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给排水的一些建议
xr888
xr888 Lv.14
2012年05月28日 15:51:08
只看楼主

欣闻天正给排水9.0就要出来了,作为一个使用它已有两年的工程从业人员,它的出现确实让很多设计师提高了效率,但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在这里,我想就自己实际使用过程碰到的一些问题提一些建议,希望天正给排水可以做得越来越好。

欣闻天正给排水9.0就要出来了,作为一个使用它已有两年的工程从业人员,它的出现确实让很多设计师提高了效率,但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在这里,我想就自己实际使用过程碰到的一些问题提一些建议,希望天正给排水可以做得越来越好。
免费打赏
xr888
2012年05月28日 16:00:15
2楼
总体设置
1、楼层表可以在工程管理中设置,以后的各系统生成可以直接引用该楼层表不必再一次定义标高,也可自己再定义。
1)标高的符号无论怎样调整,都不好看。它的横线长度好像是与标高符号的高度相关联,并不是固定的,所以调小标高符号的高度之后,横线长度也变小,显得很矮胖的感觉。另外,这可能与字体有关。新版《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2010》中标高的精度可为小数点后两位,希望可以增加默认精度这个选项,让用户确定那一个为默认精度。

2、材料表可以自己设置格式,并能保存应用到各个新的工程。比如表格样式、行高、统计精度这些不必再次设置。
1)材料表中的图例大小可以调整。它默认的FLAG=27,我个人喜欢将它调整为15,这样比原来的图例大一倍,效果显得很好。但我不想每次都手动去调,只好做了一个材料模版,将大部分常用的材料集成在里面,遇到新的材料再添加上去。如果能一次性设置FLAG的值,那么就省事很多。
2)表格的行高为7,但默认的字高为5,事实是行高偏小了,让人看得不舒服,尽管这样可以节省一点空间。

系统图

1、系统图和展开图
1)增加雨水系统生成。“排水原理”命令中只包括有污水、废水系统,而在实际中,雨水和空调排水系统也是不可缺少的,而在一般情况下,这两种系统的生成比污水、废水系统的生成更为简单(不用后续的计算),能否在现有基础上,增加雨水、空调排水系统图(原理图)?
2)生成的污水系统图中,伸顶通气高度可随系统一次生成,不必再次标注。尽管通过“通风帽”命令可以达到目的,但对于大多数建筑来说,但既然系统既然在通气类型中选择了“伸顶通气”这种形式,那么必定会伸顶,只是通气帽的形式还得选择,所以能否在此基础上提供多一个通气帽形式的选项,然后一步到位?
3)绘制的系统图或展开图中默认的管径都是100,这可能与初始设置中的默认管径相关联,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对于多数系统来说,它的立管和支管管径都是可以凭设计师自己的经验来确定,如果能在初始设置中能够确定各系统的立管管径或绘制时能够预先定义立管管径、支管管径、支管接管高度,那么生成的系统就是非常完善的,后续的修改工作就少得多。
4)给水系统:可以做到绘制“分区供水”系统图,并能选择支管分户供水的形式,同时还应增加一个减压阀的选项,能够根据分区要求自动布置减压阀。

2、利用软件生成的各种系统图或原理图中,楼层的名称是“某某楼”,而通俗的说法是某某层,或1F、2F,不知道别人是怎样处理的,反正我是每次都是用查找替换这个命令来完成修正,额外增加了工作量,这一点改进应该不困难吧。

3、插入阀门、仪表、管道附件的图库的显示方式能否改进一下?按现在的4*6显示方式,图例太小,看不清楚,如改为3*3,又必须拖动很多页才能找到自己想找的图例。我个人的想法是,能否增加一个选项,在显示框中的每个配件下方能显示其名称,这样就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配件。同时,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显示方式(包括显示框大小、位置、显示阵列)并能保存下来。建筑专业中的门窗图库是带有侧边栏的,在左边的侧边栏可以快速地分门别类地查找自己想要的样式,这一点不知能否借鉴。

计算:

1、系统的计算参数或过程计算文件可以保存成计算文件,方便类似工程引用或下次导入重新计算。天正电气的系统计算就有类似功能,很方便。比如,给水、污水系统中的某层增删了卫生器具,那么就非常方便。

