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好多养护的帖子,关于园林虫害方面的很少,我把各个科属的昆虫,详细介绍发上来,方便大家了解昆虫,从而才能更好的防治.所有的园林害虫都是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原尾目Protura\弹尾目Collembola\双尾目Diplura\石蛃目Archeognatha\衣鱼目Zygentoma\蜉蝣目Ephemeroptera\蜻蜓目Odonata\蜚蠊目Blattaria\螳螂目Mantodea\等翅目Is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螳虫修目Mantophasmatodea\竹节虫目Phasmatoptera\革翅目Dermaptera\蛩蠊目Grylloblattodea\纺足目Embioptera\襀翅目Plecoptera\缺翅目Zoraptera\啮虫目Psocoptera\食毛目Mallophaga\虱 目Anoplura\缨翅目Thysanoptera\同翅目Hom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广翅目Megaloptera\蛇蛉目Raphidioptera\脉翅目Neur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捻翅目Strepsiptera\长翅目Mecoptera\双翅目Diptera\蚤 目Siphonaptera\毛翅目Trich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
看了好多养护的帖子,关于园林虫害方面的很少,我把各个科属的昆虫,详细介绍发上来,方便大家了解昆虫,从而才能更好的防治.
所有的园林害虫都是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
原尾目Protura\弹尾目Collembola\双尾目Diplura\石蛃目Archeognatha\衣鱼目Zygentoma\蜉蝣目Ephemeroptera\蜻蜓目Odonata\蜚蠊目Blattaria\螳螂目Mantodea\等翅目Is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螳虫修目Mantophasmatodea\竹节虫目Phasmatoptera\革翅目Dermaptera\蛩蠊目Grylloblattodea\纺足目Embioptera\襀翅目Plecoptera\缺翅目Zoraptera\啮虫目Psocoptera\食毛目Mallophaga\虱 目Anoplura\缨翅目Thysanoptera\同翅目Hom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广翅目Megaloptera\蛇蛉目Raphidioptera\脉翅目Neur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捻翅目Strepsiptera\长翅目Mecoptera\双翅目Diptera\蚤 目Siphonaptera\毛翅目Trich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
一般园林上用的最多的只有九个目的昆虫:直翅目、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缨翅目,根据网友的要求,我觉得还是从植物的分类上来整理虫害会好一些,方便大家查阅。
2楼
先介绍,开掘善跳的直翅目昆虫
为首的是蝗虫
直翅目 Orthoptera
(Ortho-直,ptera-翅)
1 形态特征 体中型至大型。口器咀嚼式;触角多为丝状;前翅覆翅,后翅膜翅;后足是跳跃足或前足开掘足;雌虫多有发达的产卵器;雄虫常会发音。
1.1 头部 多为下口式,少数穴居种类为前口式;头圆形、卵圆形或圆柱形,蜕裂线明显;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上颚强大而坚硬;触角丝状、剑状或槌状;复眼大且突出;单眼2~3个,但一些螽斯科种类缺单眼。
1.2 胸部 前胸特别发达,背板常向后和两侧扩展呈马鞍形,盖住前胸侧板;前胸腹板在两前足基节之间平坦或隆起,或呈圆柱形突起,称前胸腹板突;中胸与后胸愈合;前翅覆翅;后翅膜翅,臀区宽大,平时呈折扇状纵褶于前翅下;前足和中足为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但蝼蛄类昆虫的前足特化成开掘足。
在蝗虫类中,有些种类的翅退化成鳞片状,形似蝗虫的若虫(俗称蝻、蝗蝻或跳蝻)。但是,它们的前翅覆盖后翅,且翅上除纵脉外还有横脉;而蝗蝻的后翅翻转盖住前翅,且翅芽上仅有纵脉而无横脉。
