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
liubo4810278
2006年12月02日 15:18:26
只看楼主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在登封县城北2.5公里嵩山脚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隋唐时名嵩阳观,五代后周名太乙书院、宋初名太师书院,后改嵩阳书院,与睢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书院并称我国“四大书院”。北宋理学家程领、程颐曾在此讲学。院内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游嵩岳时,见三柏高大茂盛,封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三将军”明末毁于火,今仅存两株。“大将军”周长约 6米,“二将军”周长近15米,世所罕见。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在登封县城北2.5公里嵩山脚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隋唐时名嵩阳观,五代后周名太乙书院、宋初名太师书院,后改嵩阳书院,与睢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书院并称我国“四大书院”。北宋理学家程领、程颐曾在此讲学。院内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游嵩岳时,见三柏高大茂盛,封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三将军”明末毁于火,今仅存两株。“大将军”周长约 6米,“二将军”周长近15米,世所罕见。
在嵩阳书院门前有一通意地观感应领碑刻,该碑刻于唐天宝三年(744年),雄伟壮观。隶书端正工整,笔法俊逸遒劲,为唐隶中之佳品。书者徐浩为著名书法家,《新唐书》有传。景日畛《说嵩》评云:“是碑为徐宣公浩古隶,笔法遒劲,姿态横生”。撰文者唐大臣李林甫,以“口蜜腹剑”著称。
liubo4810278
2006年12月02日 15:19:31
2楼
将军柏
回复
liubo4810278
2006年12月02日 15:20:01
3楼
嵩阳书院
回复
liubo4810278
2006年12月02日 15:20:18
4楼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它与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因座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这里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清雅静谧,乾隆皇帝游历嵩山时,曾留下“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铭”的诗句。在我国历史上,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赡富,文物奇特名扬古今。

书院建筑

  嵩阳书院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共有古建筑106间,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古朴大方,雅致不俗,与中原地区众多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截然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

嵩阳书院现状

  嵩阳书院为我国四大书院之一,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原来破旧的环境严重制约着景区的发展,2001年,登封市文物管理局下大力气治理改善书院环境,累计投入资金160多万元,搬迁破旧民居22户,征地16亩,安装青石栏233米,开通中轴甬道116.2平方米,砌筑挡土墙995平方米,消防通道176米,新修停车场2970.6平方米,绿化面积8920.1平方米,种植各种树木5500多棵。同时,又投入资金200万元,复原修整绿色,环境优美,清新整洁,服务设施齐全,游览标记规范。嵩阳书院连同即将开放的古考场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焕发出勃勃生机。
回复
liubo4810278
2006年12月02日 15:20:42
5楼
嵩阳书院讲堂
回复
liubo4810278
2006年12月02日 15:22:31
6楼
嵩阳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现有房舍百余间,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书院内中轴线共五进,分别是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先圣殿内祀孔子及四大弟子像,道统祠内有周公、大禹、尧帝像。藏书楼原为存放儒家经典的书房。在讲堂之后有泮池,为儒家弟子中举之后回来绕行怀念宗师孔子的地方。中轴线两侧的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约斋、碑廊等。纵观嵩阳书院的建筑,古朴典雅,蔚然壮观。此外,嵩阳书院内还有《汉封将军柏碑》、北宋黄庭坚的《诗碑》、明代的《四箴碑》及《汉封将军柏图碑》、《石刻登封县图碑》等书法刻石,雕工精细,堪称艺术珍品。书院西侧,有两株高大无比的古柏,分别名为“大将军”和“二将军”。“二将军”柏树树龄在4000年以上,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

嵩阳书院大门外西南侧竖立一座大唐碑,即《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为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隶书端正工整,笔法俊逸遒劲,书者徐浩为著名书法家。石碑由三部分组成,碑下部为精雕长方形石座,四面刻有十个石龛:前后各三,两侧各二,龛内十座浮雕武士像。中部碑身上刻碑文。碑首分三层,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宝珠两边,两只卷尾石狮,后脚盘蹬在宝珠的基座上,前爪把持宝珠,狮嘴吞吻在宝珠上面,栩栩如生,十分壮观;中层较大,上面浮雕连续的大朵云气图案;下层的四边稍大于碑身,前面篆刻额文,额文两边浮雕双龙、麒麟。该碑雕工精细,达练圆熟,是唐代石刻艺术之珍品,也是研究嵩阳书院历史及宗教的不可缺少的史料。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