2、消火栓系统的环形管网计算怎样实现?我这个问题应该不算作建议,希望在此得到解答。

[ 本帖最后由 but_001 于 2012-6-7 09:25 编辑 ]
回复
xr888
2012年05月28日 16:10:56
3楼
管线绘制
1、管线绘制
1)希望绘制过程中可以增加切换标高、管径的选项。 我常常会因为焦点的切换而导致输入的参数没有生效还保留原来的信息而等到标注的时候才发现,不知大家碰到这种情况没有?同时,选择管线系统之后,人们的眼睛习惯性关注下面的命令框,如果因为改变管径而再移动鼠标到上面的对话框中输入新参数,就会偶尔打断人的画图思路,如果再碰到前面说的情况,就会降低绘图的连续性,无形中降低了效率。
2)“沿线绘制”命令参照的对象能否做到包括管线?在首层平面图中或地下室平面中,一般确定第一根管线离墙或某参照物的距离之后,其余的管线便可以它作为参照,根据管径和管线的种类确定彼此间的间距。同时,绘制室内给排水平面时,以管线作为参照物的话也比以直线、弧线、墙线作为参照物方便得多。使用“绘制多管”命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管线间距这个问题,但不好解决管线沿某一参照物为路径绘制的问题。
3)“绘制多管”命令可以在绘制前设置管径,目前仅能做到设置管线种类、间距和标高。如果可以在初始设置中能够分管线设置各自立管/平面管径的话,那无疑会更好。
4)“上下扣弯”中可以使用类似“井底标注”或其它专用的标注方式进行标注。

2、立管
1)可分系统设置各自管径的大小,并且可以分别定义各系统离墙的距离。如做不到,绘制立管时,可增加一个“离墙距离”的选项,而非系统初始设定的默认值。这个改进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管径,很多系统的立管管径是不固定的,而离墙距离却是固定,明显不符合实际设计要求。比如一根De32的PPR给水立管,如果按默认值,管径圆圈的半径大小是0.35~0.5(这个值是我自己根据给水立管的通常管径来设定的),离墙距离是100,不仅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打印的效果也不好看。
2)立管的样式可以在初始设置中设定。

3、管径的下拉选项可以自行扩充或能根据选定的管材自动列出对应的管径。比如污水系统中PVC管材有De110的,绘制管道的时候没有这个规格,经过计算之后又能出现,为什么不能在绘制的时候出现这个规格呢?
使用“绘制管线”命令应增加一个管材选择的选项。因为有些系统可能会用到不同的管材,例如废水系统可能会有重力流排出和压力流排出,而软件在初始设置中只能设置一种常用的管材,这样碰到使用另一种管材的时候就需要后续修改,如果开始能够选择管材,无疑会方便很多。

4、管道流向:应考虑执行新的规则。原来的规则是从左往右,从下到上,绘制喷淋管道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管道流向错误而导致计算偏差很大,此时得一段一段的查找更正,不方便。可考虑根据从起点至终点的流向规则和从管道至设备的规则来确定管道流向。如在平面中,从立管出发,就很容易确定管道的流向,而不再受原来的规则的局限性约束。

5、套管插入:其插入可以不受管道或墙体的约束,同时可以定义自己的样式和确定离墙的距离。比如,我得到的是别人转过来的T3条件图,目前就不能在墙上插入套管。再如,我想在离墙100的距离或任意一个地方插入套管,例如空调预留洞口,我想插入自己定义的样式,那么也应该能做到。

6、文字线形:文字可以根据文字高度和内容自动调整上下间距和边距却不必手动逐个调整。使用“管线文字”可以达到自动居中的目的,但其将管线打断了,不利于整体选择和编辑。如果使用“管线文字”而不打断管线,那么就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了。

[ 本帖最后由 but_001 于 2012-7-9 17:42 编辑 ]
回复
xr888
2012年05月28日 16:21:30
4楼
平面设备:
1、设备定义。可以考虑增加一个像天正电气的设备定义功能,在对对话框中输入设备的具体参数,例如水泵的参数,消火栓的参数,灭火器的参数等。然后在标注的时候增加一个设备标注命令,可以自动读取这些参数并按预定义的格式将它表示出来。这个功能我认为对于设计师来说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利于材料统计,也有利于对于同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引用相同的设备参数。同时,做工程预算和施工单位采购的人更是有用。例如,阀门的统计,虽然材料表中可以统计出来相应规格的数量,但在平面图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逐个标注出来。
2、洁具定义之后,生成的材料表中的名称全部为卫生器具,还需要手动再逐一修改,不是很方便。
3、增加“设备翻转”命令,达到像建筑专业中门可以左右翻转或内外翻转的效果。在插入阀门或设备有时不注意选错了方向,希望可以使用此命令来调整方向。系统菜单中的“附件翻转”不适用于阀门。
4、设备或一部分附件的平面布置是否可以考虑增加离墙距离这个参数?我个人认为,虽然布置的时候随意插入也没有问题,但最终的打印效果还是离墙有一段小距离是比较好。同时,这样也可以利于精确作图。

标注:
1、引出标注:能否根据标注对象的系统属性自动将标注归类于相应的图层,因为单凭人工去选取,很多时候都不会注意,这样就不利于分系统图出图。

2、“专业标注”中希望增加“管道流向”这个标注。因为在大型的建筑中,管道的流向标注出来会更利于阅读图纸。这个符号虽然可以用“箭头标注”来代替,但不如专业符号来得方便。因为使用专业符号既可以自动读取管道的流向进行标注,也可以根据自己来调整方式,因为很多人不会严格按照正常的管道绘制程序来画图。管道流向标注的样式和位置可以选择,可参考管径标注的方式。
PS:使用“专业标注”菜单中的“管道坡度”命令可大部分完成此功能,但我还是倾向于增加这个符号,也就是说它样式可以有多项选择,比如离管线的距离,箭头可以是空心,也可以是实心,它的样式可以多样化,并且更加的智能。

