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发四大园林名石的图片
yimeng_zzh
yimeng_zzh Lv.2
2007年05月08日 14:10:29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四大园林名石:太湖石、灵壁石、黄蜡石、英石大家如果有照片的话,不妨传上来,让大家一起来学习探讨.我先来发一张太湖石的.

四大园林名石:太湖石、灵壁石、黄蜡石、英石

大家如果有照片的话,不妨传上来,让大家一起来学习探讨.


我先来发一张太湖石的.
免费打赏
yimeng_zzh
2007年05月08日 14:11:11
2楼
太湖石
回复
waikiki
2007年05月08日 19:54:41
3楼
严重支持楼主的提议,最好再加点文字说明。
回复
yimeng_zzh
2007年05月11日 10:52:07
4楼
黄腊石的成分:是近几年来热点收藏的玉石级奇石,主要成分是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内含铁、石英,因质地似玉,温润而坚,颜色带有黄色光泽而得名,其硬度为6-7。
黄腊石是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内含铁、石英,因质地似玉,温润而坚,颜色带有黄色光泽而得名。清代的广东顺德人梁九图酷嗜黄腊石,他说:“凡藏石之家多喜太湖石、英德石,余则最喜腊石。腊辑逊太湖、英德之钜,而盛以磁盘,位诸琴案,觉风亭水榭为之改观。”他的书斋里藏有十二方黄腊石,因而他额其斋曰“十二石山斋”。
黄腊石古时出产极少,初以为仅真腊国产。《金玉琐碎》云: 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地,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 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后来,广东、广西一带所出黄腊石渐渐出名。近年,甘肃、内蒙古也有发现,但较为稀少。黄腊石不以“皱、瘦、漏、透”胜,而以石表滋润细腻,颜色纯黄、耀人眼目而受人钟爱,梁九图在《谈石》中就说:“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它的造型,或抽象,或具象,总给人一种敦厚的感觉,引人亲近。《清稗类钞》“蒋稻香藏黄腊石”条云:“嘉兴蒋稻香有黄腊石,酷肖猫形,黄香铁待诏题之为‘洞仙哥’。”
黄腊石的表面较光滑, 触感柔和,因而又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特别是有的黄 腊石竟能随天气晴晦而起变化,可称得上奇异。如上海王氏所藏一方黄腊石,阴天 时便浑身散发出水雾,阴雨绵绵时石表就开始渗出露珠,若室外倾盆大雨,它浑身就披满水露,但绝不下淌,若在黑暗中用灯一照,只见其晶晶莹莹,闪闪烁烁,这种现象在奇石中也是少见的.
古人相信黄腊石能辟邪和带来福祉,因此他们对黄腊石钟爱有加,故引起了现在人极大的收藏兴趣。