在螽斯和蟋蟀中,其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stridulating organ)。在蝗虫中,其雄虫的前翅和后足腿节外侧上有发音器,但癞蝗科Pamphagidae的发音器在腹部第2背板和后足腿节内侧。在螽斯和蟋蟀中,在其前足胫节基部上有听器(auditory organ)。
1.3 腹部 一般11节;雌虫第8节或雄虫第9节发达,形成下生殖板。蝗虫、螽斯和蟋蟀的雌虫产卵器发达,呈锥状、剑状、刀状或矛状;蝼蛄无特化的产卵器。尾须1对,不分节。在蝗虫类昆虫中,听器位于第1腹节背板的两侧。
2 生物学特性 渐变态。多为植栖性,少数土栖性和洞栖性。个别种类有群栖性,或迁飞习性。多为植食性,少数为杂食性或捕食性,无寄生性。
2.1 栖境 典型的陆生种类。螽斯生活在植物上,蝗虫生活在植物上或地面,蟋蟀生活在石头或土块下,蝼蛄生活在土壤中。
2.2 食性和活动习性 绝大多数种类为植食性,尤其喜食植物的叶子。但是,螽斯科少数种类为肉食性,取食其他昆虫和小动物。
蝗虫类多在昼间活动;螽斯、蟋蟀和蝼蛄类多在夜间活动,有较强的趋光性。
2.3 渐变态 一生经历卵期、若虫期和成虫期。雌虫产卵于土内或植物组织中。螽蟖和蟋蟀的卵多为单粒散产,蝗虫则多粒产于卵囊内。卵为圆形、圆柱形或长卵形。若虫一般5~7龄,第3龄后出现翅芽,其形态与成虫相似,生活习性相同。在成虫期,许多种类的雄虫能发音,用以吸引雌性,完成交配和生殖的使命。有些种类的鸣声动听引人,是有名的鸣虫。但绝大多数种类的雌虫都没有发音器,不能鸣叫。
2.4 生活史 多为一化性或二化性,少数三化性。多数在夏秋产卵,以卵越冬,翌年4~5月间孵化,6~7月间发育成为成虫。
一些蝗虫种类如在若虫期高密度集栖下,可形成群居型并可远距离迁飞,如东亚飞蝗;如在若虫期分散栖居,到成虫期就形成散居型,不迁飞。
2.5 防御习性 最常见的是保护色、拟态和自残(appendotomy)。植栖性种类体色近似栖境,或形态近似叶片、细枝、树皮等,以隐匿自己,躲避敌害。当直翅目昆虫的后足被捉时,常会在跳跃足的腿节与转节之间自行切断逃掉,但断足很少能再生。
3 经济意义 该目昆虫绝大多数种类为植食性,取食植物叶片等部分,其中许多种类是农业、林业和牧业的重要害虫。有些种类能成群迁飞,加大了危害的严重性,如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 (Forskal)迁飞扩散范围可达65个国家和地区,占地球陆地面积约20%。在我国,东亚飞蝗从春秋时期起到新中国成立的2600多年中成灾800多次,范围涉及长江以北8个省区,常造成大范围内的庄稼颗粒无收。
少数种类肉食性,捕食其它昆虫和小动物,是农业害虫的天敌。
还有,本目昆虫中有些种类鸣叫动听引人,如蝈蝈和蛐蛐等;有些种类生性好斗,如斗蟋等;有些种类形态奇异,或美丽诱人,如叶螽等,这些都是重要的观赏昆虫。
蝗虫
蝗虫又名「蚱蜢」本省称「草螟」 特徵:通常为绿色、 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 像马鞍似 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後胸愈合不能活动。脚达,尤 其後腿的肌肉犟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 跃专 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 有明显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别。 食性:喜欢吃肥 厚的叶子,如甘藷、空心 菜等 变态:不完全变态
·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 10cm 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
· 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
这是已发育19天的卵;在24℃左右, 蝗虫的卵约21天即可孵化。 孵化的若虫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时其 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 较淡。幼虫在最初的一、二龄长得更像成虫 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例。到了三龄长出翅芽,这是四龄翅芽已 很明显了。五龄时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 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静待一 段时间,成虫即羽化而出。 (形态及生活习性): 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
