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请介绍你的家乡及引以自豪的名人
lzy111
lzy111 Lv.2
2007年02月07日 17:42:10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陕西韩城 司马迁

陕西韩城 司马迁
免费打赏
lyfhw
2007年02月07日 17:57:11
2楼
陕西耀县 孙思邈
回复
huoyuanjiao
2007年02月07日 18:45:17
3楼
江西临川 王安石
回复
hxd19811001
2007年02月08日 08:40:45
4楼
安徽.东至 孔祥熙
回复
bettysf
2007年02月08日 09:07:58
5楼
这样写内容太少
回复
bluegrass1966
2007年02月08日 15:57:42
6楼
河北 秦皇岛
是在自己家乡成长起来的吗?
被孔子尊为“古之贤人”的伯夷叔齐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

回复
gpszx1981
2007年02月08日 20:21:47
7楼
我的家乡没有什么很出名的人
但是曾经很多出名人都去过~
盱眙~
回复
bobo8808
2007年02月08日 21:13:02
8楼
山西 运城 武圣关二爷
回复
ren65124385
2007年02月09日 21:07:43
9楼
四川:邓小平 一个足够!顶天立地
回复
撒了个旦
2007年04月08日 14:49:28
10楼
湖南凤凰
沈从文
回复
txy0418
2007年04月09日 09:41:10
11楼
河北保定
■■■■尧帝■■■■

尧帝名叫放勋 , 姓伊祁 , 史称唐尧。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 , 上古五帝之一 , 曾为上古陶唐氏部落长 , 炎黄联盟的首领。 据史料考证 , 尧出生于今保定顺平西部的伊祁山。他的母亲是陈锋氏 ( 氏族部落 ) 的女子庆都 , 父亲是赤龙图腾部落的男子 ( 一说帝喾 ) 。他知人善任 , 提拔有德行的舜作为他的继承人 , 这就是上古时代的禅让制。

尧帝一统华夏大地 , 建立了千秋功业 , 他的功绩一直被人们所称颂。今天 , 在保定市的顺平、唐县、望都、满城等都有尧帝的 生活遗迹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 , 保州人 ( 《宋史•河渠志》 ), 其高祖赵眺 , 仕唐 ( 在 唐朝为官 ), 历永清、文安、幽都令。曾祖赵珽 , 历藩镇从事 , 累官兼御史中丞。祖父赵敬 , 历营、蓟、涿三州刺史。其父弘殷 , 少骁勇 , 善骑射。初为赵王王镕将 , 继为后唐庄宗典禁军。 后汉 , 因功迁护圣都指挥使。后周广顺末 , 为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 , 转右厢都指挥使领岳州防御使。显德年间 , 从周世宗征淮南 , 累官检校司徒 , 天水县男 , 与子匡胤分典禁兵。卒后赠武清节度使、太尉。

母杜氏 , 定州安喜人。治家严谨 , 有礼法。生光济、匡胤、 匡义、廷美、光赞五子及燕国、陈国二公主。周显德中 , 匡胤为 定国军节度使 , 封杜氏南阳郡太夫人。陈桥兵变 , 匡胤还汴京 , 人报太夫人 , 谓匡胤已为帝。太夫人曰 :" 吾儿素有大志 , 今果 然。 " 匡胤及帝位 , 尊她为皇太后。匡脱拜太后于堂上 , 众皆庆 贺 , 太后愀然不乐。众谓 " 臣闻母以子贵 , 今子为天子何为不 乐 " 。太后曰 :" 吾闻为君难 , 天子置身兆庶之上 , 若治得其道 ,则此位可尊 , 苟或失驭 , 求为匹夫不可得 , 是吾所以忧也。 " 匡胤再拜曰 :" 谨受教。 " 建隆二年 (961 年 ), 太后病重 , 召赵普 ( 宰相 ) 入内受遗命。太后向匡胤曰 :" 汝可知所以得天下乎 ?" 匡胤答 :" 儿所以得天下者 , 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 " 太后曰 : " 不然 , 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 , 若周氏有长君 , 天下岂为汝有乎 ? 汝百岁后 , 当传位于汝弟 , 四海至广 , 万几至众 , 能立长君 , 社稷之福也。 " 匡胤顿首泣曰 :" 敢不如教。 " 太后谓赵普曰 :" 尔同记吾言 , 不可违也。 " 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 , 普于纸尾书臣普书 , 藏之金柜 , 命谨密宫人掌之。太后崩 , 年 60 岁。