回复
yimeng_zzh
2007年05月11日 11:01:45
5楼
岭南奇石——黄腊石
正如最早的兰花专著出现在宋代一样,我国的奇石专著最早也出现在宋代。但可惜自末元明清以来,所有谈到奇石的专著和文章,均极少谈及岭南奇石——黄腊石。这可能是由于岭南开发较迟,而中国古代历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中心又都在北方和江南,所以这种石虽赏玩价值特高而却被忽视了,现当代谈到奇石的著作和文章却也很少论及腊石,这就不能个说是—个极大的遗漏了。
其实,黄腊石被赏识、赏玩最早至少在清代,清代谢壁所著《金五项碎》中就记载有黄腊石,其文曰。“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昔之人曰赋砍乱玉,赋砍即腊石也。余在广东见腊石价与玉等。及居鲁,鲁人不识腊石,乃贱售焉。”
真腊国即汉代的扶南,唐称真腊。明时其国自称甘字智,后讹为甘破蔗,明万历后改为柬埔寨。可见腊石最初被赏识可能是在其产地之一的柬埔寨。唐时国际交往频繁,这种石可能已流人中国。因其产地之一为真腊国,故曰腊石,这种石在中国古代泛称为赋砍,即赋肤,意思是一种像玉的石。可见古人对这种石的质量、光泽已评价很高,认为它可以乱玉,常被人误认为是玉。在清代,这种石的市价也已与玉等,其为贵重。这种石初名为腊石,以产地(真腊国)之名为名。现当代由于其颜色、光泽、透明度、表面形状(黄色、腊光、腊滴状、腊凝状)与凝固之蜂腊、蜜腊非常相像,故由于“腊”与“腊”同音,放在民间即百呼为黄腊石,现今流传名和园艺名均称黄腊石。
黄腊石在岩石学上是一种石英石,它的主要成分为付英(SiO2,二氧化硅),虽然其表层为黄腊油状,但其切面石心部分却常为粉白、黄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作为赏玩石的小块黄腊石是石英岩固地质变动而破碎的产物。破碎的石英行出于藏于黄泥山中,长期受黄泥中的酸件物质所渗染,因此,其表层多为黄色。更由于山洪暴发,被冲入山溪河谷中,长期受带酸性溪水的冲淘,长期被河水搬运,受沙砾的磨磋,因此其表层成为极其光滑、光亮的黄腊状,成为黄腊石。
腊石其主要成分虽是石英,但也常含其他矿物成分,特别是其表层,常会因接触其他矿物被附着、结合而出现多种颜色。故其表面颜色分有:黄腊石、黑腊石(含有锰、铅成分)、红腊石(有猪肝红、牛肝红、枣红等,含铁成分,此种石有的俗名叫牛肝石)、白腊石(未经酸性泥、水渗染的,纯度较高的腊石)、花腊石(含多种矿物成分,呈多种颜色者),而以黄腊石的所见为多,其色泽、质量和形状也最具赏玩价值,所以腊石以黄始石为代表。
腊石从其质地和赏玩效果看,可分为最高档次的冻腊,次高档次的胶腊、晶腊,中等档次的细腊.低等档次的粗腊,最低档次的大小石或叫黄水石几种。
冻腊犹如冬天冻肉中液体冻结的部分,也如胶冻,透明或半透明,用小电筒照射时其透光性甚好,可透至石心。冻腊表层光洁油润,柔美纯净,赏玩之有美玉般的效果,令人爱不释手。广东潮汕一带有的收藏家所藏冻腊呈茶色或咖啡色,因这种色泽很像当地春节时用糯米、黄糖制作的年糕,所以也称年糕冻。
胶腊呈胶状体,其透明度不及冻腊,为微透光,但其油润光洁堪与冻腊比,其石质的纯美度则不及冻腊。胶腊的表层常呈油滴状、腊凝状,所以也甚有赏玩价值。
晶腊也透光、但其视觉效果没有冻腊、胶腊那么柔美、纯净。晶腊是腊石的表面有空洞或缝隙的地方长出未成熟的水晶状物质.令腊石有些晶莹的光泽,丰富了腊石的观赏价值。腊石上长出的水晶体越多,其观赏效果越好。笔者曾见过整座黄腊石中长山十几粒颇完整的手指头那么大的水晶,整座石黄白交相辉映,甚为奇特,价值颇高。
细醋虽不透光,但质地细腻油润,其反光性能较好,常是油光可鉴,表层光润、平滑,手感其好,也有赏玩价值,此种石各地常见,是普通的赏玩腊石。
粗腊不透光,不反光,手感也差,很粗糙。但如其造型尚好者,如象形石、云头雨角石,也还有些观赏价值。
大小石、黄水石严格来说,不算腊石,它也是否英石,但无“腊质”感,河涌中甚多。此石也有极个别形象生动的,也可作为奇石,可供观赏。黄腊石的硬度大、韧性也强,硬度6.5—7.5度,极富稳定性,即使有些小裂缝也不容易断裂,所以是极好的赏玩石、收藏石。并具有散热性能好,手感、体感较凉快的特点,所以可作枕首、手玩石。黄腊石的造型极丰富,不少为象形石,笔者曾看到一只黄腊石的石蚌。“惟妙惟肖,活泼可爱。黄腊石中不少为漏、透、皱、瘦的奇石,并且有大有小,大至几立方米,小至指头,各具用途。黄腊石虽然产地不广,但产量较多,在中国目前发现的的产量较多的丰要在广—东、广西,即广西的西江流域,广东的北江、韩江流域。以广东揭西县和广东潮安县与饶平县交界处产量较多,福建闽南与广东潮汕交界处也打出产。广东潮安县有一小村,村内地面全为优质黄腊石铺砌,行人以10吨优质水泥给换铺,该村村民不同意,认为此石为吉祥石,不宜替换。黄腊石在东南亚的华人、港澳台同胞中也极有市场,每年均有外销。
黄腊石实为岭南奇石、高级赏玩石。在现代李雪梅主编的《中国古玩辨伪全书》中还录有清代梁九图《谈石》中有关腊石句可供参考。其曰“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其注释曰:“腊石。玉石名。火山石的一种。广东从化、清远、潮安、恩平的溪涧中出产。颜色黄,嫩者如琥珀,因为它润泽如蜡,故称腊石”。
回复
yimeng_zzh
2007年05月11日 11:03:26
6楼
再来一张.
不过我没有收集过照过照片,是从网上找到的,仁兄们如果有的话,不妨共睹一下.
回复
yimeng_zzh
2007年05月11日 11:05:23
7楼
再来一张.
不过我没有收集到照的照片,是从网上找的.
哪位仁兄如果有的话,不妨让大家共睹一下.
回复
flylying
2007年05月11日 12:19:53
8楼
以前写阳台绿化的时候看过几个关于石头的资料。
我好像不是那么喜欢太湖石/。
嘿嘿。
回复
mengtaoyuan88
2007年05月12日 16:45:08
9楼
想不到这些石头是四大园林的名石,见识了!
回复
lululee1024
2007年05月12日 16:55:02
10楼
英石是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是石灰岩经过千百年风化、沉积形成,玲珑剔透,纹理错落,以“瘦、皱、漏、透”的特点著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中华奇石种类繁多,英石无论从储量、产量、质量、用量、销量哪个方面讲,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应当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石种来介绍。

