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谦卑——简评鄙人半年来读过的书(之一—PKPM结构软件系列)
画图匠
画图匠 Lv.12
2012年03月01日 15:43:07
只看楼主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先说明:鄙人只是一个菜鸟,所以以下所叙述的观点,很可能只是有待商榷甚至可能错误的。加上以下我所推荐的书,我阅读的深度各有不同(由于个人的实践经验及客观情况,有些书我是反复看过两三次的,也有的书是略读或是挑读的,故而如果我的评价失真,请仔细甄别)。去年6月份,我离开大学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作为一个没有师父带的新人,这半年多来,陪伴我职业生涯的,除了电脑上存着的,已被我听过N遍的老庄免费讲座外,也就是床头那堆累计高度足以超过我的身高的专业书籍了。每个月我那点微薄的工资,除了租房吃饭等日常开销外,基本都拿去买书了。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先说明:鄙人只是一个菜鸟,所以以下所叙述的观点,很可能只是有待商榷甚至可能错误的。加上以下我所推荐的书,我阅读的深度各有不同(由于个人的实践经验及客观情况,有些书我是反复看过两三次的,也有的书是略读或是挑读的,故而如果我的评价失真,请仔细甄别)。

去年6月份,我离开大学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作为一个没有师父带的新人,这半年多来,陪伴我职业生涯的,除了电脑上存着的,已被我听过N遍的老庄免费讲座外,也就是床头那堆累计高度足以超过我的身高的专业书籍了。每个月我那点微薄的工资,除了租房吃饭等日常开销外,基本都拿去买书了。

生活原本是平淡乏味的,也许只是因为对渺不可及的未来的期盼,才给予我们能够忍受在人生道路上艰难跋涉的借口。最近半年的生活,我每天上午六点起床,赶第一趟公交车到单位所在地,在附近的麦当劳里点一个早餐,随便在那里看一会儿书(7点到9点)。白天在单位,有活干活,没活就看书或学习实际操作,晚上6点下班回家后还能在附近一个学校看3-4个小时的书。当然,有时候晚上会加班,就没有这么充足的学习时间了。

独在异乡,举目无亲,每当午夜梦醒,望向窗外,荒街悲凉。栖身于这座水泥森林,其中的孤独、迷茫与无助,也只能用一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来形容了。

之所以萌生写一些东西的念头,是因为最近在论坛和专业群里看到了一些今年6月份将要从大学毕业的朋友的疑惑,感同身受。回想起自己去年那段艰辛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也许,我算是相对早一些踏上了你们将要踏上的路,因此也相对早一些地疑惑了你们的疑惑,迷茫了你们的迷茫。虽然我至今依然没有从这些迷茫与疑惑中走出来,但我愿意在这里分享我的一点经历与感想。

以下内容仅针对没有做过设计的新人,如果有高人前辈无意看到,在这里套用如梦前辈的一句话,也就乐呵乐呵吧!当然,如果您愿意对我一些认识上的错误和学习方法给予指正,我表示万分感激。

以下的叙述并推荐一些我读过的书,分为三个部分:1、PKPM结构软件系列;2、实用结构设计系列;3、结构概念与原理系列;4、一些读书方法。其中兼论一些我对结构设计的看法。
(注:该文暂时只写了第一部分,如果有新人读后能有哪怕一点启发,不妨回帖给予我鼓励,我会陆续传上第二至四部分)


一、 PKPM结构软件系列

在现代结构设计中,软件不是万能,但没有软件几乎是玩玩不能的。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设计者,应该是自己操控软件,而不是让自已成为软件的奴隶。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清晰的结构概念,与对软件运行原理的了解。
邓工曾经说过:“做结构,最关键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请原谅我冒昧在这里对这句话作点补充:“做结构,你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软件在干什么,软件所做的事,是否与你想要达到的目的一致?”

在我接触到的一些设计者中,也有一些鼓吹大学理论知识无用,结构软件万能的“软件控”。对此,我无法发表评论,因为我所叙述的,只是我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新手及菜鸟,我很惭愧,因为我甚至无力对我的观点的正确与否给予一个评价,自然,我也无力评价他人。

鄙人之所以把“PKPM结构软件系列”放在推荐的首位,有以下三个原因:
1、我认为,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暂时从大学里繁复的人工计算中解脱出来,了解电算及现代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注:我绝不是说大学里的东西无用);
2、市面上有关PKPM的书,无论是PKPM工程部官方写的,还是民间的草根写的,通常有一个共同特点:结合软件阐明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点明结构设计一般概念及注意点,以结构设计实例的方式指导设计;
3、要想不必成为一个“软件控”,有必要了解PKPM的计算模型选取及适用性,电算的一些关键点,计算参数原理与合理设置。而要达到这些目的,阅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

