淡巴都安巴国际海港,同时得到印尼政府准予的50年经营权。该海港码头长700米,建成后可容纳120万个标准集装箱,将成为东南亚地区继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港之后的又一重要港口。日本与印尼共同修建总金额9亿美元的雅加达地铁工程,可望于2008年动工,4年内建成。同时日本与印尼共同兴建总值8亿美元的中加里曼丹煤运铁路工程。马来西亚MTD公司在印尼投资2.4亿美元建设长达39.2公里的高速公路,预计通车后每天通过该路段的车辆将达到3.7万辆。  

  越南日前通过了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目录。据此,从现在起到2020年,越南需要投资675.7亿美元建设交通网络。在2010年之前,主要建设包括北—南、河内—胡志明市、中越“两廊一圈”和重点经济区内的高速公路,建设云峰港和海防木门港国际集装箱中转港,以及后江入海口码头。2010年到2020年,完成中越“两廊一圈”高速公路建设,建设从平阳省至林同省多乐高速公路。铁路方面,批准5大铁路投资项目建设计划。航空方面,建设同奈龙城国际机场。  

  为吸引更多外资投资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完整的物流网络体系,菲律宾政府将出资3720亿比索修建4大交通动脉,如塔加路一级公路、苏比克—克拉克高速路、北铁、南铁,以及一些海港、机场等。预计这些工程在2008年开始动工。美国欲投资4亿美元扩建位于克拉克经济特区的国际机场,以及苏比克—克拉克经济走廊的配套设施,以帮助菲律宾将苏比克—克拉克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物流中心。该工程将于今年开工,预计2010年完工。  

  马来西亚柔南伊斯干达经济区是马来西亚未来20年的区域发展重点,马来西亚斥巨资拟将其发展成集商务、投资、休闲及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都市。  

  泰国近期批准建设5条地铁线,预算金额达到1600多亿铢,预计5年内完成联通,全长222公里。柬埔寨东部地区交通大动脉8号公路日前开工建设,同时湄公河大桥和洞里萨河大桥计划近期陆续开工。缅甸腾密二级公路近日已通车。印度将投资1.03亿美元改造缅甸的实兑港。  

  在交通一体化过程中,东盟各国积极与各方建立伙伴关系,如鼓励货代企业、航空公司、港口、船东协会、货主协会等私有经济组织参与其大量工作;与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实施运输联合方案;与亚行、国际民航组织和国际海运组织等国际性、区域性机构进行合作。东盟正计划使欧盟、韩国、俄罗斯、美国加入其运输联盟。

hsh21th
2007年06月15日 12:00:43
2楼
德国高速公路养路费政策
2003年8月31日零时起,德国将采用新的收费系统向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LKW)收取养路费,这一系统经过两个月的试行期后,将于2003年的11月2日正式运行。

