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iiwq
iiwq Lv.2
2006年08月28日 16:17:36
只看楼主

论文简介: 本文叙述了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附件名:200412301104393730544/1.htm 文件大小:20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论文简介:

本文叙述了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附件名:200412301104393730544/1.htm

文件大小:20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免费打赏
1234morning
2008年05月03日 19:18:38
12楼
不错啊 !
谢谢 !
回复
yefeng20080101
2008年05月04日 21:43:39
13楼
非常感谢楼主提供的资料,很不错,我喜欢,受益匪浅.
回复
yefeng20080101
2008年05月04日 21:43:56
14楼
非常感谢楼主提供的资料,很不错,我喜欢,受益匪浅.
回复
su30a
2008年05月12日 08:42:24
15楼
讲得都是基础的东西,但我已收藏,转成WORD文档了。谢谢楼主~~
回复
nongzhihai
2008年07月07日 00:41:30
16楼
怎么什么内容都没有呀?
回复
zhen123free
2008年07月08日 14:21:02
17楼
:victory: :time: 怎么看不了了?
回复
remax88
2008年07月19日 17:41:18
18楼
感谢楼主 值得收藏和学习
回复
wuhanligongdaxue
2008年09月18日 22:43:10
19楼
讲得都是基础的东西,但我已收藏,转成WORD文档了。谢谢楼主~~
回复
liugl123456789
2008年10月07日 11:15:31
20楼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荐刚性防水做法;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

2.1.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2.1.3 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

2.1.4 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

2.1.5 U.E.A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2),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的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

2.1.6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手推车、振捣器、溜槽、串桶、铁板、铁锹、吊斗,计算器具磅秤等。

2.2 作业条件:

2.2.1 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2.2 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3 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2.2.4 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混凝土搅拌 → 运输 → 混凝土浇筑 → 养护



3.2 混凝土搅拌:搅拌投料顺序: 石子 → 砂 → 水泥 → U.E.A膨胀剂 → 水 。

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装水泥、砂、石车车过磅,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6~8cm,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cm。

3.3 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3.4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3.4.1 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

3.4.2 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cm)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cm),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B.W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

3.4.3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3.4.4 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3.5 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6~10h苫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3.6 冬期施工:水和砂应根据冬施方案规定加热,应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养护,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冻剂应选用经认证的产品。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



4.1 保证项目:

4.1.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1.2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配合比及试块试验报告。抗渗试块500m3以下留两组,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养护期28d,每增250~500m3增留两组。

4.1.3 施工缝、变形缝、止水片、穿墙管、支摸铁件设置与构造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严禁有渗漏。

4.2 基本项目:

混凝土表面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预埋件位置正确。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3-1。

5.1 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撞、改动模板、钢筋。

5.2 在拆模或吊运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

5.3 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



表3-1

允许偏差 (mm)

高层框架 高层大模

1 轴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2 楼层标高 ±5 ±10 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

+5 -2

每 层 5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 高 H/100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5 表面平整 8 4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铜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7 预埋管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5

8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 用吊线和尺量检查



6.1 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U.E.A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补偿收缩及减少收缩裂缝的效果。

6.2 细部构造处理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审核图纸,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要精心处理。

6.3 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上岗证书。施工完毕,及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交总包归档。地下室防水工程保修期三年,出现渗漏要负责返修。

6.4 穿墙管外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止水环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

6.5 结构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止水带位置要固定准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得偏移,变形缝内填沥青木丝板或聚乙烯泡沫棒,缝内20mm处填防水密封膏,在迎水面上加铺一层防水卷材,并抹20mm防水砂浆保护。

6.6 后浇缝一般待混凝土浇筑六周后,应以原设计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接槎处要清理干净,养护28d。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材料(水泥、砂、石、U.E.A,外加剂等)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

7.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包括抗压及抗渗试块)。

7.3 隐检记录。

7.4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7.5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6 其它技术文件。
回复
liugl123456789
2008年10月07日 11:16:08
21楼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热轧钢筋的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一预热闪光焊。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

2.1.2 主要机具:对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防护深色眼镜、电焊手套、绝缘鞋、钢筋切断机、空压机、水源、除锈机或钢丝刷、冷拉调直作业线。

常用对焊机主要技术数据见表4-20。

常用对焊机主要技术数据 表4-20

焊机型号 UN1?0 UN1?5 UN1?00 UN2?50 UN17?50?

动夹具传动方式 杠杆挤压弹簧 (人力操纵) 电动机凸轮 气椧貉?

额定容量 kVA 50 75 100 150 150

负载持续率 % 25 20 20 20 50

电源电压 V 220/380 220/380 380 380 380

次级电压调节范围 V 2.9~5.0 3.52~7.04 4.5~7.6 4.05~8.10 3.8~7.6

次级电压调节级数 6 8 8 16 16

连续闪光焊钢筋大直径 mm 10~12 12~16 16~20 20~25 20~25

预热闪光焊钢筋最大直径 20~22 32~36 40 40 40

每小时最大焊接件数 50 75 20~30 80 120

冷却水消耗量 L/h 200 200 200 200 600

压缩空气压力 MPa 0.55 0.6

压缩空气消耗量 m3/h 15 5



2.2 作业条件:

2.2.1 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考试合格证。

2.2.2 对焊机及配套装置、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应符合要求。

2.2.3 电源应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适当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大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

2.2.4 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烧伤、触电及火灾等事故。

2.2.5 熟悉料单,弄清接头位置,做好技术交底。



3.1 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 → 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 → 试焊、作模拟试件 → 送试 →



