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一般病害以及防治方法
lululee1024
lululee1024 Lv.12
2006年09月11日 14:30:15
只看楼主

最近看到许多关于病虫害的求助帖子,我想发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先发关于病害类的.希望对大家有用,由于地域和气候不同,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谢谢!如有不对,请大家积极批评指教!

最近看到许多关于病虫害的求助帖子,我想发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先发关于病害类的.希望对大家有用,由于地域和气候不同,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谢谢!如有不对,请大家积极批评指教!

免费打赏
lululee1024
2006年09月11日 14:30:51
2楼
睡莲褐斑病


褐斑病是睡莲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初发时,叶面出现淡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呈褐色,直径0.6-10毫米。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重,病斑可达叶面积的1/3-1/2,叶色由绿变黄,叶缘干枯,内卷,后期整个叶片焦枯,叶片及叶柄出现一层墨绿色的绒毛状物。受害植株轻者开花延迟,甚至不开花;重者,全株叶片焦枯,直至死亡。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的真菌睡莲褐斑尾孢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及残体内越冬。翌年5-6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力和雨水传播侵染。7-8月发病最重,高温多湿是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暴风雨期间,叶片受到损伤或被水淹没后,极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常引起病害的迅速蔓延。叶片过于密集,透光不良,以及遭受虫害后,也易于发病。

  防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栽培管理。除选取健壮、无病的地下茎栽培外,在生长期间,应及时疏剪病残老叶,既减少侵染源,又增强透光性。合理配施氮、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加强防护。在狂风暴雨季节,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大风损伤叶片和水淹没植株。

  化学防治。发病前可喷1-2次1:1:100的等量式波尔多液,能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至10天1次,连喷3-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展。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9月11日 14:32:18
3楼
泡桐炭疽病

  症状

  泡桐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受害初期,病斑为点状失绿,后扩大为褐色近圆形,周围呈黄绿色病斑直径约1毫米。后期病斑中间常破裂病叶早落。在雨后或湿润时,病斑上常产生粉红色分生孢子堆或黑色小点。

  发病规律

  泡桐炭疽病是由半知菌病菌侵染引起的,病菌在寄主病组织内越冬成为下年的初次侵染源,在生长季节中可以反复侵染多次。一般在5-6月开始发病7月进入发病盛期。在苗木生长季节,由于高温多雨,排水不良,苗木通风透光不良,苗木生长较弱均有利于炭疽病的侵染和传播。

  防治方法

  在选择苗床地时,应考虑选择距泡桐株较远的地方;苗床地不宜连作,以减少初次侵染苗源,加强苗床的田间管理,苗床地四周开设排水沟,以降低苗床湿度;及时间苗、除草和追肥,促进苗木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幼苗出土后可喷洒波尔多液防治,在生长期内,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25%多菌灵500倍液,每隔15天喷雾1次。



泡桐黑痘病

  症状

  泡桐黑痘病症状与炭疽病相似,叶上的病斑呈黑褐色,直径0.5-2毫米,病斑中间破裂成穿孔症,常沿叶脉发生。泡桐黑痘病是真菌病害。由泡桐痂圆孢菌侵染所致,每年的7月至8月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要避免苗床地连作或在泡桐树附近育苗。埋根苗穗要注意检疫,禁止从病苗上剪取根穗。播种地在播种前每亩撒1-1.5公斤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种子播前可用0.3%的敌克松原粉拌种。加强幼苗管理,留苗密度要适当,以利透光通气;及时浇水施肥,促进苗木整齐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幼苗期每隔半月喷 1次 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对发病苗木每隔10-15天交替选喷50%退菌特8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连喷 3-4次,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9月11日 14:32:52
4楼
幼苗猝倒病和立枯病是园林观赏植物常见病害。该病危害植物范围广,瓜叶菊、蒲苞花、彩叶草、大岩桐、唐菖蒲、鸢尾、雪松等,苗期都可发生猝倒和立枯病。

