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电气成套报价软件?(上)
mulongsoft
mulongsoft Lv.3
2012年04月02日 15:57:58
只看楼主

电气成套报价是个特殊的行业,电气成套报价软件成为这个特殊行业工作必备的软件。 如何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报价软件是很多朋友正在考虑的问题,在百度上搜索电气报价预算软件可以找到很多种成套报价软件,这些软件各有特点,性能差别很大。有这么多报价软件活跃于市场,制造出充分的竞争,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是目前的报价软件质量差别比较大,我经常听到有的客户对我讲之前用过**A软件,怎么不好用了,又有的说之前买了一个**B软件,用了半年突然怎么样了之类的情况。我就总想写点东西给大家看,把自己10几年来在报价领域的经验给大家,即便只有其中某句话启迪了某个处在困扰中的朋友,我也觉得对公众做了一点点有益的事情。

电气成套报价是个特殊的行业,电气成套报价软件成为这个特殊行业工作必备的软件。
如何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报价软件是很多朋友正在考虑的问题,在百度上搜索电气报价预算软件可以找到很多种成套报价软件,这些软件各有特点,性能差别很大。有这么多报价软件活跃于市场,制造出充分的竞争,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是目前的报价软件质量差别比较大,我经常听到有的客户对我讲之前用过**A软件,怎么不好用了,又有的说之前买了一个**B软件,用了半年突然怎么样了之类的情况。我就总想写点东西给大家看,把自己10几年来在报价领域的经验给大家,即便只有其中某句话启迪了某个处在困扰中的朋友,我也觉得对公众做了一点点有益的事情。
简单的说:面对这么多品种的报价软件,怎么区别、鉴别,选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软件。

考察一个成套报价软件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经过综合考量才能选出性价比高的软件。

1. 考察报价软件首先要避免价格上的先入为主

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
电话铃响起……..叮铃铃
智龙软件:“您好,您是哪里?智龙软件,有什么可以帮您?”
某成套厂:“请问你们软件多少钱一套?”
智龙软件:“智龙报价电气成套报价软件单机网络通用版6000一套”
某成套厂:“哦,这么贵啊!”
某成套厂挂机……..嘟嘟嘟

这就是显然的价格先入为主,这个成套厂在打电话之前就觉得自己要买个他心目中800元或者3000元的报价软件。所以听到智龙软件价格6000一套就直接挂机了。显然他的头脑中,报价软件都差不多,都能用,都能解决他的问题,他错了,他的这个先入为主已经注定要经历一次错误的采购。

购买之前详细了解是必须,首先不是网上所有的报价软件都能正常使用。任何以价格高低为首要考察筛选条件的,都会遇到问题。

购买报价软件的企业,绝大多数对软件技术是外行,既然是外行,就要从外行的角度去了解,去考察,所以武断地用软件的价格、软件的界面看着是否舒服就决定是否值得考察的做法是错误的。
打电话时先问开发商要套软件的详细文档资料是举手之劳,拿到几个不同的软件的资料文档稍加对比,就可以发现基本的优劣差异。

2. 报价软件可以提高多少倍的报价效率?

首先不使用任何报价软件,仅仅使用excel表格报价,不同的报价员之间的效率差异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提高多少倍效率与软件有关,与报价员也有关。即使是最好的报价软件,有的报价员只能提高3到5倍效率,但有的报价软件却能提高十倍效率,个别应用可以提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效率。比如使用智龙报价软件制作陪标文件,是几个功能的综合使用,有的报价员从来没用过,但是有的报价员可以几分钟内作出一个大项目的多份不同样式,不同价格,不同分解模式,不同排版的投标价格表,效率提高上千倍一点不夸张。

好的报价软件对普通报价员来说应该提高5到10倍的效率,就是说原先要一天做完的报价,可以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间完成。

3. 了解这个软件最初版本的发布日期,分析这个软件现在是否仍然在市场上活跃。

每个报价软件都有生命周期,报价软件的生命周期都有一定的规律,通常一个报价软件发布之日算三年内是活跃的,但是超过三年后仍然活跃就基本肯定此软件有一定的用途,有一定的客户认可度,否则就是通不过用户的认可,客户缩减,开发商得不到利益,遂逐渐失去了对其产品的投入和热情,故而逐渐销声匿迹。这样的报价软件很多,百度一下,仔细分析就很清楚了。

