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一些感悟和对几个问题的探讨
zhaizhai506
2012年07月15日 21:04:46
只看楼主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新规范的培训学习,主讲是中元的总工。课讲得很不错,受益匪浅。最让我佩服的是,老一辈的工程师们那种扎实的抗震理论和力学功底,对规范的每个条文都可以从力学模型和抗震计算的角度分析,得出规范条文的合理性。 每次参加学习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发现了很多自己不会的东西。搞结构设计有7,8年了,前5年发现自己会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多,而后几年就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体会。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新规范的培训学习,主讲是中元的总工。课讲得很不错,受益匪浅。最让我佩服的是,老一辈的工程师们那种扎实的抗震理论和力学功底,对规范的每个条文都可以从力学模型和抗震计算的角度分析,得出规范条文的合理性。
每次参加学习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发现了很多自己不会的东西。搞结构设计有7,8年了,前5年发现自己会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多,而后几年就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体会。
现阶段的结构设计师跟老一辈比起来最明显的差距的就是基本功,大多数设计师都是按部就班的往计算软件里输入参数得到计算结果然后绘出图纸。他所掌握的技能就是如何往软件里填入正确的参数和按规范得到相关要求判断输出结果参数的合理性。而对于软件的计算过程是否准确、合理,我们给结构施加的作用(尤其是地震力)是否合理这些东西很少去关注。前者是细节性的,后者是概念性的和方向性的。现在的工程师缺乏的就是对整个结构方向性和概念性的东西,都用电脑分析计算不用手算了所以对计算过程当中很多东西都没有概念。
基本功不扎实后果很严重,所以每年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我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我跟去年、前年相比就是多画了些图纸,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尤其是工作的年限也不少了但是属于自己的工程经验少得可怜。对于很多知识,看参考书或者是听专家讲课的时候觉得很明白,过段时间自己弄的时候又发现还是不明白,说到底还是没有从深层次的地方理解它。工程经验也不是说死记硬背几个工程数据,不能从根本的角度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记着意义也不大。
下面是我这几天在思考的几个问题,希望大家一起讨论,多多指教!
1、水平荷载方向的问题
(1)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最大地震作用所得出的角度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得出来的呢?我想应该不是把每个角度的地震作用都
算一 遍,然后取大的吧!要不就是把每个方向角的结构刚度算一遍然后取刚度最大的方向就是最大地震角度,因为反应谱是
随着自振周期衰减的,刚度越大地震力越大?还有就是这里的地震作用最大是按什么指标控制呢?地震力最大?位移最大?
还是内力最大呢?
(2)上面的最大地震作用方向角有什么具体意义?要把它回代到水平力与坐标系的角度里重新计算吗 ?还是把它作为地震作用附
加角度进行补充计算呢?这二者有区别吗?说老实话我试过,计算结果也看不出个名堂,云里雾里!不管是那种计算方法,
地震力作用方向跟结构主轴有夹角,还是要把地震力分解到两个主轴方向进行计算,这样就成了真正的双向地震作用了,但
是不知道程序是不是真的按两个地震力来算,估计是不大可能,那样的话内力组合里面就会同时有两个方向的地震力了,而
且柱子就得是真的双偏压和双向受剪计算。估计还是象考虑双向地震的扭转效应那样在单向地震作用的基础上,再采用简单
的效用组合的方法(SRSS)近似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这就没多大意思了,计算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双向地震或者偶然偏
心的影响,再来一遍有点多余,虽然可能不完全相同,但道理是差不多的。总的说来,地震力的计算变来变去还是一回事,
因为地震作用要变成单向的两个主轴方向,抗力也是单向的两个主轴方向。即不能按照实际的角度计算地震作用和抗力,也
没法计算真正的双向地震作用,所以我觉得按两个单向主轴方向计算,再考虑双向地震或者偶然偏心就够了,附加角度进行
补充必要性不大。
2、斜交抗侧力构件的问题
规范上说,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要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这个问题是
一样的。首先是怎么算呢?回代到水平力与坐标系的角度里重新计算吗?还是把它作为地震作用附加角度进行补充计算呢?不管用
什么角度算最后还是得回到主轴方向上来(反正SATWE是这样的),所以跟上面一样我还是很怀疑。可能换个方向做主轴会不一
样,如果真的那样设计又复杂了很多,又不知道怎么搞了。还有看朱丙寅的书提了“斜交抗侧力构件”和“斜交结构”不同,说老
实话,不是很明白。
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底部剪力法是静力的,结算过程很好理解,大学里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自己动手算过,所以比较清楚整个流程是什么样的,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说老实话,看书了解它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没有实际操作就不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工作
的,计算步骤怎么样,各个参数又是如何求得。规范说“质量参与系数达到90%”,那什么事质量系数?它又是怎么算来的呢?还
有扭转偶联的问题,单方向的地震作用各个振型之间有偶联,考虑双向地震的时候两个方向之间还有偶联,反正觉得很乱,不明白
其中的根本原理。看参考书反正差不多都这样,只能理解表面上的意思。
所以很希望有位高手能够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一下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原理和计算流程。
4、双向地震和偶然偏心
偶然偏心很容易理解,形成了扭转效应。但是双向地震跟扭转有必然的联系吗?双向地震为什么一定会给结构带来扭转效应呢
?两个主轴方向的地震力只要都通过型心的话合力还是通过型心,只不过有夹角,但好像没看到一定会产生扭矩啊!“双向地震
和偶然偏心不应同时考虑”,这两是一个性质的东西吗?
免费打赏
时光之梭
2012年07月18日 10:37:24
12楼
楼主的问题里有部分在PKPM工程手册中应该有解答,但至于我们能不能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个初学者也只能在思考中期待解答
回复
追梦ing
2012年07月18日 10:39:33
13楼
虽然我们是生产者,但要记住,我们是生产公司的技术支持者,我们是要对我们的产品负责的,特别是我们结构,一出问题你就得去吃国家饭了。
所以楼主的帖子很好,很期待如梦大哥的回答!
在此占位看帖
回复
妖白骨精
2012年07月18日 10:39:57
14楼
等版主的回答哦
回复
eaeeea
2012年07月18日 10:57:41
15楼

我不赞同这一点。人是应该追求精益求精的。就像爬山,只要往更高端去探索,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清。
期待版主的答复。
回复
海岸平涌
2012年07月18日 11:23:08
16楼
如果你准备考注册,在复习做题过程中,你所提的问题中至少一半能搞懂。。。。
回复
任我游0033
2012年07月18日 11:46:22
17楼
钻研是必须的,但问题太多就不好探论了
回复
linglingli1119
2012年07月18日 12:02:40
18楼
刚到设计院两周,处于迷茫期,但对结构设计我无疑会一直做下去,希望自己快快成长起来!
回复
ssh0503304
2012年07月18日 12:19:02
19楼
好高深,目前我还不懂
回复
jingtian123
2012年07月18日 12:31:30
20楼
善于钻研 看来楼主入门了
回复
追梦ing
2012年07月18日 12:31:32
21楼
在这里发表下自己对楼主问题的一些想法,望指点
大家可以下下来看下,然后对其进行批注,批注完后希望可以传上来给大家探讨学习下(批注的直接对文件命名xx批注,里面的页眉处的作者不要去改变,这样方便学习);如果是自己写的,就写上自己的名称,谢谢配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