该书在当当网上的建筑类书籍中的销量可谓是所向披靡的,可见其质量是经过了大众及时间的检验的。对于一个新手,该书可以起到一个快速入门的作用。对于一个有过工程经验的人,该书也能够很好地起到系统复习,查漏补缺的效果(曾经有位前辈和我说,他在工作三年后重读本书的第六章,依然能从中获取收获)。


第一篇“入门篇”通过一个案例介绍了PKPM的基本操作,在此建议从未做过设计的新手不妨一试,定能从中领会一些电算的妙趣。

第二篇“应用篇”介绍了PKPM从建模到施工图设计的功能,结合规范讲解,阐明了软件参数的意义,适合新手快速入门。但由于篇幅的原因,讲解稍显粗糙。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新手补读PKPM软件工程部的系列图书,如《2008版PKPM结构设计软件入门丛书》、《PKPM基础软件功能详解》等。

第三篇uni6,PKPM软件工程应用专题探讨,以一系列论文的形式,探讨了诸多结构设计中的设计概念、设计方法及软件的实现。非常契合老庄结构提倡的“概念是基础,方法是关键”的观点,强烈推荐。

2、《2008版PKPM结构设计软件入门丛书》

该系列图书共4本,包括《混凝土》、《钢结构》、《砌体与底框》、《地基基础》。即使是同出于PKPM工程部,这4本书的质量与水准也是良莠不齐的。以下的优劣评价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钢结构》:抄袭或说是套用STS说明书内容太多,仅仅介绍了STS软件个参数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极少或几乎没有点明钢结构的设计概念与方法。如果手头有STS说明书,个人认为就没必要再为该书浪费金钱了。对于钢结构设计,我倒是更加推荐两本相对草根一点的书。王建的《PKPM结构设计软件入门与应用实例》和易方明的《PKPM-STS钢结构设计从入门到精通》。老庄结构里面有一篇写钢结构的,我当初就是在该文的指导下学习钢结构的,去年完成过几个工业厂房。推荐有机会接触钢结构的新手仔细精读那篇文章,定能从中受益匪浅。

《地基基础》:该书倒是介绍了一些设计概念,但是并不完善,且该书对于设计概念的讲解和软件的操作是分开论述的,不太易于新手理解。不过该书有一个极其值得称道的地方,提供了各类基础的实际案例,并配套了相应案例的数据文件存在光盘中,可以结合案例学习(鄙人所购买的书中的光盘,不知为何被删去了模型数据,只剩下SATWE计算结果数据。如果有人遇到与我一样的情况,其实也没关系,可以按结果文件自己建模,假定一些数据就可以了)。结合案例对于新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获得形象直观的理解。并在此推荐结合阅读《PKPM基础设计软件功能详解》。

《混凝土》:此书的质量远远优于前述两本。其一,该书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结构概念、规范原理、基本操作较《PKPM从入门到精通》一书更为深刻(当然,《PKPM从入门到精通》一书较为简明扼要,更加适合记忆与归纳,各有优势)。其二,该书的末尾提供了一个高层建筑结构案例,建议没有做过高层的朋友可以依葫芦画瓢,从中领悟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参数控制及受力特点。

《砌体与底框》:我认为该书是此系列图书中质量最高的一本,该书不但详尽地介绍了砌体及底框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砌体结构相应小构件的设计都有讲述),还配套了相应的视频光盘,极其适合新人学习。并且,该书是分别以一个砌体实例与一个底框实例展开论述的,完全结合实例学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读懂该书,配套一本砌体规范和砌体教材,应付一般的砌体及底框结构设计应该不在话下(当然,若想提高设计效率,还需要参考一些图集,在此不一一详述)。鄙人去年10月份就是在该书的指导下完成了两个砌体与两个底框的设计。虽不敢说出图质量有多高,但至少也算得到了单位前辈的认可。在此强烈推荐有机会接触到砌体及底框的朋友阅读此书。

3、《PKPM基础设计软件功能详解》

如果说《2008版PKPM软件地基基础入门》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软件参数说明书,则:此书充分展现了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理论的优势。从荷载、地质资料的输入到各种类型的基础的设计,条分缕析,深入浅出。既摈弃了传统教科书中繁复的逻辑推导,又图文并茂地解析了基础设计中的诸多重要概念。读来通俗易懂且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

