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介绍
19076347
19076347 Lv.4
2007年06月03日 00:14:22
来自于学生专栏
只看楼主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成立于1997年11月,由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   建筑学系和土木工程系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华南工学院成立时的主要学系,其历史还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先迅速发展成一所能承担国家超大型重点建设项目和高新技术工程设计任务的国家综合甲级设计研究院。   建筑学院各学科均有悠久的历史,早期有一批留学欧美日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在此执教,今天的建筑学院更是汇聚天下英才,引来八方学子。师资中有来自全国各重点院校培养的优秀拔尖人才,以及来自欧美日的“海归派”,更多的是像何镜堂院士这样由自家沃土孕育出来的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建筑学院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优秀学子,还接收海外前来求学的留学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成立于1997年11月,由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

  建筑学系和土木工程系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华南工学院成立时的主要学系,其历史还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先迅速发展成一所能承担国家超大型重点建设项目和高新技术工程设计任务的国家综合甲级设计研究院。

  建筑学院各学科均有悠久的历史,早期有一批留学欧美日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在此执教,今天的建筑学院更是汇聚天下英才,引来八方学子。师资中有来自全国各重点院校培养的优秀拔尖人才,以及来自欧美日的“海归派”,更多的是像何镜堂院士这样由自家沃土孕育出来的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建筑学院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优秀学子,还接收海外前来求学的留学生。

  建筑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建筑领域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咨询,“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基地。

  建筑学院产学研合体模式:全国高校唯一

  说起产学研,基本的模式大家并不陌生,华南理工大学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创新在国内也是颇有口碑。而华工建筑学院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则韵律独到,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三赢之路。

  产学研自成一体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这是华工几十年来的优良传统。1997年,华工建筑学院开始探索产学研“合体”之路:教学主要由学院的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负责,科研由学院统筹,学院里有若干个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直接在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设计院)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设计院自身就是产学研三结合的团队。这样的模式,在教育部所属全国高校中尚无成功先例,华工建筑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们就是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发挥高校优势的产学研结合道路。”华工建筑学院院长、设计院院长何镜堂说。

  整个学院由此成为一个三结合的整体。依托华工建筑学院的设计院是一个独立法人单位,其成员与建筑学院科研人员关系紧密:设计院人员以工程设计为主,与学院老师互相兼岗,相互以动态比例每两年轮换一次。设计院既是生产基地,也是教学实践基地,同时以学院重点学科的发展作为支撑--产、学、研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经过多年的完善,这种独具特色的模式已在同行中间摘得数项“中国之最”,获奖等级和数量、人均效益、团队运作等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享有建筑学科的强大后盾

  2006年初,华工设计院在广州103层西塔设计过程中发现,该工程巨型斜交网格外框筒节点原方案不尽合理。经过土木工程专业科研人员的结构节点优化分析,他们应用约束混凝土的原理提出了一个新型的节点,该节点具有更符合建筑师的要求、重量轻、节省材料、施工方便的优点,经过一系列的试验验证,该新型节点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免费打赏
19076347
2007年06月03日 00:14:42
2楼
“广州西塔施工图设计过程是我们产研成功结合的一次范例。”设计院副院长韦宏说,“我们在工程设计中应用新技术需要的实验可以利用学校科研设备自主完成,同时直接得到建筑学科的专业技术支撑,这是社会上的设计院不可比拟的。”

  充分享有高校的科研条件、人才资源、理论指导、技术支持,这是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企及的优势,华工建筑学院的产学研合体模式实现了这种真正的“无缝对接”。拥有建筑学科的强大后盾,加上自身实力非凡,华工设计院影响力日见提升,铸就了一个个知名的品牌。作为2006年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建筑设计公司之一,华工设计院以最小的规模完成了强大的社会效益。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创新

  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广州新体育馆、广东省科学城,新型大跨度结构施工监控技术得以应用。

  广州西塔、广州会展中心,动态能耗分析得以应用。

  北京奥运会场馆、广州歌剧院,物理环境模拟分析得以应用。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华工逸夫人文馆、广州大学城华工校区及广东药学院校区,岭南建筑理论得以实践。

  大型复杂结构分析、大型桥梁检测……一次又一次,华工建筑人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院平台完成了成果转化。

  “建筑科学的研究成果不仅体现在科技奖项、论文,还应在重点建筑项目上得到立竿见影的体现。”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工建筑学院教授吴硕贤说,在这一科研领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创新”。

  适应学科特点需求,华工设计院成为整个学院的生产基地,以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法律平台,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了学院科研成果通过最直接途径付诸实践检验。而这些成果经设计院平台在实际项目中检验成功后,上升到国家、行业、地方的工程建设标准,得到了广泛采用,其辐射范围是全国性的。华工建筑学院近五年来一批批项目被采用,这在全国高校同行中间,又是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教学不是空中楼阁