确定焊接参数 → 焊接 → 质量检验



3.1.1 连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 → 闪光 (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 →



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 (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 → 带电顶锻 → 无电顶锻

3.1.2 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 → 断续闪光预热 (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 →



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 (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 → 带电顶锻 → 无电顶锻



3.1.3 闪光一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 → 一次闪光闪平端面 (两钢筋端面轻微徐徐接触) →



连续闪光预热 (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 →



二次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 (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 → 带电顶锻 → 无电顶锻



3.2 焊接工艺方法选择: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可采用连续闪光焊。采用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应符合表4-21的规定。当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端面不够平整,则应采用闪光一预热闪光焊。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 表4-21

焊机容量 (kVA) 钢 筋 级 别 钢筋直径 (mm)

Ⅰ 级 25

150 Ⅱ 级 22

Ⅲ 级 20

Ⅰ 级 20

100 Ⅱ 级 18

Ⅲ 级 16

Ⅰ 级 16

75 Ⅱ 级 14

Ⅲ 级 12



Ⅳ级钢筋焊接时,无论直径大小,均应采取预热闪光焊或闪光一预热闪光焊工艺。

3.3 焊接参数选择:闪光对焊时,应合理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连接闪光焊的留量见图4-33;闪光椩と壬凉夂甘钡牧袅考?-34。

3.4 检查电源、对焊机及对焊平台、地下铺放的绝缘橡胶垫、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一切必须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图4-33 钢筋连续闪光焊

、 椀魃斐ざ龋?+ 椛栈袅浚?+ 椂ザ袅疌?+ 椨瘪缍ザ袅疌?+ 椢粒缍ザ土袅?



图4-34 钢筋闪光棗预热闪光焊

、 椀魃斐ざ龋?+ 椧淮紊栈袅浚?+ 椂紊栈袅浚?+ 椩と腸袅疌?

+ 椂ザ袅疌?+ 椨瘪缍ザ袅疌?+ 椢粒缍ザ土袅?

3.5 试焊、做班前试件;在每班正式焊接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3.6 对焊焊接操作:

3.6.1 连续闪光焊:通电后,应借肋操作杆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使其产生电阻热,并使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互相熔化,并将熔化的金属微粒向外喷射形成火光闪光,再徐徐不断地移动钢筋形成连续闪光,待预定的烧化留量消失后,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即完成整个连续闪光焊接。

3.6.2 预热闪光焊:通电后,应使两根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使钢筋端面之间发生断续闪光,形成烧化预热过程。当预热过程完成,应立即转入连续闪光和顶锻。

3.6.3 闪光棗预热闪光焊:通电后,应首先进行闪光,当钢筋端面已平整时,应立即进行预热、闪光及顶锻过程。

3.6.4 保证焊接接头位置和操作要求:

3.6.4.1 焊接前和施焊过程中,应检查和调整电极位置,拧紧夹具丝杆。钢筋在电极内必须夹紧、电极钳口变形应立即调换和修理。

3.6.4.2 钢筋端头如起弯或成“马蹄”形则不得焊接,必须煨直或切除。

3.6.4.3 钢筋端头1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必须清除干净。

3.6.4.4 焊接过程中,粘附在电极上的氧化铁要随时清除干净。

3.6.4.5 接近焊接接头区段应有适当均匀的镦粗塑性变形,端面不应氧化。

3.6.4.6 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3.7 质量检查:在钢筋对焊生产中,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裂缝等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4.1 保证项目:

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注:进口钢筋需先经过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4.1.2 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截面内接头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4.1.3 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若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若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则应按一批计算。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单。

4.2 基本项目: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 接头部位不得有横向裂纹。

4.2.2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Ⅳ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 允许偏差项目:

4.3.1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4°。

4.3.2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木大于0.l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

检验方法:目测或量测。



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6.1 在钢筋对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确保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表4-22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钢筋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表4-22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 止 措 施

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 爆炸声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减慢烧化速度

2 闪光不稳定 1. 清除电级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 提高变压器级数 3. 加快烧化速度

3 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 1. 增加预热程度 2. 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3. 确保带电顶锻过程 4. 加快顶锻速度 5. 增大顶锻压力

4 接头中有缩孔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5 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 1. 减小预热程度 2. 加快烧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3. 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续表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 止 措 施

1. 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时,应更换钢筋 2. 采用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1. 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2. 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3. 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4. 夹紧钢筋

8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1. 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2. 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3. 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6.2 冷拉钢筋的焊接应在冷拉之前进行。冷拉过程中,若在接头部位发生断裂时,可在切除热影响区(离焊缝中心约为0.7倍钢筋直径)后再焊再拉,但不得多于两次。同时,其冷拉工艺与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的规定。

6.1 在钢筋对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确保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表4-22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钢筋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表4-22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 止 措 施

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 爆炸声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减慢烧化速度

2 闪光不稳定 1. 清除电级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 提高变压器级数 3. 加快烧化速度

3 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 1. 增加预热程度 2. 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3. 确保带电顶锻过程 4. 加快顶锻速度 5. 增大顶锻压力

4 接头中有缩孔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5 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 1. 减小预热程度 2. 加快烧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3. 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续表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 止 措 施

1. 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时,应更换钢筋 2. 采用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1. 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2. 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3. 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4. 夹紧钢筋

8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1. 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2. 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3. 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6.2 冷拉钢筋的焊接应在冷拉之前进行。冷拉过程中,若在接头部位发生断裂时,可在切除热影响区(离焊缝中心约为0.7倍钢筋直径)后再焊再拉,但不得多于两次。同时,其冷拉工艺与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的规定。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 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 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弯曲试验报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