建议阅读此书时,结合《2008版PKPM软件地基基础入门》中的案例学习,可以一边计算一边理解,对于新人必有不菲收获。

由于鄙人目前做过的真实工程中的基础也就只有独立基础和预应力管桩了。所以,对于基础设计理解并不深刻。所以无法对此书给予定量的评价,不过,还是推荐新人阅读。

4、《PKPM结构软件施工图设计详解》

用PKPM出施工图历来被一些结构高手和大院的人所不齿。我所在的设计院是一个小院,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小院一样,我们使用PKPM出图的。
本来并不想在这里推荐这本书,以免被论坛上的高人前辈所鄙视,但考虑到,许多刚毕业,学校又不太好的朋友可能和我当初一样,不被大院所接纳,不得不到小院谋求饭碗。而且,小院一般刚进来不多久就要让你出图,对于一个刚毕业且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直接拿SATWE的结果把梁板柱墙基础的施工图用CAD画出来也确实太有挑战性了。

在此谈一下我对PKPM中“墙梁柱施工图”模块的看法。其一,该模块可以作为新人学习配筋和构造的工具;其二,若能熟悉结构构造手册和施工措施,使用该模块至少还是能出一幅也许算不上优秀但至少合格的施工图的。
邓工曾说:“做结构,最关键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如果您的设计院是用PKPM出图,那么,也许该书就是那本可以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让您“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软件在干什么,软件是否与你的目标一致”的好书。

在此,顺带谈一下本人对结构设计者有没有必要在施工单位去磨上一两年的看法(以前有后一届的学弟问过我这个问题)。据我了解,某些曾经干过施工的设计人员确实能在施工图细节上体现出甚至超过老工程师的洞察力。但是,我得在此陈述一个事实,即使您干了两年施工再转设计,一般来说,设计院对于您的估价不会比应届生高很多。也就是说,那时,您还得从新人做起。众所周知,毕业两年是一个关键时期,不论是职业生涯的定型,还是即将面对的巨大经济压力。这些,都是不得不慎重考虑的。我个人的观点是:毕业后,如果有机会进设计院,还是就进设计院吧!一般院校的本科生进个设计院真的也挺不容易的!

5、《PKPM结构CAD软件问题解惑及工程应用实例解析》

该书的特点和《PKPM从入门到精通》unit6很相似,也是以论文的形式,结合实例探讨了一些结构设计的概念与PKPM的实现方法。

上篇“常见疑难问题解答”与其它有关PKPM的书内容大同小异,但论述形式稍有差别。该书的叙述方式采用“自问自答”,想来更加适合新手(我记得自己刚进设计院时面临的困惑不是遇到问题无法解决,而是自己压根就提不出什么问题)。

中篇“工程设计实例解析”与下篇“基础工程设计实例解析”,强烈推荐,PKPM建模和调整中的许多疑问都可以从这里获得启发,高层建筑设计中所谓的“六脉神剑”,也都在该书中给予了适用性较强的论述。由于鄙人并未做过高层建筑的真实工程,对高层的了解也仅限于在网上下过几个建筑图来建模计算调整,体会有限,不再详述。

本书并没有繁复的公式推导,但却有着对具体工程条分缕析的细致。如果您没有接触过具体工程,不妨从该书中获取一些对结构设计的宏观认识;如果您有着一定的工程经验,相信阅读该书也可以让您对结构设计的一些方法做一下系统的归纳与总结。












[ 本帖最后由 lchg000 于 2012-5-1 11:53 编辑 ]
免费打赏
jumialong
2012年03月18日 18:18:52
52楼
更新啊,楼主,大家都盼着呢
回复
吉火
2012年03月19日 08:32:27
53楼
祝楼主早日攀登上更高的山峰,
同时期待更新
回复
lipo7815
2012年03月19日 16:27:25
54楼
顶一下,很长一段时间没来了
回复
juliana1989209
2012年03月22日 16:20:51
55楼
和楼主情况相同,楼主很努力,向你学习,加好友可以吗?
回复
xfangchengshi
2012年03月23日 09:57:13
56楼
我同楼主境况一样,期待楼主继续更新。
回复
aijie2066
2012年04月26日 10:33:06
57楼
深有同感,楼主确实很强,能坚持做到如此很不容易,结构学习的标榜。
回复
lz7228345
2012年04月26日 14:26:10
58楼
既然楼上一片赞扬之身,那咱就来泼下冷水
首先,半年时间三十本书,确实很多,下了很多功夫,甚至有些书看了两三遍,那粗略估计一下,一本书按三百页算,一天至少得看个七八十页了,这样看下去,一周就几百页了,那真正看进去了多少,一个月后又记得看了多少,恐怕楼主自己也挺糊涂吧,可我们都知道很多大师,不在于他写了多少本一样的书,而在于写了一本真正经典的书,你就一周就看完大师花了几十年经验写的书,囫囵吞枣是难免的。
其次,不论如何,凡是写的好的书,就咱们中国来说,无一不是围绕这规范来编的,更多的是规范的延伸和扩展,半年都在看这些书,那规范到底看了多少,领会了多少,别的不说,混规高规抗规就够刚入门的不说多领会,就熟悉内容,再看写辅助领会的书,至少够你搞三个月的了,规范都不熟悉,如何谈你看了多少多少
回复
gzs00000
2012年04月26日 14:57:08
59楼
半年时间能看过来么!!
回复
画图匠
2012年04月26日 16:46:38
60楼