回复
liubo4810278
2006年12月02日 15:23:35
7楼
嵩阳书院
回复
liubo4810278
2006年12月02日 15:25:29
8楼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北宋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时与河南睢州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北宋名儒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李刚、朱熹、吕晦等也曾在此讲学。嵩阳书院一直是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

嵩阳书院在古代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院落而言,而是由一个主体院落和周围多个单体建筑群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较广阔。大至而言,除今天我们看到的嵩阳书院建筑外,属于书院的建筑物,比较有名的还有位于嵩阳书院东北逍遥谷叠石溪中的天光云影亭、观澜亭、川上亭和位于太室山虎头峰西麓的嵩阳书院别墅-君子亭;书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岭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筑。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散布在嵩阳书院周围的这些建筑已全部损毁殆尽,今天在原址只遗留有少量的石刻题记或残砖碎瓦是为标记,与历史文献的记载颇能相互印证。

嵩阳书院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共有古建筑106间,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古朴大方,雅致不俗,与中原地区众多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截然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

大门:嵩阳书院大门,是一座面阔三间卷棚式硬山建筑门额横匾上书“嵩阳书院”四个大字,原匾为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的墨宝,现在是当代的是当代书法家宋书范仿苏东坡书。黑底金字,素雅大方。
门的两侧柱联是: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会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 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为清乾隆皇帝乾隆十五年(1750年)游嵩山时所题。联语简要说明了中岳嵩山及嵩阳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四周形胜,进大门后是一座凸形院,构成二门,是为书院的前奏部分。

  先圣殿:先圣殿在二门之后,为一座硬山卷棚式三开间建筑。殿门额横匾“先圣殿”三个金字。
门联为:

至圣无域浑天下;

盛极有范垂人间。

  殿内中央供奉圣先师孔子站像,左右两侧为颜子、子思、曾子、孟子四大贤人线刻图像。西墙为孔子弟子72贤人传略和12先哲画像。东山墙有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的介绍。此殿是当年学生拜谒儒家始祖孔子的地方。

  讲堂:讲堂为一座面阔三间、硬山卷棚式建筑,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当年给学生授课的地方。门额横匾书“讲堂”二字,
门联是:

满院春色催桃李;

一片丹心育新人。

  殿内设教案、课桌、课椅等教具。殿内东山墙上绘有“二程”讲学图,西山墙介绍宋代在嵩阳书院任教人员名单和传略,书院教学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学制演变情况等。

  道统祠:道统祠是座面阔三间、棂门槛窗、歇山式滚脊灰筒瓦覆顶建筑。门额横匾上书“道统祠”三字,
门联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殿内供奉帝尧、夏禹、周公石膏头像,后壁悬挂帝尧、夏禹、周公当年在嵩山地区巡狩、治水、测影等活动情况的大型图案。道统祠前建有泮池,池上架拱桥以通往来。在拱桥的两侧分别刻有“泮池桥”三个字。古制学宫得引水辟池,形如半壁,故称泮池。后世筑池形如半月,跨池构桥。书院作为一种古代学校,也多建泮池、泮桥。古代当地风俗凡考中秀才以上学位的,都要举行绕池三周仪式,以示永效老师之法,安邦治国益于天下。

  藏书楼:藏书楼是嵩阳书院最后一进,是为一座面阔五间、硬山、卷棚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物。它是古代贮藏书籍的地方,就好比现在大学内的图书馆,是书院内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原藏书千余部,经史基本典籍之外,还有《理学要旨》《理学正宗》《日讲四书》《性理精义》等,但大部分已遗失,仅存清代版本的一些书籍。现陈列有《二程全书》《二程遗书》《四书五经》《中州道学编》《四书近指》《理学要旨》《说文解字》等,另外尚存部分书籍的木刻板和在嵩山地区发现的稀世国宝《唐武后金简》,以供游客观览。
回复
tianqing3
2006年12月03日 19:56:45
9楼
好渊博呀!
回复
liubo4810278
2006年12月05日 12:30:47
10楼


作为中国四大书院的嵩阳书院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但不知为何它受到了世人的冷落。
在人们的记忆里好象没有这个名称。我觉得登封的旅游热没有更好的为开发书院的价值而努力,
更多的好象都放在了少林寺上面,无奈啊......
回复
strongzxg
2006年12月14日 14:42:59
11楼
我们中国有很多古代的建筑名扬天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怎样把这些历史遗产借鉴到我们的设计中来。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