· 成虫的后脚腿节具有一列相当于弹器 的乳头状突起,前翅径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振动翅的震区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它们的发音器。蝗虫的听器也很特别,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侧方。
· 蝗虫俗称「蚱蜢」,台语称之为「草螟仔」。它们的生活史是卵 e 若虫 e 成虫,属不完全变态。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丛中,常看到它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它的触角没有螽斯那么长,呈短鞭状,但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有时可看到两只蝗虫雄上雌下的结婚画面。
·台湾稻蝗 Oxya chinensis
外型特征:体长雄 21~31mm、雌24~39mm,体背灰褐色,腹部和脚是绿色,体色差异颇大,会与栖息环境相似,形成保护色。生态习性:稻蝗是平地及低海拔地区草丛中极常见的蝗虫,每年可发生两代。
· 蝗虫之所以要群体活动主要是因为生理上需要高温靠在一起可以保温。
· 成虫的后脚腿节具有一列相当于弹器 的乳头状突起,前翅径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振动翅的震区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它们的发音器。蝗虫的听器也很特别,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侧方。依蝗虫的生活习性可分成迁移型与非迁移型,二者皆对作物有很大的威胁,尤以前者破坏性甚强,只要其过境则所有的绿色植物莫不被啃食殆尽。蝗灾所带来的震撼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其食性甚杂,遍食各种绿色植物,尤以禾本科植物更是爱不释口。
· 若虫亦称蝗喃,外型酷似成虫,可是只具翅芽,善于 跳跃,须经四至七次脱皮后,才会蜕变成善跳又善飞的成虫。蝗虫有的拥有短触角及短的产卵管,目前全世界约有五千多种的蝗虫。 蝗虫身体最长的部分便是后脚,大约与身长相等,而一跃便能跳出身体八倍长的距离,而蝗虫的后脚也是它的最佳乐器,和翅膀互相摩擦便可发出声音。
· 分类:属于直翅目中蝗虫目 的 所有昆虫。
· 种类;全世界约有 12000种,台 湾目前已知有100多种 。
· 生活史;卵→若虫→成虫 。
· 生态
· 外观特征;俗称 蚱蜢 台湾人称为 草螟仔有首民谣 ‘ 草蜢弄鸡公 ,歌词中即描绘这种小昆虫与大公鸡相互逗弄的情形,这是台湾早年乡间常见的画面。 蝗虫过境是 大家耳熟能响的成语。
·食性;是植物食性昆虫,大部份不特别挑食。
· 另类; 棱蝗 ,习惯栖息于潮湿裸露地面,主要食物苔苏类植物。
· 栖息环境与保护色;机乎有典型的保护色,在草丛中有绝佳的隐身效果,后脚粗状发达,善于弹跳,遇到危急是它们惯用的避敌方法。
· 交配行为;和其它昆虫比,交配时间比较久, 因此雌下雄上.夫妻档的画面屡见不鲜。
防治方法
⒈农业防治
⑴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⑵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⑶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⒉生物防治
⑴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
⑵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
回复
3楼
蝗虫为咀嚼式口器,所以它给植物造成的危害就是缺刻、孔洞!
回复
4楼
蝗虫危害状
回复
5楼
昆虫种名:蝼蛄 Gryllotalpa sp.
所属类别:直翅目 蝼蛄科
拍摄时间:2002.05.08 拍摄地点:朝阳区
简要介绍:前口式,侧单眼2枚;前足为开掘足,适于在土中打洞。有较强的趋光性,夜间活动,鸣叫。
咬食植物根茎,为农业害虫。
虫体大小:体长35--40mm
区域分布:全国各地
回复
6楼
昆虫种名:蝼蛄 Gryllotalpa sp.