  该病症状主要有3种类型:腐烂型、猝倒型、立枯型。通常以猝倒型为主。猝倒和立枯病的防治,应采取以栽培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

  不选用菜地和土质较差、排水不良的地块做圃地,精选种子,适时播种。推广高床育苗及营养钵育苗。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

  土壤消毒选用多菌灵配成药土垫床和覆种。具体方法是每亩用5公斤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细土混合,药与土的比例为1∶200。多菌灵具有内吸作用,对丝核菌和镰刀菌的防效更为明显。也可用2-3%的硫酸亚铁液浇灌土壤。

  种子消毒,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小时。幼苗出土后,可喷洒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防治园林观赏植物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的发生。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9月11日 14:33:16
5楼
 流胶病是危害柑桔、桃、李等果树植株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上。发病初期病部呈灰褐色,并渗出半透明黄褐色的树胶,病部树皮松裂 脱落,木质部显露,周围出现隆起的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流胶病属真菌病害,冬季气温较低时常因寒潮以及早霜使枝干冻伤,容易诱发流胶病。7月份气温过高,湿度不足,病害发生缓慢;8~9月份雨水较 多时,可再蔓延危害。

  防治果树流胶病,应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为主,冬季气温下降时,进行培土、基干绑草或树干刷白防冻。刷白剂配方:生石灰∶食盐∶ 水=5∶0.5∶20~25。为防范霜冻,还可在柑桔园堆草熏烟。

  病部涂药防治:用利刀刮除病部组织,或深刮至木质部,再涂药治疗。全年刮除病部或纵划病部2次,时间分别在4~5月和9~10月,刮后或划后涂 药3~4次,隔1周涂1次,药剂可选用50%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倍液,4%冰醋酸、1%硫酸铜等。

  药剂防治:结合防治疮痂病,于春梢萌发前、落花2/3时及幼果期,各喷施0.8%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 布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可防治叶、果的“砂皮”病。果实 采收后,用(100~200)×10-62,4-D加50%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500倍液涂于果蒂部,对杀灭病菌、防治蒂腐有较好的效果。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9月11日 14:33:41
6楼
煤污病又称煤烟病、叶霉病、油斑病,在花木上发生普遍,影响花木的光合作用、降低花木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引起花木的死亡。

  危害种类

  煤污病分布广泛,冬青、八角金盘、石榴、牡丹、柑橘、米兰、桂花、香石竹、苏铁、山茶、夹竹桃、五色梅、罗汉松、玉兰、月季、菊花、芭蕉、金钱草、茉莉、栀子、番石榴等观赏植物上均有发生。

  症状表现

  由于煤污病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感染多种病菌,其症状上也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呈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枝和果实。初期在叶正面及枝条表面形成圆形黑色霉点,有的沿主脉扩展,以后逐渐增多,连接成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严重时导致植株提早落叶。

  该病发生时常伴有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危害。病原属于真菌中知菌亚门的煤炱菌。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形式在病叶、病枝等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翌年孢子通过气流、风雨及蚜虫、粉虱、介壳虫等传播,并以这些害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为营养继续发育繁殖。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隐蔽闷热及虫害严重的地方,煤污病害严重。每年3月至6月和9月至11月为发病盛期,湿度大发病重。盛夏高温病害停止蔓延,但夏季雨水多,病菌也会时有发生。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适当,及时修除病虫枝和多余枝条,增强通风透光,降低温度,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在保护地栽培花卉时,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盆花摆放要保持一定株行距,合理修剪。切忌环境湿闷,病轻时可用清水擦拭、冲洗。

  该病发生与分泌蜜露的昆虫关系密切,喷药防治介壳虫、蚜虫、粉虱危害,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若为蚜虫危害,可在植株上先撒一层烟灰或草木灰,数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杀。若为粉虱类危害,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可喷洒10至20倍的松脂合剂及50%三硫磷乳剂1500至2000倍液以杀死介壳虫(在幼虫初孵时喷施效果较好)。

  植物休眠期喷洒波美 3至 5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的菌源,从而减轻煤污病的发生。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9月11日 14:34:55
7楼
 苗木主要疾病症状

