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培训大纲
dim.alex
dim.alex Lv.2
2004年04月30日 20:40:43
只看楼主

P3培训大纲一、工程项目管理基础1.工程项目本身的基本内容a) 建设目的、建设工期、预算投资;b) 阶段目标、合同里程碑日期、合同中关于进度计划的条款;c) 施工组织设计;d)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技术措施、人材机来源及规划;e) 施工主要设备的数量及状况;f) 主要永久设备及主要材料来源及采购方式;2.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知识a) 了解起源及发展现状况;b) 会用准确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

P3培训大纲

一、工程项目管理基础
1.工程项目本身的基本内容
a) 建设目的、建设工期、预算投资;
b) 阶段目标、合同里程碑日期、合同中关于进度计划的条款;
c) 施工组织设计;
d)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技术措施、人材机来源及规划;
e) 施工主要设备的数量及状况;
f) 主要永久设备及主要材料来源及采购方式;
2.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知识
a) 了解起源及发展现状况;
b) 会用准确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
c) 理解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含义;
d) 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路径与关键作业;
e) 了解现时的广义网络计划技术特点,理解进度、资源与费用间的相互关系;
f) 了解利用网络计划技术结合目标管理对项目实施动态跟踪与控制的方法。
3. 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
a) 熟悉Windows基本操作;
b) 了解现代项目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的关系及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与迫切性;
c) 了解利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P3)实施项目及企业管理的几种方式:
• 只跟踪控制项目的进度;
• 结合工程量与主要资源费用分析的广义进度控制与管理;
• 结合详细资源(工料机)与费用的细致的项目控制与管理;
• 将P3集成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方式 ;
• 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跨国、跨地区项目管理。

二、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
1. 网络计划技术
1.1 起源与发展
网络计划技术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它克服了利用甘特图编制计划不能反映作业(工序)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缺点。
一九五六年杜邦.奈莫斯建筑公司与斯派里.蓝德公司最早提出了CPM技术(关键路径法)。 一九五八年美国海军军械局特种工程处的布兹-艾伦提出了PERT(计划评审法)。在五、六十年代基于不同的应用领域产生了多种称法的网络计划技术,其中CPM与PERT这两种方法影响较广。
1.2 CPM与PERT
a) 共同点:
作业间关系属肯定型的网络计划技术
b) 主要不同点
CPM在作业时间(工期)上只有一个估计值,而PERT在作业时间(工期)上有三个估计值(最乐观、最可能、最悲观)。
c) 目前文献上已将CPM和PERT混用,实际上都是CPM概念。
1.3 网络图的表现形式
a) ADM(Arrow diagramming method) 也称AOA,双代号网络,逻辑关系仅有FS
(完工—开工)。
b) PDM(Precedence diagramming method)也称AOD,单代号网络,支持四种
逻辑关系,即FS、FF、SS、SF。
c) 随着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PDM在国外已完全取代ADM。
1.4 网络计算方法及得出的主要时间参数
a) 网络的计算方法:前推法计算、逆推法计算
前推法计算是从项目的开工日期或数据日期(对已开工的项目)开始按照作
逻辑关系安排作业的开工完工日期,计算项目的最早完工时间。对于作业前推法计
算得出作业的最早日期安排。
逆推法计算是从项目的完工日期(或前推法得出的项目最早完工日期)开始根
据逻辑关系逆向安排作业开工完工时间,以便得出作业不影响项目完工时间的最晚
时间安排。
结合两种计算方法可得出网络的其它参数。
b) 作业的时间参数
ES (最早开工) 、EF(最早完工)
LS (最晚开工) 、LF(最晚完工)
FF (自由浮时) 、TF(总浮时)
c) 通过计算得出的最长作业链路为工程项目的关键路经,关键路经上的作业为关键作业。P3软件可根据作业的总浮时数值设置关键作业。
d)总浮时与自由浮时:
1) 总浮时是作业的LF与EF之差,是不影响整个工程完工时间作业可机动使用的时间,一旦某作业占用了一些浮时,相关作业的总浮时就减少。
2) 一般认总浮时为零的作业是关键作业,作业的总浮时小于零工程不能如期完工。
3) 自由浮时是一道作业不影响其后续作业最早开工,作业可机动使用的时间. 自由浮时=后续作业ES-紧前作业EF-1
1.5 网络计划技术的优势与特点
a) 网络计划模型是一种简明直观、有逻辑关系的工程项目进展模型;
b) 网络计划能反映工程项目的关键路径及其变化;
c) 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实现进度计划的优化;
d) 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根据进展对未来作出快速的预测;
e) 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
2.广义网络计划
a) 集时间进度、资源和费用管理为一身;
b) 节点编号可任意;
c) 可以加载限制条件使得计划更符合实际;
d) 可以有多个始点、多个终点;
e) 工序可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f) 资源的分配可非线性化;
g) 可实现基于目标计划的跟踪控制。
3.网络计划应用愈来愈广泛
a) 用于各种各样的项目管理;
b) 网络计划编的愈来愈细致,一个项目甚至编出几万道作业;
c) 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项目管理软件;
d) P3是微机上最早的、最
免费打赏
k_9_9_9
2004年04月30日 21:18:43
2楼
o
回复
yeats
2004年05月02日 21:25:43
3楼
不错!
回复
xatvro
2004年05月02日 22:18:43
4楼
需要软件说明书啊~哪位有?~
回复
leiyhai
2004年05月18日 18:06:43
5楼
非常感谢仁兄提供的P3培训大纲,不知能否提供教程全文?或下载地址也可?
再次感谢!
回复
ljj869
2004年06月12日 19:46:43
6楼
学习学习
回复
hangbbs@sl
2004年06月13日 15:35:43
7楼
很好的大纲,不过在水利上使用P3还有些问题,主要是国内很少有一家使用资源设计的,而且进度控制在国内很少要控制到P3这么细,推广容易可操作难,最重要的是领导不会,就没有用
回复
xoyy123@sl
2004年06月14日 01:26:43
8楼
P3一直听说,也看别人用过,但感觉到不如MS Project方便、明了。
实质上计划管理并不需要那么严谨,资源均衡即可。
回复
caoyuan
2005年10月05日 16:51:56
9楼
是不是可以传个软件上来?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