3、“标注镜像”的应用对象可否包括管径?这个功能可能少用一些,但在实际中还是会用到。比如新增加一根管线之后,发现管径标注与新增加管线重叠,那么可以使用此命令将重叠的管径标注镜像到管线的另一边,而不必手动调整。因为手动调整的话,在多个管径标注中它的位置不一定能在一条基线上。
PS:使用“管径移动”命令可以实现该功能。

4、管径标注:可否增加一个默认选项,让其自动读取管径和管径标注前缀。有的人可能是不按管径画图,但我因为很多时候做完设计后还需要再做预算,所以习惯了先计算再按实际的管径来画图,这样有利于材料统计和便于与施工单位和甲方沟通。目前的情况是,无论“多管标注”还是“单管标注”都需要再手动选择“自动读取”或“自动”这个命令按钮,给人增加了一点工作量。所以,希望能够照顾到像我这样的人员的需求,增加多一个选项,让设计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其中的一种常用标注方式。

[ 本帖最后由 but_001 于 2012-6-29 08:45 编辑 ]
回复
xr888
2012年05月28日 18:26:06
5楼
消防平面:
1、灭火器:面积除了可以直接输入之外,还应增加一个面积选择框,最好也能增加一个像天正电气照度计算中的“房间选择”选项,这样可以方便地出计算书。灭火器应该可以在计算之后直接选型布置,放置灭火器的过程中显示最大保护半径(距离),最后还可以出计算书,以便校核。

2、消火栓
1)布置选项中的“离墙的距离”可考虑放至初始设置中,可在初始的时候统一设置离墙参数。我个人偏好消火栓离墙有一段距离,这样打印看到的效果个人认为会更好一些。
2)连消火栓命令可以多选立管和消火栓就近连接,而不是单个选择连接。

3、喷头尺寸:选择一个空间的喷头之后可以标注行列间距,而不仅仅标注行或列的间距。同时,在标注行或列的间距之后,可以同时标注离墙或其它参照物的距离,再不必再次使用增加/增补标注来完善。

4、喷淋计算希望可以增加四喷头强度检验计算。

5、侧喷的喷头布置时不能自动垂直于墙体或参照物,这一点很不好。可否做到像天正电气插入开关、插座等元件时自动垂直平行于墙体或参照物?

[ 本帖最后由 but_001 于 2012-7-18 11:01 编辑 ]
回复
q5275
2012年05月31日 13:40:48
6楼
我觉得要提高效率就是要所有的操作都在键盘完成,不是跳出一个一个对话框。我觉得鸿业这块做的很好
回复
xr888
2012年05月31日 15:38:04
7楼
经过摸索,我也定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快捷键命令,但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并且天正给排水也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不怕你笑话,我从05年就开始使用天正系列软件了,之前我是使用天正建筑来画图,然后是主要利用天正给排水的图库。从2010年开始,我才慢慢使用天正给排水来画图,熟悉之后确实效率提高了不少,这正是我感激天正的原因。另外,我是水电专业一起做的,其实天正给排水有些地方也可以参照天正电气的优点来改进,比如设备部分。写下这个帖子,目的就是希望天正做得越来越好。
回复
xr888
2012年05月31日 15:48:12
8楼

鸿业给排水我也试过用,它的计算功能是比较强大和严谨的,但它的人机交互界面我本人是不敢恭维,并且它的标注方式我个人也不是很喜欢,天正的标注方式是我个人最欣赏的地方。它不仅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也有比较多的选项可供选择,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新版的天正给我的感觉就是,它的易用性增强了,就是入门的难度降低了,适合更多的新手,但对于更高层次的人来说,它的效率有所降低,这似乎是一个矛盾。

[ 本帖最后由 but_001 于 2012-6-1 10:01 编辑 ]
回复
songxl827
2012年06月01日 01:07:35
9楼
楼主很用心啊,赞!
回复
sw-gps
2012年06月01日 18:24:07
10楼

4、lz有理
5、预览的是原图,还是另外作的图片?若图片可角上挂名,或图片上标名
回复
xr888
2012年06月02日 08:54:21
11楼

图库中的原图,主要是显示太小,虽然在左下角显示有阀门、附件的名称,但人的眼睛习惯性的关注点是在图例上,而非整体。同时,在鼠标停留在图例上会显示配件的名称,但人们不会记住这么多的配件符号,也不会一个个去选择来看,这个时候,文字表达会更加的清晰。这是我个人的使用感受,不知其他朋友的体会是怎样?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