  “光谈理论培养不出建筑师。学问必须要靠实践来总结、提高。”何镜堂院长介绍,“建筑学院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在设计院参与实际项目的运作,很快就能上手。”

  建筑科学是多学科交叉领域,“理论与实际结合”对它而言显得尤其重要。“空中楼阁”式的教学培养不出合格的建筑学人才或者土木工程人才。华工设计院现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人,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但对整个建筑学院乃至全校而言,它发挥着一个教学实践平台的关键作用。通过这个平台,相关专业的学生获得实践机会,了解实际工程设计进程;教师得以充实教学内容、更新观念;“教”、“学”双方的才能、知识、方法、技能都在此得到提炼。行内评价:华工建筑学院是一个出人才出成果的地方。“这里的学生创作和动手能力强”得到了社会公认,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长期居高。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建筑类唯一

  立足亚热带面向全世界
回复
19076347
2007年06月03日 00:14:58
3楼
四月的第一个工作日,科技部正式发文,同意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申请。这是我国建筑类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组一致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次申报如同一场遭遇战。”实验室副主任肖大威说,“在众多的强手之中亮剑得胜,除了由于对申报工作有长期充分准备,我们准确的定位、深厚的底蕴起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如果不能大大提高建筑技术含量,将造成财力的巨大浪费。”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室主任吴硕贤认为,一个以建筑科学为核心,整合多学科技术的科学研究是新世纪建筑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同时,如何正确定位自己,才能充分发挥优势,走有特色之路?在长期的探索中,华工建筑人找到了一个关键词:亚热带。

  中国的亚热带区域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超过全国总数50%,其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和土质状况形成了独有的城市建设特征和工程技术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华工拥有多个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建筑科学实验室,并在理论联系实际、以多学科研究为基础支撑建筑科学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在气候能量观测研究、建筑防灾减灾等亚热带特征明显的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乃至国际先进水平;近年获得建筑领域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各类奖励共182项,其中“佛山兆祥黄公祠保护工程”、“从化广裕祠修缮”分别获得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荣誉奖、“亚太地区杰出奖”第一名,华南快速干线番禺大桥施工监控、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理论与应用等成果分别获得省级、部级一等奖。

  我国面向建筑科学领域建立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并不少,但面向亚热带区域的建筑科学研究机构只有该校的“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独特的定位,加上研究成果丰富,科研师资队伍强大,使华工建筑人赢得了评审专家们赞许的目光。
“‘亚热带’是实验室的大方向,但并不是终极目标,更不会成为局限。”中国工程院院士、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何镜堂告诉笔者,他们以建设具有亚热带特色、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实验室为目标,将进一步促进广东城市建设模式的发展并向更大范围推广,促进国家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科研队伍:打造优质“钢筋混凝土”

  走进实验室,你会被一种安静的忙碌气氛打动。“我们年轻人多,总感到干劲十足,一钻进项目里就不想停下来了。”实验室主任吴硕贤说。

  实验室包括三大核心研究方向,“亚热带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技术”的学术带头人何镜堂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设计理论与实践成果卓著;“亚热带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节能”的学术带头人吴硕贤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建筑与环境声学、建筑空间人的行为模式、环境心理以及使用后评价等方面成就突出;“亚热带建筑结构与防灾减灾技术”的学术带头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佑启和大跨度空间结构和桥梁结构专家韩大建。实验室目前的57名固定人员中,博士生导师占48.9%,教授占70.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4.5%,45岁以下的教师占53%。此外,在实验室学习的在校硕士研究生590多名,在校博士生150名,在站博士后13人,这支研究生队伍成为实验室主要的科研生力军。

  实验室主任吴硕贤说:“团队就像土壤,必须把粗细不一的砂子合理搭配、优化结构。”研究生们听到此言,会意地笑了:“那是在打造钢筋混凝土!”年轻化的团队架构,大比例的高层次人才,合理的梯次搭配,让这个科研队伍攻关力量强,充满生机。

  领军人物:“安静地把事情做出境界来”

  一名优秀的学术团队带头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吴硕贤回答:高瞻远瞩,善于团结。

  “吴老师完全具备了这些品质。”实验室里的年轻人异口同声。博士小袁说,这两个优点对于吴院士而言,远只是冰山一角。“他就像一坛陈年老酒,生命单纯,至甘至醇。”

  吴硕贤,我国建筑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建筑技术科学方面的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工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拟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主持并完成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创声学虚边界原理,其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获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学术视野开阔,以“倾注生命”的态度对待每一项科研工作,也将这种态度投入到对优秀团队理念的贯彻上来。

  “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善于研究、解决问题的帅才,年富力强的专精骨干;需要良好的学风,团结、不内耗的氛围。这样才能攻坚不懈,做出成果来。”吴硕贤表示,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加大投入,引进最先进的设备、最优秀的人才,重点突破国家急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并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他说:“我的信念比较实事求是,要能用,而且用得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成果。”