4个目的
联邦政府引入高速公路大货车养路费政策的目的之一是让大货车承担起建筑、维护、经营德国高速公路的部分费用。据统计,一辆40吨重的大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1遍,对路面的损耗程度,相当于一部小轿车在上面行驶60,000遍。因此德国政府认为,大货车主有义务赞助德国的公路基础建设;取代以往的税收和出售过路票的融资方式,采用与行驶里程数挂钩的新的养路费系统。
之二,为了平衡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的比重。高速公路行驶的成本增加了,货物运输必然会向其他途径首先是铁路上转移,德国的铁路和内河航运因此也获得更多的机会。而且每公里养路费的高低和货车的车轴数和污染级别成正比,这也支持了联邦政府的环保政策。
之三,大货车缴纳养路费带来的额外收入,解决了德国扩建交通道路的资金紧缺的问题,主要是投入到德国长途公路干线的建设中去。
之四,德国的全自动高速公路缴费系统将在全欧洲乃至全世界树立一个榜样。不仅带来了新的商机、新的就业机会,更将推动德国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
回复
hsh21th
2007年06月15日 12:01:06
3楼
基本内容
法律依据,2002年4月12日通过并开始实施的高速公路养路费法-ABMG,规定了诸如哪些车辆在哪些路段要付费、如何监控等内容;另外还有联邦政府、交通部3项法规,规定了养路费的高低以及向大货车收取高速公路养路费的所有其他细节。在欧盟的相关法律依据是1999年6月17日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向使用某交通路段的大型货车征收费用”的1999/62/EG号指令。
需付费车辆,所有超过12吨的货车(含挂车),不论所属国籍,不论是否空载,都必须为行驶过的高速公路路段付费。
免付费车辆,包括客车以及以下车辆:a.军用车、警车、民政救灾车、救火车和其他提供危难救援的车辆。b.国家专门用于道路维护、管理,道路清洁、冬季除雪铲冰车辆。c.专门用于舞台表演和马戏团宣传车辆。以上车辆都属于非专门货物运输车辆。免付费车辆必须事先提供相关资料,登记申请;相关部门(联邦货运局、海关、警察)有权随时审查。
需付费路段,除德法边境A5号高速公路和德瑞边境A6号高速公路外,所有的德国高速公路都需付费,包括加油站和休息站。未来有可能在某些联邦公路段也收费(在大量的货车司机规避高速路走联邦公路的情况下),但目前并没有相关法规出台,在全德范围的联邦公路上收费是违背欧盟规定的。
相关数据,目前德国收费高速公路段全长12,000公里,出入口2213个,高速公路交叉口251个;需付费大货车共计120万-140万辆,其中40万-50万辆是外国车;一年行驶里程数总计227亿公里,35%是外国货车行驶的;每公里收费平均12.4欧分;实行养路费政策后,每年大约可收入28亿欧元。(数据来源:联邦货运局2003年统计预测)

回复
hsh21th
2007年06月15日 12:01:36
4楼
执行单位
德国交通部BMVBW,负责制定相关法规,提出项目在欧洲范围内招标,养路费收入由系统服务公司Toll Collect交给交通部转交财政部。
联邦货运局BAG,属于德国交通部下的一个独立运作的执行局,总局在科隆,在全德还有8个分局和3个重点任务分局。总局设有一个局长一个副局长,4个部门,其中第4部门是专门为德国的高速公路养路费系统新成立的,其下又设5个业务组。联邦货运局具体负责招标事宜,它也是中标公司的官方合同伙伴;既监督运输公司、货车司机的交纳养路费情况,又监督中标公司遵守、履行合同情况。
Toll Collect服务公司在竞标中获胜,它是一个由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德国电信和Cofiroute S A共同组建的公司,和联邦货运局形成公共-私有伙伴关系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Modell)。负责开发、维护全德养路费收费系统,提供服务;建立通畅的缴费渠道,通过信托账户将缴费人缴纳的养路费转交给德国交通部;还负责研制养路费缴纳监视系统的必需设备。

