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危机将引爆中国式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到底指什么?说白了就是预付资本没有获得利润,还欠了一屁股债。如果债务链条断裂,那么,影响将是全局性的。对于西方来说,债务危机不一定意味着物质财富绝对匮乏,甚至还有的人认为,他们根本没危机。对于中国的土地财政,同样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一旦土地财政出现崩溃,中国式债务危机就将正式引爆。 据《中国证券报》援引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13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总土地出让金为1.18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200亿,减少了30%。如果计算全国所有城市,则今年土地财政将可能减少上万亿。
债务危机到底指什么?说白了就是预付资本没有获得利润,还欠了一屁股债。如果债务链条断裂,那么,影响将是全局性的。对于西方来说,债务危机不一定意味着物质财富绝对匮乏,甚至还有的人认为,他们根本没危机。对于中国的土地财政,同样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一旦土地财政出现崩溃,中国式债务危机就将正式引爆。
据《中国证券报》援引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13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总土地出让金为1.18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200亿,减少了30%。如果计算全国所有城市,则今年土地财政将可能减少上万亿。
土地财政减少是不是好事,我们只能说,不能再依赖土地财政,这是人们的一个共识。如果地方政府过度依靠土地财政,那么,追逐地价最大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开发商拿地成本越来越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人们都清楚:一切成本最终都要转移到价格上来,同理,巨额的税费模式也是房价上涨的有力推动武器。更重要的是,隐性的货币贬值,往往在所有的推高楼价的因素中,起着放大的杠杆作用。土地财政和货币超发体系,共同形成白金旋风,十年涨了十倍。
熟悉上一轮市场走出冬天的模式的人都知道,央企大规模利用信贷入市,圈地称王是当年的主力推手。其力道之猛烈,令人咋舌。事后,我们才得知,大量新增货币和贷款才是最重要的推手。
如今,当全球都在紧缩政府开支的背景下,我们还能延续这种模式吗?现在判断起来,确实很困难。不过,地方不能再依赖土地财政倒是一个共识了。媒体称,财政部前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1月全国财政收入97309亿元。全年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已经定局,这为明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条件。我们相信,这次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并不是此前意义的积极财政政策,更多的倾向于减税和清理过高的交易成本。超过10万亿的财政收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会对土地财政依赖有所减少。
尽管我们对于房产税存在重复征税和收费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但是,就现状来看,地方如果将土地卖光了,很可能会积极推进房产税。很多地方当然抵制房产税,但是,如果土地卖光的时候,或者所获得的利益少于房产税所获得利益的时候,房产税就可能会广泛的推广。这并非这项措施有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辩护,而是从现实角度考虑来说,是如此的。
地方政府“守土有责”,岂能依靠卖地度日,经营城市也是有一个限度的。都去名义上争取各种区域振兴规划,而很多情况情况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制造概念卖地,这样的模式,不会长久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实业的支撑,土地不会轻易的升值,除非货币出现了大幅度的贬值,使得土地价格在数字高了一点。
城市崛起依赖土地,但土地价值的升值还是依赖于实业的提升,如果实业不振,土地升值只会搞到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上了天,到最后谁都活不下来。
历史上有个通病的教训:当管理成本在繁荣时期无度扩大,但是,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的危机,由于难以缩减成本,于是就引起了大混乱和大变革。
同样,土地财政也是如此,如果一旦遇到危机,当人们发现债务或者抵押物的价值在下降的时候,土地财政就会引爆债务危机。这种危机如果以货币泡沫来灭之,到最后还会有更大更难的危机到来。拿一个家庭来举例,如果这个家庭只靠卖祖产和祖宗留下的土地过日子,靠签支票、打白条和写借条过日子,最终是债台高筑,搞不好就破产。
当年日本炒土地情况和我们的幌子是很类似,都认为日本的土地是稀缺的,国家那么小,人口那么多,什么时候都不会跌的,其实,最终真相暴露,就是日元超发导致的。当日本国内物价高得人们无法生活下来,企业无法生产下来,割袍断义的一幕就出现了:不能再多印钞票了,再印钞票大部分日本中产阶层都活不下去了。大萧条来了,一来就是二十年。从1982年爽到1989年,最终疲软了二十几年了,一直软到现在。
美国也是这样衰落的,美国说我们总是干涉市场,其实他们比谁都更加干涉市场,连一个稳定币值的钞票都不能给市场提供,尺度天天乱,金融危机每隔四年爆发一次,美元帝国主义成就了美国短暂繁荣,但同样给美国的制造业送进了地狱,同样很有可能像终结日本制造那样,自毁长城。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我们真的要警惕了:土地财政不能再上瘾了。尊重楼市自身的规律,做好保障房建设,或者是最后的选择吧。