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pH值为什么会升高
zgang198166
2012年10月09日 15:00:17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现在在调试一个项目,主要处理环氧大豆油废水。工艺为隔油-调节-气浮-氧化-沉淀-pH调节-厌氧-A/O-SBR。其中氧化利用废水中残余的双氧水形成fenton反应。沉淀采用液碱调减性后沉淀,并在中间水池调整pH值为6~7后泵入后续生物处理工艺。厌氧池目前只是过水,并没有投加污泥。氧化段由于双氧水浓度高,投加的亚铁也很多。工程上的问题是:1、废水经过厌氧罐后ph会升高到9左右,而且水发黑,造成后续生化工艺ph值也在8~9左右。取厌氧罐、A池及O池的上清液加酸进行小试,虽然能调整到中性,但时间一长还会升高到8~9之间,并且厌氧罐的水加酸后有臭味,而且会变成淡的灰白色,长期静置后有灰白色沉淀在瓶底。实际运行中A池的处理效果有,COD大概30~50%的处理效果,而O池则一点效果没有,而且表面白色泡沫较多,我估计是厌氧罐内硫酸盐还原所致,但是加酸后应该不会返碱性。2、氧化沉淀的出水呈茶色或橙色,这是因为亚铁加多造成的吗?请问哪位高手有好的办法解决上面问题。谢谢

现在在调试一个项目,主要处理环氧大豆油废水。工艺为隔油-调节-气浮-氧化-沉淀-pH调节-厌氧-A/O-SBR。其中氧化利用废水中残余的双氧水形成fenton反应。沉淀采用液碱调减性后沉淀,并在中间水池调整pH值为6~7后泵入后续生物处理工艺。厌氧池目前只是过水,并没有投加污泥。氧化段由于双氧水浓度高,投加的亚铁也很多。工程上的问题是:1、废水经过厌氧罐后ph会升高到9左右,而且水发黑,造成后续生化工艺ph值也在8~9左右。取厌氧罐、A池及O池的上清液加酸进行小试,虽然能调整到中性,但时间一长还会升高到8~9之间,并且厌氧罐的水加酸后有臭味,而且会变成淡的灰白色,长期静置后有灰白色沉淀在瓶底。实际运行中A池的处理效果有,COD大概30~50%的处理效果,而O池则一点效果没有,而且表面白色泡沫较多,我估计是厌氧罐内硫酸盐还原所致,但是加酸后应该不会返碱性。2、氧化沉淀的出水呈茶色或橙色,这是因为亚铁加多造成的吗?请问哪位高手有好的办法解决上面问题。谢谢
feishuizhan
2012年10月10日 23:24:27
2楼
刚好这两天在看一体硫酸盐还原菌的书。发表一下愚见。PH升高,水发黑,加酸后有臭味,灰白色的沉淀,这些都是硫酸盐还原菌(SRB)引起的。SRB在还原过程中,消耗H+,生成碱度,所以PH上升。SRB还原的产物是H2S,在水中的形态与废水PH有关。PH小于7,90%的H2S以游离H2S存在。PH7.0时,50%以游离H2S存在。PH8.0以上,主要以HS-存在。由于前端FENTON引入FE2+,所以会生成FES,FES呈黑色。FES加入酸后,生成H2S,所以有臭味。灰白色的沉淀是S。H2S等二价硫在好氧条件下,会被空气中的氧或水中的硫细菌氧化成S,所以有灰白色的沉淀。
这些问题都是以前困扰我的难题,是不是还有周围的居民反映你臭气问题啊?呵呵,看到你仿佛看到以前的我。
给你个建议,建立硫酸盐,硫化物,碱度分析,这些数据非常有用。同时,将厌氧进水PH控制低一些,水量大一些,将部分厌氧出水回流中和FENTON的酸度。我就是利用厌氧的碱度,减少每月了烧碱消耗50%。有效果了记得给我说说。
回复
飞啊飞啊
2012年10月13日 14:33:05
3楼
加到好氧系统的曝气,PH值升高就是厌氧产生碱度造成的,好氧经过曝气生化,硝化反应可以降低PH值。并且能够去除臭味。
回复
zgang198166
2012年10月17日 10:39:35
4楼

请问把什么加到好氧系统?
回复
zgang198166
2012年10月17日 10:42:40
5楼

谢谢你的建议。厌氧出水循环到fenton中和,现场不太好操作,现在沉淀池已经满负荷了。
回复
zgang198166
2012年10月17日 10:53:04
6楼

请问你看的书名是什么?
回复
zgang198166
2012年10月17日 10:53:36
7楼
把帖子顶起来,希望大家都来发表高见。呵呵
回复
飞啊飞啊
2012年10月17日 15:09:17
8楼
出现臭味,厌氧产生硫化氢和氨氮造成的,同时产生碱度,造成PH值上升。
只要经过后面的曝气池,所有问题就会解决,硝化作用可以降低PH至。
回复
feishuizhan
2012年10月17日 23:09:38
9楼
楼上说得有道理,但也要注意曝气时,硫化氢出来后,影响周围环境的问题。

我看的是任南琪,王爱杰写的《废水厌氧处理硫酸盐还原菌生态学》。说实话,收获很大。
回复
弗雷迪
2012年10月18日 08:55:45
10楼
新手,看了大家回复,收获很大。
回复
rabbit_zhou
2012年11月22日 13:55:51
11楼
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