  吴硕贤教授学风严谨,淡泊名利,平易近人。问及对他的印象,同事们回答:“儒雅得体,文理兼通,是一个真正的学者。”领军人物自身的人格魅力形成了榜样力量,凝聚力的作用清晰可感:“虽然觉得老赶不上他,但心里总是以他为底线”,“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安静地把事情做出境界来”。
回复
19076347
2007年06月03日 00:15:35
4楼
建筑设计研究院:全国高校第一

  2007年3月底,从竹影婆娑,繁花点缀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传出一阵欢呼:研究院荣获“2007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公司”的称号(该奖项由亚太地区最大的专业建筑媒体集团BCIAsia颁发,旨在表彰国内为建筑和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卓越的建筑设计公司)。这次获奖,是继去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设计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获得的又一殊荣。近十年来,在建设部优秀设计评选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获奖项目常名列前茅,在教育部的评选中,他们更是雄踞榜首。
一个成立短短28年的设计院,获得部、省级以上的优秀设计奖就有80多项,其中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获得了设计界的最高荣誉——国家金质奖,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获2005年全国十大建筑科技成就奖。在大型国际设计投标中更是一举夺得了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羽毛球馆和摔跤馆的设计权。

  一个成立短短28年的设计院,你能在我国每个省的大学新院校规划里,看到它的神来之笔,诸如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广州大学城……

  一个成立短短28年的设计院,设计项目从起步于广东的台山、东莞到进入广州,从广州跻身全国,再到成为国家甲级设计院乃至当选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公司,无人否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我国建筑设计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每一步漂亮的转变是如何完成的?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这一切当然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领军人物——何镜堂院士分不开。

  领军人物何镜堂

  建筑大师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岭南地区建筑科教工作的领航者。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主持了100多项重大建筑工程设计项目,作品屡获国家大奖,在建筑理论方面首创“两观三性”创作理论,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著;他不仅带出了一批思想敏锐而又功底扎实的青年设计师,更培养了设计院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精益求精的优良院风。他的学生和同事都亲切称呼他为“何老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成长其实也就是我的成长”设计院院长何镜堂院士对笔者说,“做建筑也是做人,成功=勤奋+才能+机遇+人品”。

  虽然已身为院士,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何镜堂在工作上却无丝毫放松。他对自己要求甚高,69岁的高龄,还常作“空中飞人”。白天快节奏地处理各项工作,夜晚经常和学生讨论方案至深夜一、二点,大家戏称为开“夜总会”。何院士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对待学术问题一丝不苟,讨论中学生和同事对他的方案有不同意见,都直言不讳。“老师眼光开放,没有门户之见”学生说,“他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敬业执着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大师风范”。

  “何老师都这样搏,我们更得搏啊!”设计院的同仁说。

  团队精神是特色

  能进入设计院工作的个个是精英,1998年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全国青年建筑师设计大赛”评选中,设计院就有三人榜上有名。200来人的团队,其中正副教授和高级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就有100多人,如何让这些人拧成一股绳呢。要知道,现代建筑创作设计面广,尤其是大型的工程项目,技术复杂,创新性强,工程量大,决非一、二个人所能胜任,需要团队的整体力量才能打胜仗。

  “一靠合理的机制,二靠敬业精神,三靠人品”何院士说,“建筑设计讲究合作,不是每个人都去唱主角,要善于合作”。

  每逢遇到大型的或技术复杂难度大的项目,设计院就由院长或总建筑师亲自挂帅,发挥中青年骨干和研究生的智慧和才能,形成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创作小组。这个创作集体由导师、中青年骨干、研究生三结合组成“金字塔”结构,能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大家都感到自己是主人,彼此互教互学,互相配合,相互熏陶,而不仅仅只是依靠老师一个人,团队整体水平迅速提高,从只能承担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到可以承担103层、高432米的超大型、高难度技术要求的广州西塔设计,体现了设计院综合实力的巨大飞跃,在高校规划、超高层建筑、体育建筑、会展建筑

  和博物馆建筑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称这个团队是他见过的最有凝聚力的团队。

  “扬高校优势,树精品意识,创优秀设计,送真诚服务”是办院方针

  多年来,设计院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坚持“扬高校优势,树精品意识,创优秀设计,送真诚服务”的办院方针,坚持产学研三结合的道路,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创建团队,抓建筑创优和人才培养。

  在何院士的带领下,建筑系与设计院之间能密切合作,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近年来,建筑系一直以优秀级通过专业评估,成为全省重点学科,设计院投身于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岭南,面向全国,建立了良性运作发展机制,在建筑创优和人才培养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并创立了教育建筑品牌,成为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产值上亿元、设计成果丰硕的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
回复
yegary
2007年09月17日 19:29:06
5楼
身为华工人,看到这样的帖子,倍感亲切。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