什么是活跃呢?就是:还能经常升级、发布新数据,仍有一定的客户群。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有些软件虚标版本号,才发布不久,版本都到了V5,V7……,这是给人感觉:这个软件很成熟。其实这是对自己产品没有信心,又想哗然取宠、沽名钓誉。

考察是否仍然活跃的方式很多:
A 看有没有网站,没有网站的基本可以不必考虑。一个产品如果网站都不提供,通常是缺乏活力,缺乏与客户的互动与支持。
B 看网站上关于数据或版本更新的公告。
C 电话联系开发商,询问价格等相关问题,最好问一些与成套报价有相关的技术问题,看看对方是否能做到专业的回答,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个软件技术支持的程度。
D 问问周围的朋友,是否有人在用这个软件,听听朋友的建议。
缺乏活跃度的软件可以不予考虑。

4. 考察这个报价软件的发布者是个人还是公司

软件是智力产品,很多报价软件发展初期都是个人的开发行为,开发出一个可以用的软件发布给大家试用,如果觉得好可以付点费用,但是一旦要人家付费了,就是商业行为了,就要负起责任,如果收费了就应该成立自己的公司,按公司、按市场规律办事了。

个人发布的成套报价软件可以用用试试,作为长久的选择还是要慎重。个人行为和法人行为的意义有很大区别,所负责的社会责任不同,承担的义务也不同。仅就个人编制的软件来看,没有工商税务等各方面的监督和约束,很难规范自己的行为,很难负起责任。所以正规的企业采购软件是不考虑私人作品的。

即使经营某个报价软件的是一个公司,也要按照严格的采购程序,要求这个软件开发商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之类的资质证明,并且要核查资质是否过期,正规的企业提供这些资质都是最基本的。

另外,每个软件公司都有自己的主打品牌,没有万能的公司可以经营好多个不同领域的软件。 有些公司CAD、报价软件、管理软件统统做,结果只是个别产品被用户认可,其它产品熬不过3年就退出大家的视野。术业有专攻,时间和资金都有限,不可能处处开花,朵朵鲜艳。因此(成套行业)那些什么软件都有的软件公司,就是个大杂烩,不会有精品,不会有好的服务,更不会有质量过硬的专用软件。

5. 了解这个软件的客户群,看看哪些公司在使用

正常情况下一个报价软件会向公众公布它的客户,如果不公布或者支支吾吾就值得深度警觉。如果一个成套报价软件没有多少客户,根本不必考虑,它就像一只新爬上海滩的螃蟹,先吃这个螃蟹的人要付出代价的。

即使这个软件公布一些客户,也要认真分析一下,看看它公布的这些客户的名头,都做一个行业的,对同行还是有相关了解的,通过对这些客户的分析,也可以得到佐证:这些企业在用,说明自己企业也可以用;当然也可以通过对这些客户的特点分析深度的信息,比如这些企业中有多少是行业里知名的企业,规模大的企业,通常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在管理上要强于中小企业,在软件投入上比中小企业要大,迈的步子要早的多,在选择软件方面投入大,考虑的多,认识程度也高的多,这些企业在10年前就研究用报价软件,淘汰的掉的报价软件都不止一个了,他们是用钱、用时间来积累的经验,所以他们目前用的报价软件肯定是对他们来说最适合的,他们用的软件是最值得肯定,最可靠的。

在了解开发商提供的这些资料的时候不要只是看看就算了,要小心甄别,有的软件说自己有5000多家客户,提供的名单不过一页纸,还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还有的提供的了一堆客户名单,但是一打听,人家根本不用它的软件,甚至根本就没有购买过,因此最好找熟人打听一下,以避免走弯路。

一个软件的稳定和成熟需要周期,没有那个成套报价软件可以两三年就能做的很完善的,软件的完善稳定需要一定的客户量,不经过大量客户的大量工程应用的验证难以成熟,因此考察客户量是个重要因素