1、苗木叶子卷曲,叶片叶柄下垂,出现萎蔫现象;植株幼叶枯焦。主要是光线太强,气候太干燥,浇水过少或不足,造成植株缺水所至,应注意适时浇水。

  2、叶片发黄,下垂,枝叶萎蔫,逐渐枯萎落。主要是土壤粘重、板结,造成通风不良,排水不畅,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能力减弱。应及时松土。

  3、植株落花、落果、落蕾。主要是养分不足,光照不足,浇水过多或不足,应施肥、增加光照,并注意浇水适度。

  4、苗子突然落叶。这主要是湿度忽高忽低,光强度变动太大,或缺水所致。所以应将苗圃地选择在湿度适当,光照适度的地方,并注意对苗床适时遮阴和对苗木及时浇水。

  5、植株叶尖及其边缘枯焦,叶脉失去绿色,进而叶片呈黄白色,枯焦脱落;根系腐烂,嫩叶淡黄,老叶变暗。这是浇水过多,时久致根部窒息缺氧。应及时翻盆换土。

  6、叶子细长,脆嫩,边缘发黄变焦。主要是光照不足,盆土太湿,养分不足造成的,应增强光照,少浇水,多施肥。

  7、植株整株发育不良,茎根细弱,叶瘦而薄,新叶色淡绿;下部枝叶老化,并自下而上,发黄相继脱落;也有早衰,叶色干枯呈褐色,茎短而细。叶黄,植株矮,芽发育不良,花小色浅。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水没浇透,上湿下干,以致造成缺氧;二是缺氮肥。只要将苗圊地的水浇透,或追施氮肥即可改善。

  8、整株叶片呈深绿色带暗,阔叶叶柄紫色,或较老叶子红色,基部叶片黄色,或老叶边缘出现黄色,干燥时暗绿,茎短而细,叶易脱落,生长期延迟,针叶先端灰、蓝、绿褐,针叶小于正常,片叶厚度小于正常。较老的叶子凋落,落下的叶子不发黄。茎弱,芽发育慢,根系较小。这是缺磷肥造成的,应立即施用磷肥。

  9、叶色失绿呈杂色,叶缘出现黄、棕 、紫等色斑(因花而异),是在叶脉间或叶尖、叶缘的坏死现象,叶子尖枯焦向下羌卷绉,阔叶子由边缘褐色向中心变黄,但叶脉仍为绿色,叶沿向上或向下卷曲,幼嫩叶片和针叶小部分收缩,针叶尖端黄逐渐枯萎。花也开得小,在生长期加重,提早衰老。这是缺钾所致,应施钾肥。另外,不论观叶、观花、观果花卉,在秋季应追施一次钾肥。

  10、叶子生长畸形,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主要是缺铜,应施复合化肥。

  11、新叶叶脉绿色,脉间呈网状黄花,叶肉变黄,一般并不枯萎,时间长了,叶沿也会逐渐枯萎,但大叶仍保持绿色,也会脉间失绿,发展至整个叶片淡黄或发白。顶部叶片黄化,根系变白。这是植株缺铁,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呼吸作用的进行,因铁在植物体内活动性很小,老叶中的铁不能向嫩叶转移,缺铁时,往往下部叶片仍保持绿色,而嫩叶首先出现黄化现象,这种症状多发生在石灰性或碱性土壤中。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翻盆或施肥。