这是将近两个月前我一时兴起写的帖子了,后来沉下去了,不意今天被人翻出来。呵呵,我无意辩解什么,因为我也明白自己水平确实不咋的。我也没有兴趣争吵什么,就算是对您以上的话的几点说明吧!

其一,我并不是按您简单的数量考证的方法阅读的。对于一本书的阅读方法,有粗读和精读两种方式。粗读的目的在于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和思维,使自己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至少能有一个思维过程,不会感到狗咬乌龟,无从下手。精读的目的在于能够结合工程,解决具体问题。
坦白说,平均一本书我看不到300页,我在文中也是说过的,很多书我只是挑读,比如说一本李国胜的书,其中大概有1/3-1/2是讲复杂高层的,我想这部分内容,最近两年我可能接触不到,就跳读。再比如,刘铮的书中,有大概1/3的内容是凑篇幅的图表,还有大概1/4的内容讲加固,这些可能我暂时遇不到,就略读。
那些我看过两三遍的,一般都是我在遇到具体工程时,根据自己以往的阅读印象,把那些与这个具体工程相关的内容选出来仔细研读。比如说某段时间公司安排做一个框架结构,我就利用早上或是晚上的闲暇时间,把读过的书上与框架有关的内容都研读一两遍(包括一些案例,规范,设计要点),工程做完了再总结一次。再比如,如果某段时间单位暂时没事,我想学习学习剪力墙结构,就自己在网易上下一幅图,建建模,再结合书上的一些内容,做适当的分析。如果时间充分,再自己画一张简单的平面图。
事实也证明,这种阅读方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行之有效地(当然,肯定不是最好的)。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即使是别人给我讲解我不懂的地方,我也能够相对较快地领会。

其二,你说得没错,我记住了多少,确实是连我自己也比较糊涂。我之所以选择抽出一定的业余时间阅读书籍,是受过两个人的启发,其一就是邓工,据说他读研的时候看完了学校图书馆所有关于结构的书;其二就是我刚入行时遇到的一个前辈,当时自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当时他教了我一个方法,就是多读书。
我想,对于一个新人,多读书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思维能够更加开阔一些。我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绝大部分都能够在书上找到答案。只是把书中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这需要一个过程。听一位老师说过,“理论和实践之间相差不过一层纸,而要捅破这层纸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是我想,要捅破这张纸,你至少得知道这层纸在什么地方。我想,阅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个目的。

其三,规范和图集我肯定是读过的,而且读过很多次。当然,我是没有能力评价规范的。而且,规范和图集,随便哪个做结构都知道要多读多看。所以,我肯定不至于傻兮兮地把一堆规范和图集列入书目。另外,我写的这篇,大多是针对新手的。只是说明自己的一些体会。另外,我想,让一个新人天天只去读规范,我想能够理解的东西也是有限的。相比而言,一些概念类的书籍,显得生动有趣地多。比如《感知结构概念》会让你明白结构受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再比如《建筑结构原理》能让你以最快速的速度,复习一遍材料力学中最核心的那一部分内容。我愿意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参考书其实就是条文说明。而且是比规范的条文说明更加详尽的条文说明”。

其四,很多书的阅读,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复习。比如,李国胜的几本书,重复率是相当大的。再比如,李国胜的书和朱炳寅的书,很多内容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二人写作手法差异巨大,李国胜的书更加重总结,书中言简意赅地总结了结构中最核心的一些问题。而朱炳寅的书则更加重阐明,习惯于从根源去解释一个问题,条分缕析。
对于同一个内容,阅读不同的人写的书,也许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问题。

最后,我要说明,我写这些,只是在谈自己的感想,正确性有几何,自己从来不敢妄下断言。只是希望自己不至于误导他人。
回复
junshirensheng
2012年04月28日 08:54:54
61楼
同样作为一个新手 你的认知程度 比一般人高出很多很多 而且文采也挺好的 敬佩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