所属类别:直翅目 蝼蛄科
拍摄时间:2002.05.08 拍摄地点:朝阳区
简要介绍:前口式,侧单眼2枚;前足为开掘足,适于在土中打洞。有较强的趋光性,夜间活动,鸣叫。
咬食植物根茎,为农业害虫。
虫体大小:体长35--40mm
区域分布:全国各地
回复
7楼
单刺蝼蛄
Gryllotlp unispin Sussure
又称华北蝼蛄、拉拉咕、地狗,拉丁名 Gryllotlp unispin Sussure,国外分布于苏联西伯利亚,土耳其等地区,在国内分布于长江以北各地。。生活史较长,需3年左右完成1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若虫越冬。翌春4月下旬、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6月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10~11月以8—9龄若虫越冬。来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为害,秋季以大龄若虫越冬。第三年春季,大龄若虫越冬后开始活动为害,8月上、中旬若虫老熟,羽化为成虫。经过补充营养成虫进入越冬期。第四年5~7月交配,6—8月产卵继续繁殖。在河南郑州,华北蝼蛄完成1代需1131天(3.1年)。卵期11—23天,若虫共12龄,历期692~817天,成虫期278—451天。华北蝼蛄前足特化为开掘足,适宜在土中活动,越冬深度可达100~150厘米。当20厘米土温达8℃时开始活动。产卵时在土中15~30厘米处做土室,卵产在土室内。产卵期长达1个月,产卵3~9次,每雌产卵约200~300粒,最多可产500~1000粒。成虫昼伏土中,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从4月至11月为蝼蛄的活动为害期,以春、秋两季为害最严重。
种类型态鉴别:体长39-50mm,黑褐色,腹部近圆筒形,前足腿节下缘呈“S”形弯曲,后足胫节内上方有刺1-2个(或无刺)。
成虫:体较粗壮肥大,体长36-56毫米。黄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前胸背板甚发达呈盾形,中央具一凹陷不明显的暗红色心脏形坑斑。前翅鳞片状,黄褐色,长14-16毫米,覆盖腹部不到三分之一。后翅扇形,纵卷成尾状,超过腹部末端。前足特化为开掘足,腿节强大,内侧外缘缺刻明显,胫节宽扁坚硬,末端外侧有锐利扁齿4个,上面2齿大。后中胫节背面内侧有棘1个或消失。腹部末端近圆筒形。
卵:椭圆形,初产时长1.6-1.8毫米,孵化前长2- 2.8毫米。初产时乳白色有光泽,后变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灰色。
幼虫:初孵化的若虫,头胸部很细,腹部肥大,全体乳白色,复眼浅红。以后变浅黄到土黄,每蜕一次皮,体色逐渐加深。5-6龄以后与成虫体色基本相似。初龄若虫体长3.6-4.0毫米,末龄若虫体长36-40毫料,若虫共13龄。
年生活史:华北蝼蛄需3年左右才能完全成1代,其中卵期17天左右,若虫期730天左右,成虫期1年以上。在华北地区,越冬成虫于6月上、中旬产卵,7月初孵化,初孵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散为害,秋季达8-9龄,深入土中越冬。次春越冬若虫又继续为害,秋季达12-13龄后又进入越冬。第三年春又活动为害,夏季若虫羽化为成虫,即以成虫越冬。
习性:几种蝼蛄均为昼伏夜出,活动取食高峰在晚上9-11时。其主要习性是:群集性 初孵化的若虫怕光、怕风、怕水,有群集性。非洲蝼蛄孵化后3-6天群集一起,以后分散为害。华北蝼蛄群集的时间还长些。趋光性 蝼蛄夜出活动,具强烈的趋光性,在黑光灯下可诱到大量的非洲蝼蛄,常雌多于雄。华北蝼蛄因身体笨重,飞翔力弱,诱量小,但在风速小,气温较高闷热的夜晚,均可大量诱到。趋化性 蝼蛄对香、甜等物质气味有趋性,对煮至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等特别喜食。因此可制毒饵诱杀。趋粪性 对马粪等未腐烂有机物质也具有趋性,可用鲜马粪诱杀。喜湿性 蝼蛄喜在潮湿的土壤中生活,所以多栖息在河岸渠旁、菜园地、盐碱低淡地、水浇地。一般地表10-20厘米处土壤湿度在20%左右时,活动为最盛,低于15%时,活动减弱。