高速公路养路费系统
系统结构
养路费系统
双渠道养路费缴费系统
监控系统
全自动缴费系统
预缴费系统
手动方式
缴费机 其他方式
网上缴费
卫星系统

全自动缴费系统:德国高速公路养路费系统的精华就体现在这个全自动缴费系统上。它运用了目前最先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技术,汽车行驶过高速公路,就有隐形计费器自动收费。具体程序如下:运输公司或是运营货车向Toll Collect公司进行注册,每辆车得到一个汽车卡,卡片上存有该车最重要的资料如车轴数、重量、污染级别、常走路线等,货车凭卡在Toll Collect公司的特约服务商那里安装车载感应器(设备免费提供,但需预交300欧元养路费;安装以及拆卸需付费,需时约4个小时,且要事先预约);以后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车载感应器与卫星导航系统自动感应,将行驶过的路段和所需付的费用累加通过GSM反馈到Toll Collect公司的中央计算器。
预缴费系统,即运输公司通过缴费机或是互联网为计划行驶路线事先缴费的方式。缴费机缴费不用事先在Toll Collect公司注册,比较适合于那些不经常行驶高速路的司机。缴费机上有德语、英语、法语、波兰语可以选择,通过电脑触摸屏操作,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后,电脑可以自动计算出最短的路程和所需付的费用,可以用汽油卡、信用卡、银行卡或是现金的形式交费;如果还有问题,可以按缴费机上的人工服务键,有Toll Collect公司的客服人员提供多语言服务(目前Toll Collect公司大约有300余人,其中客户服务中心人数最多)。缴费成功后,用户得到一个收据,上面有车辆资料、预行驶路线、路段长度、所付费用、16位预定号码和有效期等内容,以备联邦货运局检查。全德国大约将有3500部缴费机分布在各个加油站、休息站、边境线等地。
网上预缴费需要先在Toll Collect公司注册,网上交费的好处在于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每个注册用户有一个“电子钥匙”用户名和密码,缴费信息和用户资料都是保密的。用户网上交纳养路费不需要安装特别软件,只要登陆互联网连接到Toll Collect公司主页即可;后台操作系统由Toll Collect公司解决。其他步骤与缴费机缴费类似。
回复
hsh21th
2007年06月15日 12:01:48
5楼
缴费监控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制裁
Toll Collect公司提供给联邦货运局全套的高效监控系统。联邦货运局和海关官员有权检查各个货车交纳养路费的执行情况。联邦货运局负责对各种违规行为的制裁。
监控系统包括固定式监控(固定站点检查)和移动式监控(沿高速公路线)。
全德国要在高速公路上搭建300座监控桥进行固定式无人监控,桥高7.5米,车辆通过此桥前15米就开始进入监控区。如果货车安装了前文提到的车载感应器,立即就可以将车辆交纳养路费的情况反馈到监控桥;如果车辆没有车载感应器,桥上的摄像头采集到的数字图片被就发送到数据中心,在那里检索所有通过缴费机和互联网交纳养路费的车辆的信息,从而验证车辆有没有按照它的车轴数和污染级别为行驶过的路段缴纳相应的养路费。如证实依法缴纳,图片数据就被删除;如果有违规行为,图片数据就被保存,由联邦货运局继续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固定式监控还包括在固定地点的人工监控。主要是在监控桥附近的一些路边停车场,联邦货运局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如果监控桥发现有违规车辆,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不出10秒钟,就会把信息传递到固定监控站的工作人员手里,那里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更为详细彻底的检查,并对证实违规的车辆施以罚款。
移动式监控主要是指联邦货运局的大约300辆流动监控车,共有535名监控员负责养路费的流动监控。利用DSRC通讯技术,监控车可以对所有经过的大货车(安装了车载感应器的)进行自动监控;车上还加装了电脑设备,利用GSM技术可以连到Toll Collect公司数据中心,从而也可以对使用预缴费系统的车辆进行检查。
联邦货运局还会抽查各运输公司的经营账目,来检查他们有无依法交纳养路费。
如果货车没有及时交纳养路费,又无法确定真实行车里程,可以事后按照500公里的行车里程进行补交。如果货车司机有逃避养路费、不(及时)出示缴费收据、不配合检查等违规行为时,可以处以最高20,000欧元的罚款。

回复
hsh21th
2007年06月15日 12:02:12
6楼
可能带来的影响
1.针对引入高速公路养路费政策后,货车会不会避开高速公路改行联邦公路和州内公路的疑问,德国交通部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绝大多数的运输公司不会为节省少量的金钱而损失大量的时间,得不偿失。高速路转移到公路上的货物运输大约介于2-4%之间;而且具体的路段转移情况也不同,未来有可能制定相关法规,在某些具体公路段也征收养路费以遏制货物运输大量往公路上转移。
2.对货车行业的影响,以一部40吨的货车一年行驶100,000公里高速路为例,它每年要交纳约12,400欧元的养路费,而以前它只用购买1400欧元的过路票,费用每年增加了11,000欧元,货车运营的成本大约增加了7-9%。
3.高速公路养路费政策实施以后,增加了的收费会不会转嫁到普通消费者的身上,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德国政府声称:通过多种调研,他们认为由于引入了养路费系统而导致对德国物价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的费用不会超过0.15%,因此对德国消费市场的不利影响“几乎”是可以排除的。
回复
hsh21th
2007年06月15日 12:02:23
7楼
项目落实情况
截止到2003年8月18日,项目执行单位Toll Collect公司共发出了328,000张汽车卡,制造出了174,000个车载感应器,其中51,000个安装到车辆上,建起了110架监控桥,放置了2400部自动缴费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