6. 了解成套报价的特点,清楚自己的需求,不要为一些不着调的概念买单

有的人本来去买鞋子,最后买了一兜水果(购买目标不明确,购买行为容易偏离目标)。
自己需求什么,就研究什么,专心去买所需求的东西,不要为外界因素干扰,发出干扰信息的一方,最后获得利益,买东西的失去了利益。

要采购电气成套报价软件,首先得懂电气成套报价,让一个不懂成套报价的人去买一个专用性很强的报价软件就如同带一个从没见过鱼的内陆人到海鲜市场让他帮你买条上等的海鲈鱼。但是很多公司就是这样操作的,老板让采购人员买报价软件,采购人员可能多数都不懂成套报价,因此大多数采购人员的方法就是挑便宜的,买回来不好用,搁置,弃之不用,老板白花了钱,还耽误了工作。

成套行业竞争激烈,报价工作首当其冲,因此报价员加班熬夜是常事,别的部门可以过周末,休年假,报价部门只能羡慕、不满、发牢骚,甚至怠工,无法保证报价的质量和工期。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报价手段落后,因此对报价软件提出的要求是:报价软件要操作简单、快捷、灵活,报价速度要快,计算要准,分解报价要智能,生成表格要灵活多样。

基于这个目的去选软件,不要听人家说还有配套的这样那样的软件,最后把自己绕进去。配套往往就是陷阱,本来要买报价软件,因为人家忽悠配套什么CAD自动出图之类的概念,最后买回的带配套的报价软件不好用,配套的更是摆设。

好的成套报价软件就要上手快,操作简单,计算准,调价灵活,报表多样。报价员只要认识图纸上的字,认识图上元件,会用电脑,半小时只能就可以掌握用法,报几个小项目后就可以熟练使用的报价软件。至于报价中的难点:算辅料、算铜排、核对价格、算人工费、税金等等的统统由软件自动处理

如果选报价软件脱离了这个思路,所选软件就无法高效完成工作,就无法适应竞争。

7. 报价软件与CAD图纸的关系

现在有些报价软件可以从CAD图纸直接生成报价清单,也有的可以从报价清单直接生成图纸,这样的概念有实用价值吗?

A 成套行业是先画图再报价,还是先报价再画图?
答案是显然的,肯定先报价,中标后再画图,这是个成本问题。
首先绘图技术员工资高于报价员,其次报价量大,中标项目占报价项目的10%~15%。人力物力上都是不允许先绘图,再自动生成报价清单的。

B 假设先画图,再生成清单,有可行性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根本没任何可行性
因为能自动生成清单的CAD制图软件要求用它的软件按他的要求用预存的带属性图元(CAD 的Block)制图,并正确的标注,包括各种连接线都要正确的使用它要求的规范来绘制。这个基本不符合成套厂的实际情况。

第一 没有人能完全做到按照电气CAD软件要求的一丝不苟的制图
第二 每个成套厂都有自己的图档,每个技术员都有自己的制图习惯,甚至有自己的积累的图纸,用自己熟悉的积累的图纸修改后制图比纯粹的用某个电气CAD软件绘图效率高很多。
第三 成套厂的很多图纸来源于设计院或外单位,外单位提供的图纸很多是蓝图,即使是CAD电子图档,这样的图档根本生不成任何清单表。
第四 制图是个设计的概念,设计师是可以创新的,是有个性化特点的。这是无法通过某个电气CAD软件所能约束的。

综上所述:即使先绘制电气图,也无法准确生成清单,如果生成清单是错误的,花在查找错误上的时间比用专用报价软件报价重新报价多很多。

C 先报价,再自动生成图纸,有实际意义吗?

假设如果一个厂一年产值5000万元,年报价量至少要5个亿到10个亿。这个数量的报价,每个报价单都能按照技术细节要求每个元件精确录入?二次元件能一个不落的列入明细?如果录入的不详细能否出来正确的图纸?如果出来的是蹩脚的系统图,有多少意义?

现在报10到15个项目才可能有一个中标,所以目前成套厂几乎都是先拿到外来图纸,按照图纸报价,并且都是报主要材料,二次元件,辅助材料都是估算的,根本没有时间落实详细。所以不管是CAD生成清单,还是清单生成CAD图纸,都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功能。

未完待续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