发生与环境关系:1、虫口密度与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对蝼蛄的分布和密度影响极大。据山西调查,盐碱地虫口密度大,壤土地次之,粘土地最小,水浇地的虫口密度大于旱地。 2、活动规律与温度关系 温度对蝼蛄活动的影响很大。早春,地温升高,就接近地表活动,当地温下降时,又潜回土壤深处。在秋季,当旬平均气温下降至6.60C左右,20厘米土温下降至10.50C时,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的成、若虫,开始潜入深入深土层越冬,其越冬深度是在当地地下水位以上和冻土层以下。早春,当平均气温上升至2.30C,20厘米土温为2.30C左右时,越冬蝼蛄开始苏醒。当旬平均气温为7.00C,20厘米土温达5.40C时,地面开始出现两种蝼蛄的新鲜虚土隧道。在春、秋两季旬平均气温和20厘米土温达16-200C左右时,是蝼蛄猖獗为害时期。这样,在一年之中,就形成两个为害高峰。
防治措施:1.灯光诱杀 在蝼蛄盛发期间利用黑光灯诱杀. 2.马粪诱杀 苗期发现蝼蛄为害,可用马粪诱集或加毒饵诱杀。在田间每隔18米一行,在行中每隔18米挖一长30—40厘米、宽20厘米、深6厘米的坑,在坑内用适量马粪与湿土拌匀摊平,上面撒一小把毒饵,每亩用毒饵约半斤左右。 1.毒饵防治 40-50%乐果毒饵:1斤40-50%乐果乳油加水10斤,拌100斤炒至糊香的饵料(麸皮、豆饼、玉米碎粒等),每隔3-4米,刨一碗大的坑,内放一大撮毒饵后再用土覆盖,每隔2米左右刨一行。也可用90%敌百虫毒饵,先用少量温水将结晶敌百虫溶解,再用清水稀释,其配制,用法同上。2.种子拌种 常用拌种药剂有40-50%乐果乳剂,50-75%辛硫磷。
回复
8楼
每种昆虫它危害植物的时期都是不同的,有的是幼虫期危害,有的是产卵期危害,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等来积极防治,找出它们的越冬虫态,从最根本上来防治.
黄脊螽斯是昆虫纲直翅目(orthoptera)螽斯科害虫,又名山怪、旱怪,是一种为害作物广、食性杂、群集性、难防治的暴发性害虫,主要集居在前山沿坡地的灌木丛、杂草丛中。
1 为害特征
黄脊螽斯主要以成虫、若虫为害作物,在坡地采食酸枣、野桑等灌木的叶片,花椒树的嫩叶和嫩头,以及杂草、金银花、远志等;
2 形态特征
2.1成虫
体长40-50mm,宽20-25mm,体表呈褐色,触角丝状长约40-50mm,基部1、2节稍大,其余各节大小形状形似并逐渐向端节缩小:有复眼,咀嚼式口器;胸部有3对分节足,后足发达,属跳跃足;胸部背板呈马鞍状,无翅;腹部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有生殖器,雌虫尾部有一个约15-25mm长剑状的产卵管。雄虫生殖器一般由一个管状的阳具和一对钳状的抱雌器所组成。整个成虫的身体外层是一层坚韧的外骨骼.胸腹之间有气门。
2.2若虫
灰褐色、口器、复眼、胸足与成虫相似。
2.3卵
长椭圆形,长9-20mm。宽2-15mm,从发育到成熟经历橘黄色、乳白色、灰褐色,一头雌虫体内卵最多可达30粒。
3 发生规律
黄脊螽斯年发生l代.部分地区可达两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若虫在惊蛰开始出土,气侯越干燥。越有利其生长繁殖,为害盛期在每年的5、6月份,成虫常潜伏在地边的灌木丛或杂草丛中,三五成群,早上8-9时活动频繁,常在田间发出“吱吱”叫声,全天为害。有蚕食死掉成虫腹部的习性。
4 防治措施
4.1人工捕捉,群防群治,黄脊螽斯体态肥大,无翅,不能飞翔,一个人每天可捉150-200头,打死后可直接喂鸡。
.