  12、叶小、主脉两侧可能先出现斑点,生长期推迟。缺锌,应翻盆施肥。

  13、主脉间明显失绿,有多种色泽斑点或斑块,但不易出现组织坏死,阔叶黄斑从叶中心开始,针叶先端黄颜色转变突然,叶片和针叶容易脱落。缺镁,应翻盆施肥。

  14、幼叶萎蔫,出现白色叶斑,果穗发育不正常。缺铜,应翻施肥。

  15、顶芽易伤扁亡,叶尖叶缘枯死,叶尖常弯曲成钩状,根系也会坏死,严重时则全株死亡。阔叶有红褐色斑,首先出现于叶脉间,针叶从枝条先端变褐。缺钙,应翻盆施肥。

  16、顶芽易枯死,茎叶柄变粗、脆、易开裂,开花结果不正常,生育期延长,缺钡,应翻盆施肥。

  17、顶芽不易枯死,新叶黄化,失绿均一,生育期延迟,阔叶变黄绿-白-蓝,针叶色亦如此。缺硫,应翻盆施肥。

  18、脉间失绿,出现斑点,组织易坏死。顶部叶黄化,叶脉仍为绿色。缺锰,应翻盆施肥。

  19、叶色变淡而发黄,通常是下部老叶首先发黄,而后逐渐向上扩展,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整株枯萎。阔叶叶柄叶茎红色;针叶绿色变淡绿-黄绿,枝条发育不足。这主要是缺氮所致,氮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在植物体内是可移动的,能从老叶转向嫩叶,故老叶先黄。应施氮肥。

  20、喜酸性花卉:如栀子、山茶、杜鹃等叶子泛黄。土壤偏碱性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应用硫酸亚铁溶液喷叶或浇根部,增加土壤的酸性及可改善。

  21、老叶边缘枯焦,叶片焦黄,出现烂芽干梢或新叶肥厚,老叶变黄脱落。这主要是施肥过量或浓度太高造成的,应多浇水冲淡肥料。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9月11日 14:35:28
8楼
 大叶黄杨发生白绢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具有毁灭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如控制不利,可能引致苗木全部死亡。根据以往的工作,我们总结出大叶黄杨白绢病的特性和防治方法。

  症状:

  发病初期茎或叶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变褐、腐烂,经几天阳光曝晒在病部及土壤表面出现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呈放射状在根际土壤中蔓延,后期在近地表茎上长出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常造成全株死亡。叶部表现为先发暗而失绿最终变黄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菌核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在土壤中存活5-6年),第二年条件适宜菌核萌发长出菌丝,在土中蔓延,从植株基部侵入而使其发病。

  发病条件:

  酸性土壤有利于发病(适宜pH值范围:1.9-8.4,最适pH值为5.9);高温高湿的环境利于发病(八九月份发病严重),最适生长温度30-35℃;连作土壤发病重(土壤含菌多且存活时间长);粘质土壤发病重;地势洼,种植过密,通风透光性差的发病重(病菌喜湿润窝风的条件)。

  防治措施:

  1、严格进出苗制度,不从发病地区购进苗木,防止人为传播病害。

  2、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所以土壤灭菌消毒是关键性措施。可用0.2%五氯硝基苯或福美双等与土拌匀后栽种,或按每平方米用药5-10克,加适量细土撒入土中。种植时尽量选用无病地块,同时应避免连作。

  3、地块要做到基本平整。在五月份开始控制浇水,使地表保持相对干燥,并增施磷钾肥。注意雨季排涝,雨后突然暴晴,要分次排尽积水,不要一次排净。

  4、喷1:1:10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性预防。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并结合灌根或用25%敌力脱乳油2500倍液喷雾,对此病有特效,有效期2-5周,高效内吸,2小时起效,耐雨水冲刷。

  5、雨后及时中耕松土,做好其它病虫害防治工作。

  6、株行距不可过密,及时修剪过密枝。及时去除病叶病株,去掉土表的菌丝和菌核并集中烧毁,对土壤及时用杀菌剂消毒。

  7、在北方做好病弱苗的冬季防寒工作。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9月11日 14:35:54
9楼
刺柏是一种常见的绿篱,它四季常绿,易修剪,树形美观,还可修剪成各种造型。前一段时间,我单位的刺柏绿篱出现了大面积发黄现象,经过仔细检查,没有发现病虫害,在对其土壤进行pH 值测定后,发现其pH值偏碱性,因此诊断出刺柏得了黄化病。

  黄化病的症状是受害初期叶片发黄,后呈现黄白色,尤以新叶表现的最为明显。严重时叶片组织坏死,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随后全株慢慢会枯死。