英石是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是石灰岩经过千百年风化、沉积形成,玲珑剔透,纹理错落,以“瘦、皱、漏、透”的特点著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概念 英石是石灰岩经内部碳酸钙分化和外部风化、溶蚀等自然力作用而成的奇石。

特点 刘清涌教授总结为“或雄奇险峻,或嶙峋陡峭,或玲珑宛转,或 接层叠”宋代 认为以“丑”为美。以上观点均可视为英石之特点。英石的硬度在四大园林名石中比黄蜡石稍逊,比太湖灵壁强些。

种类 英石分为阳石、阴石英两大类,阴石埋在土层中或藏在沙坑里,体形高大,嵌空斗竦,表露地面,散落成构件、小件,多折皱,比较坚硬。阳石中有横纹、直纹、大花、小花、雨点、叠石几种。按颜色分英石有青绿、青灰、灰白、粉红、铁红、默黑等。石书认为英石以黑为贵。可是苏东坡曾经拥有的“一绿一白”两口“仇池”石被誉为“罕世珍宝”。现在依我看来,有两种石值得研究,一是粉红色的,质地由许多小口胶合得那么紧,不可思议。另一是浅黑色的,表面布满了螺、贝、小鱼化石。

分布 英山百蹬石以阳石为主。冬瓜铺双马山以阴石为主。其它镇不同程度储藏有英石,但以含光境内溪坑之中和石牯塘 山的英石质量较好。粉红色的发现于冬瓜铺、庵山等地。

功能 大器、中器即体积1立方米以上者可在园林中独立成景,构件可以制作假山、盆景,小件可以在厅堂、房间,甚至书案、壁供置。总的来说,英石属于园林建筑景石,销量很能大。

回复
bdqq99
2007年05月14日 10:10:35
11楼
黄蜡石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