4.2药物防治 黄脊螽斯是咀嚼式口器,因此用具有胃毒作用的杀虫剂直接喷在植物上或做成毒饵使它们吞食后死亡。
4.2.1 在棉花、玉米、大豆等秋粮田每亩用1.5%辛硫磷粉或5%敌百虫粉3-5kg喷粉防治。
4.2.2在蔬菜、瓜类、中药材等地用l:10:50的50%辛硫磷乳油、水、麦麸拌匀制成团洒在田地的四周或其经常出没的草丛或灌木丛边,进行防治。
4.3 变废为宝,综合利用 饲料厂家大量收购成虫并烘干,加工成猪、鸡等高蛋白动物饲料,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
回复
9楼
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是植物生长期前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国的蟋蟀主要有: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 Walker、花生大蟋Brachytrupes potentosus(Lichtenstein)、大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等。
蟋蟀为杂食性害虫,主要为害旱地作物和林木的幼苗。成虫和若虫取食植物的叶、茎、枝、种子或果实,有时也为害作物的根。为害烟草时,主要取食烟草的茎基部和脚叶,食叶成缺刻,密度大时能造成较大的损失。
常用的防治方法如下:
1.拌毒饵进行诱杀:用90%敌百虫500克加水3~5公斤喷在50公斤炒香的麦麸或菜叶上,傍晚撒在烟株根周围进行诱杀。
2.拌毒土:用50%的辛硫磷乳油75克加适量水后,均匀撒在30公斤的细土中,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烟株根周围进行毒杀。
3.在傍晚用50%的辛硫磷乳油2000倍或2.5%敌杀死乳油1200倍液喷施于烟根周围的土壤上,施药时注意不要将药液施到叶片上,以免引起药害。
回复
10楼
直翅目的昆虫都是渐变态,在它们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在危害着植物,蝗虫主要取食叶片,蝼蛄则以危害植物的根系为主.
回复
11楼
鳞翅目
本目包括蛾、蝶两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中国已知约8000余种。该目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个大目。分布范围极广,以热带种类最为丰富。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为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
一、形态特征
体小至大形。成虫翅、体及附肢上布满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幼虫蠋形,口器咀嚼式,身体各节密布分散的刚毛或毛瘤、毛簇、枝刺等,有腹足2~5对,以5对者居多,具趾钩,多能吐丝结茧或结网。蛹为被蛹。卵多为圆形、半球形或扁圆形等。
(一) 头部
略呈球形或半球形。触角多节,呈丝状、棒状、栉齿状(羽状)等,雄性触角常较雌性为发达。口器除小翅蛾等少数低等蛾类保留有上颚和下颚外,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虹吸式口器。即上颚完全退化,上唇短小,下颚须发达或退化,下唇仅保留3节的下唇须,其主要取食器官为由两下颚外颚叶延长而并合形成的虹吸管(喙管),取食时伸入花中,吮吸花蜜。复眼发达,单眼通常2个,位于复眼后方,但也有一些种类(蝶类、尺蛾等)无单眼。
(二) 胸部
胸部发达,各胸节趋于愈合。前胸在低等蛾类中较发达,而高等蛾类一般较退化,呈颈状,两侧有小突起,称为翼片(或称领片)。中胸甚大,具盾片和小盾片,盾片前方两侧有1对发达的肩板(或称肩片)。后胸背板小。足细长,前足胫节内缘通常生有1胫突(净角器),中、后足胫节近中部和末端分别生有中距和端距。跗节5节,以第1节最长,爪1对。
(三) 腹部
腹部呈圆筒形或纺锤形,10节,第1节退化,腹板消失或仅呈膜状。雌虫腹部可见7节,第7节明显延长,第8一l0节显著变细,套缩入第7节内,产卵时可以伸出,形成伪产卵器。某些低等蛾类仅第9腹节有一生殖孔,称为单孔类;大部分种类第8腹节有一交配孔,第9腹节有一产卵孔,称为双孔类。产卵孔的两侧有1对瓣状构造,称为肛乳突,用以握持产出的卵,使卵粒粘着于物体上。
成虫取食花蜜,对植物的授粉有所助益。但吸果夜蛾科类成虫能刺破果实;吸食果汁,导致落果,成为柑桔、桃、李、梨等果树的重要害虫。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