  这是一种生理性病害,通常因北方地区土壤及水中含碱盐较多,可被植物利用的二价铁离子在碱性土中变成不溶性的三价铁离子,影响植物吸收,造成植物生理缺铁,导致黄化病。

  因此我们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1、栽植时,施用堆肥、绿肥或其他有机肥料,有利于植株对土壤中铁的吸收,也可将硫酸亚铁混入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亚铁2.5-3公斤,油粕5-7.5 公斤,粪10-15公斤,水200-250公斤混合,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

  2、调和土壤酸碱性。可浇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溶液的pH值为4.7,使碱性土壤变为酸性土壤,改善嫩叶黄化现象。

  3、经常浇施硫酸亚铁溶液,会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铁成分过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乙酸二钠0.14克,硫酸亚铁0.1克,混合溶入 500毫升自来水中,喷施叶片正、背面,3天1次,持续数次,可获得良好效果。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9月11日 14:36:19
10楼
花卉苗木的茎腐病是由半知菌球壳孢目的真菌危害造成的一种病害。该病能为害多种植物,一年生银杏苗最易感病,死苗率达80%以上。此外,还危害松、柏、香榧、金钱松、杜仲、枫香、洋槐、板栗、水杉等林木的幼苗。不同的苗木感病后,其症状不尽相同,但一般表现为茎腐。如银杏苗一年生苗感病后,初期症状是茎基部变为褐色,叶片失去正常的绿色,稍向下垂,病部迅速向上发展后,全株枯死,叶片下垂不脱落。病茎皮层肥肿皱缩,表皮组织腐烂呈海绵状或粉末状,病菌浸入木质部,使髓部变为褐色或中空。病害扩展至根部后,使根皮层腐烂,如拔除疫苗,仅能拔出木质部而根部皮层则会留在土壤中。二年生苗木感病或一年生苗木发病轻的,病苗地上部部分死亡,当年可从基部发生新枝。炎热的夏季,土壤温度升高,当苗木茎基部受高温灼伤时,病菌便侵入危害。若苗圃地低洼易积水,苗木生长瘦弱发病率会显著增加。据观察,苗木一般在梅雨结束后10-15天开始发病,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至9月中旬停止发病。

  防治茎腐病,应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

  一是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作苗圃,容器育苗,必须用无病原菌的土壤配制营养土坚持轮作制度,不在同一块地连续培育同一种苗木;

  二是杀死病原菌。茎腐病菌是一种土生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育苗前可用枯枝、枯叶、干草均匀撒在苗床上,点火焚烧,可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也可每亩苗圃地施入石灰粉25公斤或硫酸亚铁粉15-20公斤,以抑制病原菌;

  三是施用腐熟肥料。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垃圾肥和堆肥、厩肥可能带菌,应堆置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一般每亩苗床施腐熟的精牛栏粪40-50担。用草木灰做基肥,每亩50至60担,肥效好,防病效果也好;

  四是在高温季节搭荫棚,可降低苗床温度,可使发病率减少85%以上;

  五是提高幼苗抗病力,及时中耕除草、间苗、追肥使幼苗出土整齐,生长健壮。出苗期开始,每亩苗圃用波尔多液50-75公斤喷洒幼苗,使幼苗外表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

  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在病苗穴周围撒石灰粉,以防止蔓延。在苗床上插松枝,或在苗圃上套种农作物或绿肥,干旱时灌水抗旱,对降低发病率也有一定的作用。
回复
lululee1024
2006年09月11日 14:36:57
11楼
落叶松属于松科落叶松属,性喜光,耐寒,适应性强。寿命长,生长快,木材经济价值高,是人工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一种好树种。黑龙江省落叶松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广泛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部山区等地。随着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全面启动,近年来落叶松育苗在黑龙江省广泛开展,已经成为黑龙江省造林绿化主要苗木之一。