匡胤 , 弘殷之仲子。后唐天成二年 (927 年 ) 生于洛阳夹马 营军营。幼读私塾 , 好武轻文。及长 , 容貌雄伟 , 器度豁如 ,骁勇善骑射 , 武功深厚 , 创 32 势长拳 , 号以一条蟠龙棍平天下。 后汉乾佑元年 (948 年 ), 投军于后汉枢密使郭威。后周广顺元年 (951 年 ), 补东西班行首 , 拜滑州副指挥。旋结识开封尹柴荣 , 荣任他为汴尹 , 遂为开封府马军直使 , 成为禁军将领。显德元年 (954 年 ), 周世宗柴荣即位 , 复典禁军。随世宗征北汉 , 高平之战有功 , 拜殿前都虞候 , 领严州刺史。二年 , 从征淮南有功 ,伐南唐 , 以少胜多 , 拜殿前都指挥使及定国军节度使。三 年 , 再从征寿春 , 还拜义成军节度使 , 检校太保 , 仍任殿前都指挥使。四年 , 三征淮南 , 连克泗州、濠州、楚州、扬州 , 平定淮右。五年 , 伐南唐有功 , 领忠武军节度使。六年 , 随帝北征 , 为水陆都部署 , 收复瀛、莫二州及瓦桥关 ( 雄县 ) 诸地 , 拜检校太 傅 , 殿前都点检 , 为禁军最高统领。荣子恭帝即位 , 兼归德节度使 , 检校太尉。

显德七年 (960 年 ), 因契丹及北汉将入侵 , 率师御敌 , 因 主幼及将士拥戴 , 发动 " 陈桥兵变 ", 黄袍加身 , 回师汴梁称帝 , 改国号宋 , 改元建隆 , 史称宋太祖。同年 , 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建隆二年 (961 年 ), 以 " 杯酒释兵权 ", 解除石守信等禁军将领的兵权 , 改革军队体制 , 加强禁卫军 ( 国防军 ) 削弱地方军。立更戍法 , 分遣禁军 , 戍守边城 , 使往来道路 , 以习勤苦 , 均劳逸。自是 , 将不得专其兵 , 士卒不至骄惰。并选用名将驻守边塞 , 抵御辽、夏内侵。赵匡胤曾于建隆四年 (963 年 ) 讨平湖南之楚国、荆南之南平国 ; 乾德二年十一月至四年十二月 , 讨平后蜀 ; 开宝三年 (970 年 ) 九月至翌年二月 , 讨平南汉 , 岭南悉平 ; 开宝七年九月至翌年十一月 , 平定江南 ( 南唐 ) 。只剩南方的吴越和北方的北汉 , 至太宗匡义时统一全国。

在政体方面亦进行了改革 ,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 以枢密使掌 军政 , 三司使掌财政 , 以削宰相之权 , 收回藩镇的人事、财政、 司法权 , 消除了藩镇拥兵自乱的隐患 , 加强并巩固了中央集权 制。于地方建判官之制 , 以分刺史之权 , 使之互相制衡 , 形成二 元化之吏治。并严惩贪官污吏 , 整饬民政和苛捐杂税 , 慎罚薄 赋 , 予民以生息。又兴修水利 , 奖励农桑 , 兴办学校 , 制礼作 乐。考论声名文物之治 , 道德仁义之风 , 不让于汉唐。为恢复和 发展经济、文化创造了条件。

赵匡胤力崇节俭 , 储财以备国用。永康公主 ( 匡胤女 ) 尝衣 帖绣翠襦 , 匡胤戒之曰 :" 汝服此 , 众必相效 , 去之 " 。有人劝以黄金饰肩舆 ( 轿 ) 。匡胤曰 :" 我以四海为富 , 宫殿饰以金银 , 力亦可办 , 但念为我天下守财 , 岂可妄用 !" 因而宫中帏帘缘边禁用丝绸 , 只用青布。宫中上下人等穿常服之衣 , 瀚濯至再 , 继以补缀。大臣谏之者 , 匡胤曰 :" 非吾吝啬 , 俗积钱为大用也。昔后晋割幽燕以贿契丹 , 使一方独陷外境 , 吾甚悯之 , 欲候各库所蓄满 300 万 , 遣使谋于彼 , 倘肯以地还我 , 则以此酬之。不然 , 吾当散滞财 , 募勇士 , 以图攻取也 " 。此设想未能实现 , 于开宝九年 (976 年 ) 病逝 , 终年 50 岁。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