  落叶松幼苗阶段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是与当地的气候、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猝倒型、根腐型)。虫害有蛴螬(金龟子幼虫)、蝼蛄。防治落叶松幼苗病虫危害,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做好预防工作。预防工作包括慎重选择育苗圃地,加强管理,适时早播,做好整地、浇水、除草、环境卫生等工作,以及药剂预防措施。

  一、落叶松幼苗病害

  落叶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这是在幼苗出土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五、六月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其病状分为猝倒型和根腐型两种。猝倒型特征是:落叶松幼苗地表根茎部呈轮状腐烂,幼苗倒伏枯萎。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烂、茎叶枯黄。有的种子幼芽在土壤里就受害腐烂,在被害苗周围土壤呈轮状菌丝体。对于这种病害,具体防治办法有:

  1、种子消毒法。在种子催芽处理埋藏前用赛力散拌种,每50千克种子加0.25千克赛力散,搅拌均匀后,用麻袋盖严,放一夜后,再进行催芽处理。也可以用硫酸铜水浸种,施用比例为50千克种子配以0.5千克硫酸铜。

  2、土壤消毒法。在落叶松苗床覆沙前,把五氯硝基苯搅拌到沙子中,然后均匀撒于苗床上即可。施用量为每公顷18.75-22.5千克。

  3、喷药防治法。波尔多液是防治落叶松幼苗病害效果较好的常用药,不论发病与否,均应施用。幼苗出土除草后立即喷洒,然后每隔7-10天再喷洒1次,要连续喷洒4-5次。药液浓度一般是1-2%,浓度先低—些,以后随着喷洒次数的增多浓度可以再高一些。波尔多液要即配即用,不可存放时间过长,雨天或苗木茎叶有水时不宜施用,以免降低药效。

  此外,五赛合剂(五氯硝基苯与赛力散以3:1的比例,再加200倍的水配制)、五代合剂(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以3:1的比例,加200倍的水配制)、代森特(配成1000倍溶液)以及0.5的明矾液等等,对防治落叶松立枯病效果较好。

  二、落叶松幼苗虫害

  落叶松幼苗虫害主要有两种,一是蛴螬(即金龟子幼虫),多存在于渗水性强、通气性好的砂壤土中,在土壤干旱时则潜伏在地中,当土壤过湿时则爬到地表。蛴螬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叶松幼苗苗根,致使苗木枯死。它的危害时期主要是在每4年的6-9月间,以8-9月为最重。二是蝼蛄,喜栖息在潮湿地。它常在落叶松苗床地里穿通小洞,将土壤掘起,致使落叶松幼苗苗根被拔起而导致幼苗枯死。对于这两种虫害,具体防治办法是:

  1、防治蛴螬危害。对于蛴螬危害的防治常用有两种方法。一是在落叶松苗床翻地前用6%的六六六粉溶液(或六六六粉面剂)混拌沙子或土中均匀施于苗床上,在翻地时将其翻入地内。每公顷用药量为7.5-15千克,切勿过量,而且不宜连年施用,以防产生药害。二是当落叶松幼苗发生虫害时,可在每日上午9时左右,细致检查苗床,若发现苗梢被拽入地表或苗尖弯曲现象,则要在被害苗木周围用铁丝翻找捕捉,或在苗木空隙中搂起一条小土沟,用0.5%的乐果溶液,顺沟浇注,然后要及时在小沟中浇水,使药液扩大渗透范围,达到毒杀害虫的效果。用0.1-0.2%的敌敌畏、敌百虫溶液喷洒苗木床面,毒杀蛴螬的效果较好。

  2、防治蝼蛄危害。对于蝼蛄危害的防治常用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傍晚时,将毒饵放在蝼蛄掘起的通道或洞口处,蝼蛄吃毒饵后不能回入洞中,可于次日早晨捕捉烧掉。毒饵可用敌百虫、敌敌畏配制。二是在落叶松育苗地的小道上挖数十个小坑,坑的四边垂真平滑,下铺马粪、上盖青草,招引蝼蛄入内,于翌晨捕杀。施用敌百虫、敌敌畏毒杀效果良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